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把直刀兜头砍来,徐乐随手架开,随后刀锋席卷,掠过两名对手的小腿。伴随着惨叫声,两名锦衣家将身形倾倒,徐乐刀锋再起,两颗斗大人头已经离开躯壳,在地上滚来滚去。
徐乐双足使力一记鲤鱼打挺跳起,另一旁尉迟恭也在此时起神,两人手持钢刀定睛望去。但见眼前,十几个锦衣家将持刀而立。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站着的,便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马邑郡守王仁恭。
四目相交,如同兵刃相撞,爆出几许火花。徐乐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露出自己八颗白牙:“王郡公?”
盛唐风华最新章节地址:
盛唐风华全文阅读地址:/123693/
盛唐风华txt下载地址:
盛唐风华手机阅读:/123693/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八十二章 杀王(七十五))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盛唐风华》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四百八十三章 杀王(七十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风华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望楼之中,十余七名王家锦衣家将,正卫护着王仁恭。
而这位享大名数十年,一向镇压云中,让刘武周苑君璋这等枭雄苦苦挣扎求生,牵制住晋阳李渊,让他迟迟不能举兵的一世之雄,正端坐在望楼里的一张胡床上,轻抚着手中的铁如意。
甚而神情之中,微微有点厌倦。
王则卫护在他身前,站得笔直,腰间横刀出鞘,惨淡的阳光从望楼箭孔中照在横刀之上,刀光反射在王仁恭苍老的面孔之上,让他的容色,更是惨白一片。
十余名锦衣家将重重喘息,看着冲进来的尉迟恭和徐乐两人,神情虽仍带三分凶狠,但也有了三分绝望。何欢缩在墙角,也拔出直刀,头微微垂下,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心思。
望楼之外,混乱之声,喊杀之声直传进来。在这狭小空间内回响,反倒让这望楼之内,显得越发的安静。
王仁恭一番谋划,再没想到,会变成这般地步。
马邑鹰扬兵,从头到尾,就未曾出全力,还轻易放弃了外间十三军寨,集兵一处,就是为了怕王仁恭在拿下刘武周之余,将他们也分而治之,彻底掌握这两支大隋遗留下来的精锐军府。
而一向被王仁恭瞧不上的刘武周,从头至尾,就没有半点认输降顺的意思,甚至不惜以身为饵,为徐乐和尉迟恭等无敌斗将赢得一个靠近自己的机会。
而最让王仁恭意料不到的,则是刘武周居然和突厥勾结,趁着他吸引了南商关上下全部注意力之后,轻骑潜越关外群山,绕袭关后,关键时刻,骤然一击!
而徐乐已经来到了自己面前。
王仁恭抬头,认真的看了一眼徐乐。
眼前这个锋锐绝伦的青年,不过二十左右的年纪,剑眉飞扬,鼻梁高挺,如此形貌,纵然当年大隋国都五陵少年之中,也是出类拔萃。
这等人物,真的是马邑郡中穷乡僻壤中养育出来的?
更不必说他这一路所为,将云中之地搅得天翻地覆,一路破军杀将,让整个马邑鹰扬府兵溃善阳,更是击破执必部,为刘武周赢得喘息之机,最后更杀到了自己面前!
王仁恭真的有些疲倦了。
自己如此家世,如此经历,如此声名,怎生就不能收马邑一郡之力,尽心竭力,但事情总不能如愿?
至于性命,王仁恭还真没如何放在心上。
辉煌如大隋,都能轰然崩塌,如此大争之世,再死几个世家之人,又算得了什么?
只是,怎么会走到这一步的?
恍然之间,王仁恭似乎有点明白,但又不是太明白。
世家压制天下三百年,天下纷争不休。自大隋一统天下,两代皇帝都行压制世家之策。虽然在世家的反扑之中,大隋崩溃,引得天下群雄逐鹿。但是这天下,也再不是世家所能操弄的了。
无数如刘武周一般的草莽枭雄,无数如徐乐和尉迟恭这般的无敌斗将,再不想任世家盘踞在上了?
所以自己秉太原王家家名,也不能压服马邑一郡。这天下,实在有太多出色人物了,接下来,应该就是他们的时代了吧?
不知道那在晋阳的李渊,自己心目中最大的对手,又看没看到这个大势?
想到这里,王仁恭又是一笑。
望楼之中,突然传来响动,韩约韩小六步离他们三个,也抢入望楼之中。步离小脸之上,也染满了鲜血,眼神凶狠如狼,龇着白牙就护卫在徐乐身前,连韩约都没抢过她。
他们三人抢入,望楼之中血腥味道更浓重了几分,而外间的呼喝喊杀之声,也越发高昂!
何欢丢刀在地,对着徐乐和尉迟恭拱手:“愿为刘鹰击效力!”
那些锦衣家将也没了去砍临阵倒戈的何欢的心思,缩得更靠近王仁恭一些。如一只只绝望的困兽。
王仁恭摆手,示意诸位家将退开。家将们看着王仁恭举动,呆呆不动。
王仁恭哼了一声:“某还没死,就不听某的号令了么?”
十几名家将无声散开一些。
王仁恭看着冷冷注视着他的徐乐一笑:“你就是那什么乐郎君?”
徐乐看着王仁恭,握紧了手中兵刃,也并没有什么和王仁恭攀谈的心思。
出徐家闾以来,爷爷曾经教导的,一样样在这个世道中得到验证。在王仁恭这等人物眼中,云中之地这一年大乱,死去的那么多条性命,真的不算是什么。自己历经无数血腥走到这里,为爷爷复仇,这些话,又何必对王仁恭说?
而这个天下,还有那么多如王仁恭一般的人物。
所以爷爷才躲在徐家闾,教养自己,避开这个世道。
可爷爷死了………这个世道,既然有无数人如王仁恭一般,那么就将这个世道踏破也罢!
浑身伤痛上涌,让徐乐一向挺拔的身形微微有些佝偻。但徐乐深深吸了口气,轻轻拨开如小狼一般遮护在自己身前的步离,向王仁恭走去。
不等王仁恭发话,十几名残存的锦衣家将怒吼着就扑了上来!
风声从徐乐耳边响起,雕翎羽箭如电掠过,韩小六骤然发箭,一下就射翻了一名家将。韩约持盾,步离持刀,尉迟恭挥舞直刀,遮护徐乐两翼,望楼之中,鲜血飞溅,这些王家残存锦衣家将的嘶吼惨叫声,充斥其间!
王仁恭看着一步步走来的徐乐,突然起身,拍着自己颈项:“寒家奴,来取某人头便是!”
徐乐猛然抢上,直刀挥过,鲜血冲天而起,接着洒落,王仁恭人头已经滚落在地,他的无头身躯摇晃几下,轰然而倒。
血雨之中,徐乐神情冷峻,撇了撇嘴:“承你所命!”
大业十三年孟春,王仁恭死。
盛唐风华最新章节地址:
盛唐风华全文阅读地址:/123693/
盛唐风华txt下载地址:
盛唐风华手机阅读:/123693/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四百八十三章 杀王(七十六))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盛唐风华》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杀王(七十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风华 热门()”查找最新章节!
南商关内,已化为修罗屠场。方才还占尽上风的马邑兵将,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持刀者则是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突厥青狼骑。
执必思力此次孤注一掷,抱着必死的决心要用一场胜利洗刷耻辱,把性命都押在这场厮杀上。自家少王如此,部下士兵就更不敢怠惰。这些来自草原的弓刀健儿,在马背上发出一声声意义不明的嘶吼,随后用长矛捅穿马邑步兵的身体,或是挽弓搭箭,射杀关墙上手足无措的马邑官兵。
伴随着一声声长啸或是狂笑,一名又一名汉家儿郎被胡骑夺去性命。马邑军将的认旗被青狼骑随手砍翻,残破的旗帜无力地折断于地,这面认旗所代表的军将就死在自己旗帜之旁,身上满是血污与伤口,一柄手斧劈碎头盔,嵌入这名军将额头。军将手中直刀已然断裂,前半截刀身不知去处,连着半口残刀的刀柄,依旧被他紧握在手中。
关内已经有多处冒起火头,火焰与烟雾让突厥兵更加兴奋,叫喊声也越发地响亮,如同庆贺狩猎成功的狼群。
李世民的百余骑被城头乱箭射杀死伤惨重,直到突厥骑兵出现,城头大乱来不及放箭,才得以重整队形。不过对于这支队伍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长孙无忌顾不上身上箭创疼痛,打马来到李世民身旁急道:
“二郎速随我突围,若是等到突厥人杀来,你我就都没命了!”
“辅机莫慌。且把人马整顿好,排开阵势。”
“就这几十人排开阵势又有何用?”
李世民望着城墙的望楼,“就算要走,也得先看到结果再说。我说过,我要取王仁恭的首级,自然不能食言。若是徐乐杀不得王仁恭,某便亲自动手,否则这一趟不是白来了!”
长孙无忌急道:“可若是突厥人杀过来……”
“我意已决,辅机就不必多言了!”说完这句话的李世民就不再解释,两眼盯紧望楼不放,仿佛除了望楼内那场厮杀,再没有什么事值得他在意。
李世民有些话不便也不能对长孙无忌说出来。虽然之前从未曾与徐乐共事,也不知其人品性情本领如何。可是当他带兵杀来,看着徐乐与黑尉迟并肩夺关时,心中便是控制不住,荡起阵阵波澜。
神武乐郎君名不虚传!这等好男儿,方为大丈夫!
若非自己追赶不及,李世民真想也随着徐乐杀上城头,靠着自己一张大弓为他开路,助他斩杀王仁恭。这才是大丈夫的行为!徐乐孤身一人敢以马邑郡守为敌,自己若是因畏惧突厥铁骑兵威狼狈而逃,又有什么资格和这位乐郎君结交?纵然可以逃脱性命,这辈子怕也是难以活得痛快。
不管有多危险,自己都得等下去,等到徐乐与王仁恭之间,分个高低上下出来。这不光是两人之间的恩怨,更是布衣与世家之间的较量。虽然李世民自己也是世家子弟,陇西李氏家格纵然不及王氏,也是当今天下数得着的名门。可是他心中还是更支持徐乐这等寒门。
父兄都认定这个天下只能由世家掌握,李世民心中并不认可。乱世将启,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若想逐鹿天下,首先便要有打破桎梏的胆量。否则又何必夺天下?连天子都能换,世家为何不能?
他希望看到徐乐成功斩杀王仁恭,甚至比亲手斩杀王仁恭更令自己满意。如果冲上去的不是徐乐而是其他人,李世民这时候早已经提刀上城,到望楼内结果王仁恭性命。正因为徐乐的身份,才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寒门子弟徐乐能杀世家子,就证明自己才是对的。这个天下即将大乱,所谓的规则都要被打破。这个江山总归该是有能者居之,不管世家还是长子,都不能再靠着血统出身天经地义坐享其成!若是看不到结果就走,自己岂不是白来一遭,就算是活着离开,又有何用?
执必思力这时也确实顾不上李世民和他的人马,而是专心忙着解决马邑兵将。
南商关内王仁恭部下加上马邑本土军马足有几千人,若是防备森严再有名将指挥,自己纵然偷袭,也讨不得多少便宜。如今总算是打了个冷不防抢占先机,必须要借机扩大优势,让马邑兵失去战力。不管是和刘武周接下来的谈判还是未来执必部席卷边地,都有莫大好处。
这种时候自然是要集中兵力以强凌弱,把那些各自为战的马邑兵打垮。若是遇到阵型严整的部队就得先绕开,免得打成僵持,让马邑各部缓过神来,那样就麻烦了。
接连吃了太多败仗的执必思力变得格外谨慎,尤其是心知徐乐就在城中,就越发怕输。虽然刘武周主动引执必部入南商,又把十三处军寨送上。可是如果被他顺利接收马邑军马,焉知不会转眼翻脸,与自己刀兵相向。听老父讲过,当日突厥千族大战之时,这等情形发生了不知多少,无数部落便是被盟友所攻灭,自己不得不防。必须让刘武周失去与自己讨价还价的本钱,才能彻底安心。
刘武周一行人这时已经撤去盾阵,来到执必思力面前。刘武周感觉得到,身边军将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哪怕是那些平日忠心耿耿的护卫,这当口也多了几分怀疑乃至蔑视。
云中不同于善阳,自己多年来以豪侠形象示人,让边地轻侠为自己所用,忠心于自己的军将多少也都带上了豪侠作风。若非如此,又怎会在王仁恭的金银财宝以及刀斧威胁时可以不动心志,舍命为自己晓力?
这等人脑筋最是简单,认准的事不易更改。多年来和突厥人结下的死仇没那么容易化解,自己引突厥人入关,这帮人难免心生不满乃至轻视之心也属寻常。不过也没什么要紧,如今大势在己,日后慢慢收拾整肃,不怕这些人不听话。眼下真正需要小心应付得,还是突厥少王。
刘武周忍着伤痛来到执必思力马前行礼,执必也不下马,在马上微一还礼而已。冷声问道:“徐乐何在?”
“城头望楼之上,去杀王仁恭。”刘武周说话语气也是不卑不亢。自己这一行人很是狼狈,难免让突厥人小看,这群草原上的野狼,对弱者向来不会手下留情,必须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足够的强大,才能让突厥人不至于生出轻视乃至吞并之心。
翻盘的希望,就在徐乐和尉迟恭身上。只要他们拿到王仁恭的人头,执必思力就会知道恒安武人的厉害。哪怕突厥兵不来,只要自己杀了王仁恭,也能翻转乾坤。这样自己欠的人情多少还能小一些。
“望楼?”执必思力的视线转向望楼,一直紧随在他身边的汉子,也把头转向望楼所在。这名大汉四十开外相貌平庸,与那些青狼骑兵并无甚分别。只是在帽檐上多了一束翎毛,迎风舒展甚是醒目。
阵阵人马喧嚣之声传来,城外恒安人马已经陆续进关。
方才趁着关内一片大乱的当口,小门神韩约已经开了关门,又让韩小六与步离先把罗敦以及玄甲骑请入关来。
韩约虽然寡言少语行事低调,却非无谋之人。突厥兵马入关之事自己一行人事先一无所知,可见刘武周对徐乐也有戒心。乱世中人心难测,焉知其不会生出加害之意?再说徐乐与突厥人势不两立,不可能如刘武周一般与突厥人同流合污。双方反目乃是必然之事,必要有一支可靠人马在手,才能多几分把握。
率先进入城中的,正是老族长罗敦以及玄甲精骑,而梁亥特部人马,则在关外护持着家眷。虽说罗敦指挥梁亥特部落更为得心应手,可是老爷子也得承认,不管是与突厥人厮杀还是震慑青狼骑让其不敢妄动,还是玄甲骑更为把握。
老罗敦一马当先打马入城,步离、韩小六一左一右跟在两侧。韩约快步上前迎候,罗敦问道:“乐郎君何在?”
韩约用手指向望楼:“乐郎君稍后就出来。”
罗敦点首,目光落向望楼。
李世民、刘武周、执必思力、罗敦,几方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