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扬旌-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高不凡看人还是挺准的,崔诗瑶的确是个被宠坏了的豪门骄女,她是崔氏族长的嫡孙女,人长得漂亮出众,还有一身“好”武艺,伴随在她身边的永远都是掌声、赞美和恭维,再加上父亲的纵容,渐渐便变得目高于顶,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野蛮。
自从结识了李子通后,崔诗瑶便被后者的气度和武功所折服了,受到对方影响,开始鄙视朝廷,痛恨杨广,每日做着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济世救民的美梦,身边一帮“志同道合”朋友的恭维更是让她飘飘然,也越发的叛逆了。
得知族中有意将自己许配给渤海高氏的高长卿时,崔诗瑶登时大发雷霆,直接逃出了家门,找到李子通等人诉苦,于是便有今日这一出拦路的戏码,只是崔诗瑶作梦也想不到高不凡的武功竟然如此厉害,就连她仰慕不已的李子通也不是对手,教训人家不成,反而反过来被人家教训了。
也许崔诗瑶心中有过那么一刻的悔意,但向来以自我为中心的她瞬间就自动将悔意转化为恨意了,估计在她的字典中没有“犯错”这两个字,即便有,也是别人的责任,她是那么的优秀和美好,所有人都得迁就她!
这就是所谓的公主病,崔诗瑶显然病得不轻,当然,以崔诗瑶的容貌和出身,愿意迁就她的人自然不在少数,李子通就是其中之一。
李子通不仅馋她的身子,还想获得清河崔氏的支持,他的野心绝对不小!
“诗瑶姑娘,如今左才相在泰山一带举旗反隋,干得有声有色,麾下部众数万,声势日益浩大,李大哥我跟左才相有旧,打算近日前往投奔他。”李子通微笑问道:“不知诗瑶姑娘愿不愿意与我等同往?”
崔诗瑶一喜,不过马上又摇了摇头道:“我爹还不想造反,他不会同意的。”
李子通点头道:“清河崔氏有不少人在朝为官,家大业大,我自然明白你爹的难处,不过杨广此次东征高句丽失败已经极大地动摇了国本,大隋气数尽了,我敢断言,不出五年,大隋将会灭亡,所以崔氏最好也趁早作出打算吧。诗瑶难道没看到如今这天下群雄并起,已是一片末世气象了,改朝换代,势在必行,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谁也阻挡不了。清河崔氏虽是世家大族,但若逆势而动,只怕最后也落得个片瓦不存的结局。”
崔诗瑶悚然动容,点头道:“那我回去再劝一劝我爹。”
李子通郑重地点了点头道:“令尊饱读诗书,应该是个明事理的,诗瑶回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定然会幡然醒悟的。”
崔诗瑶懊恼地道:“我爹还好说服,只是他又不是族长,管不了事,我爷爷则是个老顽固,要说服他难比登天。”
李子通目光一闪,微笑道:“那咱们一步步来,先说服令尊,至于令祖父,只要大势一到,想必也会识时务的。”
崔诗瑶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李大哥准备几时动身?”
“就这几天吧。”李子通答道。
“这么快?”崔诗瑶有点不舍。
李子通慨然道:“如今天下百姓水深火热,尽早推翻大隋,改天换日,格除弊政,天下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崔诗瑶倾慕地道:“李大哥壮志凌云,诗瑶佩服,预祝李大哥旗开得胜。”
李子通心中一热,伸手握住了崔诗瑶的手腕,目光热切地道:“诗瑶,随我同去吧,相信我,李大哥一定会干出一翻轰轰烈烈的大事的。”
崔诗瑶脸蛋一红,把手抽了回来低声道:“李大哥莫急,至少得等瑶儿回去跟爹说一声。”
李子通眼底闪过一丝不耐,不过脸上还是笑着道:“好,李大哥等你。”
渔船在高鸡泊的芦苇荡中穿梭了个把时辰,终于靠岸了,崔诗瑶登岸,依依不舍地挥了挥手,骑上马往东武县城的方向而去。
李子通看着崔诗瑶的身影消失在远处,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换上了一副阴沉的嘴脸,今日他本来想狠狠教训一顿高不凡,一来让这个竞争对手死心,二来也好在崔诗瑶的面前出一把风头,岂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教训高不凡不成,反而被对方打伤了,在崔诗瑶面前丢了个大脸,无疑形象受损,幸好他机灵,把高不凡抹黑成朝廷的鹰犬,这才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李大哥,那个高不凡的武功竟如此可怕,早知就用暗箭干掉他。”乐伯通恨声道。
李子通目光阴冷,沉声道:“此人效忠朝廷,留着迟早是个祸患,必须除掉。”
别看李子通平日乐善好施,以一副侠士的面目自居,实则是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人,今日在高不凡手下眼了大亏,只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第237章 第二次东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半个月时间便过去了,日子进入了大业八年的七月份,虽然天气仍然十分炙热,但早晚间已经有了初秋的凉意,而一条震动全国的消息也随着秋意由北往南蔓延,那就是杨广下令准备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了,全国各地的军队和物资再次向着涿郡云集,新一轮的征徭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去年第一次东征高丽时,被征发入伍的大多是山东、河南和河北一带百姓,为了获得足够的兵源,这次征发的范围抗大了,几乎波及了全国各地,所以天气才刚刚入秋,而整个大隋仿佛瞬间入冬了一般,寒彻肌骨,为了逃避征徭,百姓们纷纷弃家而逃,要么躲进深山老林,要么托庇于地方的豪门大族,成为黑户,相当一部份百姓干脆直接加入各地的义军。
瞬时间,大隋境内烽烟四起,造反俨然成了一种潮流,并且越演越烈,大隋江山也随之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覆亡似已成定局,而作为九五之尊的杨广似乎毫无所觉,又或者视若无睹,依旧铁了心要进行第二次东征高句丽,卯足劲头要把在战场上丢失的面子,再在战场上拿回来!
很明显,不踏平高句丽,杨广是誓不罢休了,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杨广现在是信心十足,这一次,他一定要赢,而且一定能赢!
高不凡却是知道,大隋要玩完了,他得尽快把涿郡的马场建起来,打好自己立足的根基,准备迎接这场波澜壮阔的皇朝末世到来,手中有马,心中不慌!
七月初三,高不凡去了一趟柳岸里,运着几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五铢钱,正是当初偷自宇文化及的贪污赃款。这几箱五铢钱钱一直藏在县衙后面的池塘中,这段时间高不凡悄悄通过护城河的水道,把这些五铢钱都运了出来,清点了一下,大概有十二万钱,换成白银价值一千两左右。
且说高不凡一进柳岸里,整座村子都沸腾了。
村里的成年男子几乎都被征发入伍,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生活穷困僚倒,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瞧着让人心酸。
“都是杨广这昏君作的孽啊!”窦线娘红着眼愤愤地道。
话说窦线娘得知高不凡本月初十就要离开蓨县,前往东都洛阳吏部报到,心中万分不舍,于是便瞒着老爹窦建德偷溜出来,跑到飞鹰马场找高大哥,这几天都和高不凡腻歪在一起,今日更是一道来了柳岸里,不过此刻作男子打扮,倒不虞被认出来。
高不凡不由暗叹了一口气,当初柳岸里的村民生活还算过得去,没想到短短一年间便贫困于斯,没有了青壮劳动力,这个村子只怕不出几年就要完全消亡了,而柳岸里只是一个缩影,整个大隋不知有多少村庄面临这样的困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能帮多少是多少吧。”高不凡摇了摇头,让里长柳大鹏把铜钱挨家挨户派发下去,每户大概能分到七八千钱吧,也就是五六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对村民们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能解燃眉之急。
高不凡没有说这笔钱是自己出的,只是说是征发入伍的村民们立了功,朝廷所发的赏赐,他只是帮忙带回来村里而已。
村民们高兴极了,围住高不凡千恩万谢,一边打听自己男人或儿子是否安好。高不凡都统一回答很好,窦线娘却是喉咙发哽,心里发堵,很想哭,因为她知道柳岩里的村民大部份都死掉了,只剩下三十人不到,如今还在怀远城外,估计还得参加第二次东征,最后活下来的只怕没有一人。
窦线娘跟柳狗儿和柳七斤他们并肩作战,朝夕相处了近半年,早就处出了感情了,背地里哭着对高不凡说:“高大哥,要不你想想办法把韩叔和狗儿他们调回来吧,杨广马上就要发动第二次东征了,他们会死掉的。”
看着眼前一张张面黄肌瘦的笑脸,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还有衣衫褴褛的蓬头稚子,高不凡心里也不是滋味,点头道:“听说鱼前辈已经官复原职,而且担任这次东征的行军总管,我给他写封信,想必鱼前辈会卖我这个面子的。”
“谢谢高大哥,你真好!”窦线娘欢喜得差点蹦起来,要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怕已经搂住高大哥的脖子献上香吻了。
高不凡笑了笑,内心却有点无奈,这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何其多,自己能力终究是有限,又能帮得了多少,或许李子通说得对,这大隋的确应该改朝换代了。
高不凡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韩小云,韩老实的儿子,这小子仍然赤着双脚,但没有流鼻涕,身高比去年高出了半个头,瘦得厉害,不过双眼炯炯有神,也成熟了很多,腰挺得笔直,倔强得像个小大人似的。
高不凡招了招手道:“过来!”
韩小云立即跑了过来,腼腆地笑道:“不凡少爷你找俺?”说完又弱弱地打量了一眼窦线娘,竟然有点不好意思。
窦线娘脱口道:“高大哥,这位小弟弟是谁,有点像韩叔。”
高不凡点头道:“他叫韩小云,正是韩叔的小儿,小云,快叫线娘姐姐。”
韩小云立即抱拳拱手道:“韩小云见过线娘姐姐。”
“行呀,小子现在倒有模有样了,像个大人似的!”高不凡摸了摸韩小云的脑瓜,后者傲然道:“俺今年十岁了,是大人了。”
高不凡揶揄道:“韩大人咋还光着脚,去年送你的鞋子破了吗?”
韩小云低下头看着自己脏兮兮的一双小脚,赧然道:“俺卖掉换钱给娘亲抓药了。”
高不凡顿时僵住了,窦线娘满眼的怜惜,拉着韩小云的手柔声道:“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娘亲病了吗?”
旁边的里长柳大鹏叹了口气道:“小云他娘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常年得吃药,韩老实在的时候还好点,靠着一身打猎的本领,家境勉强能维持,现在嘛……这世道根本不让人活啊。”
柳大鹏说到这里眼圈都泛红了,他虽然是里长,但这一年来的生活也不好过,村里的青壮年都被征发了,而官府的税收却没见减多少,且皇上马上又要第二次东征了,加赋也势在必行,这日子是越发的过不下去了。
窦线娘差点就脱口而出,过不下去就加入我们义军吧,不过想到高大哥马上就要走马上任了,只得咕噜地把话吞了回去,免得给高大哥招祸,她永远都忘却不了窦家庄全庄老少被官兵杀戮的惨景,可不想这份灾难降临到飞鹰马场的身上。
第238章 离别总是在秋天
高不凡和窦线娘在里长柳大鹏的陪同下来到了韩小云家中,这是一间茅草房,屋顶上的茅草是新铺就的,显然在最近修缮过。
“上个月刮大风,屋顶被吹飞了,小云这孩子也不坑声,自己给重新铺好了。”柳大鹏感叹道:“这孩子懂事倔强,不想麻烦别人。”
窦线娘怜爱地揉了揉韩小云的小脑袋瓜子,赞道:“小云你真能干,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韩小云的腰杆挺得更加笔直了,推开柴门跑进了院子,一边大叫:“娘亲,高公子和里长来了,还来了个线娘姐姐。”
随着屋内传出数声咳嗽,便见一名纤弱的妇人从里面走了出来,虽然荆钗布裙,却难掩丽色,只是看上去也太过虚弱了些,走两步都气喘吁吁,显然患有疾病。
“啊,是高公子来了,民妇见过高公子,见过里正大人。”妇人连忙福身行礼,声音轻柔,彬彬有礼,这气度并不像是普通的农妇。
高不凡微笑道:“韩婶不必多礼。”
窦线娘有点意外,甜笑道:“韩婶你好,柳婶你可真好看。”
妇人平静地一笑:“姑娘真会说话,你也很好看,像个小仙女似的,几时和高公子成亲的?”
窦线娘登时霞飞双颊,摇头道:“韩婶你误会了,线娘并不是高大哥的妻子。”
妇人微窘,连忙道:“对不起,民妇眼拙,误会了。”
柳大鹏将一袋铜钱放在妇人脚下,笑道:“韩白氏,这是令夫在辽东获得的赏赐,托高公子给你捎回了。”
妇人打开袋子看了一眼,吃惊地道:“这么多?”
高不凡微笑道:“不多不多,这是韩叔用命挣回来了,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
韩白氏眼圈微红道:“高公子,小云他爹还好吗?几时才能回家?”
“好着呢,四支健全,能吃能喝,很快就能回来了,你保重身体。”高不凡安慰道。
韩白氏闻言苍白的脸上倒是有了几分血色,柔声道:“麻烦高公子和里长大人了,进屋里坐一坐,喝碗水吧。”
高不凡连忙道:“不打扰了,柳婶你好生歇着吧,小云,照顾好你娘亲。”
韩小云点了点头,把高不凡等人送了出去,一直送出老远,一副欲言犹止的模样。
“韩大人,怎么了?有话就讲,有屁就放,男子汉就不能痛快点?”高不凡调侃道。
韩小云闻言鼓起勇气道:“韩大哥你下次还会来吗?”
高不凡皱了皱剑眉道:“为何问起这个?”
韩小云搓着小手低声道:“俺想挣钱,跟着高大哥挣大钱。”
“为什么?”高不凡反问。
“因为没有钱就买不起药,娘亲就没药吃了,俺要挣大钱,挣很多的钱,那么娘亲就不愁没药吃了。”韩小云神色坚定地道。
高不凡心中感动,点头道:“孝心可嘉,只是你能干些啥?高大哥可是不养闲人的。”
韩小云傲然道:“俺爹能干的,俺都能干。”
高不凡笑道:“你爹是捕鱼高手,是打猎高手,能骑马会射箭,你可以吗?”
“可以!”韩小云拍着胸口道,不过眼神有些闪烁。
“讲大话可不好。”高不凡淡道。
韩小云低下头,呐声道:“俺不会的可以学,俺长大了绝对不会比俺爹差。”
窦线娘目光乞求地望着高不凡,这么懂事孝顺的小弟弟,她是真的心疼。
高不凡点头道:“行,那你问问你娘亲同不同意,如果同意的话,明天直接到飞鹰马场找我。”
韩小云大喜,脱口道:“娘亲需要人照顾,俺能不能带上娘亲?”
“可以,不过你娘亲的一应开销,每月在你的工钱上扣。”高不凡一本正经地道。
韩小云立即拍着胸口道高兴地道:“没问题,高大哥放心,别看俺年纪小,但干起活来绝对一个顶俩。”
高不凡板着脸道:“先别吹牛,过了夏管家那关再说,试用一个月,要是夏管家说你不行,到时你们母子还是得走人。”
韩小云信心十足地道:“俺绝对能过关。”
里长柳大鹏也不禁替韩小云高兴,甚至还有点羡慕,高不凡今非昔比了,连皇上都亲自召见他,还封了个从七品的涿郡牧监,只比县老爷低一品,如今是堂堂的朝廷命官了。
话说柳大鹏当初还想招高不凡为婿的,可自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