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扬旌 >

第40章

隋末扬旌-第40章

小说: 隋末扬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不凡开玩笑道:“要不然二哥不当官了,与弟一起养马赚钱如何?”
  李靖摇了摇头苦笑道:“愚兄就算想养马,也没那个本钱,不怕直说,这次押送兵革的差事也是你嫂子花光了积蓄打通了关节才换来的。”
  高不凡闻言不由微微动容,李靖好歹也是个从六品的驾部员外郎,竟然混得如此拮据,连七品的县令都不如?不过也是,外放的官一般都要比京官油水足,除非品秩相差很大。
  “三弟是不是也觉得愚兄很没用?”李靖有点自嘲般道:“也许你嫂子骂得对,愚兄这个人就是死脑筋,不会过日子,每日除了当值,就是看书练功,也不会应酬别人。”
  高不凡皱了皱剑眉,正容道:“二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亦有所长,二哥只是生不逢时而已,一旦时机来临,以二哥你的才华定然一飞冲天,让嫂子刮目相看。”
  李靖闻言笑了笑道:“虽然知道三弟这番话是在安慰愚兄,但愚兄听了还是心里高兴。”
  高不凡给李靖斟了碗酒,一本正经地道:“我可不是在安慰二哥,若不信咱们可以拭目以待,二哥将来必然出将入相,天上的明月可以作证,嗯,鸣翠也可以作证!”
  安静侍立的旁边的美婢不由俏脸微红,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少爷让婢子作证,婢子就作证。”
  李靖哈哈一笑,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心境倒是上了几分,捋须笑道:“今日见了卢太守,愚兄才知道三弟不仅武艺了得,而且诗也作得极好,如今咱兄弟二人月下对酌,何不作几首好诗来下酒?”
  李靖此言一出,美婢水汪汪的明眸就盯紧了自家少爷,一脸的期待。高不凡却是一个头两个大,毕竟“文抄公”也是要费脑子的,而且有鉴于隋帝杨广的不良嗜好,在诗词方面还是低调些为好,所以便找了个借口搪塞了李靖,岔开话题道:“其实二哥有所不知了,眼前这处宅子并不是我们家的,只是向族长暂借来安置家眷而已。”
  李靖恍然道:“原来如此。不过现在张金称已经伏诛,三弟倒是随时可以举家搬回马场去住了。”
  高不凡欣然地点了点头,他之所以煞费苦心,不惜把李靖忽悠来,就是为了干掉张金称这个心腹大患,如今不仅目的达到了,还结交了李靖这尊未来战神,可谓是赚到了。
  不过,之前不认识李靖,高不凡就算忽悠他也没半点心理负担,如今二人已经结拜为兄弟,而且李靖还如此坦诚了说起自己的家事,高不凡的心里便越发的不安了,最终还是决定向李靖坦白。
  他又给李靖斟了杯酒,歉然道:“二哥,有件事我得如实向你说明,否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二哥听了若生气与弟绝交,弟也认了。”
  李靖略动容道:“三弟何出此言?”
  高不凡便把自己如何与魏征合谋,忽悠他李靖出兵的事说了出来,旁边的美婢鸣翠听完后也不禁捂住了小嘴,暗道完了,只以为李靖会大怒拂袖而去。
  岂料李靖只是苦笑道:“果如我所料,三弟你可真够狡猾的。”
  高不凡奇道:“咦……莫非二哥早就看出来了?”
  李靖摇了摇:“一开始愚兄确实被骗过去了,今日和卢太守一番谈话,愚兄才隐约瞧出了些许端倪。”
  高不凡惭愧地道:“那二哥你不生气?”
  李靖反问道:“为什么要生气?”
  “我骗了二哥你。”
  李靖笑道:“如果骗李靖是为了给李靖送功劳,但愿天下人都来骗李靖!”
  鸣翠扑哧的失笑出声,一颗悬着的心也为之落地了。高不凡却歉然地道:“我骗二哥出兵主要是为了消灭张金称这个仇敌,倒不是专门给二哥送功劳的,而且二哥也承担了极大的风险。”
  李靖捋须微笑道:“三弟能坦诚相告,愚兄心中甚慰,愚兄虽然不擅长与人应酬,但心眼并不实,其实昨天在半路上遇上孤身一人的魏征,愚兄已经产生了怀疑,之所以如约赶到飞鹰马场更多的却是为了求证,如若事情有变,愚兄可不会闷头吃亏!”
  高不凡闻言暗捏了把汗,幸好自己并无歹意,否则李靖的兵锋只怕会转而指向自己,于是端起酒碗诚恳地道:“弟自罚一碗,谢过二哥的宽宏大量!”说完一饮而尽。
  李靖暗点了点头,望向高不凡的眼神更加欣赏了,微笑道:“三弟其实不必介怀,正所谓非常人做非常事,愚兄反而更加欣赏三弟这种聪敏机变,行事大胆果决的气慨,真不失为少年英雄也。
  李靖之所以答应与三弟结拜,也是看在这一点上,如若三弟以为李靖因为功劳才与你结拜,那也太小瞧李靖了。”
  高不凡闻言微喜,连忙道:“弟安敢小瞧二哥,弟再自罚一碗向二哥赔不是。”
  李靖连忙伸手按住酒坛道:“二弟把好酒都喝光了,受罚的倒像是愚兄才对吧!”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鸣翠姐姐,再去拿三坛酒来,今晚我和二哥不醉归”高不凡朗笑着道。
  “好哩!”美婢鸣翠喜笑颜开地跑去取来了三坛酒,高不凡和李靖二人酒到杯干,感情倒是更加热络了。
  高不凡坦白后心情舒畅,只觉眼前的月色也分外可爱了,笑道:“二哥用兵如神,以六百隋兵大破三万贼兵,击杀匪首张金称,经此一战必名扬天下,上达天听,估计很快就会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弟在此先恭贺二哥青云直上。”
  李靖闻言亦禁不住心中微热,他文武双全,年少成名,却磋陀半生,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就别提有多苦闷了,这次立下剿匪之功,若能趁些机会在仕途上突飞猛进,那该有多畅快,不过,李靖知道希望不大,除非兵部尚书段文进倒了台吧,否则他很难翻身的机会。
  “三弟文武双全,这次剿匪又有功,卢太守亦如此欣赏你,在向皇上报捷的奏本上肯定有提你的名字,到时皇上说不定会封你个一官半职,以后咱兄弟二人指不定就是同僚了。”李靖微笑道。
  高不凡摇头道:“说实话,我这次是为了除掉张金称才铤而走险的,对功劳什么的倒不在意,对当官更加没有兴趣,当然,皇上如果赏赐财物,倒是多多益善。”
  李靖不由奇道:“三弟不喜欢当官?”
  高不凡耸了耸肩道:“当官又有什么好的,整日勾心斗角,还不如自由自在地养马赚钱来得痛快。”
  事实上,高不凡倒不是抗拒当官,而是抗拒当大隋的官,毕竟这个短命的王朝很快就要玩完了,乱世将至,还不如手中有马更吃香,到时想投靠谁就投靠,最不济也能自己拉起一支人马称王称霸。
  李靖虽然用兵如神,但终究不是神,无法预知大隋的未来,更不知道大隋已经没有多少年国祚了,要不然准猜到高不凡的意图,现在的他只是觉得自己这个结拜小弟很奇怪,说他淡薄名利吧,偏生又爱赚钱,说他爱财吧,偏生又仗义疏财!
  高不凡双提起一坛新酒,拍开封泥给李靖斟了一碗,有点惋惜地道:“可惜二哥明日就要动身出发了,要不然我定与二哥畅饮三天三夜,触膝长谈!”
  “来日方长,待愚兄将兵革押送到涿郡返程,便和三弟一起赶马进洛阳,到时大把时间畅饮聚话。”李靖微笑着说,心里却是有些怪异,明明高不凡只是十来岁的少年,但与之相处闲聊,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出年龄上的隔阂,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年少老成吧。
  高不凡喜道:“说的也是,对了,二哥以为这次皇上亲征高句丽能成吗?”
  李靖闻言顿时变得谨慎起来,良久才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如果皇上留在涿郡,此战必胜,如果皇上亲临辽东……”
  说到此,李靖便顿住了,隔了一会才摇了摇头道:“李靖作为臣子,不应对此妄加评论,刚才的话三弟就当我没说过吧。”
  高不凡目光一闪,点了点头道:“倒是我唐突了,也罢,不谈这个,对了,听说大哥乃道门中人,不知是真是假?”


第75章 夜谈(下)
  李靖犹豫了一下才道:“关于大哥的事,我本来不应该多嘴的,但李靖既然与三弟结拜了,三弟也理应对大哥这个人有所了解,没错,大哥的确师出上清门,但现在并不算是道门中人了。”
  高不凡奇道:“这是为何?”
  “上清门乃目前道教第一大门派,现任掌门王远知被推举为道门领袖,人称王法主,大哥正是出自王法主的门下。
  大哥天资聪敏,乃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所有人都以为大哥将继承王法主的衣钵,然而大哥为人洒脱不羁,不喜约束,行事随心所欲,经常违反道门清规,最严重的是,大哥还与佛门高僧道信相交甚笃,因而被上清门驱逐,剥除了道籍,所以严格地来讲,大哥现在已经不算是道门中人了。”
  “佛门和道教竟然如此水火不容?”高不凡不由失声道,记得后世的佛教和道教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明明相处得挺好啊。
  李靖奇怪地看了高不凡一眼:“佛道之争本来就由来已久,三弟难道不知?”
  高不凡虚心求教道:“弟还真的不是很了解,不如二哥给我讲讲吧!”
  李靖微笑道:“好吧,其实事情也不算复杂,道教乃本土教派,而佛教是外来的宗教,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佛教推崇轮回转世,二者信仰不同,教义相悖,产生矛盾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两派的矛盾剧烈激化还得从史上的两次灭佛事件说起。”
  “灭佛?”高不凡不由心头微凛,光听这两个字就觉得鲜血淋漓。
  李靖点头道:“没错,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第一次发生在北魏太武帝年间,第二次就发生在前朝,北周武帝年间,距今不过四十年而已,那会愚兄才刚出生不久。
  这两次灭佛事件背后都是道门在背后推动,北魏太武帝宠信天师道道长寇谦之,而且当时的宰相崔浩也信奉道教,受两人的影响,魏太武帝下旨诛杀僧人,拆毁佛寺,焚烧经书,禁止民间信佛。
  北周武帝灭佛的经过也差不多,都是道教在背后推动的,最后的结果要么僧人大量被杀,要么被逼还俗,国内所有的佛寺和经书几乎全部烧毁,对佛门的打击非常惨重。”
  “原来如此!”高不凡不由恍然,敢情佛道两派之争竟如此之惨烈,难怪两家的矛盾会那么深,也难怪虬髯客会被驱逐出师门的。
  这时,高不凡不由猜测起黑衣鬼脸人的身份来,既然佛道两家苦大仇深,他是如何同时搞到佛道两家的功法的?还把两家的功法揉合在一起自创出一门所谓的新功法。
  只听李靖又继续道:“幸好,我大隋自立国后,先帝实行儒、释、道并重的治国方略,佛道两家才得以和平相处,当今皇上虽然偏好道教,但也不排斥佛教,一直遵循先帝的做法,不过,佛门和道教之间的矛盾显然不可能完全化解的,明争暗斗也在所难免,大哥与佛门高僧道信私下相交,引起了道门内部的极大不满,上清门作为道教之首,逼于压力,也只能把大哥驱逐出门了。”
  “那大哥现在何处?”高不凡连忙问。
  李靖摇了摇头道:“大哥此人洒脱不羁,即便被逐出师门也不当一回事,快意任侠,行踪飘忽,我也不知道他现在何处,仔细算来,我也有三年时间没见到他了,三弟日后若有幸遇上他,倒是可以代愚兄约他到洛阳一聚。”
  高不凡闻言对这位便宜大哥倒是产生了一丝仰幕来,点头道:“好的,就怕大哥到时不认我这个三弟!”
  李靖微笑道:“三弟文武双全,性情也与大哥相仿,大哥怎会不认你,对了,愚兄这里有一部闲得无聊时所写的兵书,可以作为信物,三弟得空也可以看一看,或许会有些许裨益。”
  李靖说完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来,但见封皮上写着“六军镜”三个字,字迹铁划银钩,苍劲而有力,显然是出自李靖手书。
  高不凡连忙郑重地接过:“二哥果然是文武全才,自古著书立说者能有几人,弟定当认真拜读。”
  李靖有点不好意地笑了笑,他磋砣半生,闲得无聊才写了这本兵书《六军镜》,可惜名声不显,也没有书局愿意给他出版,只好自己抄写了几部送给贵人,试图得贵人赏识,可惜贵人们显然都瞧不上眼!
  这也难怪,一个未曾真正带兵打过仗的人写出来的兵书,谁会瞧得上眼?《孙子兵法》他不香吗?
  然而高不凡却是知道李靖的牛比,所以当场就认真翻阅起来,读到不懂的地方就立即问,这下倒是搔倒李靖的痒处了,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不得不说,有些人平时虽然不善言辞,可一旦提起他的专长来,突然间便变得舌灿莲花,此刻的李靖就是如此,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就连旁边的美婢鸣翠也听得津津有味的,懂不懂不没关系,关键是结合真实战例的讲法十分生动有趣。
  高不凡的悟性自然不是鸣翠可比的,再加上穿越之前就是职事军人,所以一点就明,还能举一反三,这让李靖惊喜得如获至宝,相见恨晚,恨不得把家底都全掏出来教授给高不凡。
  人生于世,朋友易得,知己难寻啊!
  不知不觉间,一本《六军镜》就讲完了,李靖还有点意犹未尽,但此时已经过凌晨,侍立在傍边的鸣翠不住地打呵欠,最后竟趴在高不凡旁边的桌面睡觉了。
  高不凡见状把外裳脱下来轻轻披在她身上,眼下已经是仲秋了,夜深寒重,这妮子睡在这里只怕会生病。
  李靖瞥了一眼俏脸红扑扑的美婢,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低声道:“时辰也不早了,三弟也该歇息,等愚兄从涿郡归来再与你触膝长谈吧。”
  高不凡有些遗憾地道:“时间过得真快,那我送二哥出去。”
  “不必了!”李靖摆了摆手,又指了指睡着的美婢,微笑道:“省得吵醒了鸣翠姑娘,秋深露重,三弟还是赶紧送她进屋去歇着吧,小心着凉了。”
  高不凡闻言只好点了点头:“那二哥明天什么时候动身,我送你一程!”
  “三弟明天起得了身再说”李靖暧昧一笑,径自离开了院子。
  高不凡难得嫩脸微热,目送着李靖离开,这才低头望向如海棠春睡一般的美婢,不由怦然心动。
  高不凡自然明白鸣翠是娘亲给自己准备的通房丫头,也知道鸣翠自己的心思,所以即便现在把她抱上床睡了,应该也没有问题的。
  一念及此,高少爷不由小腹发热,再一看鸣翠那动人的窈窕身姿,该鼓的地方鼓,该细的地方细,便更加的蠢蠢欲动起来。
  正当他准备有所行动时,却又醒起黑衣鬼脸人的警告来,修炼有小成之前不能近女色,但该死的是,黑衣鬼脸人也没说什么程度才算小成,关键也没说碰了女色会有什么后果,若是烂JJ什么的岂不坑爹?
  高不凡深吸了数口气,总算把欲念压了起去,轻手轻脚地抱起美婢温香软玉般的娇躯,往房间内走去,轻轻地放在床上盖上被子,这才悄悄地离开,去了隔壁房间独睡。
  这个时候,高不凡忽然间觉得,其实做柳下惠并不难,结果第二天,再见到鸣翠时,发现后者的眼睛红肿,见到他也不理不睬的,凭他如何舌灿莲花也哄不好,不由感叹柳下惠确实难做!


第76章 马似云来
  第二日一早,李靖便率兵离开了蓨县,继续押运兵革北上涿郡,所谓的涿郡即现在的北京一带,再往北就是长城,过了长城便是奚族和契丹人的地盘,而从涿郡往东出发,一路东行即可抵达辽河,那里正是大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