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扬旌-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遣渭硬馐浴�
李淳风并没有院子中停留,因为他被带了进客厅,这里就安静多了,划分成几个区间,每个区间都摆放了桌椅笔墨等,而且安排了考官,应该是招聘文职的地方。
“李道长,又见面了,请坐吧!”崔九龄微笑着招呼李淳风坐下。
李淳风见到崔九龄,并不感到意外,先是稽首一礼,便在桌子前面的木凳上坐下,微笑道:“还请大人赐教。”
崔九龄忙道:“在下崔九龄,表字延庆,李道长可以称呼在下表字,或者小崔也行。”
这位李道长可是高大人特意交待留意的,崔九龄自然不敢怠慢,不过高大人还真是料事如神,李道长竟真来应募了。
李淳风微笑道:“不敢,还请崔公子出题考核。”
崔九龄点了点头,取出一张纸道:“这里有一道术数题,麻烦李道长解答一下。”
只见那纸上画着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而圆则是三角形的内切圆形,已知三角形的边长,求内切圆的面积。
很明显,这是一条几何题,难度中等吧,需要用到勾股定理和圆周率,早在隋朝前一百多年的祖冲之已经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了,而勾股定理的理论更是早在商朝就有,所以,只要李淳风不是滥竽充数,应该能解答出来,当然,过程也许有点麻烦,毕竟解答过程还要用到不少几何定理,像三线合一,四心合一等等。
李淳风皱眉思索了很久,正当崔九龄以为对方不会时,前者终于拿起了笔,写下了一个数字。崔九龄愕了一下,连忙看了看答案,喜道:“恭喜道长,你算对了。”
刚才李淳风迟迟没有动笔,崔九龄还以为李淳风压根不会,敢情人家把答案也心算出来了,厉害厉害!
李淳风微笑道:“侥幸侥幸!”
“能不能请李道长把计算的过程也写出来?”崔九龄道。
“这个有点麻烦,不过要写出来也没有问题,复杂一点而已。”李淳风说完便开始作图,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宣纸,最后才得出了结果。
崔九龄轻咳一声道:“果然挺复杂的!”
李淳风奇道:“莫非崔公子还有更便捷的方法?”
很明显,李淳风对自己解题方法充满了自信,他不相信有比自己还要简便的方法。
崔九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取出了高不凡提供的那份答案,道:“李道长可以参考一下。”
李淳风接过一看,上面的阿拉伯数字顿时让他懵了,疑惑地问:“这是什么符号?见所未见,不过看着的确挺简便的。”
崔九龄笑道:“这些数字符号是咱们留守大人发明的,能让书写和计算更方便快捷,道长请看,这是0、1、2……”
崔九龄给李淳风简单地介绍了十个阿拉伯数字的读法,后者功底深厚,一听就明白了,也立即意识到这些数字符号的巨大妙用,简直就是颠覆性的发明啊,太了不起了,禁不住欣喜若狂,别的先不说,光就是书写方面就比用汉字方便了不知多少倍。
“高大人真是天纵奇才啊!”李淳风不由啧啧感叹。
崔九龄笑了笑:“这算啥,等你真正接触高大人久了,道长你会发现咱们高大人是如何的高深莫测。”
李淳风目光一闪,低下头仔细看高不凡提供的那份解题过程,弄懂了数字后,他倒是勉强把求解过程看懂了,轻吁了一口气道:“贫道今日算是受教了。”
崔九龄又问了李淳风几个关于天象的问题,发现后者对答如流,便站起来道:“恭喜李道长通过了,以后咱们便是同僚,李道长请跟我来。”
崔九龄说完便带李淳风去见了长史魏征,魏征又复试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这才彼此重新见礼道:“李道长日后便暂任军谘祭酒一职,月钱五千钱。”
李淳风暗松了口气,要进这幽州府还真是不容易呀,没有点真才实学还真进不了。
“魏兄可否为贫道引见高大人?贫道有些疑问想请教一二。”李淳风道。
魏征捋须笑道:“李道长不用着急,大人正忙着出兵之事,等他闲暇了,自然会接见李道长。”
李淳风心中一动,忙问:“可是往南用兵?”
魏征轻咦一声道:“李道长如何得知?皇上日前已经下了圣旨,命大人率军南下高鸡泊,协助杨义臣围剿高士达和窦建德。”
李淳风顿时想起袁天罡说过高不凡近期会有一劫的事,心里不由打鼓了,往南用兵,难道高长卿这一劫就应在此事之上?
魏征见李淳风面色有异,便道:“李道长缘何此等表情?”
李淳风道:“贫道刚才掐指一算,发现高大人此行十分凶险,魏兄最好提醒高大人多加小心。”
魏征和崔九龄相视一眼,面色都有些变了,忙问:“可有化解之法?”
李淳风摇头道:“劫有正劫和偏劫之分,偏劫尤可避,正劫却避无可避,只有应劫一途,唯有小心谨慎罢了。”
第528章 后路
大业十二年,三月十八日,高不凡正式祭旗出兵了,这个日子是幽州府新任军谘祭酒李淳风选定的黄道吉日,而且祭旗仪式也是他主持的,别的且不说,反正一通仪式下来,顿觉高大上了许多。
祭旗仪式完毕,大军正式开拨,由小将卢升率领三千兵马作为先锋,高不凡则率领三千兵马居中调度,而徐世绩率领三千人在后面策应,以防不测。
经过十天的行军,卢升率着三千先锋军抵达了平原郡的长河县,距离杨义臣部的军营十里外扎营,然后便率着数十亲兵前往拜见杨义臣。
话说自从前年八月份,窦建德用苦肉计斩杀涿郡通守郭绚后,威望大振,而东海公高士达的势力也为之大增,重新从高鸡泊中杀出来,在平原郡一带攻城掠地,几乎占领了整个平原郡,人数也发展到了五万左右。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朝廷便派了老将杨义臣前来围剿。杨义臣虽然垂垂老矣,但却老而弥坚,率着两万精兵刚到高鸡泊不久便击败了孙安祖,并将其斩杀了,孙安祖逃散的部下都投奔了窦建德。
杨义臣扫清了孙安祖、铁砧儿等几股实力较弱的盗匪后,便开始对高士达用兵了,连战连捷,从高士达的手中收复了几座县城,吓得高士达赶紧收缩战线,屯兵于平原县一带,与杨义臣形成对峙之势。
然而今年进入二月份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杨义臣的攻势突然放缓了,有传言称杨义臣病倒了,而且还病得不轻,一直在营中卧床休息。
高士达得闻后大喜过望,趁机发动进攻,竟然真的打了几场胜仗,重新占领了平原县北面的长河县,并且把杨义臣逼到了高鸡泊边缘。
且说小将卢升到了杨义臣的大营,很快便得到后者的接见,不过杨义臣形容憔悴,一脸的病容,似乎真的病得不轻。
“末将卢升,见过杨大人!”卢升一边向杨义臣见礼,一边暗中观察后者。
杨义臣虚弱地摆了摆手,沙哑着声音道:“卢校尉不必多礼,你们的高大人几时能到?”
卢升答道:“高大人最快三日内便会赶到。”
杨义臣皱了皱眉道:“太慢了,高士达也许明日就会发动决战。”
卢升不以为然地道:“手下败将何足言勇,高士达之流,乌合之众罢了,不足为患,不用咱们大人赶到,末将就能杀他个片甲不留,只要杨大人下令进攻,末将愿意率三千兵马打头阵。”
杨义臣麾下的将士闻言均露出了不满之色,有人则面露嘲讽,暗忖,这个姓卢的愣头青,口气够狂的啊,高士达既然是乌合之众,那我们这些人算什么?
杨义臣微笑道:“卢校尉勇气可嘉,不过狮子搏兔尚且用全力,所以咱们还是等高大人来了再说吧,麻烦卢校尉派人催促一下,让高大人尽快赶来。”
卢升闻言撇嘴了撇嘴,难掩不屑之色,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末将便再派人催促一下高大人吧,杨大人要是没有其他事,末将便告辞了。”
杨义臣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悦,挥了军手冷道:“退下吧!”
卢升昂然走出了杨义臣的大帐,离开营地后,脸上的倨傲之色顿时不见了,带着数十亲兵骑马返回十里外的营地。
且说卢升刚离开了大帐,杨义臣麾下的将领便炸锅了,有人怒道:“这姓卢的小子真够狂的,小小年纪竟敢目中无人。”
“上梁不正下梁歪,可见涿郡留守高长卿平时是何等的嚣张。”
“年轻人嘛,打了几场胜仗便连自己姓什么都不记得了,不撞南墙是不会幡然醒悟的。”
杨义臣却是若有所思,他见识过高不凡的机智和胆识,连宇文化及这种人也三番四次在他手上吃瘪,而且此子出道至今还未尝败绩,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个目中无人的敷浅之辈?再说这个卢升,虽然一副倨傲的样子,但却离着这里十里扎营,可见也是个谨慎之人,所以此子的倨傲十有八九也是装出来的。
高长卿呀高长卿,你为何要提防老夫,莫不成真的心中有鬼?还望你好自为之,不要自误了。
且说卢升回到营地后,立即便派出一名亲兵联络后方的高不凡,其实高不凡如今就在他后面不到一天的路程,也就是说,卢升根本没对杨义臣说实话。
“大人,卢校尉已经见过杨义臣了。”卢升的亲兵见到高不凡便禀报道。
高不凡忙问:“杨义臣可是真的病了?”
卢升的亲兵点头道:“杨义臣满脸病容,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的,当时标下随卢校尉一道入帐,亲眼所见,应该不会有假。”
高不凡闻言露出思索之色,良久才问道:“杨义臣还说了什么?”
“杨义臣担心高士达提前发动决战,所以让卢校尉催促大人您尽快赶去。”
高不凡目光一闪,挥了挥手道:“本官知道了,你回去吧,让卢校尉见机行事,不用事事都向本官请示。”
卢升的亲兵便上马离去了,高不凡也下令就地扎营,既然卢升这小子说了最快三天,那自己提前半天赶去到就好。
……
是夜,一轮明月高挂,长河县城的县衙中,前院植有几株桃树,在这个暮春时节,桃花早已经落尽了,桃树上结满了筷子头大小的桃子。
窦线娘站在桃树下焦急地等候着,不时往屋内张望,不过却被屏风挡住了视线,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只能听到隐约的争吵声。
没错,此时的大厅中,东海公高士达正和大司马窦建德发生了一场争吵,虽然不是很激烈,但火药味也是甚浓,其他将领都不敢插嘴,只是敛息静气地站在一旁听着。
原来高士达打了几仗胜仗后有些飘了,觉得杨义臣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打算趁着杨义臣病重发动决战,趁他病要他命,一举击溃杨义臣的部队。
但是窦建德却有不同意见,因为杨义臣虽然败了几场,但损失并不大,主力仍在,而且窦建德还担心杨义臣是在故意示弱,甚至连病也是装的,目的是让己方麻痹大意,然后突然来一个反击。
所以窦建德反对这个时候发动决战,而是采取固城而守的方式,慢慢消耗掉杨义臣的实力,反正杨义臣有剿匪的皇命在身,压力在他的那一边,相信杨义臣很快就会按奈不住主动觅战的。
然而,高士达显然不是这么想的,而且现在窦建德的威望越来越高,他担心自己日后压不住,现在迫切需要一场大捷来重建自己的权威,巩固自己老大的地位,所以坚持要出兵决战。
就这样,一二把手两发生了争吵,会议开了近个时辰,依旧争执不下。
这时,高士达面红耳赤,声调越来越高,显然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了,冷冷地道:“畏首畏尾如何能成大事,窦司马,本公也懒得再跟你争执了,你既然不敢出战,那便留在此守城吧,本公明日亲自率军与杨义臣决战,待本公斩下杨义臣那颗白首带回来,看你还有什么好讲。”
“东海公三思啊……”
高士达没等窦建德说完便厉声打断道:“这里是我高士达说了算,就这么定了,明日发动决战,大司马窦建德率一千弟兄留守,其余人等统统给老子参战,谁敢说一个不字,军法处置。”
窦建德面色阴沉,最后无奈地拱手道:“属下遵命。”
高士达压服了窦建德,心中莫名的舒爽,挥手道:“都散了吧,让弟兄们吃好喝好,养精蓄锐,待明日打败了杨义臣,咱们再好好庆祝一番,美酒佳肴管够。”
众将领纷纷退去,窦建德欲言犹止,然而高士达根本不想给他机会开口,转身便返回后衙去了。
这里原是长河县的县衙,现在成了高士达的东海公府了,长河县县令的丫环美妾自然也成了他高士达的囊中之物,所以这段时间高士达过得很快活。
窦建德见到高士达拂袖离去,不由暗叹了口气,转身走出了大厅。窦线娘连忙迎了上来,问道:“爹,东海公还是执意要明日决战?”
窦建德淡道:“回去再说。”
父女二人回到住处,窦建德这才沉声道:“东海公小胜几场便自得意满,殊不知很快就要大祸临头,明日决战必败无疑,杨义臣挟大胜之威杀来,咱们肯定是守不住的,线娘,你今晚先带你娘亲进泊,扼守险要位置,同时准备好船只接应为父,一旦东海公战败,为父马上弃城退入高鸡泊中。”
窦线娘凛然道:“好的,那爹你要多加小心了。”
窦建德点了点头道:“放心,阿爹会见机行事的,保护好你娘亲。”
当晚,窦线娘便带着后曹氏出了城,趁着夜色乘船遁入高鸡泊深处,沿途又安排人手扼守险要位置以防不测。
也幸得留了这条后路,否则窦建德这条老命只怕要交待了。
第529章 兵败弃城
第二日一早,高士达果然率领四万主力向着杨义臣的营地方向推进,摆出一副决战的姿态,而杨义臣面对来势汹汹的高士达,却是岿然不动,只是下令坚守营地拒敌。
高士达于是派人上前轮番骂战,甚至命人给杨义臣送去一套寿衣,但是后者依然不为所动,坚守营地不出。
如此一来,高士达更加以为杨义臣这老东西病得快升天了,于是下令对杨义臣的营地发动进攻,一场惨烈的血战从早上杀到中午,又从中午杀到晚上,高士达才下令鸣金收兵,待天亮了再战。
“高士达要完蛋了。”高不凡收到卢升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便断言道。
杨义臣麾下有近两万人马,全是从东都洛阳带来的精兵,装备精良,战力强横,而高士达虽然麾下有四万人,兵力看似比杨义臣多出一倍,但都是草头军,正面决战也未必是杨义臣的两万正规军对手,就更加别说攻坚战了。
而且,杨义臣到现在都没有命令卢升参战,可见是在消耗高士达的力量和士气。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高士达部今日的士气乃最盛的时候,所以杨义臣坚守不出避其锋芒,待明日高士达部的士气回落,估计杨义臣就会有动作了,一旦展开全力反击,高士达必败无疑。
幸好,据卢升传回来的消息,战场上没看有到窦建德和娘子军的旗帜,可见窦建德和线娘并没有参战,所以高不凡顿时轻松了不少,只要线娘没有危险,高士达死不死,他半点也不关心。
翌日,高士达再次搦战,对杨义臣的营地发动进攻,一直战至中午,正当高士达的人准备撤下来吃午饭的时候,杨义臣的营地中突然擂响了激烈的战鼓,紧接着杀出一支骑兵,向着正后撤的高士达部冲杀过去。
这段时间,高士达部接连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