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扬旌 >

第191章

隋末扬旌-第191章

小说: 隋末扬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又等了约莫一柱香时间,潘师正终于出来了,大家立即围了上去,就连趴在地上的虞世基也“挣扎”着爬起来抢上前。
  “潘真人,皇上的伤势如何?”萧皇后紧张地问道。
  潘师正微笑道:“皇后娘娘不必担心,皇上的伤已经无大碍,但这段时间要卧床休息,不得妄动!”
  潘帅哥虽然面带微笑,仙风道骨,但眼底深处似乎隐藏着一丝什么。
  萧皇后微松了口气,欲言犹止,而一众大臣却是各怀心思,毕竟大家都看到皇上裤裆大出血,即便性命无忧,但是那个位置……咳,男人都懂!
  皇上要养伤,自然不能在野外露营,所以侍卫们很快就弄来了一副软辇,抬着杨广往馆陶县城而去。
  杨广被人从御帐中抬出来时,意识显然还是清醒的,只不过面色苍白如纸,目光阴沉而萧杀,吓得群臣连大气也不敢出,湿着身也不敢去换衣服,只是恭谨地跟在软辇后面赶路。
  很快,第一个倒霉蛋出现了,馆陶县的县令收到消息,带着下属的地方官员连滚带爬地赶来请罪,这不正好撞枪口上吗?
  杨广目光阴沉地一声令下,馆陶县令、县丞、县尉、主薄等,但凡入品的地方官全部被拿下,并且就地开刀问斩,头颅滚滚,血溅一地。
  如此一来,一众大臣更是吓得噤若寒蝉,夹着腚做人了。就这样,皇上的御驾队伍踩着地方官员的遍地血腥,浩浩荡荡地进了馆陶县城,直奔县衙而去。
  杨青若这才有暇靠近高不凡,柔声问道:“你没事吧?”
  “没事!”高不凡摇了摇头,目光关心地落在杨青若的肩头上,后者心中一暖,低声道:“我不要紧,只是皮外伤,已经包扎过了,进城后赶紧去换一身衣服吧,仔细着凉了。”
  高不凡点了点头,忽然感到两道目光注视,抬头一看,正与潘师正对上了眼神,后者若无其事地收回了目光,继续跟在软辇旁边信步而行。
  高不凡微不可察地皱了皱剑眉,不知为何,竟隐隐觉得这个潘师正好像对自己怀有一丝敌意,低声问道:“青若,这位潘道长是你的师兄?武功好像挺厉害。”
  杨青若略点了点头道:“潘师兄是师尊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武功尤在我之上,师尊如今一心修道,基本不理门派事务了,都是潘师兄在打理。”
  高不凡心中一动,问道:“之一?也就是说不是唯一了,除了你和潘师正之外,令师座下还有哪一些高徒?”
  杨青若犹豫了一下,低声道:“你问来作甚?”
  “就是好奇随便问问,这个不能问吗?”高不凡反问道。
  杨青若沉吟道:“倒不是不能问,还有一人你虽然没见过,但也认识,而且跟你还有关系。”
  “虬髯客张仲坚?”高不凡脱口道。
  杨青若点了点头:“论资质和悟性,大师兄都远胜我和潘师兄,只是……如今大师兄已经脱离师门了。”
  “因为佛道之争?”
  杨青若点头道:“想必李靖也跟你提起过,大师兄和禅宗道信是知交,整个道门都对此不满。”
  高不剑眉一挑道:“所以令师就把张大哥赶出师门了?”
  杨青若摇头道:“大师兄是自愿放弃道籍的,其中的情况十分复杂,以后有空再跟你说。”
  高不凡恍然道:“原来如此,不过,潘真人似乎对我有成见。”
  杨青若眼中闪过一丝讶然:“怎么会?潘师兄人很好的,我的武功基本也是他传授的。”
  高不凡耸了耸肩道:“那是对你,嗯,我去换件干净的衣服!”说完便脱离了队伍,进了街边的一家布庄。
  杨青若愕了一下,继而既好气又好笑,因为她分明在高不凡的语气中感受到一股酸味,这家伙……原来也会吃醋!
  杨青若芳心生出一丝异样的甜意,也许这就是被心爱的男人在乎的滋味吧。
  且说高不凡进的那家布庄名叫恒顺布庄,掌柜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约莫三十许岁,尽管高不凡浑身湿透,但掌柜的并不敢怠慢,毕竟御驾队伍才刚过去,这位似乎是随驾人员,所以客气地问:“这位客官需要什么?”
  “有没有成衣?”高不凡问道。
  掌柜连忙道:“有的,你看这套如何?大小应该适合。”
  这位掌柜倒是经验丰富,麻利地给高不凡挑了一套青色的长衫,后者换上后倒是刚好合身。
  高不凡束上腰带,满意地道:“不错,就要这套吧,价值几何?”
  掌柜笑道:“长衫、蔽膝、内裳、合计承惠一千二百钱吧。”
  “有点贵了!”高不凡摇了摇头道。
  掌柜陪笑道:“客观,这些都是上乘面料做的,不贵了!”
  高不凡露出为难的表情道:“在下带的钱有点不够,你看这个值多少钱?”
  高不凡说着从怀中取出那块清河崔氏的木制标识,掌柜一见登时怔了怔,轻咳一声道:“客官,不妨里面说话。”
  高不凡点了点头,神色自若地跟着掌柜进了店面后面的房间。
  “客观贵姓,如何称呼?”掌柜警惕地问。
  “蓨县高长卿!”
  掌柜闻言登时肃然起敬,躬身一礼道:“原来是高公子,大管事前段时间召集大家议事时还提起过你。”
  高不凡微笑道:“敢问这位掌柜如何称呼?”
  掌柜答道:“鄙人崔顺,跟大管事是同一辈的族弟,专六负责打理馆陶县的布匹生意。”
  高不凡暗道一声侥幸,去年在崔府的“相亲宴”后,崔护特意带他参观过崔氏在东武城中的产业,高不凡记得当地有一家布庄叫恒顺布庄,跟眼前这家名字一模一样,便本着撞大运的心理进来看看,没想到还真是清河崔氏的产业。
  “敢问高公子手里这块清河崔氏的标识是从何处得来的?”崔顺疑惑地问。
  高不凡神色郑重地问道:“清河崔氏是不是有一艏新打造的三层楼船?”
  崔顺点了点头道:“是的,两年前订造,好像是上个月才出坞,半个月前鄙人回东武城县,见那艏船还停在码头上散味儿,难道……”
  高不凡点了点头道:“那就对了,就在一个时辰之前,那艏三层楼船沉在运河中挡住了皇上龙舟的去路,紧接着有刺客闯上龙舟刺杀皇上。”
  崔顺登时吓得面色煞白,吃吃地道:“怎会如此……这不可能吧,高公子,话可不能乱说啊!”
  高不凡皱眉道:“在下和崔大管事是挚交,这种事我能乱说?”
  “那……皇上!”崔顺显然吓坏了,声音都有点颤抖。
  “皇上受了伤,一怒之下将馆陶县县令至下,所有入品的地方官都斩首了。”
  崔顺双腿一软,差点就摔倒在地上,扶住茶几才勉强站稳。高不凡冷静地道:“崔掌柜别慌,官府现在还不知道那艏楼船的来历,而船上唯一的标识也被我取下来了,不过即便如此,此事迟早也掩盖不住,毕竟这种大船太好认了,一查各地的造船局便清楚。”
  “这……这该如何是好啊!”崔顺六神无主,慌得语无伦次,也难怪只能当个掌柜,这心理素质终究是差了些。
  高不凡低声喝道:“崔掌柜,当务之急是赶紧通知你们族长想办法补救,实在无法补救,趁早作好打算,对了,在下还在刺客中发现了崔诗瑶姑娘,不过她趁乱潜水逃掉了。”
  崔顺眼前一黑,差点便晕了过去,猛一跺脚道:“作孽呀,我就知道……族里的三层楼船怎么会出现在馆陶县呢,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崔管事,现在可不是抱怨的时候!”高不凡沉声道。
  崔顺一拍额头道:“鄙人都气糊涂了,高公子,这次我清河崔氏若得脱大难,全赖您的恩情啊!”说完向着高不凡郑重一揖。


第393章 补救之法
  午夜,东武城县,正在熟睡中的县令渠有光被小妾摇醒了,不悦地问:“何事?你这骚蹄子,真没完没了,欲累煞老夫耶?”
  小妾委屈地指了指门口道:“老爷,有人敲门。”
  渠县令闻言更不爽了,怒道:“半夜三更的扰人清梦,该死!”
  “大人,十万火急,有大批贼人攻城,县尉大人让属下来通知你。”县衙捕头董亮焦急的声音传了进来。
  渠县令不由一个激凌,登时睡意全无,急忙在小妾的服侍下穿上官服,火急火燎地打开门急问道:“哪来的贼子,有多少人马?”
  董班头神色惊惶地摇了摇头道:“暂时还不清楚,但估计是高鸡泊那些强贼,天黑看不清对方到底来了多少人马,但城外码头不少仓库和船只都着火了,数不清的贼人举着火把跑来跑去的,只怕没一万也有几千吧。”
  渠县令机灵灵地打了个寒颤,清河郡毗邻高鸡泊,而如今高鸡泊中盘踞着两伙强人,实力最强的一伙正是自称东海公的高士达,麾下贼众有七八千人,而且其麾下的军司马窦建德十分能打,另外一伙强人是孙安祖,其麾下也有三四千人,这两伙强人实力强悍,盘据在高鸡泊四出劫掠,附近的州县无不心惊胆颤的。
  幸好,这两伙强盗一直还算“懂事”,平日只是劫掠过往的行商,以及偶尔洗劫村镇之外,极少会攻打有城墙保护的县城,今日突然来攻东武城县,怕不是看中了富得流油的崔氏一族了吧?
  渠县令不敢怠慢,立即带着众衙差赶往城头,一边问道:“通知崔氏族长了没?请他派出族中子弟协助守城。”
  别看渠有光是县令,但在东武城县中,真正的话事人却是崔氏一族的族长,讲句不好听的,族长崔望放个屁都比渠县令讲一百句话管用,没办法,东武城县是清河崔氏的根基之地,经济民生,方方面面都在崔氏一族的把持之下,绝大部份百姓,就连县衙的差役都得靠着崔氏吃饭。
  所以渠县令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除了刚上任的那年折腾过几回,每次都搞得自己灰头土脸后,渠县令便学乖了,凡事都找崔望商量着办,日子这才好过起来,对了,渠县令的几房小妾都是崔家赠送的。
  且说渠县令急急忙忙赶到东城头,发现县丞、县尉和主薄等人都到了,正神色凝重地看着城外。
  “情况如何?”渠县令急忙问道。
  “贼人正在劫掠码头的仓库和船只。”脸色有点发白的县丞周树清吃吃地道。
  渠县令大着胆子探头一看,果然见到码头上火光冲天,不少船只和仓库都着了火,那些贼人举着火把怪叫着跑来跑去。
  “那……那不是崔氏的仓库吗?该死!”渠县令一拍墙头,肉疼得直打哆嗦。
  原来崔氏在码头的仓库里存储着一批准备装船发运的布匹,其中有五十匹却是他渠县令从别处收购来的货,本想搭乘崔氏的顺风船卖到洛阳去赚一大笔差价的,结果现在全部便宜那些贼人了,这些杀千刀的贼子,把仓库搬空装船后还一把火将仓库烧掉。
  此时不仅渠县令肉疼,县丞、县尉、主薄同样都在心头滴血,无他,因为崔氏仓库里也有他们的货物,近来洛阳的物价高企,他们自然也想趁机赚一笔外快,结果——赔惨了!
  “天啊,那不是崔氏的楼船吗?听说花了五千两银子在东莱造船场打造的,上个月才出坞驶回来,竟然被贼人烧了!”主薄忽然失声惊呼。
  众人放眼望去,果然见到一艏大船被烧着了,估计贼人是淋了火油,整艏大船很快就被大火吞没了。
  五千两银子,就这样没了……众地方官无不倒吸一口冷气,不过心里却是平衡了一些,跟崔家的损失比起来,他们那一百几十两的货物实在不值一提!
  “崔族长来了,崔族长来了!”此时有人高声大叫。
  渠县令等人转身望去,果然见到拄着拐杖的崔望在一众子弟的族拥之下,高举着火把登上了城头。
  “崔老族长!”渠县令连忙带头迎了上去行礼。
  崔望凝重地点了点头,拱手回礼道:“诸位大人,情况如何?来的是哪一伙贼人?有多少人马?老夫带了五百族中子弟前来协助守城。”
  五百名崔氏一族的子弟兵披坚执锐,杀气腾腾地列队登上了城头,一看便知训练有数,精气神不知要比那些衙差强多少倍,他们一到,那些衙差都纷纷让出位置,仿佛理所当然一般。
  渠县令陪着小心道:“现在还不清楚是哪伙贼人,不过看样子人数不多,正在城外码头上掠夺财货,估计不太可能攻城。”
  崔望面色微变,急忙拄着拐杖奔至女墙旁边探头一望,登时大呼一声:“我崔氏的仓库……楼船,该死的贼子!”
  崔护、崔仁、崔义等人也是大惊失色,继而怒容满面,脾气最火爆的崔信拍着墙头大骂:“可恶的狗贼,掠我崔氏一族的财货,烧我崔氏一族的仓库和楼船,此仇不报,我崔信誓不为人,渠县令,快快下令打开城门出战吧。”
  渠县令等人都吓了一跳,高县尉擦着冷汗劝道:“四郎稍安勿躁,现在乌灯黑火的,情况不明,也不知敌人到底来了多少人马,咱们贸然打开城门出战,若是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啊!”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该死的贼子抢走我崔氏的财货?”崔信沉声道。
  “四郎,钱财只是身外物,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啊!”高县尉继续劝道。
  崔信怒道:“放屁,不是你高县尉的财货,你自然说得轻松,仓库里的货物至少值三千两白银,那艏三层楼船光是造价就值五千两白银,这一遭我们崔氏至少损失过万两白银,你当二十年县尉也拿不到万两俸禄,别废话,马上打开城门杀贼,你高县尉若没种率领三班衙役出城,我崔信自率崔家儿郎杀出城去。”
  高县尉被喷得面红耳赤,既羞且恼,又不敢反驳!
  “四郎息怒,高县尉也是为大家安全着想而已!”渠县令急忙圆场道。
  崔护点了点头道:“渠大人所言甚是,目前情况不明,贸然出城颇为不妥,四哥切勿冲动!”
  崔望斥道:“老四,你这暴躁性子什么时候能改一下,听高县尉的,钱财只是身外物,没了就没了,命却只有一条,没了就没了,区区一万两银子,我崔氏赔得起!”
  渠县令连忙恭维道:“老族长英明大气!”
  高县尉暗松了口气,如果真要开城迎战,他作为县尉自然是要身先士卒的,幸好,崔望还算理智!
  城外的贼人似乎真的无意攻城,抢了仓库后装船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渠县令等人见状不由暗松了口气,不过还是不敢打开城门追赶。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贼人的船只都跑没影很久了,渠县令这才命人用吊篮放了三名崔氏的子弟出城外查探,确认没有异常,这才敢打开城门救火。
  大火已经烧了近个时辰,还救个屁啊,崔氏在码头的仓库基本已被烧成了白地,而那艏三层楼船也只烧剩下了骨架,而且还在燃烧中。
  当渠县令和崔望等人来到码头时,楼船的骨架也烧没了,轰然倒塌散作一河面,只剩下一些漂浮在水面的木头还在燃烧着。
  “五千两银子啊!”渠县令等人一脸的惋惜,而崔望和崔护等人却如释重负,放下了心头大石。


第394章 驱逐
  还有半个时辰左右天就亮了,崔氏族长大宅中院的一家密室还亮着灯,以族长崔望为首的清河崔氏一族骨干人物都到齐了,人人表情严肃,只有崔礼神情恍惚地跪在祖宗牌位前。
  “守成,此事没有纰漏之处吧?”崔望沉声问道。
  “没有!”崔护肯定地答道,今晚这一切都是他经手安排的,自问没有任何破绽,因为那伙贼人是真的贼人,东西也是真抢真烧了,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