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国高手 >

第89章

医国高手-第89章

小说: 医国高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尔布泰把多尔衮让到正位上坐下,然后吩咐宫女:“给王爷宽衣。”
    宫女们走上前,帮多尔衮除下外边的长衫,另有宫女过来,手里端着金盆巾栉。布尔布泰亲自取了巾栉,给多尔衮净面,梳头。
    “登哥,看你脸色不好,是不是太累了?”忙活完,布尔布泰坐到多尔衮身侧,关心地问道。
    “倒不是太累,只是今日有一桩事让我费了些心力。”多尔衮叹道。
    “你只管拿拿大主意,那些细务只管让刚林他们去做,何必这么累心呢?你就是浑身是铁,能打多少钉子?登哥,身子骨重要,别太累心了。你总得替你的玉儿着想吧?”布尔布泰心疼地说道。
    看她那样子,像极了一个关心疼爱丈夫、又爱絮絮叨叨的小妻子。
    ……
    说起来,多尔衮和布尔布泰并不是单纯的叔嫂关系这么简单。
    布尔布泰十三岁那年,作为她姑姑哲哲的代孕替补,被封为侧福晋。当时,十四岁的多尔衮代兄去科尔沁迎取布尔布泰。
    布尔布泰不但长得美丽非常,而且性格爽朗,颇有男儿气概;而多尔衮年少俊郎,英气逼人,豪壮中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少男少女本就情窦初开,更兼二人都是人中翘楚,一见之下竟然互相倾心。
    两人不像汉人那样含蓄,都很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恋之情,一路之上如胶似漆地粘在了一起。
    按多尔衮的想法,回到盛京之后,就向皇上提要求,让布尔布泰嫁给自己。这种想法,在汉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兄长之妾怎能嫁给弟弟为妻?但满人不大在乎这个,别说还没成亲,就算成了亲,兄纳弟媳,弟娶长嫂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甚至叔纳侄媳、子娶父妾也不会让人诟病。
    但是,多尔衮想得太美好了。黄台吉毕竟是皇上,为了面子他也不允许布尔布泰改嫁,再加上因为《太祖实录》记载的事,黄台吉对多尔衮既重用又防范,表面上对他非常重用,其实暗地里加着十二分的小心哩。
    所以,回到盛京之后,两个相爱的人就被生生地拆散了。但两人的情份却始终没断,虽然有时借着家宴互相看上一眼不很尽兴,但从彼此对视的那一眼当中,都能看到彼此的爱意深种。
    黄台吉猝死之后,多尔衮感觉机会来了,他和玉儿长达二十年的恋情终于可以有个结果了,皇兄去世,皇位空虚,他在朝中的势力最大,当皇帝的可能性也最大,只要他当了皇帝,可以纳玉儿为妃。即使当不了皇帝,他以王爷的身份,求娶皇嫂,也没人会说什么。
    可是,没想到他和豪格争来争去,皇位却落到了福临头上。
    朝中很多人都说多尔衮以大局,不愿意让满人陷入内讧,所以才有福临即位之事。其实别人并不知道,他之所以退让,还是因为福临是玉儿之子的缘故,若是别的妃子生的孩子,他多尔衮是绝不会那么大度的。
    只不过,他确实做出了牺牲,牺牲的是他和玉儿的爱情和婚姻。
    母以子贵,玉儿成了皇太后,他再求娶皇嫂就不大妥当了。事实上,他也动过此念,但却被朝中的范文程、宁完我之流汉官给挡住了。
    范文程的理由很简单,皇太后下嫁在满人看来虽然没什么,但在汉人看来这可是不伦,在德行上站不住脚。
    还有一点,皇上以后要统治天下万民,不似在关外时只有满人,汉人占了绝大多数。为了大清江山,也得给皇上留个面子。
    范文程、宁完我此议一出,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成,多尔衮为了朝政稳定,也为了不给政敌留下口舌,求取皇嫂之事,也只好作罢。
    虽然二人没有成为正式夫妻,但多尔衮作为摄政王,出入宫禁如履平地,夜宿皇宫如同自家,跟玉儿夫妻之实是有了。
    满朝文武因为有前面求娶皇嫂之事未果,觉得亏欠了睿亲王,所以都睁只眼闭只眼,谁也没拿这事当回事。
    ……
    “今日之事确实十分凶险,若应对不当,恐有灭国之危啊。”多尔衮自然明白玉儿的情意,她是真正关心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福晋也不见得比上她。
    “啊?”玉儿一听,惊得花容变色:“登哥,倒底何事如此凶险?登哥,可不是玉儿干预朝政,实在是你的话吓到了玉儿。”
    “无妨,跟你说说也无妨,正好我还要跟你借个人。”多尔衮没有在意,接着说起了博洛战败之事,也简单地说了应对之策。
    玉儿静静地听着,一句嘴也不插,时而作出惊恐、担忧状,时而又长吐一口气,以无比崇拜的眼光看着多尔衮,似在赞叹他是那么沉着、聪明、睿智,应对之策又是那么及时、正确、无懈可击。
    玉儿的表情都落在了多尔衮的眼里,一种征服的快感升上心头。
    他却不知道,玉儿用一缕情丝慢慢打开的不仅是他的情关,还打开了他的心防……。
    医国高手

第二百二十九章 薄情
    “登哥,为了皇儿的江山,你可受累了。”听完多尔衮的述说,玉儿一副很心疼又很感激的样子说道。
    “说的这是哪里话?玉儿,福临是你的儿子,跟我的儿子没什么两样。我们爱新觉罗家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情种,我自然也不例外。我这一生啊,只爱一个女人,那就是你,我的玉儿!为了你,我累点算什么?”
    “登哥,玉儿何德何能,得你如此疼爱?!作为女人,我真是太幸福了。登哥,福临看上去性子有些毛躁,但不是不懂报恩的孩子,你疼他,他会记在心里的。”
    “嗯,福临这孩子聪明,今儿我去取玉玺,这小子开始死活不给,抱在怀里不撒手,还说了一些胡话,让我训斥了两句才撒手。虽然使些小性子,但我喜欢,有我们爱亲觉罗家的倔强。家有犟儿不败家,这个品性不坏。还有,这孩子对我也依恋。告诉你啊,他对我的那种依恋,只有在莪儿身上见到过,博儿见了我只是胆怯,小心翼翼,让人感觉好生无趣。还有,”
    “莪儿那孩子清纯的好像仙女一样,让人又怜又爱。一想起将来她要远嫁蒙古,我这心里也是不落忍啊。博儿憨厚木讷,小心眼却是不少,我看守成足矣。”
    二人口中的“莪儿”是多尔衮的女儿,他只有这一个骨血,遗憾的是她却是庶女。“博儿”叫多尔博,是多铎的嫡次子,过继给多尔衮的。
    “是啊,莪儿是我的掌上明珠,真不忍心让她远嫁。但,爱新觉罗家的女儿一出生就担负着和亲使命,再不舍得,也得嫁啊。”
    “登哥,不说这些伤心的话了。你好不容易进宫一趟,就在这里歇歇身子。”
    “不行,今儿是真不行,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得回府细细安排。等事情消停了,我再来,反正来去方便。呃,对了,你宫里的侍卫总管叫什么来着?”
    “戴如风。”
    “对,戴如风,借我用他一用。”
    “用他干什么?上次去广州,不但没办成事,反而差点丢了性命。”
    “用他去跟永历捣捣乱。上次没成功,主要是永历防备森严,这回不用他去行刺,捣捣乱还是可以的。”
    “好吧,登哥,来一趟我宫里,却不能留在这里过夜,那就尝尝我小厨房里做的点心,是你最爱吃的枣泥馅。”
    盛情难却,多尔衮用了两块点心,辞别玉儿回府去了。
    ……
    布尔布泰胡进忠把多尔衮吃剩下的点心拿走收好,然后坐在椅上想事情。
    她在在想多尔衮来慈宁宫的深意。
    他进宫干什么?把玉玺拿回府去,来给我说一声?来看我?来借人?或者是告福临一状,让我管教他?还是来示威的?
    不用深想,这些都是扯淡——五万精锐被灭,眼看他的势力大减,他会有闲心来谈情说爱?取玉玺、借人都是实事,但真正的含义应该是——警告自己在将要发生的风波中立稳脚跟,别跟他添乱。
    布尔布泰非常聪明,她已经明白,多尔衮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接下来对内对外都会采取强硬手段,眼看朝中风波又起,她心里为儿子担起了心事。
    又想到他说儿子的那些话,布尔布泰不知道儿子跟多尔衮究竟发生了什么冲突,心中记挂着,连忙站起身来,对胡进忠道:“走,去看看皇上在干什么?”
    她带着胡进忠和一干太监宫女来到养心殿,守门的太监刚要通禀,被她挥手制止。
    站在窗口往里一看,见儿子正在练字,那认真的表情让布尔布泰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儿子是他在这世上最近的人了,跟多尔衮的感情是真,但跟儿子比起来,他又算得了什么?她不惜搭上自己的身子,陪上自己的小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的皇位。
    一定要保住儿子的皇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办到,谁也不能阻挡!
    “唉,我这番苦心,皇儿却是不能理解,从他看自己的眼神中能感觉出来,这孩子心里怨上我了。怨就怨吧,将来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布尔布泰没有打扰福临,在窗口看了一眼,将胡进忠留下,自己悄悄回宫去了。
    不一会儿,胡进忠回来了,将之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布尔布泰听了摇了摇头,心里暗道:“儿子,你还是太嫩了。”
    又想起戴如风的事,连忙吩咐:“宣戴如风。”
    ……
    戴如风不是别人,正是被中原武林打得无以立足的风清俊!
    当年他受伤之后一路南逃,逃到了广西,在西山遇到了壮家美女覃兰花。
    覃兰花一见戴如风就陷入了情网,无以自拔,将他藏到寨子里,悉心照料,并给他治伤。
    覃兰花是西山壮族头人的女儿,学得一手祖传的医术。壮医善治跌打损伤和制毒疗毒,正对了戴如风的伤。所以,很快,他的伤就被覃兰花给治好了。
    戴如风本就不是好人,见到美女拔不动腿的主,覃兰花主动示爱,正中他的下怀,于是两人就成了亲。
    成亲之后,戴如风不敢回中原,就在西山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三年。在此期间,戴如风教了覃兰花气功,而覃兰花也将壮医的不传之秘传给了戴如风。
    时间一久,戴如风就厌倦了。他本就是贪恋荣华富贵的主,在中原一直过着纸醉金迷、夜夜当新郎的日子,壮家这种每天打猎捕渔的清贫日子,他哪受得了?覃兰花再美,整天守着这一个也守烦了。后来听说清兵在关外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大明的江山跟纸糊的一样,眼看就要摇摇欲坠,他的心思活泛了。——不能回中原,难道不能去关外吗?到关外谋取荣华富贵,也比在这穷山沟里受苦强啊。
    于是,在成亲三年之后的一天夜里,他悄然离开西山,离开两个刚出生的女儿和深爱着自己的妻子,跑到盛京来碰运气。
    戴如风武功高强,进出大清朝的宫殿如履平地。机缘巧合之下,戴如风认识了布尔布泰并得到她的赏识,被封为大内副总管兼慈宁宫侍卫总管。
    其实就是布尔布泰的贴身侍卫。

第二百三十章 俺有钱连,有钱连
    布尔布泰很有心计,她重用甚至纵容戴如风,对他在外边花天酒地从不过问,不但不过问,还供给他银两,甚至对他在宫里的一些不规不矩,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为了他的高强武功和制毒本领。
    戴如风的武功放眼整个大清,也是拔尖的,布尔布泰深居后宫,警卫森严,根本用不上这么个高手。之所以养着他,是因为他能给她带来一些外边的消息,另外,多尔衮吃的点心里,被她放的“断嗣药”,就是戴如风配的。
    “断嗣药”?是的。多尔衮在生下东莪之后,再无子嗣,甚至连女儿都不曾再生一个,不是他没有生育能力,而是被他深爱着的布尔布泰给下了药!
    布尔布泰给他下此毒药,自然不是为了什么吃醋,也不是为了嫉妒,而是为了她的儿子福临。她的谋划是,等丈夫黄台吉驾崩之后,福临必然会跟豪格争夺皇位,豪格年长,且战功煊赫,儿子根本没有资本跟他竞争,只有把多尔衮争取过来,才有可能。而多尔衮只有在无子嗣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看在她的面子上,支持福临。
    后来朝局的发展,出乎她的意料,没想到皇台吉早早就死了,皇位的争夺没有在皇子之间进行,而是演变成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战争。
    关键时刻,布尔布泰出手了,她让戴如风悄悄给济尔哈朗带去个口信,说愿为儿子求娶佟英为福晋。
    佟英是佟图赖的女儿,是济尔哈朗的亲外甥女,比福临小一岁。
    济尔哈朗一听此信,哪有不明白的?在诸亲王贝勒争议最激烈的时候,索尼和敖拜眼看就要兵变逼宫,他适时提出了立福临为帝的建议。
    所以说,立福临为帝表面上看是济尔哈朗“和稀泥”,豪格与多尔衮“顾全大局”,事实上,是人家深居后宫的布尔布泰一个小指头将各方势力轻轻拨动的结果。
    ……
    寻常侍卫哪里能进宫,只能在宫外护卫,更别说太后的慈宁宫了。
    可人家戴如风高飞高走,根本就不走宫门,别人也无从知晓,进慈宁宫更是如家常便饭。
    “太后,您有何吩咐?”戴如风来到慈宁宫,拜见太后。见除了胡进忠外,其余太监宫女一个不见,戴如风心里嘀咕:“肯定又有机密大事。”
    “如风,睿亲王今日进宫,说要命你去广州干办大事。又要见到你的老情人了,是不是很高兴?”布尔布泰眼里含着笑,问道。
    “太后,臣可不去。上次去广州行刺永历,不但没成功,还差点送了命,请您推了吧。再说,十五年没回西山,覃兰花早就恨臣入骨,臣可不敢去见她。”戴如风一听派他回广州,惊出一身冷汗。
    “算啦,在外边疯了十几年了,你也该收收性子了,不想覃兰花,难道不想你的两个女儿?听说,覃兰花给她们取的名字都姓戴,可见并没有忘记你。女人哪,都是痴情的可怜人,回去看看吧,你也不能太狠心了不是?”
    “太后,臣真不想回去。女儿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臣,臣跟她们也不亲,若是再惹上儿女债,更麻烦,还不如这么乐呵一辈子呢。再说,太后,您是不知道,永历小儿身边的侍卫真是厉害,都是传说中的影卫,臣可对付不了。再去行刺,小命都难保了。”
    “你想多了,不是让你去行刺,是让你干办别的事,给永历小儿捣捣乱而已,没有什么危险。再说,你不去,睿亲王会答应吗?”
    “那好吧,臣就去一趟吧。”
    “如风,本后待你如何?”
    “太后,那还用说?臣能如此春风得意,还不是多亏了您的庇护?太后的恩德臣铭记在心,如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那好,本后有一言嘱咐于你。”
    “请太后明示。”
    “此去广州干办,无论成功与否,年底之前必须回京。就算睿亲王不召你回来,你也要偷偷回来一趟,明白吗?”
    “是,臣遵旨。”
    “其实,本后也没什么大事,就怕你去的时间长了,有些老宫女会有怨气,嗤……”。说完这句,布尔布泰掩嘴吃吃而笑。
    “太后,臣哪有那么不堪胡为?”
    “行了,有没有的本宫不追究,就是要小心一些,千万别搞大了肚子。”
    ……
    “小白,跟小梅儿的进展如何?有没有牵过手啊?”
    九月初三,漳州府皇帝临时行在,朱由榔故意在小梅之后加了一个“儿”字音,饶有兴致地逗着白兴,。
    最近他的心情很好。
    施琅借助台风和手榴弹之利,没费多大事,就把郑芝龙的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