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华 >

第130章

盛唐风华-第130章

小说: 盛唐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三楼之上,每间房舍,都是一片喧嚣热闹,间间满座,呼卢劝酒之声沸反盈天。一群群胡姬歌女守候在二楼,等候召唤,只要房舍内客人有召,就进去歌舞一轮,劝酒一巡。

    琵琶胡笳之声从各个房舍中传出来,随机又是一阵一阵的叫好之声。哪怕从三层房舍向外望去,白雪皑皑的山上烽火台中狼烟仍然在朝天升起,但是此间热闹,未曾稍减!

    谁都知道,大隋末世已然到来,接下来是不知道多少年的混战厮杀,直到决出最后一个胜者。也有很大可能,一个胜者都不会出现,而是北面草原胡族趁势呼啸南下,重复过去数百年的血腥混乱。

    无边无尽的黑暗,就要再度降临。这个时候再不纵酒狂欢,还等到什么时候?

    在三楼最大的一间房舍之中,酒宴正是最为热闹的时候。这里也视线最好,挑开避风的暖帘,就能看见善阳四下白雪覆盖的群山,还有山上燃动的狼烟。

    但酒客们却没有向外多看一眼,只是高呼劝酒。几案中间的空场之内,几名歌姬正在飞快胡旋。这些歌姬都是有塞种血统,高鼻深目,皮肤白皙。身上衣衫单薄,因为卖力歌舞而浑身汗水,更别有一番诱惑在。

    屋门突然打开,一名皮袍外面套着方领曲裾青衫公服的中年人匆匆而入,寒风透入,让每人都转头过来。

    这名青衫公服中年人满脸堆笑,只是拱手:“来迟来迟,有罪有罪。”

    上首宴客的酒宴主人,看起来也是一副轻侠模样的城中大豪,一跃而起,上前牵着这中年人手和大家介绍:“楚公是郡府判司,郡府之中大小事宜,都要在他手里过。最是得王郡公信重,今日赏脸,满座生辉!”

    这大豪介绍完这位楚公,又脸上堆笑责怪一句:“楚公,帖子我是七日前就亲手送到府上,当时蒙回了一句准定按时而至,今日却又何来之迟?”

    那楚公听这大豪介绍完他的身份,脸上就多了点倨傲之色。虽然不过是郡府判司,不过是个管杂事的小吏,上面还有别驾,有司马各种上司。但神色已经俨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当下只是一笑,淡淡道:“诸事缠身,实在不得闲。明日唐国公家二郎便入善阳,这诸般接待事宜都是责在下我承担,此次随李家二郎入善阳的,又是郡公世子,大家都知道世子是个挑剔的,手中事情稍稍一了,便即赶来,实在不是不给郎君面子,还请恕罪则个。”

    那大豪瞪大了眼睛:“李家二郎明日就至?”

    这一句话声音甚大,惊动在座诸人。有人立即挥手,停住乐声,让胡姬退下。看着那大豪引楚公入座。

    那楚公也不客气,昂然上座,环顾诸人,但笑不语。

    每人都是满肚子的心思,在座之人,都是城中薄有身家之人。虽然在世家看来,都是家世低微到泥里去,不会用正眼瞥一眼。但是这些人物,还是想在这乱世当中找一个出路,至少保住家中一两代人博出来的这点产业。

    今日饮宴,其实就是为了商议应变之事。不然怎么会花了大价钱,托了人情,请这位楚公到来打探内情?

    但这楚公不开口,大家也不好动问什么。最后还是那大豪开口问道:“郡公现今,到底是个什么盘算?”
………………………………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六章 南下(五)

    今日大家齐集,又千辛万苦的将这位楚公请来,还不就是等的这一句话?

    在这个时代,官吏还有一份崖岸自高,但入宦门,要不就为世家门下走狗,要不就与同是为官吏之人交游。远没有后世官商一体那种打成一片的亲密,各个阶层之间的分野,清楚而明白。

    今日宴饮主人,是当年那位传奇的张四郎去后,把持马邑郡马匹交易的出名大豪,马邑郡都称为马王爷杜三爷。论起家当,只怕有数十万贯之多,在马邑郡,在雁门郡,在河东郡甚至关中之地,都有他的黑庄园——不是世家出身,没有官吏身份,黔首百姓要置业都有限制,超过上限,只能以黑庄园的名义存在。

    如此家当,要请这位不过是郡府判司的小吏楚公来,也是花了好大价钱,下了多少水磨功夫,这才让他成行。哪怕晚至了一两个时辰,杜三爷也只能满脸赔笑,再不敢有任何不满。

    杜三爷选择在这位楚公身上花本钱,也是有原因。这位楚公,原来也是唐国公门下,七拐八弯扯得上一点渊源,后来到这马邑郡出仕为吏。这次王仁恭才选了他来负责迎接李二郎入善阳之事。

    原来这位楚公,在郡府之中,并不得重用,很有些郁郁寡欢。对王仁恭的忠心从来就不足够,怎么说他也是打上了唐国公世家烙印的人,王仁恭怎么会放心重用于他?更不必说,一个小小判司,也从来不会在王仁恭这等人物眼中。

    在马邑郡风云激荡之际,这些郡中有身家而没身份的地方豪强,倾向也已经很明显了。趁着李家二郎入善阳,看能不能抱住唐国公的大腿。进则可以博取将来地位,退则也可以在河东善保身家,省得在这马邑郡整日提心吊胆!

    所以当这位楚公落座,在场之人,终于顾不得再客套什么,直直的就问了出来。

    外间烽火还在燃动,大家虽然欢歌宴饮,但天知道什么时候这马邑郡的漏舟就要倾覆,这个时候,实在不是讲客套的所在!

    听到有人这样直愣愣的发问,杜三爷顿时有些脸上挂不住,一拍几案:“什么人这般和楚公说话?”

    那位楚公,却抬手示意,让杜三爷不要发怒太甚,淡淡一扫在座之人。

    座中之人,都形貌粗鄙,服色虽然都华贵得逾制,但胡乱搭配,只显出一股暴发户气。看在眼中,只让人心生鄙视。

    这些马邑郡所谓郡中豪强,不要说王仁恭这种世家子出身的了,就是楚公这等出身寒门,抱着世家大腿以求出身的,都不大瞧得上。不然王仁恭怎么能在马邑郡为所欲为,从来不顾忌郡中任何人物?实在是因为这郡中之人出身,没一个值得王仁恭去顾忌的!

    这个边地郡县,实在是英雄俊彦人物困居之地啊,什么样的才能,都难得展布。还好马上也快离开这荒鄙的所在了!

    楚公目光一扫,诸人纷纷低头,再不敢直言发问。刚才那个莽撞开口,一身皮袍裹得跟球一样的富商模样人物,更是浑身冷汗都快冒了出来。

    楚公含笑开口:“诸位以为,郡公又想做什么?”

    诸人对望一眼,却无人开口。

    王仁恭所想甚或所行之事,在场之人,谁不心知肚明?

    突厥入寇烽火燃动,善阳城还一切安堵如常。若说这突厥人入寇和王仁恭没什么干系,善阳城的三岁小儿都不会相信。

    横空出世一个什么乐郎君,在神武大闹一场,又在善阳城下闹出一场近乎于兵变的把戏。整个善阳,在那一夜都提心吊胆,生怕乱军杀入城来,玉石俱焚。

    王仁恭虽然勉强将兵变控制了下来,但那乐郎君还是安然离开了神武,据说投刘武周去了。

    连刘武周麾下一个部将王仁恭都对付不了,还谈什么一统马邑郡,最后再南向争霸?

    所以这位王郡公干脆将突厥人引了进来,联合突厥人一起对付刘武周!反正这马邑郡上下,王仁恭也向来不在乎,郡中军民百姓,受突厥人多少苦楚,要在突厥人铁蹄之下付出多少代价,在王仁恭心中,没有半分分量!

    这些豪强都是马邑郡中之人,历年深受突厥人之苦,王仁恭如此行事,终于踏破了他们的底线。这个时候,少有人还有想为王仁恭效力之心!

    这次王仁恭对付刘武周,唯一做对的事情,就是引河东兵入马邑。而且领兵之人,还是唐国公家的二公子。虽然听闻二公子不是唐国公膝下最受宠的儿子,不过要是因此能抱上唐国公的大腿,岂不是比在王仁恭治下好上太多?

    而且唐国公治下,对寒门出身之人,也要比王仁恭这个好上不上。好歹愿意提拔使用一些寒门之人,纵然还是不能与那些世家子弟争竞,也总比只用世家之人的王仁恭好,说不定也是一条将来的进身之阶!

    王仁恭的盘算,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诸人的心思也是分明,就是恨不得将这马邑郡交给唐国公治下,大家可以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但是现在毕竟还在善阳城中,这位楚公又是郡府中人,让大家一时间哪里说得出口来?

    楚公看着诸人各异的神情,等着众人开口,久久还是无人有做一语。楚公只是微微一笑。

    旁边杜三爷壮起了胆子,陪笑道:“楚公楚公,有些话,你让我们怎么有胆子说出来。此次李家二郎入善阳,若是楚公能稍作安排,让咱们这些人拜见李家二郎一次,在场之人,就感楚公盛情了。楚公也是李家出身的,在二郎面前自然说得上话。到时候自然有足够心意献给楚公,就算是倾家荡产,也会感念楚公盛意…………这话,已经是掏心窝子的了,楚公当能明白小人们的心思。”

    楚公仍然微微一笑,莫测高深。

    众人面面相觑,杜三爷更是满身冷汗,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要是给这楚公转头回报给王仁恭,大家说不定就是一个死字!

    这个时候杜三爷心下就转过了无数心思,想着是不是安排几个轻侠死士,在楚公回返途中,干脆刺死了他了事。然后干脆就逃亡河东,这里家当全部丢下拉倒。

    这个时候,楚公才举起酒盏,向大家示意:“一切等二郎入善阳再说就是,现在着急什么?”

    席间凝重的空气,因这一句话顿时就松动起来。杜三爷擦了一把额头,大声道:“今日只是饮酒!其余什么都不必说了,让那些胡姬再上来,好好为楚公寿!”
………………………………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下(六)

    山巅之上,一处烽燧之中,升起的狼烟笔直指向天空,久久不散。哪怕在道路之中,也能将这黑色的狼烟看得清清楚楚。

    一队人马,在风雪中缓缓而行。马上骑士俱都披着织锦大氅,灿若云霞,看起来与这荒僻粗粝的马邑郡格格不入。

    这队人马,约有百骑,尽是李家的锦衣家将。护送的也正是前往善阳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

    自入平阳之后,李世民就急着要提兵而入善阳,在马邑腹心之地仔细查考马邑局势,好决定下一步行动。但是王家世子王仁恭却嫌辛苦,在平阳歇息了几日,这才勉强上路。一路冲锋冒雪,往往才是下午就赶紧扎营歇息,天色大亮之后才行上路,这行程也就耽搁了下来。

    本来轻兵急行,三四日就可以到的善阳,路上走了五日,这才算是勉强接近。

    李世民端坐在马背上,呆呆看着头顶燃动的狼烟,久久不发一言。锋利的眉眼,这个时候都蹙在一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长孙无忌来到李世民身边,他也是常年随着李世民一起打熬身子骨的,奇寒天气,也穿得单薄,没有半点畏寒之态,面庞给如刀寒风吹得通红,张望了一眼头顶狼烟之后,也摇了摇头。

    李世民轻声道:“王仁恭为何要引突厥而南?不是已经有我们河东兵相助了么?”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为了能快点吃掉刘武周,这位王郡公是浑不顾忌了。”

    李世民点点头,扫视左右,道路已经被大雪覆盖,积了厚厚一层。有的地方,积雪有些高高低低,隐隐还能看见衣角。这却是因为王仁恭收缴全郡粮秣之策而迫得向南流亡的马邑百姓尸身。他们终于没有撑到河东,就倒在路旁成了饿殍。

    李世民锋锐眉眼,似乎随时都能喷吐出怒火一般:“王仁恭为一郡之守,却肆无忌惮的将马邑糟蹋成这般模样!他这心内,如何能过得去!”

    长孙无忌摇摇头:“二郎,王仁恭哪里还想久居马邑?他就想早点吞并了刘武周麾下那些精兵强将,然后南下与国公一争胜负!他想经营的地方,在关中,在洛阳,甚至在河东也无不可,就是没将马邑此地放在心上!”

    李世民缓缓摇首:“这也是百姓,是生民,马邑郡更是天下屏藩,这般糟蹋过后,还能剩下多少元气?难道就任突厥人南下,直面中原不成?”

    他热切的望向长孙无忌,似乎在晋阳一直被自己兄长压制着的热情和雄心在这边鄙之郡终于能毫无顾忌的展露出来。

    “长孙长孙,我们不来这马邑也就罢了。既然到了此间,又有三千虎贲。当仁不让要收拾马邑的局面!不能再让王郡公如此作为!”

    看着神情激动起来的李世民,长孙无忌点了点头。

    被李建成排挤到此间,不能参加进攻长安的李家大业。一时间长孙无忌也曾经消沉过一阵。但是现在既然到了此间,长孙无忌也觉得,事情还是有可为。至少在此间,李世民行事不要再束手束脚,说不定还能切实抓住一点在实力在手中!

    李家就要争夺天下,李世民若是能确实掌握一些实力,那么在李家的话语权,将不再无足轻重!

    两人目光对视一下,默契于心。长孙无忌环顾周遭静静等候的锦衣家将,压低了声音。

    “王仁恭在马邑郡倒行逆施,二郎入马邑而来,一直有人暗中联络。不少还是李家旧门人…………入善阳后,静待时机,或可成事。”

    李世民默然点头,却不多发一言。如此大事,多言多错。等有一定胜机,相当把握了,才可行之。而且这些看似忠心耿耿的锦衣家将,天知道有多少是自家兄长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

    李世民再不看头顶烽烟,笑道:“王家世子呢?”

    长孙无忌朝后一努嘴:“这不跟上来了么?这位世子,也不知道王郡公是如何教养的,王家家门,将来只怕他是撑不起来!”

    连一向不爱说人闲话,行事稳重的长孙无忌都能有如此怨言,可以想见这一路王家世子将李世民这一行人折腾得有多惨。

    李世民回头,就见一辆马车在王家家将簇拥下,正缓缓而来。车马重载,正不知道在车厢里塞了多少装饰和路上所用的器物。车轮不时会陷入积雪当中,这些家将就得跳下马来,喊着号子将这辆重载马车推出。

    而马车之后,又是七八十匹骡马,驮运挽曳的,也尽是王仲通路上扎营要用的家当。双层牛皮帐篷是最起码的,外面还要锦缎装饰。隔绝潮气的地板,地板上铺着的茵毯,各种几案卧榻,还有吃食酒水。所用的骡马,足可供应马邑越骑一个营野战奔袭之用。

    这些骡马却全由王家家将照应,虽然一路行得少休息的时候多,但这些王家家将还是满身雪泥,筋疲力尽,看不出半点王家家养精锐战士的风采出来。

    李家家将,看向那辆马车的神情,也尽是蔑视。

    这马车终于晃晃悠悠的来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骑身边,马车车帘掀开,裹着厚厚大氅的王仲通从里面探出头来。朝着李世民笑道:“又劳二郎久候了,前些日子行猎,胯有硬伤,骑不得马,只能委屈二郎行得慢些。但好歹也算是近了善阳,但入善阳,再向二郎好好赔罪也罢。”

    李世民笑道:“世子说哪里话来!这一路若不是世子安顿照应,咱们在这冰天雪地中是寸步难行。能随郡公在马邑如此天候中守边,世子已经是我辈中最为出色之人了。等候一下世子又算得什么,如此客气,某实不敢当!”

    王仲通老实不客气的点点头:“辅佐家父,戍守边郡,血战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