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风华 >

第184章

盛唐风华-第184章

小说: 盛唐风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将面面相觑,那名旅帅仰天长叹:“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世道啊!”
………………………………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杀王(十四)

    夜色之中,茫茫人潮,从临时营地当中涌了出来。分队集结,等候在寒风中。

    这人潮组成部分,大多是云中百姓。他们被编成百人一队,慢慢集结在一起。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也没什么响动,更无什么惊惶。只是如过去数十年一样,沉默的等待着明日不可知的命运而已。

    恒安鹰扬府的火兵也早就起来埋锅做饭,一筐筐的杂粮炊饼早已备好,现在给他们每个人分发。寒风中炊饼早已冻得硬邦邦的。这些百姓们就将炊饼捂在胸口稍稍暖化一些,然后慢慢的啃着。

    老者将这点口粮让给壮者,壮者又分给幼儿。夜色之中,只能听见咀嚼之声,连儿啼之声,几乎都听不见。

    而恒安鹰扬兵则是集结在百姓组成的队伍前后左右,全都披甲完毕。一旦行进起来,他们就遮护着数万百姓向南而进,不管是谁,想伤害这些百姓,也要先过他们这一关。恒安鹰扬兵不死绝,这些百姓就是平安。

    走到这一步,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最后一些粮秣,也都抖落了出来,若是不向王仁恭归降,大家都得饿死。

    一向强悍的刘鹰击,终于带着他们南下屈膝。就为了多全活一些人性命。可刘武周落在王仁恭手中,到底命运如何,只要是个人就能想见。

    一直与突厥血战的恒安鹰扬兵,一直守在祖宗之土的云中百姓,到底哪里对不起王仁恭了,最后被逼迫到这般程度?

    徐乐带领玄甲骑,穿过人潮,直向王仁恭的中军大营行去。百姓们默默给徐乐让开一条道路。

    放在往日,像徐乐这般传奇人物,又是少年英俊,到哪儿都能激起云中百姓的兴奋议论之声。但是现下,迎接徐乐的只有沉默。

    刘武周命运将不堪设想,这位乐郎君,又能好到哪里去了?

    破神武,斩越骑,迫使马邑鹰扬府兵溃,每一桩事情,都让王仁恭脸丢了个彻底。要是归降,这乐郎君的遭际,只怕比刘武周还要更惨烈一些!

    一名百姓突然迎了上来,拉住吞龙缰绳。步离神色一凛就要上前,却被徐乐抬手示意停下。

    那百姓怕不有五六十岁了,在云中之地已经不折不扣是高寿,背都已经驮了下来,须发皆白。他拉着吞龙缰绳,连吞龙都通人性的不敢动作,一阵风似乎都能将这老者吹倒。

    那老者望着徐乐:“乐郎君,老头子在云中之地久了,你这样的少年英杰,从来未曾见过。死在这里可惜!咱们都知道乐郎君为了云中百姓到底是怎样死战的,现在乐郎君你已经做得足够了,就走罢!快点走!在哪里乐郎君你都有出头之日!”

    更多百姓围了上来,站在老者旁边,声音次第响起,渐渐高了起来。

    “乐郎君,你走罢!”

    一张张恳切的面孔,对着徐乐。一道道求恳的目光,只是落在徐乐身上。

    斯情斯境,再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

    自己一番苦战,也许从来未被高高在上的人物放在心上。可是这些付出,从来未曾白费。

    从来不曾!

    徐乐慢慢露出了笑意,朝着老者拱拱手,轻轻将缰绳夺了回来。催马越过老者身边,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朝着老者点头又笑了一笑。

    朝阳这个时候终于探出来来,第一道晨光就洒在徐乐身上。

    晨曦之中,少年丰神如玉。

    玄甲骑慢慢穿过人群,百姓们的目光,只是追随着这些玄甲骑战士。

    陈袭也在队伍当中,他们这些人身上捆着的绳子,绳头就抓在韩小六手里。

    一路上陈袭都不吭声,这个时候终于凑了过去,对韩小六道:“你们真的是要投降?刘鹰击真的是舍不得这几万百姓性命才投降?”

    韩小六擦了一把眼睛,怒视着陈袭:“咱们不给这些百姓求条活路,还有谁能?给王仁恭当狗,吃饱喝足,哪里知道云中百姓的苦处!”

    陈袭还想说什么,韩小六却懒得和陈袭废话了,一抖绳索:“快点跟上!”

    尉迟恭一行走在徐乐前面,这个时候尉迟恭也不住回头,看着这般景象,最终也只是回过头来,深长的叹息了一声。

    尉迟恭和徐乐,一前一后,终于来到刘武周中军大营之前。

    这个时候刘武周已经披挂整齐,步出自己营幕,而苑君玮紧紧跟在他的身后,一张面孔绷得紧紧的,也似从来未曾有过的严肃。

    尉迟恭先至,翻身下马,朝着刘武周一礼,就侍立一旁,再不说话。刘武周朝他点点头笑笑,再抬起头来,就看见徐乐一行已经赶来。刘武周脸上带着微笑,只等徐乐近前,翻身下马行礼如仪。

    刘武周笑道:“就你和黑尉迟两人擒获了马邑哨骑?”

    徐乐点点头:“马邑兵闭寨不出,胆色已寒。”

    陈袭这个时候也被扯下马来,本来老老实实的站着,这个时候突然扬声道:“刘鹰击!某是马邑鹰扬府中垒第七营队正陈袭!你这真是要降?”

    刘武周看了陈袭一眼,大笑道:“都这般田地了,不能让几万军民陪着某去死啊!”

    陈袭低头沉吟一下,抬起头来:“某信了你刘鹰击!马邑鹰扬府也是有人心的。刘鹰击如此,想是马邑鹰扬府上下,愿意看着刘鹰击平平安安的直抵王郡公面前请降!”

    刘武周一笑:“你说了不算。”

    他扬声道:“天亮了,咱们走罢!看看这一天,咱们到底会遭际些什么!入娘的,想投降都是这么难!”

    亲卫将刘武周坐骑送来,刘武周接过缰绳翻身上马,对着苑君玮招呼一声:“苑四,出白虎旗!”

    白虎为解斗之旗,同样也是出降之旗。

    苑君玮呆呆立在那儿,纵然知道今日出降也是为了拼死一搏。但恒安鹰扬府打出白虎旗请降,却仍然分外让人接受不了!

    刘武周狠狠瞪了苑君玮一眼:“出白虎旗!”

    晨光之中,一面白虎旗,终于竖立起来,迎风招展。

    人群之中,一名百姓忍不住就呜咽起来,然后这哭声,就响彻一片!
………………………………

正文 第四百二十六章 杀王(十五)

    晨曦初露,东方既白。

    王仁恭大营之中,一派肃杀气象。寨墙之上,戍守步军已然加倍。而民夫也从后面调了上来,在大营之外,砍伐树木,增添鹿砦,挑挖壕沟,让本来就已经颇为完整的大营防御体系加倍坚固起来。

    而马营中的马邑越骑,也全营开出,列阵中军大营寨墙之外,等待着王仁恭的号令。

    这些马邑越骑,就是王仁恭手里的机动预备力量。除了不断的派出哨骑,掌握今日北面的战场情况之外,还要负责将王仁恭的军令及时的传到各处军寨。在刘武周疲敝露出破绽之际,这些马邑越骑还要果断出击,猛击刘武周的弱点。说得再难听一点,当刘武周万一取得了胜利,直迫王仁恭中军大营之际,这些马邑越骑说不定还要护卫着王仁恭后退,重整旗鼓再战!

    虽然谁也不认为刘武周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恒安鹰扬府裹挟几万云中百姓南下,骤然出现在马邑鹰扬府的防线之前。自王仁恭以降,谁都认为,这将是漫长而艰难的一场最后决战。

    可王仁恭坚信,这场决战最后胜利者,一定会是他!

    大营之中,原来用以遮蔽中军的锦帐全被撤下,锦衣家将全都披上甲胄戒备森严,只等号令。各级军将来来去去,或者禀报军情,或者领受号令。

    王仁恭自夜中而起之后就再未曾回去歇息,一直踞于节帐之中,一道道号令传下去。让整支马邑军都动了起来!

    此时此刻,王仁恭正一身甲胄,踞于节帐上首。而下首处则尽是躬身听令的马邑越骑军将,全都肃然躬身听候王仁恭发令。

    “刘贼武周,挟民而来,欲驱百姓攻我。云中之民,既为刘贼所驱,为马邑全郡计,只能再不顾惜。你等俱是本郡守心腹,当分坐镇各处军寨。但刘贼开始驱民攻寨,尔等当为督阵之官,督促将吏士卒,奋勇杀敌!今日之战,某只看首级行赏!但得一首,值钱一贯。但得三首,爵一级!得刘武周等人首,除某向朝廷请封为将军号外,更赏万贯!”

    一众被选出来的马邑越骑军将,纷纷拱手,大声道:“诺!”

    王仁恭摆手:“去罢!”

    这二十余名准备赶往各处军寨为督阵官的小军官,又是深深一礼,衣甲铿锵之中,转身便行。

    这场战事,已经到最后关头了。刘武周看来要红眼拼命,王仁恭也开出了天价赏格。早些打完早些便了罢。真要厮杀,已经顾不得军民之分了,努力活下来要紧!

    而马邑鹰扬府的这些土著军将们,这个时候也只有拼命了。

    投效刘武周,那是死路一条。就凭他的出身,在这个世道也是走不远。刘武周红了眼睛要拼命,大家也只能硬着头皮奉陪,不管死多少人,都是你刘武周造的孽。

    这个时候这些马邑军将也未尝没有一些感慨。

    你刘武周号称爱民如子,镇守云中,守护一郡平安。真到了紧要关头,不还是露出真面目了么?

    军将们纷纷而去,节帐中一时安静下来。王仁恭终于站起身来,招呼一声一直恭谨侍立在他身后的王则:“随某出去看看。”

    王则急忙上前,按剑拱卫着王仁恭出了军帐。一出帐门,就是十余名锦衣家将接住。

    王仁恭也不看他们,自顾自的向着望楼而去。

    大营之中,必设望楼,以瞻看四方军情。敌军攻寨,则望楼白天用旗,晚上用火,以调度指挥大营防务。

    在王仁恭大营之中,除了四角设立望楼之外,更在中军位置,也设了一座望楼。高足有五丈开外。

    王仁恭就在锦衣家将的服侍下,后顶前拉,沿着梯级,直上望楼高处。王则紧紧跟随在后。

    望楼顶部,只是个可容四五人而已的平台而已。王仁恭就带着王则站立在上,寒风劲厉,吹得王仁恭白须高高飘拂。

    向脚下而望,是数千精锐甲士正在调动奔走,准备今日大战。

    王仁恭一笑:“刘武周这次来得好啊…………”

    王则知道这是搭话的时候,虽然心下有数,还是紧紧跟了一句:“为何来得好?”

    王仁恭志满意得的一笑:“挟数万百姓而来,看似声势浩大。到驱民攻寨之际,反而将他那点好名声全都败坏了!原来他还能与某争夺一下人心,现下他还有什么凭籍?谁还愿意为他效力?他毕竟只是寒门出身,现在更暴露出他不过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马邑鹰扬兵,只有和他死拼了,一仗下来,这些各怀心思的马邑军将死伤也必重,马邑两大鹰扬府的精锐,在某出而定局之后,这才真正的牢牢掌握在某手中!有这两府精锐在手,就是我王家争夺这个天下的凭籍!”

    此时此刻,王仁恭才在王则面前,真正用言辞表明了他的野心!

    那个强大的大隋,早已破碎了。纵然大业天子尚在,可天下,早已变成了群雄逐鹿的战场!

    王仁恭这一刻真的是有点感谢刘武周了。

    马邑鹰扬府,他从来未曾真正完全的掌握在手中,还让他们闹出了一场善阳城下的兵溃之变。

    但刘武周这般举动,真的是逼迫马邑鹰扬府要拼命了。双方两败俱伤之后,他王仁恭再来收拾残局,真正掌握天下最为精锐的马邑精兵!

    再下一步,就是河东李渊了…………

    王仁恭目光转动,望向不远处的李世民长孙无忌所在营寨。

    王仁恭大营这里闹得沸反盈天,李世民他们河东军所在的营寨却是安安静静,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

    李家二郎,黄口小儿,以为自己能为黄雀?

    还是太嫩了啊…………说不得自己要替老友,教训一下这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后辈!

    王仁恭冷冷下令:“调遣兵马,监看李家二郎的河东军,只等某一声令下,就将他们彻底成擒!回头某就去扫平了平阳的那些河东军马,再寻李家二郎的父亲一决!有某王仁恭在,李渊就不要想打长安的主意,入长安保扶杨家的,只能是某王仁恭!”
………………………………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杀王(十六)

    朝阳初升,映照得天地间通透一片。

    人潮如浪,缓缓向南涌动。在这黑压压的人潮之前后左右,则是恒安鹰扬兵的旗号飞扬,一队队的恒安鹰扬兵,就护卫着这数万百姓。

    布列在山间军寨之中,多少甲士,涌上寨墙,仔细观望。等待着今日必将到来的血战。

    一大早各个军寨之间都已经埋锅造饭,守军们全都报餐了一顿。有的军寨还下发了一些浊酒,给儿郎们暖身壮胆。虽然酒水算是最宝贵的物资之一,但是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日,还珍惜这点东西做甚?

    这些马邑鹰扬兵都做好了死战的准备。

    刘武周被迫到了这般地步,恒安鹰扬府被迫到了这种地步,云中数万百姓被迫到了这等地步。此来拼命,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要说恒安鹰扬兵的精锐了,就是这些云中百姓都不是好惹的。用得了兵刃,开得了强弓。野战的时候也许敌不过阵列而战的马邑兵,但是攻寨之际,在狭小地域内拼命,这些云中百姓只怕也不差似他们多少!

    在马邑军将想来,这一役打下来,固然刘武周胜利的机会渺茫,很大可能是败亡在这群山雪原之间。但他们马邑鹰扬兵同样要损折惨重!

    不过又能如何?难道去投刘武周么?跟着王仁恭,只要不死,也许还有出头机会。跟着刘武周,就算流血流汗,连场死战,在这个世道出头机会也是渺茫得可以忽略不计!

    那就拼一场也罢!

    马邑鹰扬府这些守军,半夜即起,早早就被自家军将鼓动,天色一亮,就上了寨墙,准备好生厮杀一场。

    大部分控扼住南下道路的军寨,并不是建在山顶,因为在山顶处,安全是安全了。但穿行山间大军,也可以不去理你。每次通过,只要派一支军马监视,掩护大队疾疾而过就足够。

    这种控扼山间道路的军寨,是一套整然的防御体系。大部分军寨建在山腰或者山脚,用弓弩箭矢就可以控制住道路。而在山顶建起主寨,一旦山脚山腰军寨不保,让守军有个可以退却的所在,并以山巅主寨为依托,随时可以发起反击。这样的防御体系,才算得上势真正控制住了要隘通路。

    苏平安的主寨,就是在最高的制高点上,刘武周真的要攻寨,那他这里怎么也轮到最后了。虽然一时没有战火波及之虞,但是也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今日之战,主寨要不断的调度兵马,援救正吃尽的军寨,并不时发起反击,尽可能的维持防线的完整,指挥调度得力的话,说不定就能在这群山之间,让恒安鹰扬府将血流尽!

    苏平安回返以后,就早早上了烽燧,身边都是吹角手和旗手,随时等候他的命令,向各处传递号令。

    他寨子烽燧顶部也不甚大,现下挤着二十余人,加上各色器械旗号,顿时就满满当当的。苏平安找了一个小胡床坐下,双手按着膝盖,就这样一动不动的直等到天明,别人送上饭食来,他也只是摇手不吃。

    他就是个才干平庸之辈,为了能在这乱世活下来,也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