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华 >

第132章

盛唐风华-第132章

小说: 盛唐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家儿子呻吟声一起,失巴力就忙不迭的走过来,探探儿子额头温凉,看看有没有风寒发热。这个天气,连伤带风寒的话,性命就不大靠得住了。

    还好自家儿子温度正常,失巴力这才松了口气。看看儿子身上已经盖上两层皮裘,都是自家凭着老面子讨来的。失巴力想了一想,动手扯下身上皮袍,又盖在可尔奴身上。

    可尔奴低声道:“阿爹,你…………”

    失巴力微笑道:“阿爹当年随老汗转战,半人高的雪中还藏身过,这点天候算得了什么。”

    可尔奴沉默一下,低声道:“阿爹,我这败绩,老汗他…………”

    失巴力脸上笑意一下僵住,沉默少顷摇摇头道:“到时候阿爹会去求老汗,你安心养伤就是。”

    可尔奴仰首呆呆看着帐顶,一时间不说话,失巴力看着自己儿子,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帐中沉默了一会儿,才听见可尔奴低低的声音响起:“我打了败仗,我认!可少汗呢?我丢了一百多青狼骑性命!少汗丢了多少?现在少汗躺在烽燧之中,多少医士围着,我呢?只有阿爹一人!”

    失巴力脸色骤变,一下按住可尔奴的嘴:“你疯了!”

    可尔奴牙齿咬得格格作响,挣脱自己父亲的手,又问了一句:“拔卡追随老汗多年,死了之后,老汗问过一声没有?只是看顾着少汗!阿爹,你以为自己强得过拔卡?”

    失巴力扬起手来,似乎就要给自己儿子脸上狠狠来一记,可尔奴咬着牙齿对视失巴力。半晌之后,失巴力才颓然放下手来。

    “这等话,烂在自己心里就好。阿爹总会保下你性命来!”

    失巴力还想说些什么,最终却没说出口来。转头继续看着帐顶,不发一言。

    失巴力坐倒在一旁,捂住了自己的脸。寒风从破孔处穿入帐中,呜呜作响,父子两人,都心底冰凉。

    就在这个时候,号角声呜呜响动,这次是七八只号角一起吹动,全是长音,响彻营中。

    失巴力一下就跳了起来:“老汗出阵!”

    可尔奴也下意识的就要撑持着坐起,带动伤处,浑身上下无一不是剧痛,又跌了回去。

    这号声代表着执必贺亲自披甲出阵,不论是各部贵人,还是直属的青狼骑,全都要立刻披甲持戈,跟随而战!

    这些年来,汗王亲自披甲出阵的号角之声,已经久久未曾听见了。这就代表执必部赌上一切,也要和眼前的敌人分个你死我活,再也没有什么后退暂避锋芒一说!

    失巴力回头看了一眼可尔奴,发现自己儿子无恙,也顾不上多问一句了,从帐中直窜了出去。

    占地数里的大营之中,所有青狼骑都动了起来。按照各自百人队立即汇拢齐集。战马备马全都要准备到位,各色装备和几天的行粮也要全部上马。不仅青狼骑要披甲持戈等候号令。奴兵也要跟随各自百人队,准备出阵。

    原来营中低沉阴郁之气,随着这号角之声再也不存。青狼骑都下意识的动作起来,准备大战,不管敌人是谁!

    太久时间,执必贺未曾披甲出阵。这次虽然汗旗一直在中军帐中,但是领兵上阵之责,先交给的是执必思力,后交给的是可尔奴。现下这号角之声,却代表着执必贺不只是坐镇而已,而是要亲自披甲,领军上阵了!

    执必部从金山脚下的一个小小部落,到了如今地步。都是执必贺一手拉扯出来的。那些老一辈百夫长不必说,就是年轻一代青狼骑战士,耳中灌满的,也都是老汗的丰功伟绩,还有当年那些奇迹般的战绩!

    在执必落落云中被擒,族中年轻一代纷纷败绩,青狼骑的士气跌落到谷底之际。老汗终于要亲自出阵,带领大家走出这片冰天雪地,走出执必家青狼骑从未遭逢的低谷,走出这让人只是觉得绝望的境遇之中!

    烽燧之中,掇吉率先而出,一手牵着一匹空鞍马,一手捧着执必贺的出阵汗旗。要背挺得笔直,花白头发只是在寒风中飘拂。大队青狼骑亲卫,跟随在掇吉身侧身后,人人俱都武装完全,杀气腾腾。

    失巴力的身影从侧冲来,直至那匹空马之前,一拍鞍鞯,翻身而上。随手就抽出马鞍侧的直刀。与老伙计立马在一处。

    在汗旗之后,就是执必贺身影出现,他身上已经换了一身俱是战痕的甲胄。上面创痕斑斑,虽经修复,仍然清晰可见。这身甲胄,就代表着执必部一路从血火中崛起的经历,代表着执必部能走到此间所踏过的尸山血海!

    多少青狼骑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亲自出马的老汗身上!

    执必贺朗声大笑:“出阵!随某去找刘武周说话!”
………………………………

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十)

    风雪仍紧,席卷大地。大队骑军,也在向北而行。

    这些骑军,都将大氅紧紧裹着,遮住头脸。在风雪中艰难穿行,战马都垂下头来,在雪中每一步,这些坐骑都竭力拔出蹄子,比往常耗费更多气力。

    这队骑军,正是刘武周主力和徐乐所部汇合之后的大队人马,辅以乡兵弓手,未曾在壬午寨做多停留,立即北上,再寻觅可以与执必部一战的战机!

    这次行在前面的,已经是以苑君玮为前锋了。而徐乐所部,则放在最后跟进。

    其实按照常理而言,徐乐所部人熟地熟,已经打了两仗,应该在前引路,查探并控制战场,刘武周主力再行投入。但是刘武周在决定北上之后,苑君玮所部主动请缨,刘武周也行默许。

    其间道理大家都明白,徐乐一个外来户打出了如此战绩,压得恒安甲骑抬不起头来,这个时候,恒安甲骑必须顶在前面,将颜面挣回来!证明他们还是恒安鹰扬府中,最强的主力!

    绝大多数人都默认了这违反用兵常理的举动,连徐乐也不例外。完全没有和苑君玮争竞的意思。老老实实的领着兵马走在最后面。

    比之走在前面的恒安甲骑,所有军将士卒面容肃杀,警惕性十足,生怕在风雪中突然撞出青狼骑来,撒出了七八个十余人的小队,携带金鼓号角,前出哨探,警戒做到了十足。

    跟随后面而进的玄甲骑所部,则是悠闲了许多。那些跟随徐乐一起为先锋厮杀的一队人马,此时还能上阵的还有一半左右。其余的或者不是战死,就是负伤被收治。

    这二十余名玄甲骑,风雪中行进,仍然是一副安然之态,并不十分紧张,也绝不是完全松弛,已经自然而然的就将自己调整到最为节省精力体力的状态当中。大风雪中行进,仍然是一副闲适模样,在前面恒安甲骑无人对谈,只是艰难前行之际,这些玄甲骑战士还能偶尔互相闲聊打趣两句。

    玄甲骑崛起虽短,但是经历的战事,从来都是在徐乐的带领下以弱胜强,什么艰危的局面都见识过了。这次北上奔袭,更是夜袭,守山隘道战,踹营,骑军对冲战,什么战事都打过了,而且始终是面对优势之敌!

    如此战事磨炼下来,加上玄甲骑本来的素质,但凡经历过还活下来的,成长都是飞快。比之北上之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其余未曾上阵的玄甲骑,都以羡慕的目光看着这些先期北上的袍泽,偷偷学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只恨自己当初怎么没有被徐乐选中,也走这么一遭。

    韩小六就是其中懊悔得最厉害的那个,要是知道这走上一趟,能打这么多精彩激烈的战事,就算是拿刀架着自己脖子,也要逼徐乐带上自己!

    大家都按着队列前行,在风雪中尽力保存精力体力。只有韩小六,一会儿冲到队伍前面,一会儿又晃到队伍后面,就没有个停歇的时候。一身大氅完全敞着,兜鍪也摘了下来,浑然感觉不到寒冷也似。韩小六胯下的坐骑,本来也是一匹颇为神骏的战马,这个时候被韩小六驱策得鬃毛都湿透了,只是喷吐着长长的白气。

    谁都知道这驴脾气的小子憋着一股火,而这小子火气上来连刘武周都敢顶撞,撅得他下不来台。徐乐没呵斥他,谁也不想去招惹这小子。

    眼见着韩小六又绷着一张脸转回了,胯下坐骑累得更甚,眼看都举步维艰。一直随侍在徐乐旁边,裹着大氅节省精力,懒得管自己这个倔脾气弟弟的韩约,终于忍不住了,掀开大氅的兜帽,狠狠喝了一句:“小六,看看你的马!突厥狗来了,你拿什么上阵?”

    自家兄长发话,总算是有点作用,仅次于韩大娘徐乐,在韩小六心中排名第三。韩小六嘟囔一声:“这只是走马,又不是上阵的战马…………”

    不过这嘟囔声极小,没敢给自家兄长听见。

    韩约又呵斥一声:“到我旁边来,安心赶路!”

    韩小六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去往韩约身边。经过步离之际,这个裹着厚厚大氅,只露出眼睛的少女,碧蓝色的眸子里,都隐隐有点笑意。

    韩小六到得韩约身后,老实了一刻,又再忍不住,凑到一直不吭声赶路的徐乐身侧,尽力挤出笑容:“乐郎君,乐郎君?”

    徐乐也一直在马上养神,节省精力。为将之人,一旦作战,谁也不知道这战事要持续多久,每一分精力都要珍惜着使用。徐乐毕竟也不是铁打的,连番作战,也有小创。再度出征上阵,徐乐就一直在马背上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也似。

    韩小六一招呼,徐乐这才睁开眼睛,摇摇头:“小六,又有什么事?”

    韩小六涎着一张脸凑近:“乐郎君,现在突厥狗怕的是玄甲骑,不是那什么恒安甲骑。乐郎君和刘鹰击说说,还是以咱们为前锋可好?”

    韩小六将自己瘦弱的胸膛拍得冬冬直响:“乐郎君,到时候我为前哨,绝不给玄甲骑丢人!那些恒安甲骑哪里赶得上咱们玄甲骑”

    啪的一声,韩小六脑门已经挨了一记,却是自家兄长出手。这一巴掌劲道好大,差点将韩小六拍在马背上趴着,捂着脑袋只觉得耳边铙钹乱响。

    “乐郎君带队打出来的战绩,别安在自家头上!就是恒安甲骑当中,全队正的人马,也经历了这次战阵,难道还能比你差?老实呆着!”

    韩小六抱着脑袋,再不敢多说什么。嘟着嘴拖后几步生闷气去了。

    韩约收拾完自己弟弟,无奈的摇摇头,对徐乐道:“小六就是没个正型……不过乐郎君,我们真的就在后面看着?”

    徐乐闭眼一阵,又缓缓睁开。透过风雪,看着走在前面二三百步,被大风雪隔绝,只能隐隐看见一些背影的恒安甲骑人马。

    “先看看就是,看看刘鹰击这一仗如何打,就知道刘鹰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思。到底有什么盘算,以应对现在的局势!”

    哪怕聪敏如徐乐,也看不明白刘武周一路隐忍,到底是藏着怎样的破局心思。这一切,只有眼见为实!
………………………………

正文 第三百零二章 南下(十一)

    尉迟恭在风雪之中,冷静的控制着大队,向北一路挺近而行。

    如此天候,如此道路,如此山川地势,单是行军,就已经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了。这个时代的指挥通信,组织程度,哪怕精锐,也就是这个水准而已。所谓十万数十万大军的规模,具体到行军上,也就是一起接着一起的发进。大业天子当年三百万大军征高丽,光是行军,就已经是不折不扣一场灾难,军将们根本控制不住这么大一支规模的军队,从不同道路向着一个战场汇合,后勤辎重补给,也完全供应不了这么大一支军队的运动。

    结果就是三百万大军,光没于道中,就有数十万之多。而更有大量逃亡兵卒民夫,成为大隋北方祸乱之源。

    这还是在大隋本土行军,各级地方官吏竭尽所能支应配合的情况下,也尽量选择了良好的天候才用来行军,结果纸面上如此规模巨大的一场远征,最后却变成了大隋帝国崩塌之始!

    而此次北进,前有优势敌人,风雪隔绝耳目让小部队的联络都变得艰难,基本上等于就是蒙着眼睛一路前行,单单是行军,就能让军中士卒有着巨大的心理负担。随时随地都可能失去掌握,更不必说在风雪中,随时可能冒出大队突厥青狼骑来!

    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尉迟恭仍然将自家恒安甲骑掌握得极好。

    八九个撒出去的小队,以传骑不时与大队保持联络。每行进一段距离,尉迟恭就会在事前约定好的地点与尖哨小队联络上,更换过于疲惫的巡哨小队,稍稍整理态势,然后再度前行。

    这北面山川地势,仿佛都装在尉迟恭的心里,每一支巡哨小队的活动方向,抢先一步控制住以掩护大军通过的要紧地点,每次汇合,尉迟恭随口布置,无一遗漏。这些巡哨小队只管领命行事就是。一旦遭遇敌人,如何传信,朝着什么方向退却,大概多长时间能为大队所接应,尉迟恭也全都一一交代,每支小队投向茫茫风雪之际,都心中有底,对这样的天气,还有强大的青狼骑,再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

    而得到尖哨小队充分掩护的后续大队,尉迟恭也稳稳的控制着行进速度。每前行一段时间,还叫停下来,给马匹补充精料,让甲骑们活动手脚,连遮蔽风雪的大氅,都在备马上带了两三件之多,在身上大氅被打湿之后,马上可以更换。

    尉迟恭就这样精细的指挥着麾下健儿,不多花一分气力,照料到每一个细节,尽力保全着每一分战力。

    外表看起来粗豪万分,一旦接战,冲阵之际也勇猛到了万分的恒安鹰扬府黑尉迟。在行军过程中,指挥之细心,调度之准确,简直如穿针绣花一般,与其外表大相径庭。这就是无数战阵经验积累下来,而且真心爱兵之人才能做的事情。

    哪怕徐乐,徐敢手把手的教导十余年,自己也是天纵之姿。但在这实际经验上,和尉迟恭还差得不少。要是尉迟恭与徐乐异地相处,为前锋而战。有没有徐乐英锐无前接连破阵不好说,但是伤亡损折,一定会比徐乐少上一些!

    尉迟恭坐在马背上,微微眯着眼睛,就这样被马载着,一晃一晃的前行。看似放松,其实一路上尉迟恭精气神都提得紧紧的,关顾着每一名甲骑的姿态,听着风雪中传来的每一份动静,经过每一处稍稍险峻一点的地方,就做好了一旦遇袭怎样应对的准备。

    看着尉迟恭大熊一般的身影,每名恒安甲骑都觉得安心无比。

    新冒出的这个徐乐,纵然是英锐无双。可恒安甲骑只要还有尉迟恭,就永远不会被压下去!

    逶迤大队,来到一处山弯,地形骤然开阔起来,转过这道山弯,地形又收紧。但是山道再往前延伸,不过就三四里距离了,出了山道,就是雪原。

    这次出击,并没有选择从壬午寨前直出雪原。突厥青狼骑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在壬午寨前展开骑兵警戒幕。所以大队恒安兵,选择再钻进群山之中,从另一个山口钻出来,以另外一个方向,扑向执必贺所在的大营!

    而这段路,就要走完了。

    山弯之处,几个尖哨小队已经在这里等候,人马都显出了疲惫之色,在风雪中不做一声,等候着大队的到来。看到恒安甲骑主力出现在眼前,这些疲惫的前哨甲骑都露出了笑意,有人还呼哨一声,招呼大家。

    尉迟恭睁开眼睛,催马上前。几名率领尖哨小队的火长队正也迎了上来。尉迟恭扫了一眼眉毛胡子都变成白色的他们,沉声问道:“可有突厥狗动向?”

    一名队正大声回禀:“从这里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