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扬旌-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魏征显然并不满足于此,毕竟自家老板如今已经是正四品的渔阳郡通守了,麾下即便统率一万人军队也不为过,所以老魏还想继续招兵买马,只是让高不凡给叫停了。
正所谓兵贵精而不贵多,鹰扬府短短几个月,兵力便急速膨胀了六七倍,发展得太快了,必须停下来慢慢消化一段时间,免得尾大不掉,毕竟块头再大,如果是虚胖的话,军队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高不凡需要一支召之则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兵,而不是一支看起来人数吓人,实则却是乌合之众的军队。
另外,养一支军队是极为烧钱的事,朝廷如今也没有余钱给鹰扬府发军饷,仍然按照标配的一千人拨款,所以多出的七千人必须得高不凡自己想办法养着,这些粮饷如果全部要夏财神出的话,估计老夏要抓狂得上吊了,幸好,朝廷虽然拨不出饷,但也承认这些“临时兵”的合法身份,因此可由渔阳和安乐二郡的财政收入来养着。
正所谓羊毛出自羊身上,高不凡不欲治下的百姓负担太重,自然更加要限制兵力了,因此他果断地叫停了募兵,而练兵则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高不凡已经全权把练兵的任务委托给了尉迟敬德,特别是那两千轻骑兵,必须打造成鹰扬府军的王牌,而徐世绩麾下的幽燕铁骑则是撒手锏,相当于近代战争中的重型机械化师,一锤定音就靠它了。
屋外风声呜咽,雪越下越大,拍拍地敲击着窗户。高不凡夹了一块焖得半熟的羊腩丢到地上,两只白色的幼鹰立即扑上来使劲的撕咬起来。
这两只幼鹰自然就是高不凡从云蒙山上救下来那两只,被崔诗柔养了两个多月后,如今已经长出羽毛了,勉强能飞起来。
由于营养充足,这两只幼鹰长得十分强健,爪子尖尖的,嘴巴就像一只铁钩,眼睛锐利,一看就知道不好惹,而且这两只小鹰的羽毛均是纯白色的,十分罕见。
眨眼间,两只幼鹰便把一块羊腩撕食干净了,扑楞着翅膀飞上高不凡的肩头,一左一右,鹰眼直勾勾地盯着锅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高不凡好笑道:“不想变烤鸡的话,你们最好别乱来。”
两只幼鹰低低地叫了一声,果然老实站着不敢乱动了,可见崔诗柔把这两只小家伙调教得十分懂事。
对了,崔诗柔和还给这两只鹰都取了名字,左边这只叫扶摇,右边这只叫万里,合起来就是“扶摇万里”,挺威武霸气的名字。
崔护笑道:“长卿这次真是捡到宝了,鄙人特意找人问过,这两只都是有名的猎鹰——矛隼,而且还是矛隼中的极品,羽毛纯白,所以外号叫玉爪。”
矛隼即是海东青,又叫鹘鹰,身小而健,其飞极高,耐力足,目力也是强得吓人,即便在几百米的高空之上飞行,也能清晰地看清田野里活动的田鼠,是最出色的猎鹰之一,而海东青又分为秋黄、波黄、三年龙、玉爪,其中要数纯白的玉爪最为珍贵,后世中东那些石油狗大户最喜欢玩鹰了,一只玉爪的价格甚至堪比一辆豪车,贵得骇人。
高不凡又夹了一块羊腩扔在地上,两只海东青立即又扑下去狠狠地撕咬起来,猛禽就是猛禽,即便从小由人饲养,依旧十分凶猛,跟那只呆雁和绿鹦鹉根本玩不到一处。
今日这两只小家伙又欺负呆雁了,还拔了绿鹦鹉的一根尾羽,气得绿鹦鹉骂骂咧咧了一个早上,为免这两只小坏蛋再干坏事,崔诗柔才把它们赶到了前院,结果这两只小家伙的鼻子很灵,闻到了涮火锅的味道,立即屁颠屁颠地跑来蹭吃的。
崔护也扔了一块生羊肉到地上,这才低声道:“前日御史大夫裴蕴去了铁矿场,还查了矿场的账本。”
高不凡目光一闪:“没查出什么问题吧?”
话说高不凡十天前所接的圣旨就是御史大夫裴蕴宣读的,而传完圣旨后,裴蕴并未立即返回东都,而是留在密云县城东游西逛,不仅视察了奚口长城,还跑到军营中观看了鹰扬府军练兵,对了,还和地方县官吃了几场酒宴,如今竟然还跑到铁矿场去查账,显然不同寻常。
崔护心有余悸地摇了摇头道:“还好,我做了两套账本,一明一暗,明账都做平了,矿场每日产出的铁料和去向都有数目可查,要不然就要糟了。”
高不凡心中微凛,看来杨广虽然表面对自己大肆封赏,实则并不信任,难怪会把罗艺调任北平郡任通守一职,这分明是在牵制和提防自己啊。
“世绩要的九百套具甲现在做了多少套?”高不凡沉声问道。
“五十套吧。”崔护庆幸地道:“幸好鄙人谨慎,没有急着赶制,否则账目很难做得平,一查准出事。”
高不凡闻言也捏了一把冷汗道:“具甲的事要慢慢来,不能急了,杨广估计已经开始猜疑我了。”
崔护点了点头道:“据说皇上现在疑心病特别重,对了,裴蕴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提起了鱼俱罗和吐万绪,这两人由于剿贼不力被弹劾,如今皇上已经把他们革职查办了,估计凶多吉少,裴蕴特意在鄙人的面前提起这事,估计是在警告长卿你。”
高不凡不由皱起了眉头,鱼俱罗虽然性格倔强不羁,但对杨广显然是忠心耿耿的,当初还警告过自己来着,杨广竟然怀疑他,这无疑是在自毁长城啊。
当高不凡从崔护的宅子出来时,雪还在下着,不过已经小了很多。高不凡披上披风,戴上斗笠,率着几名亲兵冒雪回到了营地。
“去把魏先生叫来。”高不凡吩咐道。
很快,魏征便掀帐而入了,冻得鼻子通红的,跺了跺脚,震掉身上的积雪,躬身行礼道:“不知将军何事召见鄙人?”
高不凡本来不拘小节,平时与下属相处也是十分随便,但是随着地位的提高,老魏看不过眼了,劝告过高不凡几次,结果高不凡不太当一回事,平时还是跟下属勾肩搭膀的,老魏便怒了,当面犯颜直喷,斥责高不凡过于纵容下属,不分上下尊卑,不成体统,没规矩没礼节,难成大事!
高不凡被魏征当面喷了半炷香时间,不由面红耳赤,终于品尝到老魏这块“镜子”的威力了,只得连忙认错,从此以后,麾下的将士再也不敢在高不凡面前随意了,特别是魏征在场的时候,一个个都做足礼节。
高不凡微笑道:“天寒地冻的劳动魏先生,实在抱歉。”
魏征皱眉道:“食君俸禄,为君分忧,这是鄙人的分内事,何来抱歉一说,将军要是没有事,那鄙人便回了。”
高不凡暗汗,连忙不再废话了,笑道:“是这样的,长孙姑娘已经满孝,本将军打算近期完婚,把无垢娶回来,所以劳烦魏先生张罗一下。”
魏征这才笑道:“早就应该如此了,将军可有女方的婚书?鄙人得找算命先生合一合八字,选个黄道吉日下聘礼。”
“有的!”高不凡把当初高士廉给自己的婚书,以及长孙无垢的庚贴取出来交给了魏征。
魏征接过捋须微笑道:“将军也该成家立业了,嗯,且等鄙人的好消息。”说完便施施然地离开了。
高不凡今年才十八岁,而长孙无垢更是才十五岁,本来不急着成亲的,但是杨广的猜疑让高不凡产生了危险感,自然不放心无垢一家继续留在洛阳,所以才产生尽快成婚,把无垢从东都接到涿郡的念头,免得日后成为杨广拿捏自己的把柄。
高不凡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纷扬的雪花,心中难免生出一丝担忧来,但愿一切顺利吧,不要出什么妖蛾子才好。
第464章 风雪如晦
古人娶亲,特别是大户人家娶亲,是一件极繁琐和漫长的事,三书六礼是必不可少的,从最开始的纳采,到最后的亲迎,最快也得几个月时间,甚至需要提前一年时间去准备。
高不凡现在也勉强算是封疆大吏了,秩正四品的大官,又是渤海高氏名门之后,而且长孙家也是名门世家,在礼节上自然马虎不得,所以一切礼仪都要做足。
这一日是大业十一年的正月十五,天很黑,刮着风,下着雪,魏征兴冲冲地带着一人来到高不凡的面前,介绍道:“克明兄,这位便是渔阳通守,涿郡鹰扬郎将高大人。”
此人连忙恭敬地一揖施礼道:“京兆郡杜陵县杜如晦,拜见高大人。”
高不凡本来还大马金刀地坐着的,闻言立即像火烧屁股般弹了起来,脱口道:“你就是杜如晦杜克明?”
杜如晦愕了一下,魏征也有点意外,奇道:“原来高大人也知道克明兄?”
高不凡此刻心花怒放,仔细打量了眼前的杜如晦一遍,只见这位约莫三十出头,文文静静,一脸的书卷气,看上去十分和善。
“呵呵,魏先生不是在本将面前提及过杜先生吗?难道你忘记了?”高不凡面不改色地道。
魏征一脸的懵逼,我有提过吗?我是谁?我在哪里?
“杜先生快快请坐,来人,上茶!”高不凡热情地招呼杜如晦坐下,又吆喝了一声,一名手脚伶俐的亲兵便麻利地把茶端上来,高不凡又亲自为杜如晦斟了一杯。
杜如晦不禁受宠若惊,同样一脸懵逼,有点局促地道:“高大人客气了,鄙人何德何能,竟受大人如此礼遇。”
杜如晦此人虽然满腹才学,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十八学士之首,而且还是凌烟阔二十四功臣之一,但现在的他却还名不见经传,虽然比以前的魏征混得好一点儿,但也好不了多少,否则也不会和魏征成为朋友。
这次杜如晦主动前来投奔高不凡,正是因为收到了魏征的书信邀请。
高不凡正容道:“杜先生当得,当得啊,魏先生经常在本将面前提起你,说杜先生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识量清举,德宣内外,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王佐之才也。”
“呃……高大人谬赞了!”杜如晦被赞得都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又感激地看了魏征一眼,原来魏玄成竟然如此看得起我啊!
魏征捋了捋胡须轻咳一声,我说过吗?我是谁?我在哪里?
彼此寒暄了几句,杜如晦见高不凡十分健谈,而且和善近人,也渐渐放开了,大家纵论古今,十分是投机,不知不觉间便过去了一个时辰。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杜如晦此人博闻强记,时事典故信手拈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而且聊起实务来也是头头是道,显然并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高不凡越聊越是心喜,如今他麾下管理的人手越来越多,地盘也越来越大,可是人才却屈指可数,特别是管理人才奇缺,而杜如晦这种百科全书式的人才更是他急需的。
于是乎,高不凡最后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对着杜如晦深深一揖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杜先生若是不弃,还请留下来助我。”
杜如晦亦是十分激动,正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他一直怀才不遇,难得高不凡如此欣赏他,而且经过这番交谈,他亦觉得高不凡此子的确不凡,明主难求啊,立即站起来深深回了一礼道:“承蒙高大人看得起,如晦愿效犬马之劳。”
高不凡大喜过望,立即命人大摆宴席为杜如晦接风洗尘,其礼遇程度连老魏都有点吃味了。
酒席准备好了,高不凡左手牵着老魏,右手牵着杜如晦把臂入席,真是求贤若渴呀,这个时候的高某人像极了大耳贼刘备。
高不凡亲自给杜如晦和魏征斟了一杯酒,笑道:“这一杯为杜先生洗尘。”
杜如晦连忙道谢喝下了这杯。
高不凡又斟了一杯,对着魏征道:“这一杯敬魏先生,感谢魏先生为本将举荐了杜先生这种优秀的人才。”
魏征露出了一丝笑意道:“为大人举贤纳才,是属下的本分。”说完举杯与高不凡对饮。
“以后若还有杜先生这般人才,多多益善,本将十顾茅庐也不在话下。”高不凡诚恳的道。
杜如晦和魏征闻言不由都微微动容,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道:“高大人如此礼贤下士,何愁不成大事,属下敬高大人一杯。”说完齐齐举杯敬酒。
高不凡站起来与两人对饮了一杯,大家重新落座,魏征捋须微笑道:“克明兄满腹经纬,在礼仪方面比鄙人还要熟稔,所以高大人迎娶长孙姑娘一事,由克明兄来操办再合适不过了,高大人以为如何?”
高不凡自然没意见,而且这事得在涿郡和洛阳两头跑,魏征一离开,自己身边的事没人处理,必然会忙得焦头烂额,现在娶亲的事交给杜如晦,那么自己会轻松很多,于是立即就答应了,并且征求杜如晦的意见。
杜如晦更是没意见了,娶亲可是人生大事,高不凡能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初来乍到的自己,这份信任反而让他分外感动,所以干劲十足,决心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一转眼,正月就过完了,安乐郡和渔阳郡开始春耕了,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年收成到底好不好,春耕尤其重要,而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军饷都发不出来,那么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高不凡和魏征的工作重点就是狠抓生产,而尉迟敬德则一心一意地练兵,至于新来的杜如晦就要在涿郡和洛阳两头跑了。
话说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天,御史大夫裴蕴也回到了东都洛阳,向杨广回禀了自己在安乐郡见到的一切。
杨广听完后终于放下心来,高不凡虽然招募了远超鹰扬府配额的兵马,但也仅得八千而已,在他看来并不算多,毕竟北边有奚人之患,八千常备兵力绝对不多,甚至还有点不够呢,他的心理底线是高不凡会募兵一万到两万,可见高不凡此子十分“懂事”,没有趁机拼命扩充兵力,这比其他边镇的将领规矩多了。
“另外,臣已经查过崔氏在安乐郡的铁矿场了,账目清晰,铁料去向都有据可查,没有问题!”裴蕴道。
杨广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杞人忧天了,又问道:“黑龙的事怎么说?”
裴蕴答道:“臣经过多方打听取证,此乃真事,高长卿的确在云蒙山下的黑龙潭中斩杀了一条黑蟒,此蟒头角峥嵘,估计将要化蛟,当地的百姓抬着游街,很多人亲人所见,所以应该假不了!”
“这么说,高长卿真是将星下凡了?”杨广目光闪烁。
裴蕴道:“臣不敢妄自下定论,不过高长卿此子的确未吃过败仗。”
杨广若有所思,挥了挥手道:“裴卿家辛苦了,且退下吧,赏十万钱,绢二十匹,回家好好休息几天,休息好了再来上朝。”
“谢皇上!”裴蕴施礼退出了大殿。
杨广提起御笔,淡笑道:“既然是将星,朕为何不用?便派你协助段达剿灭王须拔一伙,若事成,朕姑且相信你就是将星。”
……
淳化坊。
长孙无忌送走了杜如晦,手里拿着聘书笑吟吟地到了长孙无垢的房间。
此时长孙无垢正和母亲高氏说着话,眼见哥哥拿着一封帖进来,立即便猜到是什么了,不由俏脸一热,内心有点小激动,还有点小紧张,高郎终于要娶自己过门了么?
长孙无忌把聘书递给母亲高氏道:“娘亲,长卿命人把聘书送来了,初定于六月初六过大礼,八月初八迎亲。”
侍书笑嘻嘻地道:“恭喜姑娘,姑爷八月初八就要来洛阳接你过门了。”
长孙无垢顿时霞飞双颊,嗔道:“我听着呢,要你多嘴。”
侍书笑道:“人家怕姑娘太高兴了,没听清!”
高氏此刻也是十分高兴,如今高不凡已经位居渔阳通守一职,秩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