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扬旌-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大人,现在咋办?”尉迟敬德低声问。
高不凡笑道:“自是排队领粮了,咱们是文明人,哎,兄弟,借个光!”
“你谁啊,干嘛插队!”被文明人高大少插队的那名庄稼汉子愤怒地嚷起来。
高不凡指了指身材高大,满脸胡子的尉迟敬德道:“这位是俺们的大当家的,兄弟要是有意见便跟他说道说道?”
尉迟敬德不由啼笑皆非,不过也十分配合地一瞪眼,把两只拳头捏得噼里叭啦响,凶神恶煞地道:“咋的?聊聊?”
面对钟馗一样的尉迟敬德,那名汉子登时怂了,低头不敢作声。尉迟敬德往高不凡身后一站,粗声道:“弟兄们都站这里,谁敢放一个屁,老子捏碎他卵黄!”
十几名府兵强忍住笑一脑门加塞到尉迟敬德身后,排在后面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等了约莫半炷香时间,终于轮到高不凡了,负责放粮那名小吏一见高不凡等十几名精壮男子,顿时眼前一亮,这一茬的质素都不错呀,连忙招手道:“快过来,小子,轮到你了!”
高不凡走上前笑道:“官爷,俺来叫陈二狗,家里六口人,能不能多给点粮食?”
跟在后面的尉迟敬德差点便一头栽倒,这位高牧监在战场上生猛得让人咋舌,当起说客来又大义凛然,口若悬河,行事却诙谐洒脱,不拘小节,令人喷饭。
那名小吏怪眼一翻道:“一人只能领一份粮,你们家里既然有六口人,就让他们自己来领,咦……你小子没拿东西装粮食吗?”
高不凡摇了摇头道:“忘带了,你们不是有麻袋吗,直接给俺一袋就行了。”说完指了指那堆摞得高高的粮食。
小吏气乐了:“你小子是作梦没睡醒吧,这一袋麦子有一石重呢,全给你?”
高不凡“憨笑”道:“没关系的,俺扛得动!”
众人不由绝倒,小吏更是哑然无语,高不凡立即高兴地大声道:“官爷同意了,一人一麻袋!”说完扛起一袋调头就走。
小吏不由傻了眼,急忙跳起来怪叫:“俺什么时候同意了,兀那小子……”
还没等小吏说完,尉迟敬德已经一脚把桌子和小吏都踹翻在地,扛了两麻袋粮食调头就走,众府兵也依样画葫芦,冲上前各扛一抱粮食便开溜,一边还高声叫道:“大人说了,一人一麻袋粮食,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这可不得了,排在后面的百姓不知就理,见到高不凡等人真的各扛着一大包粮食离开,立即一窝蜂的扑上去抢粮,现场登时秩序大乱,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试图阻止,结果被无数饥饿的百姓冲得七零八落,只能抱头鼠蹿,跑慢一点都可能被踩死。
高不凡和尉迟敬德等人扛着粮食一溜烟跑远了,再回头看时,发现城门口处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连城门洞都被堵塞住了,竟连一个追兵都出不来,这下安逸了!
众府兵不禁哈哈大笑,望向高不凡的目光除了敬佩还是敬佩,奶奶的,跟着高大人干活就是痛快!
当杨青若看到高不凡等人竟然真的扛回来十几大包的粮食,不由微吃了一惊,问道:“这些粮食……都是你们领到的?”
高不凡点头笑道:“当然是领的,要不然你以为是抢的?”
众府兵顿时笑了起来!
杨青若自然不信,可是高不凡等人的身后并没有追兵,的确也不像是抢的!
第352章 路遇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高不凡等人抢了近两千斤粮食回来,足够两百多人吃好几天了,即便赶到洛阳也没问题。
当下众人便就近收集柴草开锅做饭,高不凡从怀中取出一张檄文递给了杨青若,这是他顺手在城门口的墙上撕下来的。
杨青若接过檄文一看,登时俏目含怒,这是一篇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檄文,其中历数杨广的种种罪状,骂得那叫一个醋畅淋漓。
对于杨青若来说,萧皇后亲若生母,而杨广对她也是疼爱有加,恩同再造,所以她是坚定的保皇派,以维护杨广的统治为己任,此刻看到杨玄感的这篇起义檄文,自是十分愤怒,冷冷地斥道:“纵然皇上有千般错,万般不是,待他杨素父子却是不薄,杨玄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位极人臣,偏还不知足,这天下最没资格造反的就是他杨玄感,真是个恬不知耻的老狗贼,该死!”
高不凡沉默站在一旁,对杨广没有好感,也谈不上痛恨,他能理解杨青若的情感,却做不到与之共鸣,更不可能死心塌地效忠于杨广,在这个隋末乱世之中,他只会忠于自己,干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保护好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下属等,这就足够了!
杨青若愤怒过后慢慢冷静下来,又仔细读了一遍这篇檄文,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忧色,因为这封檄文当中还提到了一连串极为重要的人名,都是响应杨玄感的地方官员,其中就有汲郡郡丞赵怀义,另外,武贲郎将王伯仲、东光县尉元务本、河内郡主薄唐祎等都投靠了杨玄感。
很明显,杨玄感之所以把这些人名罗列公布出来,一来是为了长义军的声势,二来则是作为投名状,好让这些地方官员没有退路,死心塌地跟着他造反。
汲郡的郡丞赵怀义杀死郡守造反,使得杨玄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汲郡,现在河内郡主薄唐祎也反了,形势自然是相当不妙的,因为临清关正好就在河内郡和汲郡的交界处,一旦落入叛兵之手,那么杨玄感的大军就能长驱直进打到东都洛阳下。
高不凡显然也瞧出了杨青若的担心,安慰道:“唐祎只是河内郡的主薄而已,上面还有郡守和郡丞,应该还不至于生乱。”
杨青若眉尖若蹙,忧心忡忡地道:“既然汲郡郡丞赵怀义可以杀郡守造反,河内郡主薄唐祎也可能杀掉郡守和郡丞造反,一旦汲郡和河内郡均落入杨玄感之手,那么东都就危矣。”
高不凡探手握住杨青若的柔荑,微笑道:“也别把事情想得太坏了。”
杨青若脸上微热,白了某人一眼,把手抽了回去,低声嗔道:“别动手动脚的,大家都在看着呢。”
高不凡神色自若地伸了个懒腰掩饰尴尬,又抬头看着天边低声自然自语道:“也不知先前是哪个搂着人家共乘了一路,现在摸一下小手都不行,唉,过河拆桥,世态炎凉啊!”
“噗!”杨青若既好气又好笑,差点又忍不住要给某人施以指刑了,不过让某人如此一插科打诨,心中倒是好转起来。
且说众人吃饱喝足,体力也恢复得七七八八了,立即又启程赶往临清关,一路上,遇到大量正在往汲县城赶的百姓,显然都是收到消息前来领粮食的,数量多如过江之鲫,饶是高不凡都瞧得暗暗心惊!
纵观古今,华夏的老百姓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是最吃苦耐劳的,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不管是吃糠还是咽菜,只要能有口吃的,能勉强活下去,他们都会继续乖乖当顺民,当实在活不下去时,这些绵羊一般的顺民就会倾刻化身为猛兽,每到这个时候,就该改朝换代了!
一行人沿着官道奔驰了五六十里,此时正好经过一片树林,高不凡六识灵敏,忽觉有人在暗中窥视,顿时警惕起来,敏锐的目光一扫而过,立即锁定了一名躲在树丛后的男子,他手腕一抖,一支利箭便流星般掷出,笃的一声,深深地插入那名男子藏身的树杆上。
那名男子差点吓尿了,惊叫一声,转身就往树林深处逃去。尉迟敬德一挥手,旅帅张铎便带着二十骑从右边包抄,尉迟敬德亲率二十骑从小树林的左边包抄,片刻之后,三人便被迫得从树林中狼狈地逃了出来。
尉迟敬德一夹马腹追上前,左手一伸便将为首那人提了起来,另外两人把被府兵探手活捉了,直接扔到高不凡和杨青若两人面前。
为首那名男子约莫四十出头,颌下留着长须,看上去十分文弱,似乎是个读书人,虽然被摔得七荤八素的,但仍然十分讲究,爬起来后首先拍干净身上的尘土,这才怒问道:“尔等何人,为何无故抓人,还有没有王法!”
孙尚茗冷笑道:“你又是何人,躲在林中鬼鬼祟祟地窥视又是为那般?”
男子皱眉反驳道:“你们大队人马浩浩荡荡,鄙人害怕遇上歹人,躲入林中回避何错之有?”
孙尚茗登时为之语塞,这的确是正常人的反应,高不凡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躲避确实是正常人的反应,但面对一支骑兵,被抓住后还能振振有词,这可不是一般人的反应,微笑道:“阁下的确没错,不过大军行进,阁下躲在暗中窥探,安知不是奸细?所以我等抓你也没错。”
那人打量了高不凡一眼,又打量了杨青若一遍,目光犹疑地问:“这位公子和姑娘如何称呼,你们是打哪来的队伍?”
高不凡道:“这位是飞羽卫总管青姑娘,在下涿郡牧监高不凡。”说着又指了指尉迟敬德道:“这位将军乃涿郡鹰扬府校尉尉迟融!”
此人面色微变,脱口道:“可有凭证?”
孙尚茗将飞羽卫的腰牌亮出来,淡道:“飞羽卫执事孙尚茗。”
此人浑身一震,立即郑重地见礼道:“河内郡主薄唐祎,见过青总管!”
杨青若和高不凡惊讶地对视了一眼,孙尚茗的板斧立即举了起来,冷笑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原来你就是投靠了杨玄感的反贼唐祎,这是自投罗网来了,来人,把这个反贼绑了!”
杨青若连忙道:“且慢,让他讲完!”
这个唐祎既然敢自曝身份,其中肯定另有隐情。
果然,唐祎神色坦然地道:“本官并没有投靠杨玄感。”
杨青若把那张檄文取出来扔到唐祎的面前,冷道:“唐主薄,那这又作何解释?”
唐讳接过檄文一看,叹了口气道:“没错,本官的确到了黎阳仓见过杨玄感,却是被好友房彦藻骗过去的,迫于无奈,只好假装从贼,日前终于寻到机会偷跑出来,本打算逃回河内郡聚兵抗贼的,刚才忽闻有大队骑兵接近,只以为是杨玄感派兵追至,所以便躲进树林之中,本官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
唐讳这番话倒是解释得通,但是真是假就难以判断了,天知道他是逃出来的,还是杨玄感放回去聚兵作内应的?
唐讳显然也明白只凭自己一番话无法取信杨青若和高不凡,又道:“如今汲郡郡丞赵怀义已经投靠杨玄感,很快就会派兵来取临清关了,本官必须抢在叛兵到来之前进关调兵防守,青总管可以不相信本官,但请速速赶到临清关,要是让赵怀义抢先一步就糟糕了!”
杨青若目光望向高不凡,见后者点了点头,便道:“好,本总管这便把你带到临清关,若敢耍花样,立即教你人头落地。”
于是乎,众人便携上唐祎主仆往临清关赶去。
第353章 此路不通
下午时份,高不凡等人终于抵达临清关下,只见这里东濒卫河,背靠凤凰山,南边就黄河,关城设在山谷前,以卫河作为护关河,河上只有一条木桥可通过,直抵关城门下,地势十分险要,真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祎道:“临清关中只有五十名守兵,队正叫段清宴,与本官相熟,诸位候,本官这便叫开关门。”
高不凡大方地道:“唐大人请自便!”
唐祎带着两名仆人走过了木桥,来到了关门之下,双手荷在嘴边高声喊道:“本官唐祎,段队正请开关门上。”
高不凡淡定地坐在马上注视着唐祎的一举一动,只要对方敢耍花样,他有十成把握能够一箭毙命。
这时,城头上出现了一名浑身披挂的武将,杨青若蹙了蹙黛眉,低声道:“有古怪,此人绝不是唐祎所讲的队正段清宴。”
隋朝的国祚太短了,短到很多东西都无法在史书留下读载,短到甚至连很多制度都还没来得及完善,譬如隋朝的军职和军队的建制就十分混乱,同一级别的兵团,往往兵力也各不相同,不过,无论是文官和武官,穿着打扮还是有规定的,此时出现在城头上这名武将,从装束上来看,根本不是队正,而是比队正级别更高的武官。
果然,这名武将一冒头,关城下的唐祎明显错愕了一下,脱口道:“是贾都尉!”
城头上那名武将正是河内郡都尉贾斌,此人一见唐讳,眼中竟然闪过一抹隐晦的得意,又抬眼打量了一眼卫河对岸的两百多骑兵,顿时“心领神会”地笑道:“原来是唐大人,稍等,本将这命人打开城门。”
杨青若立即轻夹马腹,带着二十名飞羽卫上了木桥,向着唐祎主仆逼近,显然是察觉不妥,试图把对方重新控制住。
高不凡本来想制止的,但显然已经迟了,只得朝尉迟敬德悄然使了个眼色,然后催马跟了上去。
尉迟敬德长相虽然粗犷,但显然是个细心之人,高不凡只是一个眼神他便心领神会了,率着麾下两百骑驻马原地不动,以防生变!
此时,临清关的关门缓缓打开了,唐祎立即带着两名仆人径直往城门行去,高不凡策马抢到了杨青若的前面,后者心中一暖,连忙催马与前者并驾而行。
执事孙尚茗眼中闪过一丝古怪,手执板斧紧跟在两人身后。众人顺利地进了关门,并无发生意外,高不凡和杨青若均松了口气。
尉迟敬德见没事,这才一挥手,两百余骑鹰扬府的府兵依次过桥进关。
河内郡都尉贾斌从城头上迎了下来,满脸春风地来到唐祎面前,哈哈笑道:“唐大人来得倒是挺快的!”
“贾都尉的动作也不慢。”唐祎捋须微笑道。
贾斌打量了杨青若和高不凡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艳,又有点疑地问:“这两位十分眼生,是楚国公的人?呀!”
贾斌突然惨叫一声捂住了小腹,原来唐祎竟然掏出了一柄匕首狠狠的刺进了他的肚子。
“都尉大人!”贾斌身后的亲兵目眦尽裂,拔出兵器便扑上前相救,唐祎急忙抽出匕首踉跄后退,一边大叫:“贾斌是楚国公的内应,青总管救我!”
杨青若本来还一直冷眼旁观的,眼看唐祎就要身死刀下,这才挥了挥手,孙执事立即跨步上前,一板斧将贾都尉的两名亲兵给劈杀了,飞羽卫二十名好手也纷纷扑上前,三下五余二便把贾都尉的所有亲兵全部干掉。
贾斌腹部鲜血如注,指着唐祎惊疑不定地道:“唐祎,你……为何杀我?”
唐祎见贾斌被控制住,心中大定,义正词严地道:“贾斌,本官只是被损友所蒙骗,迫于无奈才假意投靠杨玄感的,本官跟你根本不是一路人!”
贾斌惊怒交加,破口骂道:“反复无常的小人,你不得好死!”说着哇的吐出一口鲜血,竟然倒地气绝身亡了。
高不凡上前查看了一下,确认贾斌已经死亡,这才似笑非笑地道:“唐大人好刀法,一刀毙命!”
唐祎神色有点不自然地道:“贾都尉是杨玄感留在河内郡的内应,本官也是在黎阳仓时意外偷听到的,刚才发现是此人守关,本官也是吓了一跳,估计原来守关的段队正已经被贾斌杀害了。
贾斌抢占了临清关,肯定是为了接应杨玄感的大军,料以为本官是奉了杨玄感之命而来,是以开关相迎,本官担心贾斌认出青总管的身份,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唐祎这番说辞同样不知真假几成,反正现在死无对证,全凭他的一张嘴讲,爱怎么编就怎么编,不过贾斌是杨玄感的人肯定不假,从其刚才跟唐祎的对话便看得出来。
但是,唐祎的小动作如何瞒得过高不凡和杨青若敏锐的目光,刚才唐祎把匕首从贾斌肚子中抽出来时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