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扬旌-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唐祎的小动作如何瞒得过高不凡和杨青若敏锐的目光,刚才唐祎把匕首从贾斌肚子中抽出来时分明用力横切了一下,要不然贾斌也不至于没说几句就挂掉了,所以唐祎有灭口的嫌疑,他所讲的话也肯定不全是实话。
不过不管怎么说,临清关能够轻易如举地拿下,唐祎的确立了大功,所以杨青若并不打算深究,权当看在这番功劳的份上放他一马。
且说高不凡等人接管了临清关,立即断了卫河上的木桥,一边加固城防,一边派出飞羽到邻近州县探听情况,还好,周边并没有人响应杨玄感,河内郡还是安全的。
杨玄感的大军来得很快,第二日下午,先头部队便抵达卫河对岸了,领军的正是杨玄挺!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杨玄挺本来得到消息,临清关中有内应,只要大军一到,内应就会打开关门让大军通过,结果一看,关前的木桥被毁了,关城上也戒备森严,不由大为不解。
正在这个时候,高不凡和杨青若双双出现在临清关的城头上,杨玄挺登时气得差点把牙齿给咬碎!
杨青若一身青衣,青纱蒙面,杨玄挺自然再熟悉不过了,不久前他才和此女在黎明城交战了五天,而高不凡他也认得,正是此子率人闯营救走了杨青若,如今二人出现在临清关上,很明显,临清关已经在二人的控制之下了。
麻麻批,果然不是冤家不聚头,新仇旧怨今日一起算!
杨玄挺一怒之下立即下令搭桥攻城,只是临清之险要,又岂是黎明城可比的,有卫河作为天然的护城河,又建于两山之间,凭你军队来多少都只能从正面渡河来攻,兵力优势根本施展不开。
所以杨玄挺一连猛攻了三日都未能破关,反而死伤了近千人,士气低落。
这一日,杨玄感终于亲率主力赶到了,但见旌旗遮天蔽日,队伍延绵数十里,漫山遍野,只怕不下十万之众,饶是杨青若,此刻站在城头上见到这阵势亦禁不住俏脸煞白。
高不凡淡定地安慰道:“放心,杨玄感人再多也过不来!”
此时,杨玄感和李密也在军中注视着临清关的城头,两人的面色都有点难看,显然均认出了杨清若身边的高不凡。
“此子屡坏本国公大事,着实可恨之极,当初本国公就应该听玄邃的,把此子给宰了!”杨玄感愤恨地捏紧了拳头。
李密亦是恨得牙痒,要不是这小子坏事,蓟县只怕已经被马行空拿下了,有了蓟县作为据点,楚国公肯定会选择出兵北据幽州的上策,而不是选择就近攻打坚城洛阳这种下策!
李密毕竟胸怀韬略,虽然恨死坏事的高不凡,但头脑依旧清晰,果断劝道:“临清关险要,易守难攻,不宜久留,兵贵神速,与其在此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绕道而行。”
杨玄感犹豫了一下,最后一拂衣袖,愤怒地发誓道:“他日本国公若得了天下,定不放过此子!”说完拨转了马头。
第354章 你陪不陪我?
头顶明月,夜风习习,高不凡和杨青若二人并肩站在临清关的城头上,月色清辉下,男俊女俏,宛若一对璧人,而此刻对岸的叛军已然尽数撤走,难得一片海宴河清。
此时杨青若已然摘下了蒙面的青纱,露出了那张倾城绝世的容颜,但见眉似那春山含黛,眸胜洞庭秋波,一颦一笑皆如描似画,每一眼都是惊艳,每一眼都是视觉享受,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秀色可餐。
寒月总是戴着面具,面具下面还是一张假脸,所以高不凡尽管和寒月一起被困在火山口下近半年,却没有机会见到她的真容,像今晚这般近在咫尺地欣赏这副绝世姿容,还是相识以来第一次,啧啧,真个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杨青若感受到某人的目光注视,竟有点赧然,转过俏脸看向别处道:“杨玄感在临清关受阻,不得不往别处绕道而行,咱们虽然未能迎头痛击之,终究也拖延了他数日,想必东都目前已经作好了迎战的准备。”
“嗯!”
“但是越王毕竟年幼,纵有民部尚书樊子盖等人辅助,只怕也是独木难支,接下来我打算赶往东都相助越王……”
“嗯!”
杨青若蓦地转过身来,见到某人心不在蔫的样子,有点着恼地嗔道:“你这家伙,到底有没有听人家说话的?”
高不凡暗汗,他刚才有点走神了,忙问:“青若刚才说什么来着?”
杨青若为之气结,探手要使出二指禅来,却被某人一把握住了玉腕,笑言道:“青总管饶过下官这一遭吧,要不您再说一遍,下官保证洗耳恭听,其实这也不能怪下官,谁叫总管大人长得如此闭月羞花,下官也是一时情难以自已啊!”
杨青若登时颊生粉霞,更加美得冒泡了,高不凡的脑海中竟情不自禁地冒出一句诗来,随口吟:“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要知道这首《清平调》正是诗仙李白赞美杨贵妃绝世姿容的诗作,其“杀伤力”就可想而知,杨青若顿时便有些痴了,良久良久才回过神来,低声嘀咕道:“平时也不见你这家伙如何读书,也不知这一肚子好诗是怎么来的。”
高不凡大言不渐地道:“天赋异禀,你知道的!”
杨青若噗的失笑出声:“是了,你这家伙什么都是天生的,只差不会生……”
说到这里杨青若登时打住了,满脸通红地瞪了某人一眼,高不凡不由心神一荡,目光下意识地落在前者胸前,立即眼神都些直了。
杨青若今晚显然没有束胸,峰峦挺拔,曲线婀娜,这副傲人的身材只有她以公孙盈袖的身份出现时才会展现出来。
杨青若见到某人两眼发直,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了,羞恼地猛一跺脚,“凶巴巴”地问:“我要赶去东都保护越王,你陪不陪我?”
高不凡一激凌,啪的敬了一个后世的军礼道:“得令,必须陪的!”
杨青若这才转嗔为喜,噗哧的轻笑道:“作怪,那学来的动作,傻呼呼的!”
……
杨青若显然不放心唐祎,也不放心尉迟敬德,所以把执事孙尚茗留下来把守临清关,尉迟敬德则负责从旁协助。第二日一早,杨青若和高不凡两人便各乘一骑快马离开临清关,迅速赶往东都洛阳。
临清关到洛阳才四百里左右,下午四时许,高不凡和杨青若便赶到洛阳城的上东门外。此时的洛阳城戒备森严,披坚执锐的士兵在城头上来回巡视,气氛空前紧张,不过上东门的城门还敞开着,成群结队的军卒和民壮正加紧从回洛仓运送粮食进城。
洛阳城中人口众多,超过五十万,每日消耗的粮食皆是天文数字,杨玄感所率的叛兵正声势浩大地往洛阳杀来,城中一旦断粮,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必须加紧运送粮食进城备用。
幸好,回洛仓就在洛阳城郊不远,是杨广大业初年下令建造的,储粮可达数亿斤之巨,由此可见,杨广虽然好大喜功,却也是个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君主。
杨青若并未使用飞羽卫的特权,而是和高不凡两人牵着马,规规矩矩地跟在运送粮食的车队后面排队进城,等了足足半个时辰,这才来到城门口处,杨青若表明身份,负责查验的军官一见那块腰牌,顿时面色也变了,连忙示意麾下的士兵放行。
高不凡和杨青若两人正要牵马入城,忽见一辆马车从城门洞中驶了进出来,马车的门帘由于颠簸瞬间打开了一道缝,高不凡眼尖,发现马车内坐着的人似乎有些眼熟,不过没等他反应过来,这辆马车已经径直驶过去了。
杨青若正牵马前行,见到高不凡放慢脚步,还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低声问道:“怎么了?”
高不凡一时也想不起来马车内坐的人是谁,便摇了摇头道:“没什么,走吧!”
二人进了城门,重新上马,沿着直街往皇城的方向而去,路过北市的时候,正好有一名梳着双丫髻的婢女挎场着一只篮子行出来。
“咦,这不是高长卿公子吗?”婢女见到高不凡和杨青若骑马从街上驰过,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抻长脖子张望了许久,直到二人消失在长街,这才挽着篮子穿过街道,往城南的永兴坊而去。
此女不是别个,正是长孙无垢的贴身婢女侍书,此番前往北市是为了给自家姑娘购入一些刺绣用的材料,只是近段时间洛阳的物价飞涨,粮食几乎一天一个价,就连布匹丝线也涨了五成有余,侍书实在买不下手,思量再三,最终咬牙买了三尺丝绸和数匝彩线,结果刚从北市出来便遇见高不凡骑马经过,自是有些好奇。
“怪哉,高公子不是去了涿郡任职了吗?咋这个时候回洛阳了?跟他在一起的女子又是谁?”侍女一边琢磨着,回到永兴坊高士廉家中,挽着篮子腾腾腾地跑上了阁楼。
第355章 锦口绣心
时值六月盛夏,虽然已经接近傍晚时份了,但太阳还是老高的,天气炎热,阁楼正好被西斜的太阳照着,更是酷热难耐。
长孙无垢穿着一件半旧的藕色百褶薄裙,上身外罩一件湖绿色的背心,左手揍着一卷书在窗边闲读,右手团扇轻摇,黛眉弯弯,明眸善睐,嘴角含笑,肤若新剥荔枝般凝润光泽,气质温婉恬谈,在这酷热的盛夏中,娴静得犹如一朵临风绿荷,让人耳目一新,心境莫名的平静。
阁楼的楼梯被踩得咚咚作响,挽着篮子的婢女侍书风风火火地跑了上来,就好像一粒石子抛入了莲池中,倾刻打破了这份美好的宁静。
“哎哟,这天气,婢子都快热死了。”侍书放下篮子,一边使劲地扇着扇子,一边用手帕擦拭那满头大汗。
长孙无垢搁下书卷,恬然道:“心静自然凉,你要是说话走路都从容一些,自然就不那么热了。”
侍书给自己倒了一杯凉开水咕噜咕噜地喝光,这才道:“婢子可没有姑娘这般好性情,这阁楼一到下午就热得蒸笼似,亏得姑娘你还在这里坐得住,要不让夫人跟舅娘商量一下,给姑娘换个地方住吧,仔细热出病来。”
长孙无垢蹙了蹙眉轻责道:“你这丫头说的什么混话呢,舅舅家里的情况你也不是不清楚,若是有更好的,不用你提起,舅爹就给安排了,再说咱们如今寄人篱下,吃穿用度都要麻烦主家,应该常怀感激之心,而不是不识好歹,再提出一些非份的请求来,即便舅爹舅娘不嫌,下面的家相婢仆也会嫌咱们。”
侍书红着脸吐了吐舌头,叫冤道:“婢子只不过是担心姑娘身子,长此下去会焖出病来而已!”
长孙无垢摇头道:“我在这住得好好的,以后休再说这种混话,省得外人听到还以为咱们被主家待薄了,伤了一家人的和气就不美了。”
侍书有点惭愧地道:“好吧,是婢子考虑不周,以后都不提了。”
长孙无垢自然也明白婢子是为自己好,叹了口气歉然道:“侍书,这段日子辛苦你了,你本可以留在长孙家的大宅里的,却跟着我们寄人篱下受苦,要不我禀明母亲,给你放良嫁个好人家去吧,反正你的年纪也不小了。”
侍书顿时面色惨变,吃吃地道:“姑娘你要赶我走吗?”
长孙无垢连忙摇头:“不是的,你别多想,我只是不忍心再让你跟着我们过苦日子而已。”
侍书松了口气道,拍着胸口笑道:“吓死婢子了,婢子还以为姑娘要赶婢子走呢,姑娘都受得了这份苦,婢子又岂会受不了?婢子不走,除非姑娘赶婢子走,要不然婢子会侍候姑娘一辈子。”
侍书这丫头显然还是拎得清的,眼下虽然日子清苦了些,但是好主子更难得,像长孙无垢如此好脾气的主子,遇上了可是难得的福气,而且日子不会一直难艰的,四郎满腹才学,终有一日会出人投地,姑娘端庄贤淑,锦口绣心,日后也会嫁个好夫郎,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长孙无垢既好笑又感动,嗔道:“说的什么傻话,你总也不能一辈不嫁守着我吧。”
侍书笑嘻嘻地:“没关系,姑娘也总是要出嫁的,婢子虽不及姑娘的万一,但还是有几分姿色的,大不了给姑娘当个陪嫁丫头得了,以后既服侍姑娘,又侍候姑爷,岂不两全其美?”
长孙无垢脸蛋微红,啐道:“好不要脸的小蹄子,我得撕烂你这张嘴。”
侍书咯咯笑着躲到一边去,主仆两人打闹了片刻,长孙无垢身上也不觉微微出汗了,取出一条香帕出来擦了擦银月一般脸蛋,侍书赶斟了杯凉开水端上来,又给自家姑娘打扇子。
长孙无垢接过水喝了两口便不喝了,此女做事总是很有分寸,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日上生活的小节,都十分自律,颇如这凉开水,暑热天气,大口大口的喝下去固然很爽,但对肠胃肯定是不好的,又如吃饭,每顿她总是只吃个七八分饱。
所以说,长孙无垢是个很自律的姑娘,秀外慧中,端庄娴静,胸怀有度,也难怪能成为史上的一代贤后。
长孙无垢自己轻摇着团扇,问道:“东西可都买回来了,为何去了那么久?别不是又是心野了在街上瞎逛吧?”
侍书苦着脸道:“才不是呢,杨玄感在黎阳起兵造反了,听说很快就要打到洛阳来,如今这洛阳城中物价飞涨,最夸张的是粮食,面米均涨了一倍有余,就连绸布丝线也涨了五成,婢子逛了很久,实在买不下手,最后只得硬着头皮扯了三尺丝绸,多了实在不敢买,怕砸手里了。”
长孙无垢不由皱起了黛眉,转身从梳妆盒里取出这数月来攒下的二十两银子道:“趁着天还没黑,找两个家丁帮你,到市场上多买些米面、咸鱼和薰肉回来!”
侍书愕然问道:“全买了?”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叛兵还没到,粮食价格已经翻倍了,等叛兵围城,只怕更加不得了,十倍起涨也是有可能的,趁着现在赶紧多囤些,以备不时之需。”
侍书肉疼道:“这些银子可是姑娘省了大半年才存下来的,要不留一半吧。”
长孙无垢嗔道:“傻丫头,钱银本来就是用来花费的,这些钱现在能买一头牛,再过几天恐怕连只羊也买不到了!”
侍书闻言顿时急了,接过银子便急急跑下阁楼去了,结果差点跟正在上楼的高氏撞了个满怀。高氏有点恼道:“你这婢子咋不长眼睛,风风火火的又去作甚呢?”
侍书吐了吐舌头,陪笑道:“夫人,对不起,婢子正急着上街买粮食呢。”
高氏奇道:“好端端的买啥粮食?家里没粮食吃了吗?”
侍书道:“叛军马上就要打到来洛阳了,如今市面的米面已经涨了一倍价,姑娘说还会涨很多,所以让婢子多囤些粮食,夫人,不跟你说,婢子赶时间,天黑就收市啦!”
侍女说完咚咚地跑下楼!
“哎,你哪来的钱买粮食……这死婢子,越来越没规矩了!”高氏话还没说完,侍书早已跑没了影了,只得愤然往楼上走去。
第356章 母慈女孝
高氏上了阁楼,长孙无垢已站起迎了上来,扶着娘亲的手臂笑道:“娘亲你咋上来了?”
高氏佯恼道:“你这妮子足不出阁,都不下来陪为娘说话,只好为娘上来了。”
时隔大半年,长孙无垢明显又长高了一截,个头几乎跟高氏平齐,再过半年就年满十四了,越发的亭亭玉立,明眸皓齿,身体的曲线也越发的明显了,充满了青春气息,母女二人站在一起,竟如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长孙无垢扶着高氏坐下道:“娘亲这可冤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