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华 >

第169章

盛唐风华-第169章

小说: 盛唐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城内外的戒备,也骤然森严起来。出入要道,全都设了几层卡寨。除了领有军中发给的腰牌,几乎不许人往来。原来商业繁盛,堪称富庶的北方名称晋阳,已经是剑拔弩张,宛然就是一个即将喷吐着血火的要塞。

    谁都看得出来,战事就是立春前后的事情了。百姓们默然忍耐,只能等待未知的命运降临。这天下之争,也没人顾虑到他们的感受。但猬集在城中的那么多投效而来的世家子,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不断的设宴高会,不断的比武比射,不断发出各种豪言壮语,不断的奔走,想在唐国公麾下谋取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这一场战事,可能就决定各自家门未来一百年的命运!

    每个人都在疑问,唐国公到底在等待什么,才能发出起兵的号令?北至马邑雁门,南至江都,东抵大海,西极关中陇右,谁都知道这位负天下之望的国公爷要争天下了,还这般沉住气的在等待什么?

    晋阳城东门之外,一队人马正疾疾而来。

    这一队人马约有二十余骑的模样,做的是寻常客商打扮。一副风尘仆仆衣衫弊旧的模样,看来是经历了长途跋涉。

    在东门外五六里处,就有军寨当道而设,拱卫着晋阳城的安全。

    今日难得没有操练,也没有其他劳役。而入卫晋阳集结之后,伙食又是难得的好,从来都是一日三餐,按照出征行粮发放。就是冬季,居然都有鲜肉供应。

    这小军寨的将主,也就是队正一流。三十许的年纪,本来在军中混老了也没升得上去。在晋阳诸世家群集之后,突然福至心灵,就和某家下面一个庄苑的管事拉上了关系,各色殷勤不要钱一般奉上,通过管事又见得了那入晋阳的世家子一面。入晋阳的世家子们,谁不想在军中伸一只手去?

    这世家子使了气力,加上河东军在大力扩张。居然就给他混到了一个中垒步军营的队正。

    今日吃得饱足,又没什么厌事。东门向来往来人少,不比北面西面,传骑川流不休。他的军寨又离城甚远,少人拘管。今日阳光甚好,这队正干脆就拖了一张胡床出来,自己在寨门处歇息。几名平日里跟得紧的军士,就在旁边为他端饮子递吃食,还应着他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

    这队正只觉得浑身舒爽,迷迷糊糊的就欲睡去。这日子,给个神仙都不换。上面那些人物想必过得更好,还在处心积虑的准备打仗厮杀争夺天下做甚?放开吃一天也就一斤肉,躺下也只要几尺地,何苦来哉?

    一名军士突然道:“来人了!”

    队正勉强睁开眼打量,就看到那一队人马。军士犹自在旁边凑趣:“看来是客商!咱们该当盘查,询问一番,总能弄个几文下腰,将主,属下带人去罢?”

    队正嗤的一声:“这个时候,客商谁还敢上路?到处都是兵,到处都是流民。做生意不怕折了本钱,说不定命还丢掉!不知道又是什么大有来路的人物,换了客商服色遮掩耳目而已。还想弄几文,送命倒是有份!”

    军士又问:“那咱们要不要拦下来?”

    队正抬抬眉毛,伸手想打这军士,又懒得举手:“管那么多做甚?盘查往来人等,是门军的事情。咱们是鹰扬府中垒营,派在这儿,是守寨的!难得不操练,还给某找事!”

    被这队正呵斥几句,几名军士也都没了兴头,只是看着这队人马经过。

    这二十余骑奔近,看得出都是精悍汉子,走得急了,坐骑身上都是汗水。突然间这队人马就在军寨前停住,一名骑士越众而出,大声呵斥:“你们是哪个鹰扬府的军马?过往人来,都不盘查,谁许你们这样躲懒的?”

    自家不找麻烦,麻烦却找上门来。那队正翻身而起,知道现下晋阳内外藏龙卧虎,哪家都不是自己这个才升上来的小小队正得罪的起的。刚才懒散顿时丢到了九霄云外去,忙不迭的直迎上去,隔着七八步就行了一个军中至重的单膝下跪礼节,低着头不吭声。

    那骑士又冷哼一声:“唐公将养尔等,就是为了战阵上出力的。这般懒散,要尔等何用?反倒白白浪费了国公给你们的衣食!滚下去,再让看见这般,军法饶不得尔等!”

    一句滚下去,让这队正如蒙大赦,忙不迭的起身就退开去。临去之际,眼光扫过。就看见队伍当中一个中年人,正摘下兜帽。

    这中年人却是河东郡的名人,以才学闻名的并州温家二子温大雅!

    温大雅当年为开皇天子用为东宫学士,以辅佐现在的大业天子,一时间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但后来不知怎么,又辞官归里,隐居晋阳,为晋阳名人,归乡十余年,悠游度日,再不出仕。他性喜奔走,晋阳中人,多识得这位温学士。

    在唐国公入晋阳后,时人以为志向高洁的温学士多半杜门不出,没想到他却毫不犹豫的归于唐国公幕中,以为参军记室。而唐国公也对他倚重之极。

    这些时日,晋阳城中却没了他的身影。没想到今时今日,这位温学士却一副风尘仆仆模样,自东而返!
………………………………

正文 第三百九十章 南下(九十九)

    温大雅那一行人不顾而去,那队正看着温大雅背影,冷汗不住的从头上冒出来。

    温学士在唐国公身边可以参赞一切军机,什么话语都极有分量。就算是隐然为唐国公副贰的裴宫监,对温学士都极其看重。只要温学士说自家一句,好容易得来的这队正之位,就准定飞了,能逃过军法治罪,就已经算是幸事!

    那队正低声吩咐身边军汉:“将某帐中财货都收拾收拾,某立刻有用!”

    军汉也知晓事情不妙,赶紧掉头便去。队正站在那儿,只是擦着额头不住冒出的冷汗。这些时日,身为队正,但有犒赏军饷,从来都是雁过拔毛,虽然下手不是太狠,将军心维系得还说得过去。但架不住唐国公接连不断的厚赏三军,已经积攒了不少家当下来。但辛苦这么久,这些家当看来都得送出去了,还得指望别人能收,还能出得上气力,保得住自家这队正之位!

    想到烦忧处,队正忍不住就是狠狠给了自己一嘴巴:“怎生就在这地方撞见了温学士!某也是贱,要歇息回帐中去就是了,在营门口现什么眼!”

    那队正在后自怨自艾,温大雅这一行数十骑越过军寨,急急而前。沿途经过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军寨。晋阳城内外,已然变得要塞仿佛,到处都是兵山兵海。

    让温大雅差堪欣慰的就是,这些军寨,少有如最初所见一个军寨那样,将士从上到下,都懈怠不堪。

    不知道那军将,又是走了谁家门路,才爬到这个位置!

    每经过一家军寨,总有军马拦路盘查。温大雅也不说话,只是立马在那儿,识得他的军将就恭谨而退。还飞快遣人入晋阳城去通传。

    虽然不知道温学士什么时候离开晋阳城,又怎么做商队模样风尘仆仆回返。但这消息,第一时间就要赶紧通传给唐国公!

    这晋阳城内外,识得自己的人实在太多了…………在这晋阳方寸之地,也实在蛰伏得太久了…………

    还好得遇明主,能出山收拾这破碎江山!

    等这一队人马来到晋阳城东门,门军也尽数都被惊动,在城门处列队垂首抱拳恭迎。门口出入闲杂人等俱被清除,只让温大雅这一队人通行。

    温大雅为数十骑所簇拥,看到这一幕之后,微微皱起了眉头。自家此次行事,力求低调。就算事成回返,也不想闹得满城风雨。不管任何时候,军机大事总是军机大事,不能当做儿戏。闹出这么大动静排场,这守军门将到底是何等轻狂孟浪的人物,才会这般行事?

    就在这个时候,门将已然迎了出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背阔腿长,一看身形就知道是长辈不知道投入多少,花了多少心思才打熬出来的斗将之姿。这年轻军将一张容长脸,丹凤眼粗眉毛,这五官组合略有些古怪,偏偏还是鼻孔朝天一副风流自赏的模样。迎到这一队人马前面大大咧咧的抱拳:“哪位是温学士?某得知温学士回返,特来相迎,还请温学士一见!”

    一众护卫着温大雅的骑士互相大眼瞪着小眼。

    这厮不过是一个门将,在军中了不得就是一个旅帅的差遣,领百余人的赤佬头子。就算是哪个家族的子弟,身份也是有限。温大雅却是文名重于天下,十多年前就为东宫学士,现下可以和唐国公对坐而谈的人物,若是唐国公成事,温家家门也将是第一流的世家。这家伙居然大大咧咧的要请温大雅相见!

    温大雅淡淡一笑,策马而前,微微拱手:“阁下是?”

    那年轻军将平胸行了一个礼,咧嘴笑道:“末将六军鹰扬府中垒第一营第三旅帅,领东门守侯君集,家父候定,家祖候植,郡望陇右。”

    温大雅微微颔首。

    原来是这般一个人物…………侯家出身不算低,当年也是北周柱国之一。但自候定起,就已然家门中落,早早就被免了潞国公之位,只是在十二卫中领着一分俸禄而已,侯家也算是都门中出名的破落户了。

    世家起起落落,也是难免的事情。想来侯家子弟不甘心这般命运,投到了唐国公门下。结果却是这般活宝!现下也就得了个旅帅差遣,连官位都无。蝼蚁一般的人物,却拦门要与自己相见!

    温大雅淡淡开口:“你在谁门下奔走?怎样得这旅帅之位?”

    侯君集一怔,他是心比天高的人物,论武艺,入晋阳以来,号称无敌。论家世,自以为柱国之后,那是可以和唐国公平起平坐的家世!走到哪儿都是鼻孔朝天,结怨无数还不自知。不过他好歹知道在建成门下奔走,虽然论起献殷勤,他也不是那份材料。但是建成毕竟在世家中有忠厚之名,还是看着侯家当年柱国身份,给了侯君集一个差遣。结果建成还被多少世家子背后议论实在有点滥好人。

    今日得知温大雅突然出现,自东门入城。侯君集就想结识一下,并遣手下列队行礼,自己还主动迎上先行礼。对一措大,侯君集自觉得已经是给足了颜面,只为了和温大雅结识,结好这个唐国公麾下心腹。谁能想到,温大雅反问语气虽然平淡,但用词极不客气!

    侯君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怔在那儿。温大雅自己淡淡的给出了答复:“你们这些人物,想必都是奔走世子门下罢。世子心软,一一给你们安排了。要知道,家门如何,保不了你们一世!还得你们自己奋发,才能保住家门不堕!某当与世子言,世家中人,当也得分贤愚不肖,不能却不过情面,让这些人物居于国公麾下要害之地,只会坏了国公的大事!”

    温大雅劈头盖脸这一番话,将侯君集说得一时间一个字都回不了,只觉得火头直从脚底冒出来!

    温大雅冷哼一声:“让开!某要入城!”

    侯君集何曾受过这般羞辱?纵然以前因为家门中落,不得重视,但毕竟是柱国之后,应酬往来之际,就是世子也要留三分颜面。但这措大,竟然如唤奴婢,斥他退开!

    一时间侯君集就想上前,将温大雅拖下马来,狠狠一顿老拳,方才能出心头之气!幸得还有最后一分理智,还阻止了侯君集的动作。只是这点理智,侯君集都不知道能支撑多久!

    幸得这个时候,马蹄声从城内传来,疾疾向城门处而来。一名温大雅护卫眼快,大声道:“国公亲迎学士!”

    所有人包括温大雅在内,全都翻身下马,躬身行礼,以迎李渊。而侯君集那点暴戾念头,顿时也飞到了九霄云外去。忙不迭的单膝跪地以行重礼迎接李渊。心下只转着另外一个念头。

    这措大到底出而行了何等事,一旦回返,国公在衙署中都坐不住了,亲自来迎!
………………………………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下(一百)

    晋阳东门之外,李渊不带仪仗,只是锦衣家将簇拥,风驰电掣而至!

    向来李渊都是以宽厚稳重形象闻名天下,一生经历多少风浪都是不动声色。表弟大业天子的打压,军权的剥夺,家门的变故,从来都是淡然而待。就是当年都门之中,那场离奇的夺宫之变,都门之中多少高门大族人心惶惶,居然在第二日,李渊居然还是一身正式的按约带着家将去拜访某位贵盛人物,那贵盛人物看到李渊到来都哭笑不得,只是问了一句,国公何如此钝重耳?李渊当时想了想,慢腾腾的回答了一句,日子不还是要过吗?

    一时间李渊钝重之名,天下皆闻,时人都以为,天塌下来这位唐国公估计也就是抬抬眉毛,然后哦一声。谁也没有想到,今日还能见到李渊这般急切模样!

    数十锦衣家将簇拥之下,李渊不着华服,就是寻常家中服色,也未曾戴冠,因为要出门,只是在发髻上束了一道锦带,衣襟都有些歪扭,催马如风。这个时候才看出将门之后的本事,周遭锦衣家将,要竭尽全力才能勉强跟得上李渊的速度!

    李渊这么一动作,真的是惊动整个晋阳城。不知道多少人物,都跟着前来。通往东门的道路之上,到处都是世家子弟的队伍。三五成群而至,就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晋阳城本来就如堆满柴薪的所在,一点异常举动,就要将这座已经布满军士的名城要郡燃动开来!

    这些世家子弟,在晋阳城中,也全都是便于行动的短衣胡裳,身边簇拥的家将从人,再不像平日里带着的都是些弹弓,茶具,食盒之类的游玩器物。而都是携弓持剑,有的队伍里还有专门驮着甲包的备马,随时都是一副能拉出去上阵的模样。这般涌来,城中百姓也人人扰动,都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城中坊市全都有人涌出,人人交头接耳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在这东门口,看到李渊到来,侯君集忙不迭的退到了一边去,想也不敢再想给温大雅一记老拳的事情了。论声望之高,论家世之贵,晋阳城中甚至整个天下,能超过李渊的能有几个?

    李渊这般模样,对温大雅此人的看重已然是无以复加,他侯君集再是自视甚高,也不敢在李渊面前找温大雅的麻烦。

    不过侯君集虽然退到一旁,仍然看着温大雅迎上去的背影,只是磨着牙齿在心底嘀咕。

    “入娘的,某也是潞国公之后,终有一日,让你这措大识得好歹!”

    侯君集这点小心思,温大雅就算知道,也混不在意,更不必说现下温大雅的心思,完全贯在迎上来的李渊身上。如此厚待,真是以国士相待了,也只能够以国士报之!

    温大雅匆匆迎上,翻身下马,抱拳躬身,深深行礼下去。李渊也早就一拍马鞍就翻身而下,身手矫捷,不逊于少年。借着冲力飞快上前几步,一把就将温大雅扶了起来,仔细端详温大雅一眼,叹道:“彦弘,这一趟真是辛苦你了。你瞧瞧你清减了多少?某李渊何德何能,能得你们这些超拔之士效命!”

    温大雅淡淡一笑:“关东一行,风物甚佳,哪里谈得上什么辛苦?只是心中常自凛惕,怕力薄任重,辜负国公所托。”

    李渊看了温大雅一眼:“彦弘大才,何等大事,俱都举重若轻。今日终于回返,想必也是功成。某听闻传信,丢了手上东西,就直迎了出来。多年未曾这般急切,见着彦弘,只觉得近日胸怀块垒,尽皆消退!”

    温大雅扫视了一眼从通往东门街道上纷纷跟来的人物,还有两边民居院落中探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