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扬旌 >

第429章

隋末扬旌-第429章

小说: 隋末扬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不凡愕了一下,恍然大语道:“原来如此,敢情韩老实早就知道功法的缺陷所在了,只是一直不告诉我,岂有此理,这家伙一点也不老实,看朕怎么收拾……咳,还是算了吧!”
  被白妞儿幽怨善嗔怪的眼神一剜,高某人立即便识趣地改了口,不过这个时候,高不凡不禁想起韩老实当初跟自己说过的一番话,他说之所以传授自己内家功法,是要利用自己做一件大事,莫非就是想让自己帮他把女儿从佛门中“抢”回来?嘿嘿,那自己现在算不算是完成任务了?
  白云裳见高不凡嘴角上扬,情不自禁地得意外露,不由蹙了蹙黛眉问道:“皇上在想什么?”
  高不凡连忙轻咳一声道:“朕在想给你爹,不对,给咱爹封个郡公,还是国公好,嗯,小云也得有封爵才行。”
  白云裳脸上一红,摇头道:“啥官爵也不用封。”
  “那怎么行,再怎么说也是朕的老丈人和小舅子啊,要是不封个郡公以上,岂不是委屈云裳你了。”
  白云裳柔声道:“臣妾不觉得委屈,而且父亲他必然也不稀罕官爵的,至于小云,便让他自己在军中打拼好了,日后若能靠军功封爵,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靠裙带关系得来的,终究是不踏实,还会惹人闲话。”
  高不凡闻言既敬且爱,把白云裳拥入怀中紧紧了抱住,感慨道:“云儿你能留在朕身边,真是朕的福气,佛家不是信轮回吗?若是有下辈子,朕陪你一起敲木鱼念佛,来弥补你这辈在佛前许下的宏愿吧。”
  白云裳心尖儿一颤,柔肠百结地道:“皇上已经纠缠云裳一辈子了,下辈子还要继续纠缠云裳吗?”
  高不凡愕了一下,继而笑着反问道:“不行吗?”
  白云裳哭笑不得,掐了某个无赖一下。


第826章 太平观享太平
  是夜,虽然没下雪,但是很冷,墙角的一株老梅正开得灿烂,幽幽暗香散入夜色中,沁人心脾。院子里燃着一堆篝火,篝火上架着一只已经烤得金黄的全羊,浓郁的肉香把幽幽的梅香都覆盖住了,油脂滋滋地往外冒,让人食指大动。
  高不凡把烤全羊翻了个身,往上面撒了一把自制的香料,那香味顿时更加浓烈了,院子外的侍卫都禁不住直吞口水。
  篝火旁边还有一张石桌,上面摆放着酒杯酒壶等一应器皿,还有一只温着黄酒的红泥小火炉,酒香扑鼻,混着那诱人的肉香,能把人满肚子的馋虫都勾起来。
  这时,忽然人影一闪,篝火对面竟多了一名大汉,暗红色的络腮胡子十分扎眼,一双虎目顾盼之间,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威势,赫然正是虬髯客张仲坚。
  虬髯客在火堆旁坐下,毫不客气便撕下一条热气腾腾的羊腿大块剁颐起来,一点也不怕烫。
  这时,一队侍卫抽刀扑了进来,当见到高不凡摆手示意,便又悄然退了出去。
  高不凡提起酒壶给虬髯客斟了杯黄酒,笑道:“大哥别只顾着吃肉,也喝点酒。”
  虬髯客却直接拿起酒壶对着嘴吮了一口,又睨了高不凡一眼,见对方神色如常,这才笑道:“三弟算准了我今晚会来?”
  高不凡摇头道:“拿不准,碰碰运气罢了,不过有好酒好肉的话,我想大哥来的概率会大些。”说完毫不介意地取过酒壶给自己也斟了一杯酒。
  虬髯客见状笑了,又撕了一条羊腿丢给高不凡道:“我还以为三弟当了皇帝后会变得讲究,还好,这烤肉的手艺也跟以前一样,没有落下,哈哈!”
  高不凡接过羊肉啃了一口,笑问道:“要不然呢?大哥是不是掉头就走,以后就当没有我这个三弟?”
  虬髯客哈哈笑道:“那倒不至于,只不过以后能少见面就少见面,三弟你是知道大哥我的性格,喜欢无拘无束,我行我素,若跟三弟你相处,无时无刻都谨守君臣礼节,那干脆把大哥我咯嚓掉算了。”
  高不凡哑然失笑道:“我就知道这样,所以烤了全羊等大哥你来。”
  虬髯客感慨道:“三弟今非昔比了,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侍卫,其中还有不少高手,大哥我溜进来也费了不少功夫,要不是闻到肉香酒香,只怕就打退堂鼓了。”
  高不凡苦笑:“我也很苦恼,自从上次发生慧嗔老尼的事后,魏先生和杜先生便开始大肆网罗武功高强之辈保护我的安全,还是以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好啊,不过大哥下次来找三弟喝酒,可以直接从大门走进来,三弟保证没人敢拦。”
  虬髯客睨了高不凡一眼道:“当真?可是三弟白日间才把王真人给扣为人质了。”
  高不凡正容道:“三弟哪敢扣留王法主,要是朕不留王法主,道门上下反而会不安稳吧。”
  虬髯客闻言目光一闪,咧嘴一笑:“说的也是,不过三弟不能厚此薄彼,既然给佛门塑了一尊百丈金身大佛,何不也赐道门一座太平观呢?”
  高不凡轻咦一声道:“大哥不是脱离了道门了吗?这时为何又替道门打抱不平呢?”
  虬髯客挤了挤眼道:“佛道无争,天下太平,岂不善哉?想必这也是云妃娘娘和青妃娘娘喜闻乐见的,嗯,韩师弟当初传授三弟佛道同修的功法,想必也是为了求同存异,化解佛道两家的争端。”
  高不凡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道:“在理,那大哥觉得这座太平观建在何处合适?”
  虬髯客笑道:“涿郡的北都正在营建之中,我认为可以建在北都,想必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个牛鼻子会十分乐意的。”
  高不凡击掌道:“好主意,就这么办,对了,王真人新收的那名弟子姓林,可是叫林士弘?”
  虬髯客轻咦了一声道:“三弟如何得知?嗯,此人的确叫林士弘,巧得很,竟然跟豫章林士弘同名同姓。”
  高不凡点头道:“的确很巧!”
  虬髯客啃了一口香喷喷的羊肉,笑问道:“三弟觉得这座太平观建得值吗?”
  “值,再多建两座也值了。”高不凡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虬髯客哈哈一笑,兄弟二人大块剁颐,很快,整只烤全羊便都进了哥俩腹中。
  虬髯客拍了拍肚皮道:“酒足肉饱,天也聊完了,大哥便不打扰三弟休息了。”说完若有深意地瞥了一眼屋内。
  “大哥好不容易来一次,这就走了?要不多住几天吧。”高不凡有点不舍地道。
  虬髯客摇头道:“不了,三弟如今的身份大不同了,终究是不太自在。”
  高不凡苦笑道:“好吧,那我便不挽留了,大哥接下来准备去哪里云游?”
  虬髯客洒笑道:“既然是云游,哪里说得定,可能是东,也可能是西,或者大哥我一时心血来潮,跑到海外蛮夷之地弄个皇帝来过把瘾也说不定。”
  高不凡打趣道:“那大哥要做好向朕进贡的准备了,天朝上邦赏赐丰厚,定不会让大哥你吃亏的。”
  虬髯客哈哈一笑,又正容道:“李世民这小子可不好对付,三弟可别掉以轻心,还有突厥那个女人也不简单。”
  高不凡自然知道李世民不好对付,这位可是真正历史上的雄主,等自己搞定萧铣,平定整个江南之后,与李唐定鼎之争才真正开始呢,至于突厥,则是一个比李唐更加强大的对手。
  “多谢大哥提醒,三弟会小心的。”高不凡点了点头道。
  虬髯客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道:“走了,嗯,归玄道长托我带句话给三弟,善待楚国的臣子和百姓。”
  虬髯客说完纵身上了屋顶,眨眼便消失在寒夜中。
  高不凡默默地给自己斟了杯酒,心境难得的悠闲平静,今日王远知和道信联袂而来,很明显,道门和佛门已经达成了默契,说明两派要和平共处,这是好事。
  另外,王远知不仅主动提出给云裳医治,还送了自己一份大礼,也算是交上一份投名状了,而自己投挑报李,答应给道门建一座太平观,道门应该也淡定了吧。
  高不凡正思索着,身后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一股熟悉的体香也随之扑鼻而来,转首一看,果然见到白云裳温柔地站在身后。
  “张大侠走了?”白云裳柔声道。
  高不凡点了点头,将杯中酒饮尽,白云裳提起酒壶给前者满上,然后又给自己斟了一杯,凑到唇边轻抿了一口,双颊顿时飞起两朵醉人的酡红。
  高不凡愕了一下,脱口道:“云裳你破戒了!”
  白云裳抿嘴一笑:“从今之后,云裳就是红尘中人了,何来破戒一说。”说完将杯中酒饮尽,脸上红霞更艳了,眼波盈盈,美得动人心魄。
  高不凡不由心中一荡,不过想到白云裳腹中的小生命,顿时欲念全无,眼见白妞儿还要给自己斟酒,赶紧把酒壶夺去,郑重地道:“大肚婆不能喝酒!”
  ……
  天宝二年一月,正月十五灯节,高不凡在一众谋臣将士的簇拥之下进了豫章城,夹道两边都是跑来看热闹的百姓。
  对于齐军的到来,豫章城的百姓一开始还十分恐惧的,后来发现这些齐军纪律严明,对城中的百姓秋毫无犯,胆子便渐渐大起来,后来更是完全不怕了,有人甚至跑来询问齐军还招不招兵呢。
  高不凡进了林士弘的皇宫,裴行俨和尉迟恭两人在一旁伴驾,裴行俨一边行一边纳闷地道:“末将和尉迟将军进城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本以为林士弘在搞什么阴谋诡计,所以暂时按兵不动,岂料几天后,林士弘的皇后竟然带着一群女人打开宫门投降了,此后我们搜遍了整个皇宫都没找到林士弘,林士弘的皇后和妃子们都不知他跑哪去了,皇上你说怪不怪?”
  高不凡倒是知道林士弘去哪了,所以摆了摆手道:“既然找不到便不用找了,所有通缉告示全部取消吧。”
  裴行俨和尉迟恭奇怪地对视一眼,不过还是恭身道:“是!”
  “还有林士弘的后宫妃嫔,宫女等全部放还家中,不得留难,如有强行霸占者,斩!”高不凡冷冷地道。
  在场一众将士凛然应诺,不过高不凡马上又话锋一转道:“若对方自愿,另当别论!”
  此言一出,将士们顿时都喜形于色,宫中的女人大多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把她们放回原来家中过苦日子,肯定大多不愿意的,能找个齐国大臣或将官嫁了也不失是个好办法,即便是作妾,至少下半辈子也能衣食无忧。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高不凡自然明白麾下的心思,所以才开了这个口子,毕竟若想马儿跑得快,总得无让马儿吃个饱,只要双方你情我愿,自己没必作这个恶人。
  天宝二年正月,豫章林士弘平定,长江以南只剩萧铣了!


第827章 铁打的可敦,流水的可汗
  时间回推几个月,天宝元年的十月底,郁都金山东麓,额根河西岸,突厥牙帐。李世民凭吊完处罗可汗的灵位后,又参加了颉利可汗的继位仪式。
  目前的突厥十分强大,号称有控弦之士百万,疆域辽阔,比全盛时期的大隋还要大得多,譬如契丹和奚人等地方的小部落,或者小国都依附突厥,所以前来参加颉利可汗继位仪式的人很多,李世民只是其中之一。
  另外,割据朔方的军阀梁师都,以及割据榆林的军阀郭子和也来了,而且是本人亲自前来,以示对突厥可汗的尊重。
  前文便提到过,刘武周、梁师都和郭子和都是依附突厥的割据势力,说得不好听点,这三人都是突厥的走狗,每年给突厥牙帐上贡,以换取突厥人的支持。
  其中刘武周被突厥封为定杨可汗,梁师都则被突厥封为大度毗伽可汗,郭子和也被封为平杨可汗,但是这位仁兄还有点家国廉耻之心,婉拒了这个侮辱隋杨的封号,最终改授屋利设(突厥官名)。
  且说颉利可汗继承汗位后,按照规矩,续娶了义城公主为可敦,这时,义城公主便坐在颉利可汗身边,接受群臣和来宾的参拜。
  义城公主是隋朝宗室子女,与杨广是同辈,当初嫁给突厥启民可汗时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启民可汗死后,改嫁给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始毕可汗也挂了,她又改嫁给始毕可汗的弟弟处罗可汗,如今处罗可汗也挂了,她又改嫁了处罗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真是应了那句铁打的可敦,流水的可汗。
  仔细算来,义城公主已经嫁到突厥二十三年了,今年三十八岁的她竟换了四任丈夫,真是令人咋舌。
  三十八岁的年纪并不算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再加上保养得好,经过盛装打扮的义城公主端坐在颉利可汗旁边,看上去似乎比颉利可汗还要年轻得多,冷艳端庄,不怒自威!
  毫无疑惑,这是一个既美丽又强势的女人,其心计和手段都是高级玩家的水平,光从大隋灭亡后,她依旧能在突厥站稳,甚至呼风唤雨便可见一斑,就连旁边的颉利可汗的表情动作,似乎都有点怕她。
  这时,群臣参拜完毕,轮到一众宾客上前行礼了,只见李世民行前施了一个礼道:“大唐使节李世民,拜见突厥可汗、可敦,恭喜可汗可敦喜结连理,百年好合。”
  颉利可汗点了点头,正打算客套几句,可敦义城公主却面色一沉,厉声道:“李世民,你居然还敢来,来人啊,把此人拿下去斩了。”
  数名突厥兵立即拔刀冲了进来,李世民面色急变,史大内和侯君集嗖的护在他左右,厉声喝道:“谁敢动手,退下!”
  那几名突厥兵望向座上的颉利可汗,见到后者默不作声,脸色似乎有些难看,顿时犹豫了。李世民定了定神,皱眉道:“不知世民什么地方冒犯了可敦?”
  义城公主瞥了面无表情的颉利可汗一眼,冷厉地道:“明知故问,酅国公是怎么被你们父子害死的?”
  酅国公即代王杨侑,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打着“志在尊隋”的幌子攻入长安,将当时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迎立为帝,年号义宁,结果第二年杨广在江都一死,李渊便逼着杨侑把帝位“禅让”给自己了,并且假惺惺地封了杨侑为酅国公,幽禁在长安一年多,今年上半年,杨侑却突然“病死”了,所以义城公主此刻显然是在兴师问罪。
  李世民心念电转,一边衡量着义城公主要杀自己的决心,一边分辩道:“酅国公是因染了伤寒而逝的,并非我等加害于他,酅国公府所有下人都可以作证。酅国公自从禅位后,皇上待他向来优厚,又怎么会加害于他呢,还请可敦明鉴!”
  义城公主冷笑一声道:“当初哀家提出接酅国公到突厥小住,李渊不允,如今死无对证,全凭你们父子空口白牙,叫哀家如何相信你们?”
  李世民义正辞严地道:“当初并非皇上不允酅国公来突厥,而是酅国公自己体弱多病,觉得适应不了突厥的气候,所以才拒绝了可敦的邀请的,酅国公当初回信的笔迹想必可敦也认得,如今咋污蔑我父皇不允呢?我们李家父子向来行事光明磊落,绝不会做出此等下作之事来。”
  义城公主怒极反笑道:“你们李家父子光明磊落?那李渊是如何夺了我大隋的江山的?”
  李世民面不改色地道:“杨广倒行逆施,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不顾百姓死活数征高句丽,百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天下大乱,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何错之有?
  父皇当初起兵本意是志在尊隋,匡扶隋室,岂料逆贼宇文化及在江都弑君谋位,天下形势愈加糜烂,百姓有倒悬之急。酅国公自感年幼,无力扭转乾坤,自愿将皇位禅让给家父,乃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而家父临危受让,不过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着想而已,绝非要抢夺大隋的江山。”
  义城公主不由冷笑不止:“好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