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扬旌 >

第437章

隋末扬旌-第437章

小说: 隋末扬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真以为我李世民怕你不成,你此时若立即撤兵回去,朕可以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以后突厥和大唐还是友邦,若冥顽不灵,朕不妨让你这二十万大军葬身关中。”
  颉利可汗冷笑道:“好大口气,只是本汗不太相信你有这个能耐。”
  “那不妨走着瞧。”李世民说完转身就走。
  颉利眼珠一转,高声道:“且慢,也许咱们可以再谈谈的。”
  颉利可汗本来就拿不准,再加上不久前吃了一场小败,如今又看到李世民底气十足,于是更加心虚了,这就是孤军深入的结果,他也怕久待生变,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啊。
  李世民见状便知道暂时把颉利给镇住了,于是两人便隔着渭水谈判,最后颉利被说服了,答应退兵,但李世民必须负责担颉利这次出兵的花费,并且赔偿一定数额的财物。
  很明显,颉利这是想大捞一笔再走,经过一番谈判,李世民和颉利终于达成了协议,杀白马签订和约,是为便桥之盟。
  就这样,李世民暂时化解了这场登基之后遇到的最大危机,至于赔了多少钱物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看颉利满载而归的样子,应该不会少的。
  李世民隔着渭水目送颉利大军撤走,双手拳头紧捏,眼中杀机浓烈,这场毕生的奇耻大辱,待击败了高齐后,他将会连本带利向颉利讨还。


第840章 坚韧不拔秦叔宝
  蜀地,资阳郡威远县,六月天时,烈阳似火,浑身浴血的秦叔宝纵马在唐军的包围圈内纵横冲杀,手中两条熟铜锏上下翻飞,碰之者死,触之者残,当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威猛无比。
  然而唐军的骁勇也是天下闻名的,他们前仆后继,悍不死地迎着秦叔宝扑去,牢牢地封死齐军突围的去路。如此残酷的战斗已经持续了近个时辰,齐军和唐军都死伤很大,但唐军的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始终把齐军围困在这片谷地内厮杀。
  眼下是大齐天宝三年六月,也是大唐武德五年六月,距离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登基后还不足一个月。虽然高不凡已经下诏讨伐李唐了,但蜀地闭塞,再加上下游的巴东郡为唐军所控制,切断了长江三峡水道,所以高不凡的诏令目前还没送到巴蜀,换而言之,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人还不知道齐唐两国已经正式开战了。
  日前,秦叔宝率领三千齐军离开驻地,来到资阳郡威远县,本打算剿灭盘据在这一带的一小股山贼的,岂料竟然中了唐军的埋伏,被困死在这处山谷中。
  而这次设伏秦叔宝的人正是李唐的蜀汉道行军总管李袭誉。事实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不久后便命令李袭誉和李孝恭两人消灭巴蜀一带的齐军了,换而言之,在高不凡发出征讨李世民的檄文之前,李世民就已经打算先下手为强了。
  巴蜀对李唐来说非常重要,是一块无可替代的战略要地,不仅能提供大量的粮食和人口,而地处长江上游,顺江东下可横扫江南江北,所以当初高不凡只身入蜀获得佛门支持,硬是从唐军手中夺走了巴郡和嵋山郡等地时,李世民便劝李渊动手,绝对不能让巴郡这种战略要冲落入高不凡之手,但是,当时李渊害怕与高齐开战,所以没有采取李世民的策略。
  如今李世民夺取了李唐的政权,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巴蜀一带的齐军,拔除这根窝心刺,好把整个巴蜀纳入李唐的控制,可见李世民对巴蜀的重视。
  尽管高不凡早就提醒秦叔宝和罗士信要小心唐军突然发难,但秦叔宝还是大意了,中了李袭誉的埋伏,被困在这片绝地中脱不得身。
  不过秦叔宝性情坚毅,身经百战,当初跟随大隋第一名将张须陀征战八方,比这艰难惨烈的战斗又不是没有经历过,所以他这时十分沉着,呼的一锏扫出,将一名唐将扫落马下,轻夹马腹一带而过,铜锏咣的一声砸在这名唐将的头盔上,只见这名唐将的头盔和脑门都塌了进去,黄白之物汨汨而流,眼珠凸出,已然死于非命了。
  李袭誉站在高处看到这幕,亦禁不住脑门阵阵发冷,好一个秦琼秦叔宝,真不愧是张须陀麾下的三虎将之首,如此不利的情况下竟然还临危不乱,下手又狠又稳。
  “取本将的三石弓来!”李袭誉大喝一声,身后的亲兵便立即取来了一把铁胎强弓。
  李袭誉戴上开弓用的板指,这才接过三石强弓,先试了试弓弦,然后弯弓搭箭,目光如鹰一般追随着在阵中冲杀的秦琼。
  这时秦琼的战马突然扬起前蹄,李袭誉心中一喜,就是现在,他吐气开声,猛地一拉弓弦,将弓拉了个满月,只听得嘣的一声,仿似裂帛,利箭就像流星般直取秦叔宝的后心。
  秦琼突闻弦响和利箭破空的尖啸,不由心头一凛,下意识地一拧身,回手就是一锏急砸而出。
  咣的一声,秦琼这一锏只扫中了箭杆,而利箭的力道太猛了,只是偏了一下,斜斜地击中了秦琼的左肩,卡嚓一声,箭头在铠甲上擦出一寸火花,然后便从甲片的缝隙间刺了进去,入肉颇深,鲜血倾刻间就弥漫出来了。
  咣当……
  秦琼吃痛之下,左手的熟铜锏当场掉落下马下。
  “秦将军!”四周的亲兵大叫,呼啦地拥上前,堵住四面八方。
  李袭誉本来再想射出一箭的,见状不禁暗叫可惜。
  秦琼皱了皱眉,伸手把箭杆截断,带着箭头继续冲杀,虽然只剩下单锏,却是越战越勇,就好像游戏中的大boss,越是残血,武力值点数越高,只见他像砸西瓜似的,试图挡路的唐军都被他开了瓢。
  终于,秦琼带着手下弟兄杀出了一条血路,但三千齐军已经不足五百了,剩下大部份还被困在谷中。
  秦琼勒定马回首望去,虎目圆睁,旁边的亲兵急劝道:“秦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当务之急是赶回驻地,等召集人手再来解救众弟兄吧。”
  秦琼咬了咬牙,策马往资阳郡的郡治盘石县方向奔去。李袭誉见到秦叔宝突围而去,不由暗叹了口气,秦琼终究是老成稳重,顾全大局,若是换了罗士信,想必会重新杀回头送死。
  “追!”
  李袭誉明显不甘心就这样放走秦叔宝,所以下令一支骑兵追杀上去。
  “秦大哥,敌人骑兵追上来了,属下带人抵挡一下,你先走!”樊虎不由分说,率了麾下弟兄拨转马头迎战。
  秦琼马不停蹄继续往前飞奔,当转过一处山坳时,道旁突然寒光一闪,一条人影竟从草丛中快如闪电般扑出,一刀便刺向秦琼的咽喉,端的是快速绝伦,迅似惊鸿!
  秦琼大惊,猛地往后一仰,使了一招铁板桥,整个人几乎躺在马背上了,然而来人的反应也是极快,一刀刺空后从战马上方掠过,刀尖改为斜劈,瞬间把战马的脖子给劈断了。
  卡嚓……
  马首轰然坠落,鲜血狂飙,马尸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前飞出十几米才轰然倒地,而马背上的秦琼也被摔飞出去,狠狠地砸在地上几乎岔了气,半天爬不起来,但他的右手还牢牢地握着那根铜锏。
  这名突然施袭者飘然落地,就像一片残叶,他转过身来,赫然戴着一副金色的鬼面具,右手倒提着一柄血淋淋的腰刀。
  鬼面人向着趴在地上的秦琼行去,面具后的双眼闪着火焰一般的冷芒。本来趴着的秦琼突然一转身,手中的熟铜锏呜的一声脱手飞出,打着急旋扫向鬼面人,正是秦琼的夺命绝招——撒手锏。
  这一锏灌注了秦琼的全身力道,角度极为刁钻,只要被扫中,不死也得残废,然而鬼面人的眼中却闪过一丝轻蔑,脚步一闪,便像鬼魅般避过了铜锏,甚至有暇正了正脸上的金色鬼面具。
  秦琼眼中闪过一丝骇然和绝望,来人是个顶尖高手,一身功夫只怕不比大齐皇帝高不凡弱。
  “你到底是谁?”秦琼吐出一口鲜血问道,他不怕死,但想知道自己到底死在谁的手下。
  鬼脸人没有理会他,只是举起了屠刀,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数点黄芒急射而至,分取鬼脸人的上中下三路,同时一把洪亮的声音传来:“阿弥托佛,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鬼脸人一刀挥出,将几点黄芒劈落,原来是三粒佛珠,而此时三名穿着僧袍的和尚已然奔至,拦在了秦琼身前,为首者赫然正是凌云寺住持海通禅师。
  秦琼松了口气,站起来感激地:“感谢海通禅师出手相救。”
  “阿弥托佛,秦将军先走!”海通和尚道。
  秦琼鞠了个躬转身大步离开,鬼脸人目光冷冷地道:“秃驴找死!”说完身形一闪便向着海通和尚扑去。
  “阿弥托佛,施主身上不仅有杀气,还有邪气,何不放下屠刀,改邪归正呢?”海通和尚身形一动,凌空拍出一掌,而与他同来的两名和尚则亮出了戒刀,一左一右攻向鬼面人。
  且说秦琼一口气奔回资阳郡的郡治盘石县,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立即调集数万齐军由原路杀回去。
  秦琼和李袭誉在内江县境内奋力激战七次,终于将唐军击退,一路追至资阳郡和蜀郡的交界处,这才停止了追击了。
  李袭誉退回蜀郡境内,不由仰天长叹,在天时地利占尽,有心算无心的情况竟然也没能击败秦琼,看来天命真的在高齐啊,不过秦叔宝此人的确厉害,坚韧不拔得可怕,唉,如今只能寄希望于李郡王那边了。
  秦琼终于让军医把插在肩头上数日的箭头拨了出来,由于疲劳和失血过多,他的脸色有点苍白,连走路都有点不稳了。
  这时,一名亲兵急急走进帐内禀报道:“秦将军,刚收到罗将军从巴郡派人送来的急报,巴县城遭到李孝恭的突然袭击,如今已被十万唐军重重包围,请秦将军立即驰援。”
  秦琼似乎并不意外,点了点头道:“本将知道了,让来人通知罗将军,援军三日内必然赶到。”
  亲兵凛然退了出去,秦琼站起来淡道:“披甲!”
  亲兵们欲言犹止,不过还是取来了战甲替秦琼披上,后者提了熟铜锏便走出大帐,厉声喝道:“全军集合。”


第841章 指挥若定徐懋公
  李孝恭发动十万唐军,分别从涪陵郡、宕渠郡和巴东郡突然袭击了巴郡,其中水师有两万人,大小战船超过一千五百艏,沿长江逆流而上。负责镇守巴郡的罗士信逼于唐军势大,采取了收缩防御策略,将兵力集中在郡治巴县城,婴城固守,齐军的水师也在临江门一带的江面上结寨迎敌。
  李孝恭不愧是李唐的宗室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他指挥唐军由水陆四路进攻,一路攻城拨寨,短短数日间便荡平了罗士信沿途布置的数十据点,兵临巴县城下了。
  正所谓兵贵神速,李孝恭抵达巴县城下,立即便下令发动猛攻,抛石机将灌装了火药的石雷不停地掷向城头,分明就是李唐版的飞天雷,虽然威力不及高齐的飞天雷,但也不容小瞧。
  在唐军疾风骤雨一般的攻击下,城中的齐军井然有序地防守着,同时还以颜色,抛石机居高临下地将威力更大的飞天雷掷入唐军的阵中,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城门附近突然轰的一声巨响,硝烟冲天弥漫,原来守军往城下扔了一枚“万人敌”,包裹着几百斤火药的“万人敌”轰然爆炸,将试图用攻城槌撞击城门的几十名唐军给团灭了,威力骇人。
  李孝恭的心头在滴血,但脸上却毫无波动,命令唐军更加猛烈地进攻,正所谓慈不掌兵,作为三军统帅,早就见惯了生死,意志坚如磐石,心肠硬若铁石。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牺牲在所难免,只有取得胜利,牺牲才是值得的,为了消灭齐军,拿下巴县城,李孝恭甚至已经作好了牺牲三分一兵力的准备。
  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唐军阵营里才响起了金声。看着潮水般退下去的唐军,巴郡太守萧瑀才长长地松了口气,作为一介书生,如此铁血惨烈的战斗场面,他还是第一次直面参与,难免紧张万分。
  罗士信披挂戴甲,手持长枪,仿佛一座铁塔,他看了萧瑀一眼,淡定地笑道:“萧大人莫紧张,才刚刚开始而已。”
  萧瑀脸上微窘,目光望向居中而立的那名黑衣青年,只见这名青年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龄,一身黑色的长衫,神色淡定自若,颇有点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味道。
  “徐大总管似乎胸有成竹,可是有了退敌妙策?”萧瑀禁不住问道。
  原来这名黑衣青年不是别个,正是徐世绩,早在两个多月以前,高不凡便密令他秘密潜入巴蜀,只是一直在巴县城深居简出,没有现身罢了。
  徐世绩微笑道:“李孝恭是一名良将,但是这次操之过急了,只想着兵贵神速,速战速决,殊不知攻城乃下下之策,且让他消耗几日再觅机反击吧,但愿秦将军那边无碍吧。”
  罗士信自信地笑道:“大总管放心,秦大哥向来很稳,出不了岔子。”
  徐世绩点了点头道:“那就最好,只是李唐突然发难,不知是李渊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主意。”
  罗士信道:“肯定是李世民的主意,李渊这只老狐狸虽然老谋深算,但是计较太多,难免优柔寡断,而李世民这小子则不同,行事果断强硬,梁师都、郭子和、刘武周三人,他说收拾就收拾了。”
  “嗯,这的确像是李世民的风格,不过跟咱们大齐开战也不是李世民能说了算,再加上还有太子制肘,除非……”徐世绩说到这里目光一闪。
  很明显,现在徐世绩等人还不知李世民已经发动兵变夺权了。
  萧瑀脱口道:“徐非李世民已经真正掌权。”
  徐世绩点了点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李唐内部必然发生了大事,皇上估计会下旨,甚至已经下旨对李唐宣战了。”
  罗士信沉声道:“不管皇上有没有下旨,唐军已然杀到眼前了,干他大爷的就完事。”
  徐世绩哑然失笑道:“话糙理不糙,只要击溃了李孝恭,巴蜀便是我大齐的囊中之物。”
  接下来的几天,唐军的攻势一波猛一似一波,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未能攻破巴县城,城中的齐军虽然只有四万不到,却守得固若金汤,而几天猛攻下来,唐军已经付出了近万人伤亡的代价。
  李孝恭既急且惊,也开始清醒过来,果断放弃了人海战术,同时暗暗怀疑城中除了罗士信和萧瑀外,另有高人指挥。
  对于萧瑀,李孝恭十分了解,不过一介书生罢了,纸上谈兵或许可以,但真上了战场怕是不中用的,罗士信倒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勇将,但此人有勇无谋,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但守城守得如此滴水不漏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正当李孝恭疑神疑鬼时,一条极不利的消息传来了,李袭誉在偷袭的情况下竟然没能杀死秦叔宝,还被对方击败,不得不退回蜀郡。
  如此一来,李孝恭更加着急了,然而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巴东郡下游的长江要塞秭归,竟然被齐军大将尉迟恭率水师攻陷了。
  这下可不得了,若唐军再拿不下巴郡,到时只怕要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于是乎李孝恭只得下令全力进攻,唐军本来已经放缓的攻势便徒然猛烈起来,城中的守军也压力大增,伤亡同样急剧上升。
  罗士信吃惊地道:“李孝恭疯了,伤敌五百自损一千,难道他不怕部队打光?”
  看着城外前仆后继,潮水般攻来的唐军,徐世绩也是神色凝重,皱眉道:“李孝恭是真的急了,看来情况对唐军不利,只要咱们守住这两天,李孝恭就要撤退了。”
  果不其然,唐军全力猛攻一天,一天的伤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