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扬旌 >

第291章

隋末扬旌-第291章

小说: 隋末扬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面色微变,心虚地道:“玄真此言何意?本官听不懂!”
  裴寂见李渊还装傻,便直言道:“张须陀已死,大隋气数尽了,大隋江山倾塌在即,此乃天赐良机,唐国公请马上举事,万勿错失良机啊,昨晚陪侍唐国公的二位美人乃晋阳宫中的宫女,以宫女陪侍乃是死罪,我和二郎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唐国公下定决心起事,唐国公万勿辜负了裴寂和二郎的一番苦心。”
  李渊又惊又怕,又怕又怒,颤声道:“原来是世民这逆子撺拙玄真你,本官定饶不了他!”
  李渊狼狈地穿上衣服,一拂衣袖便匆匆离开了,裴寂不由叹了口气,唐国公太过优柔寡断了,成不了大事啊,这下真的是自讨苦吃了!
  太原留守府,李世民被父亲李渊关了起来,并明言要绑了他送到江都请罪,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慌张,因为他有信心,父亲不会这么干。
  果然,晚上的时候,李渊来了,并命人把李世民放掉,叹了口气道:“世民,你是我的儿子,为父又怎忍心拿你去请罪呢,只是……你也太过操之过急了,举事非同小可,得做好万全准备才行,去把你裴世伯请来吧,为父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迈着轻快地步子离开了房间,成了,父亲终于同意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重天,高长卿,那咱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到底谁飞得更高更远!”


第572章 兵出河间
  金秋九月,崔诗柔的小院子里开满了金黄的菊花,就像铺了一层金子一般,美不胜收。那只灰雁更肥了,羽毛长得浓密而光滑,走起路来昂首挺胸,一摇三摆,肥硕的屁股高傲而性感,皮下的脂肪一定很肥美,等入冬后天气冷了,宰了炖土豆一定很赞,可惜隋朝还没有土豆。
  高不凡很是遗憾,把目光从胖墩墩的灰雁身上收回来,而灰雁现在虽然被养成了家鸭,但野生动物的灵敏似乎还在,估计是察觉了某雄性人类在馋自己的身子,扭拧着肥硕的屁股躲进了菊花丛中不再露头了。
  不远处,长孙无垢和崔诗柔二女正手牵着手在散步闲聊,状态十分亲密,窈窕青春的背影,皓齿明眸,雪肤香腮,凉凉的秋风吹动她们的衣裙,唯美得如同一幅画卷。
  话说高不凡现在是越来越忙了,今日好不容易休沐一天,便陪无垢来到柔儿的小院子里赏菊。
  崔诗柔训练小动物是一把好手,伺弄花草也极为厉害,她的小院里一年四季都有开不尽的鲜花,美不胜收,而父兄也着实都宠着她,千方百计搜罗各地的花种带回来送给她,所以你可以在崔诗柔的小院里看到很多新奇的花卉,譬如现在院子中盛开的菊花就有十几种,其中不乏十分名贵的品种,完全可以办个花展了。
  当然,崔家完全不缺钱,办花展是不可能的,而且这里是崔诗柔的住处,除了家人,外人不可能允许进入,就目前而言,有眼福欣赏院中奇花异草的“外人”,恐怕就只有高不凡和长孙无垢了,不过腊月之后,他们便是一家人了。
  自从和高大哥的婚事定下来之后,崔诗柔这小姑娘虽然依旧爱脸红爱害羞,但明显比以前活泼了些,甚至敢用含情脉脉的眼神注视某人,没人的时候,牵牵小手手,搂搂抱抱也是可以的。
  女人之间聊起私密的话来总是没个完了,高不凡插不上话,也不好意思夹在两女中间当意灯泡,只好在花圃的围基上坐下,嗅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望天打卦。
  这时,一名婢女走了进来,来到高不凡面前,恭敬地福了一礼道:“启禀总管大人,长孙参军在外面求见总管大人。”
  长孙无忌现在在幽州府中担任记室参军一职,长孙参军说的自然就是他了。
  高不凡立即站了起来,长孙无忌突然找来,看来是有大事发生了。
  正在不远处聊天的长孙无垢和崔诗柔显然也听到了,两双妙目不约而同地望过来,蕴含着关心和询问。
  高不凡笑了笑道:“无垢,柔儿,夫君有点事失陪一会儿,你们继续聊。”
  崔诗柔不由霞飞双颊,虽然两人婚事已经定,但目前她还没过门呢,听到高大哥自称夫君,虽然有口误的可能,但她还是十分羞涩,还有点异样的欢喜。
  长孙无忌温婉地微笑一下道:“公事要紧,夫君且忙去吧,不用管我们。”
  高不凡点了点头便离开了小院,来到前面客厅,果然见到长孙无忌在哪等候了,便快步迎上前问道:“无忌,发生什么事了?可是世绩那边有书信回来?”
  长孙无忌摇头道:“不是,是洛阳来的消息,张须陀阵亡了。”
  高不凡愕了一下,静默了片刻才轻叹了一口气,虽然他早就料定张须陀与瓦岗一战必然会败北,但骤然听闻张须陀的死讯,依旧唏嘘不已,问道:“张须陀是怎么死的?”
  “张须陀连战连捷,估计是打算与瓦岗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列阵八风营猛攻围困荥阳的几十万瓦岗军主力。”
  高闻言不由得佩服张须陀的勇猛无惧,仅以万余人马就敢主动挺进,攻击几十倍于己的敌军,不过这也未免太过悲壮了些。
  长孙无忌继续道:“翟让率军迎战张须陀的八风营,一开始被打得落花流水,退至了荥阳东北边的大海寺附近时,李密突起伏兵包围了八风营,张须陀久待援军不至,只能率兵突围,杀了个五进五出,可惜未能救出部下,最终力战而亡,据说张须陀死后竟然一直屹立不倒,没有人敢动他分毫。”
  “壮哉,真英雄豪杰也!”高不凡不禁肃然起敬。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后来罗士信赶到,把张须陀的尸体抢走了,不过奇怪的是,张须陀麾下的另外两名虎将,秦叔宝和程咬金却始终没有出现,如果三人能及时赶到战场,结果或许会改写。”
  高不凡皱起剑眉道:“李密此人心思缜密,智计百出,既然伏击了张须陀,肯定是算无遗策的,估计秦叔宝等人都被他用计给拖住了,上次连我也差点栽在李密的手下,幸得二哥李靖适逢其会出手相助,要不然真的……后果难料。”
  长孙无忌闻言凛然道:“李密此人确实了得,以后若遇上,得打醒十二分精神才是。”
  高不凡神色轻松地道:“无妨,李密此人也不是无懈可击,正所谓物极必反,李密太聪明了,有时候聪明反而容易被聪明误。”
  长孙无忌闻言道:“看来长卿已经胸有成竹了!”
  高不凡笑了笑道:“倒也算不上胸有成竹,我也许不如李密聪明,但自问比他会用人,下面的人能搞定的,我就懒得动脑子了,但是李密不仅聪明,还很喜欢自己动脑子,凡事亲力亲为,久而久之,他自己越来越聪明,下面的人却越来越唯唯诺诺,不会独立思考了,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蠢,越来越依懒李密,如此一来,李密肯定也会更加不信任下面的人了,凡事都以自己的想法为准绳,刚愎自用,出事也就是迟早的事了。等着瞧吧,如今李密击败了张须陀,威震天下,声名远超翟让,烈火烹油,物极必反,若李密自处不慎,灾难即将临头了。”
  长孙无忌听完高不凡分析,禁不住抚掌道:“长卿言之有理,李密若为谋士,那必然是顶级的,但若为发号司令者,太聪明反而成了缺点,长卿如今身居高位依然能保持清醒,我就放心了!”
  高不凡苦笑道:“有无垢每天在枕边耳提面命,我能不清醒吗?简直是人间清醒啊。”
  长孙无忌不由哑然失笑,高不凡道:“无忌来找我,不会仅仅是为了告之张须陀的死讯吧?”
  长孙无忌点头道:“魏长史和杜中郎他们还在府里等候。”
  高不凡心中一动道:“张须陀一死,他们想必是要劝我出兵河间郡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眼下正是出兵的好时机,再迟就要便宜窦建德了,我也建议长卿你赶紧出兵。”
  “走,回去再细细地聊聊,张须陀一死,博陵崔氏也该作决定了。”高不凡点了点头,转身便往外面走去,忽又停住脚步,把一名婢女招来吩咐道:“去告诉无垢夫人,我有事先行离开,下午再来接她。”
  婢女连忙福身行礼应诺,来到崔诗柔的小院禀报道:“总管夫人,总管大人临事有事离开,下午再来接您。”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柔声道:“知道了,总管大人可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婢女摇了摇头道:“没说,不过婢子好像听总管大人和长孙参事说,什么张须陀阵亡了!”
  长孙无垢微微动容,自语道:“原来是张将军阵亡,嗯,如此一来,只怕夫君要出兵河间郡了。”
  崔诗柔疑惑地问:“无垢姐姐为何会觉得,张将军死了,高大哥就会出兵河间郡?”
  长孙无垢笑了笑道:“我也是猜的,且看看我猜得准不准。”
  崔诗柔甜笑道:“无垢姐姐如此聪慧,猜得肯定准,不过柔儿以为,河间郡根本不用打。”
  “咦,这是何故?”
  崔诗柔笑道:“我听阿爹说,河间郡近在咫尺,与咱们幽州的关系密切,而且河间郡的百姓对高大哥很有好感,还十分羡慕咱们幽州,所以柔儿以为,只要高大哥派出一支兵马进入河间郡,那些地方官绅自然就会主动投诚了,根本不用打。”
  长孙无垢闻言喜道:“但愿吧,能不动兵刀自是最好的,对幽州和河间的百姓都一件大好事。”


第573章 如虎添翼
  博陵郡治鲜虞县城,崔氏宗祠,博陵崔氏六房的代表人物都到齐了,作为族长的上谷郡太守崔弘昇还特意从上谷郡赶回来主持这次宗族会议。
  “族长,各房兄弟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老四崔弘度道。
  崔弘昇点了点头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张须陀将军已经在荥阳一战中阵亡,大隋最后的擎天柱石倒下了,皇上龙困江都,大厦倾塌在即,咱们博陵崔氏也得早作打算。
  清河崔氏本是咱们的同宗分支,大管事崔护眼光毒辣,早早选中了幽州总管高长卿,还将其女儿崔诗柔以平妻之礼嫁与高长卿,如此一来,清河崔氏在幽州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了。
  本人原本意属唐国公家的二公子的,奈何最后没有成事,前几个月,幽州总管高长卿亲自向老三提亲,为其兄弟裴行俨求娶老三的闺女道蕴,当时张将军仍在,大隋尚存一丝希望,所以我和老三便拖着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如今张将军阵亡了,大隋国祚料再难继,如今看来,这门亲事倒也划算,所以今日找大家来商量一下,若大家都同意,那老三便出面应了这门亲事吧。”
  崔弘昇说完全静静地望着各房的代表,于是大家便低声讨论起来,此举关乎整个博陵崔氏日后的前途命运,不得不谨慎。
  话说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虽然同宗同源,但年代久远,族亲之情已经淡如水了,而博陵崔氏发迹较早,自诩为崔氏正统,所以两家明面上和睦,暗里却在较劲,如今清河崔氏捷足先登,博陵崔氏若也倒向幽州,只能屈居于清河崔氏之下了。
  这也是当初崔弘昇试图选择李世民的原因之一,宁为鸡首,不作牛后啊,只可惜崔道蕴和李世民的婚事最后黄了,而如今这形势,倒向幽州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崔弘昇看着大家讨论了半天,这才道:“老三,闺女是你家的,你先来表个态吧。”
  老三崔弘图轻咳一声,问道:“大哥,前两个月,幽州总管高长卿灭了海盗高开道,命徐世绩为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为副总管出兵营州,攻打罗艺,不知战果如何?”
  崔弘昇皱了皱眉道:“营州孤悬关外,暂时还没有太多的消息传回来,但是徐世绩此人用兵奇正结合,麾下又有一千具甲铁骑,而尉迟敬德也是勇冠三军,想必罗艺不太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对了,河间郡倒是有不少消息传来,前段时间高长卿派了裴行俨率步骑一万出兵河间郡,所到之处,百姓士绅夹道欢迎,民心所向,兵不血刃就将河间的近半州县收入囊中了,如今就看河间太守王琮如何选择了。”
  在场一众博陵崔氏的代表闻言皆摇头叹息,看来高长卿真是民心所向啊,而且幽州实力强大,将河间郡收入囊中,一下个目标肯定是上谷郡了,之后就是跟上谷和河间接壤的博陵郡,近在咫尺,博陵崔氏如果不想鱼死网破,投靠幽州是唯一的选择,只是如此一来,就让清河崔氏比下去了。
  崔弘图沉吟了片刻才轻咳了一声道:“小女其实对裴行俨是挺有好感的,我看那小伙子也很不错,当时便亲口承认对蕴儿一见钟情,所以这门亲事……就应了吧,对咱们家族,对蕴儿都挺好的。”
  其他几房闻言也纷纷表态同意了,毕竟是百年华族,各房代表还是懂得审时度势的,面子顾然重要,但里子才是生死攸关的,为了家族的未来发展,被清河崔氏暂时比下去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如果高长卿日后坐了江山,博陵崔氏的发展前景也是无比远大的,凭借博陵崔氏的底蕴,要重新超过清河崔氏也不是不可能。
  崔弘昇轻吁了口气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老三你便亲自走一趟幽州应下这门亲事吧。”
  “那上谷和博陵二郡?”各房代表目光纷纷望向崔弘昇。
  崔弘昇捋须道:“我会寻一合适的时机,亲自把上谷郡的户籍和田亩薄献给高长卿,而博陵郡,还是由老二你做一做张郡守的工作,能不沾血自是最好的。”
  老二崔弘扬点头道:“这个没问题,张大人还是会审时度势的,而且以我跟他的交情,他能听得进去。”
  崔弘昇一拍大腿道:“那就这么定下来了,没有其他事的话,都散了吧。”
  于是乎,众人各自散去行事了。
  ……
  徐世绩和尉迟敬德二人,七月底兵分两路出关讨伐营州,一开始还算顺利,打得罗艺落花流水,毫无还手之力,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占领了柳城郡的大部,将罗艺的主力逼退到燕郡一带,但是近日却发生了一些变化,罗艺也不知许了什么好处,竟然从契丹和高句丽各借来了一支兵马。
  契丹骑兵还是挺厉害的,高句丽军队则擅长守城,这两支兵马一加入,瞬时改变了战场的形势,本来摧枯拉朽一般的幽州军被挡住了,进展变得缓慢了许多,照这样下去,再过一个月就要彻底入冬了,天气严寒,幽州军的补给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到时只怕不得不停下进攻的步伐,以待来年开春再战了,若是被神出鬼没的契丹骑兵断了粮道,那么形势会更加糟糕。
  此刻,幽州府内,高不凡正把一众谋士和战将聚在一起,站在沙盘前商讨解决困局的办法。
  此时只听杜如晦道:“高句丽军队擅长守城,野战能力不能行,只是帮助罗艺守城,所以对我军的威胁不大,倒是契丹骑兵的危害极大,目前,我军的粮道已经数次受到契丹骑兵的袭击了,损失不大,但也不小,这个威胁必须首先解决掉,否则必酿成大祸。”
  高不凡点了点头道:“这个问题的确挺严重的,大家可有解决的办法?要不干脆把契丹人的老窝给端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温彦博连忙道:“万万不可,契丹人如今还是部落联盟,结构松散,一旦受到外敌击,反倒会逼使他们团结起来,据属下猜测,罗艺肯定只是许了财货好处,说服部分契丹部落出兵助他而已,大人如果信得过属下,属下愿意代表大人出使契丹,说服他们不再帮助罗艺袭击咱们的粮道。”
  杜如晦闻言喜道:“这倒不失是个好办法,彦博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