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红楼当王爷 >

第111章

我在红楼当王爷-第111章

小说: 我在红楼当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姥姥便抱着青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嘴里埋怨天埋怨地的号啕大哭,一手拍着地面。
  “这…怎么几年光景就成这样了呢?太太,奶奶和姑娘们都是好人呐。这是作什么孽啊…”哭了一会儿,拉着青儿上前求爷爷告奶奶道:“麻烦爷告诉俺一声,奶奶,姑娘们葬哪儿了,好让我每年烧柱香也好。”
  两门子哭笑不得,又听这老婆子说什么姑娘们死了?那还得了,要知道贾府里的姑娘如今都是王妃了。生怕这姥姥胡乱说话,白白丢了命令。
  于是上前喝斥道:“哭什么,哭什么?谁家死了人,你还要不要脑袋了。”
  刘姥姥又是被唬了一跳,抱着孙女颤颤巍巍问:“爷不是说,贾府人都被抄了吗?”
  门子晦气,挥手赶走她。一边赶,一面好心道:“你这想掉脑袋,也别拉着我们?谁说贾府姑娘们没了?我们说的是,贾家老爷,王太太,老太太他们没了。如今儿几位姑娘都成了王妃,多早年就搬去忠亲王府了。如今这里也是我们王爷的产业,里头住的不过是一些丫鬟和几个姨娘。”
  刘姥姥这下没了神,拉着一车的蔬菜。在驴车上独个儿闷了半天,她这一辈子见过,最大最豪华的地方也就荣国府了。
  现在要去亲王府,想都没想过,双腿打着颤儿哆嗦。于是驾着驴车,带着两孙子在街上转。四处打听亲王府的位子,正犹豫要不要去。心里又一直想着感谢凤姐,姑娘她们。
  迎面见一骑马俊朗青年,刘奶奶望着他半响。板儿突然起身囔道:“姥姥,姥姥,李公子。”
  刘姥姥一回神,拍手道:“我怎么给他忘了?”想当初,刘姥姥在荣国府门口。还是这李公子带她进去的,甚至还豪爽给了她五十两。刘姥姥一家有现在宽松富裕的日子,这里面一半儿是李谨的功劳。
  刘姥姥看着李谨走过,不禁出神来,“李哥儿当年还是少年郎,如今也怕有十八九岁了。越发高大威猛,像个大将军似的。”于是赶着驴车追了上去,在后面喊:“李公子,李公子。”
  李谨正骑着马回王府,隐隐约约听见后面有人再叫。不过京城,姓李的多了去,如果是认识的,谁会叫自己李公子那么不开眼?
  于是头也不回,继续悠闲骑马,在他身后跟着走的几个亲卫见身后一辆驴车逼近。
  不由的蹙眉转身阻拦道:“干什么的?不要靠近我们爷。”
  “我…我认识李公子……”刘姥姥龇牙一笑,露出满口儿的黄牙来。
  “我们爷怎么会认识乡妇,我劝姥姥你离远些,免得生麻烦。”亲卫也是一片好心驱赶,哪只刘姥姥迎刃而上,逼死不退紧紧跟在身后大声囔道。又让板儿在车上跳喊,引起前头李公子的注意。
  “李公子,我是刘姥姥……您大人还记着吗?”
  “李公子,我是板儿,李公子。”
  “嗳?”李谨一愣,板儿?他回头一瞧,果真是熟人。于是挥退亲卫,让刘姥姥驾车前来。
  “刘姥姥又来京城了?今年收成如何?这是进城卖瓜来了?”他手指板儿身边的一些瓜果,又瞧了瞧有些面生的青儿。
  说及此事,刘姥姥难免又伤心起来呜咽道:“不瞒大爷,几年前得了贾府姑娘太太们的恩惠,还有李公子恩惠,我们一家回去过了几年好日子。置办了田地,如今在村里也算个富户。回去忙着田,孙女,孙子,他们爹娘又去省外做生意。便丢不开家里,好不容易等着他们爹娘回来。我这就赶着来拜谢,哪里晓得发生那么大的事。”
  “哈哈哈!”李谨听得仰头大笑,“这倒是让刘姥姥吓的不轻,当年贾府惹了事。总算不幸中的万幸,好歹姑娘们和其他女眷都活了下来。”
  刘姥姥赔笑着点头,“可不是,我也说不清是王爷的福气,还是姑娘们的福气。几个姑娘打她们小,我这粗婆子就知道她们都是一群善良,可爱的女娃娃。还不知道哪个有福的娶了,没想到是王爷。哎哟哟………”
  刘姥姥突然打嘴巴,看了看四周,“瞧我这张嘴,胡说八道。也说不清是姑娘有福,还是王爷有福。可不敢说王爷,被人听去了,不得要命?”
  李谨更是乐了,刘姥姥还不知道,那个有福气的王爷就在他眼前。
  见他似有请求,李谨问:“刘姥姥可是想去王府?”
  “啊…这…这怎么敢呢?”刘姥姥猛地抬头,小心翼翼拿眼神往上看。只看到李谨的后脑勺,讪笑说,“李公子和那什么王爷认识?”


第239章 刘姥姥进亲王府
  李谨呵呵一乐,“认识。”
  至一路到王府,李谨下马。刘姥姥小心翼翼跟在身后,仰头看这两面高立的围墙。墙上雕龙画凤,又是琉璃瓦片,走近前去伸手一摸。“冰冰凉凉的。”咂舌不已,这瓦片只怕一片就顶普通家庭几年生活。
  只晓得大富人家拿琉璃当茶碗什么的。哪晓的王府人家,拿来当瓦片用,可算是开了眼。
  “姥姥快来啊。”李谨站在台几上,招呼。命人把她的驴车牵进去,几个小子又把瓜果搬去厨房。
  刘姥姥一左一右牵着两孩子,朝门口侍卫躬身行礼。少不得见一人,就弯腰一下,一路上这些王府丫鬟,侍卫也不知见了多少。
  刘姥姥的腰也弯酸了,只听得前头人喊:“王爷。”
  刘姥姥一下子跪了下去,“哎哟”的直呼,自己老了有眼无珠。李谨哪在乎这些,遂让她起了身。一面带去大殿里。
  “王妃,娘娘、姑娘们…王爷回来了……’姥姥也来了。”雪雁站在门口张望,喜的提着裙摆往里跑。姑娘们正想他回来,好好“教训”责罚一下。只听丫鬟们说,刘姥姥来了,记忆瞬间被唤起来。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咸,百味俱全。
  只刹那间,她们已经转了笑脸。让丫鬟们去招呼,李谨笑着走进来,见姑娘们都是眼眶微红。笑了笑让晴雯几个来伺候,褪去外面的衣裳,坐在上首。
  左右黛玉,宝钗他们忙转头在他身上来回打量。
  “妹妹们放心,本王没有受一点儿伤。”对着探春道喜,“三妹妹放心,环哥儿这是因祸得福,得了官身。”
  这时平儿和王熙凤招呼刘姥姥坐下。惜春和湘云两个拉着板儿和青儿去拿吃的。等大殿里的人,说完了话,她才有些胆怯的说:“原是不该来打扰,只是这几年一直念着姑奶奶们的好,好不容易抽了空出来。”
  王熙凤眉眼轻轻一挑,含笑道:“姥姥说的什么话,什么打扰不打扰,你能来看我们。姑娘们都高兴,没得说这些恶心人,让我们不自在。”
  刘姥姥脸上挤满了笑容,双手在腿上搓着。“姑奶奶说的是,我这乡妇不会说话。”
  凤姐问:“姥姥用膳没有。”
  刘姥姥和孙子们早上吃了来的,现在已近中午。不禁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道:“这回早上是吃了赶来的,带了些瓜果。姑奶奶们还不要嫌弃,都是自家种的。我们一会子就走。”
  李谨笑道:“这新鲜蔬果好,本王怎会嫌弃。姥姥好歹吃了饭,陪姑娘们在王府转转再走也不迟。”遂命丫鬟们去准备。
  这回刘姥姥进王府,往年见得几个姑娘身份都不同了。也不知如何称呼,平儿抱着孩子来请:“姥姥随我们去花厅坐坐,现在还在准备膳食。”
  刘姥姥应下,身后簇拥着一堆丫鬟们,扶着宝钗、黛玉,凤姐几个有了身子的。
  刘姥姥也是眼尖心细,一路上东看西瞧笑道:“几位娘娘,都怀着哥儿,陪我这老婆子,怎好意思。”
  黛玉在后边儿打趣,“姥姥还怕个风儿把我们吹走了不成?”因这些年保养的好,黛玉也十六了。怀着身子,近日吃的比较补身养胎,越发圆润了些。
  “姥姥你别担心,林姐姐身子快比我们还结实呢。哪有一点弱不禁风样子?”湘云不忘打趣黛玉,先一头跑在前面和姥姥说话。
  刘姥姥被路上的几只孔雀挡住去路,看了半天。“这什么鸟儿?那么大个,这羽毛怎么那么好看。”
  “姥姥,这是孔雀,可不能吃哩。”惜春笑眯眯上前挽着她,一路上看这个稀奇。看那个也稀奇,惊讶半天,惹的姑娘丫鬟大笑不止。
  刘姥姥笑道:“娘娘们生来就是享福的,见多识广。我还是头一次看那么大只鸟呢。”她一边回头小,一边走,不小心跛了下。
  “姥姥小心看路。”宝钗提醒,她这才笑了笑低头一瞧,叠声咋咋呼呼。
  “天老爷,我是眼花了?还是不中用了这地上怎么一路都是银子?”
  王熙凤上前扶着她,笑道:“唉哟,姥姥怪不得你。最早连我也不习惯呢。”
  平儿解释道:“这条路,都是玉石铺的,姥姥小心脚滑。”
  众人来到花园凉亭,丫鬟奉茶端果子来。青儿和板儿,见湖边停着花船,想去坐。黛玉便命几个小子,陪着去了。
  刘姥姥吃了茶,便把这些年在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大伙听。姑娘们亦发得了趣味。正说着,“咱们湖中小岛上,也有菜园子,只是比不得姥姥种的多。不过都是种了一些当赏看罢。”
  李谨去了老王爷那边说话,清儿已经能牵着在地上走。小脚在地上欢腾,生怕她摔了只能牵扯背后衣裳,稍稍提起来一点。免得脚上受力太多。
  清儿嘴里咿咿呀呀叫着,“爷爷……”两父女只刚踏进去,就被忠顺王拿起一根棍儿打来。一把夺了孩子抱起来教训,“你就这么带着我的孙女在地上跑?你小时候,老子何尝把你当狗似的牵着?”
  李谨哭笑不得,“这怎么能一样,父王这形容岂不是骂您自个儿也是……”
  忠顺王逗着孙女,倒没听清。横眉瞪眼道:“如今朝中已无大事,陛下也了心结。今后多是朝外的事,你也大了,多用用心帮着太子。我这老头子,说不得哪天就走了。”
  李谨诧异道:“父王又说什么荤话?你老身子好着。”
  “好不好我自个儿晓得,本王还等着嫡孙子出生呢。”李谨在一边搭话,“父王说的是,保准这一次抱三个孙子。”
  “耀哥儿呢?”
  “他娘抱着去花园玩去了,往年的刘姥姥……”
  话未语,忠顺王打断道:“这些是你的事我也不管。现在王府是你当家做主,这些事也就不要来说给我这老头听。没事把孙女,孙子接来让我膝下承欢,也就不求别的了。”
  将女儿留在老王爷这,他便桃之夭夭溜了出去。


第240章 日常番(嘴炮)
  李谨急忙跑了出来,迎头撞来个亮丽少女,一身淡蓝色装扮。眼睛顾盼神飞朝他笑道:“谨哥哥,可算找到你了。”
  “三妹妹你怎么来了?”眼前这个可爱爽利的少女正是贾探春。
  “我怎么来了,自然来找谨哥哥。”探春上前挽着他臂弯,催促着往花园赶,“姐妹们说划湖,缺个掌舵的。”
  “好啊?原来不是想我,而是使唤人来的。不过本王只被你们使唤,旁人可没这福气。”李谨笑了笑,很是乐意干这种体力活。
  就会耍嘴皮子!探春停住脚步,望着他翻了个白眼。
  “三妹妹翻白眼都好看呢。”主动再去拉着探春,一路说了些贴心话。等到了花园,她很快撒开李瑾的手,绕到宝钗身边拉住她的手,微笑道:“宝姐姐,我把这坏人带来了。”
  李瑾命人把大一艘的船引靠岸边,丫鬟们先逐一上去扶着自家主子。刘姥姥在丫鬟们的搀扶下,这才摇摇晃晃站在船舱。平儿先前稳住她身子,掩嘴笑,“姥姥还是坐下吧。”
  刘姥姥笑了一阵子,对着姑娘们说,“这船真漂亮,就是晃的慌。”惹得姑娘们再次而笑,李瑾靠着黛玉亲密,忍不住道:“玉儿今晚我陪你。”
  黛玉闹了个面红耳赤,拿身子挤开他,“哥哥还是去找二姐姐她们。”小心翼翼护着肚子,见李瑾有向凤姐靠拢的趋势,王熙凤嗔道:“你别找我,仔细我挠你。”伸出鲜艳的红指甲,在空中比划。
  怀着身子的“爱妻”们个个都嫌弃他,李瑾哈哈大笑起来,被嫌弃感觉也是一种幸福。
  黛玉,宝钗,凤姐几个甩给他几个白眼,“等着吧,将来孩子生了,看我们不锤你。”
  “那本王为了苟活于世,只能不停让姐妹们开枝散叶了。“
  “呸!”
  姑娘们在船上嬉闹,他目光扫在湖面上,这样简单的打闹日子,不需要多久。
  一辈子就够。
  对喜爱的女人们服软一点也不丢脸。在伟大的英雄人物,哪个不过美人关呢?
  “妹妹们现在幸福吗?”李瑾淡淡一笑,转身看着众人。姐妹们都以笑容回答了他的问题,黛玉依偎在他身边,悄悄拉着他的手,无声一笑,似百花盛开。
  “有哥哥在,便是幸福。”
  “我也一样。”李瑾龇牙一笑,“姥姥想吃鱼吗?”
  众人突然瞪着他,湘云已经飞到他身边,死死拉住他嗔道:“我们不吃,你别折腾。”
  一时刘姥姥问:“这船得多少银子?可有名儿。”
  李瑾摇摇头,谁没事给船起名。宝琴笑道:“那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姐夫来。”
  他挠了挠头,无奈道:“宝琴妹妹,起名字我很外行啊!”
  “外行也不行。”湘云嘟起小嘴,“哥哥一向夸自己天上有地下无的,连这点小事就打了退堂鼓。”
  放眼望去,几十双美丽眼睛,目光热情的期盼着他,显然是推辞不过了。
  他沉眉想了想,笑道:“泰坦尼克……”随即摇手道:“不好,不好,虽然故事美,但实际结局不好。”
  “泰坦尼克?什么故事。”惜春念叨了几句,勾起了她们的探知欲,小丫头展颜一笑:“哥哥不如先讲讲故事,我们在定夺这名字好不好。”
  凤姐笑道,“什么泰坦不泰坦,我可不懂。不过听故事,我赞成四妹妹。”
  “不好,不如叫新红楼号?”思来想去,实在没撤。勾起了姑娘们的兴趣,不得不来一段儿。
  宝钗笑道:“这船号倒比先前那个雅致,可有出处?”李瑾来到她身边,抓起宝钗手道:“宝钗怎么知道有出处。”
  “你别藏着掖着,还不讲来?”黛玉拿帕子打了他一下。
  “新红楼这个事故,是一群美丽可爱闺房小姐,和英俊潇洒皇子故事,故事要从很早说起,从外来世界落下一颗灵魂~投胎转世成了某位国家的皇子…”
  他从这皇子初遇仙草转世的姑娘开始谈,越到后边,姑娘们眉头越是紧皱。
  黛玉发现不对劲,狠狠在他腰间一拧,“哥哥这是打着故事幌子,欺负我们呢?显然又是你杜撰来了。”
  李瑾只好在姑娘门前承认,只得扭捏一番道:“妹妹们都是我的红颜知己,一个不能少,相生相伴到老,咱们住在王府大楼,可见取红楼号正好,代表本王对我的大小妻妾无比宠爱。”
  他这肉麻攻势一上来,姐妹们都不轻易饶他。
  连带着刘姥姥也大笑不止,姑娘们过的很幸福,她也算放心了。
  “林姐姐快来,我抓着他了。”宝琴抱住李瑾的胳膊,他也不挣扎,生怕一会子姑娘们掉湖里。离他近的几个丫头,齐齐上来一阵捶打。虽然不痛,甚至有些舒服,他还是求饶挨着赔礼道:“好妹妹们,再不敢的,罚我给姐妹们揉肩膀,捶小腿如何?”
  “鬼才愿意呢,你的花花肠子也瞒不住我。”探春得意扬扬下巴,抱住迎春的胳膊,愤愤不平哼了声。
  李瑾坐在船舱,端起酒杯看着众金钗微微一笑,“人生难得夫妻白头,本王这一辈子都要守着你们,看着咱们的孩子,孙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