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红楼当王爷 >

第2章

我在红楼当王爷-第2章

小说: 我在红楼当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家小姐,下半年要进宫选公主侍读。薛家未必看的上普通世家子弟。
  摇头斟酒一杯,自饮可惜道:“虽说我们薛家和京城贾家,史家、王家算是在大雍有名的世家,只是如今却不如当年了。
  老爷在世时,还能维持生意。老爷病逝后,如今是少主蟠大爷掌家。我家少主不过束发之年,涉世未深,被其他家抢走了许多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啊。
  我家小姐倒是个聪慧之人,对经济之道的熟络,比少主更能持家……唉可惜是女儿身…”薛福越说越是长叹短吁,也许是醉意上头,说了许多犯主家的私事来。
  长安见他醉意上头劝说:“福老先生何必自愁。”
  一时长安也感叹,看来真是红楼世界无疑。
  又想到薛家那个山中高士薛宝钗,为了家族进宫待选就可惜。幸而薛宝钗最终是会落选的。
  为了家族,牺牲女儿。
  薛家是这样,贾家也同样。
  而他们共同之处,都是因为家里男人无能。
  不过眼下他也得到这个世界的时间线,薛蟠今年十五,宝钗比他小两岁,估摸着十三。薛蟠抢香菱打死冯渊的事情没准正在进行中,或者准备进行。
  林黛玉如果没错,已经去了贾府,那岂不是亏了,没有先一步横刀夺爱。
  心中有点失落,拔凉拔凉。
  毕竟穿越到这个陌生朝代,最让他能跟前世连接的就是这些美人。
  “福老,可知扬州林如海?”李长安故意提及,那薛福本是个心直口快之人,又带着酒意随口而出。
  在打了几个酒气响嗝,眼神有些迷离下瓮声瓮气道。
  “小公子还认识林老爷?说来不怕公子见笑,我们薛家与林家还有些渊源。我们太太的亲姐姐,乃是宁荣两府里,荣国府二房,政老爷的嫡妻。而政老爷,有一胞妹,叫贾敏正是林老爷两个月前刚去世的结发妻子。”
  “啊?”长安心头为之一振,说不出的意外之喜。
  按照原著来理时间线。
  薛宝钗十三,要不了多久薛家就该上京。
  而黛玉是比宝钗先去京城起码三年以上。
  但这个世界的时间线,林妹妹两个月前才刚死母亲。若是在过两月,等贾琏来扬州接黛玉,岂不是林钗两人第一次见面,时隔不过半年。
  那黛玉今年几岁?
  带着疑惑,李谨仔细听薛福继续说道。
  “这也是个苦命的小姐,才十岁就没了母亲,家里没个兄弟姐妹身子骨又柔弱。”
  黛玉十岁才进京?
  看来这个世界时间线,的确有些非常。
  这些时间线什么的,超过李谨的理解能力便抛之脑后。当下重要的是,如何亲近这群美人。自己的身份,是段不可能。
  若想救这群美人
  贾府倒了,自己倒能全强抢来。可这有什么意思呢?按照那些姑娘的性格,宁愿一死也定不愿。
  与其抱着一堆活死尸,倒不如自己先手去撩。
  岂不是更有感觉,甚至可以虐虐宝玉。
  反正前世他也不喜欢贾府里的男人,作为反派的儿子。又何须照顾宝玉的感受。
  草草聊了一会子,李长安告退,领着张彪去了一间船屋。心里百般无奈,碍于身份他不好接近这些姑娘。
  而他的便宜父王原著出场的少,但是幼年记忆里却是十分疼爱自己。
  只是唯一让李谨不舒服的是。
  忠顺王是个断背山爱好者,宠爱戏子超过了美人姬妾。
  快四十岁的年龄,现如今更是连年轻美人都不沾了。唯独搜罗那些名角儿戏子,男宠养在府里。
  难怪如今膝下再无所出,全去疼爱男人了,又怎么能造小人儿出来。
  不过依着自己是忠顺王唯一活到现在的嫡子,将来的王位继承者。
  那自己胡作非为一些,也不会出什么事了?心中有了想法,他很快敲定下来。
  敲了敲桌面,大喜喊道:“张彪,给我找纸笔来,本世子不回京城王府了,皆时你带书信回去,爷在扬州下船有要事做。”
  张彪要哭了,“噗通”一声脆响跪下磕头,脑门一阵通红,鲜血往外淌,叠声喊道。
  “世子爷,使不得…眼下好不容易从祸里抽身,世子爷又去扬州做什么。先前的事,小的还没想到法子和王爷解释。再出这一遭,小的干脆提头回去见王爷得了。”
  长安扶他起来,鼻子里一哼气:“我念你是个忠心的,不和你计较。但本世子在你心中,就那么不堪?连保你项上人头的本事也没?你回去必没事,我自有道理。
  那北羌国又没查到我们身上,怕什么。就说本世子大劫早过,念及父王,想着提前回来就是。”见张彪还是心有余悸,长安安慰道。
  “你且放宽心了回去,至于为何去扬州,我自会在书信里跟父王说清楚。本世子一身武艺,师从五湖四海的高人,你还怕别人欺负我不成?我不欺负别人就算他们祖上烧了高香,再说爷的身份一亮,谁敢动我一根毫毛,岂不是反了天。”
  说完,已经提笔开始写信,心中已经大权在握一般,自有一份高傲自信在眼中。


第4章 你侄儿李谨
  且说后来忠顺王收了书信,得知儿子居然隐了身份,说是美目其名要混入四大家族,取得罪证。到时候好瓦解北静王和四大家族的信任。
  光是这不着调的一通说法,已经让忠顺王雷霆大发。朝廷上的事,岂让这小儿胡搅乱缠,当做儿戏胡闹。
  况且陛下现今还没到要彻底瓦解四大家族乃至老一派的勋贵那一步。
  目前为此,陛下还是以拉拢的心思,想把旧派收入麾下。不然也不会因为太上皇,欲犒劳老一派势力,遂了太上皇的意,把勋贵之女送进宫来。
  若没有陛下存一丝反拉拢的心思,也段然不会先把吴家之女等人收入后宫。在者贾府那个女孩,如今在女吏一职,陛下也是观望之中,举棋不定。
  北静王那小子虽明面上无什么动静,暗地里和各大勋贵走的很近。此子必存有狼子野心,陛下因早看清一些才是。
  忠顺王回头一想,才惊讶想起自己的儿子,自小在外荣养。京中朝廷之事,他是如何得知?且这些秘事,都是陛下私自和他谈及,长安那小子又从哪里得知。
  不管他是真心为本王操心,为陛下分忧,还是为了那些阉脏事。忠顺王也顾不得多想,毕竟就这一个儿子,量他怎么胡闹,也干不出什么大事。
  若真心是为自己分忧,倒是这逆子长大了。也就看看他会如何闹,玩了什么小把戏。
  李长安没想,忠顺王居然轻而易举就同意了他的作法。并在书信告诫他,虽说林如海是陛下这一派办事的。
  终究是四大家族姻亲,凡事还是多些心思来。且林如海这人,为人刚正不阿,办事还算尚可,只是身子不堪,为陛下也分忧不了几年,莫胡来行事。
  时间回溯到薛福的船上,长安已经把书信交给了张彪。而薛家商船最终是要停靠在金陵,长安和薛福告别,又辞了张彪,最终在扬州码头下了船。
  在扬州这个花花世界逗留了半月有余,吃喝玩乐一眼风光。所谓扬州瘦马,果然一新。终于等来了另一封书信,和一把御扇。
  有了这把扇子,长安便可大摇大摆去林如海的府上,说是为陛下办事。需隐藏身份,至于办什么事,为什么要去贾府,就是林如海不能问的。
  而这御扇,相当于皇帝亲言。忠顺王收了书信,第三天就进宫面圣。大雍新皇,自认为这个皇侄儿不过是贪玩,小公马般的年纪,哪个不爱些美人。又有忠顺王在旁帮忙,这事便敲定下来。
  总之,京中只有忠顺王世子远在他国荣养,并无回京之消息。倒是有一个叫李谨的少年,乃是林如海一小妾的内侄儿远道而来。
  说是为了明年朝廷恩科,开设的武举,欲前往京城大展身手,想靠着林家关系走后门去参选。
  那武举只给官宦之后名额,且真刀真枪三场比武,还有文试。则优选下来的,朝廷会新开一职叫六扇门,充入其中为朝廷效力。
  其实跟锦衣卫差不多。
  “传你们老爷,说是他侄儿来了。”李谨站在林家大门前,门口站着几个家仆正闲聊,门口处处挂着白色纸花。
  那些仆人笑着哈要而来,口里一个二爷一个爷叫着:“可是京城贾府里的少爷。”
  “呸,什么贾府少爷…我还真少爷呢,不是贾家,是李家。”李谨朝地面啐了一口,什么眼神。
  “奇了,怪了!我们老爷只在京城有一房亲戚侄儿,哪里又有李家侄儿。你莫哄我们,这里可是巡盐御史林家,去去去。”
  又有另一个年老的门房走下来,往这年轻一点的家仆轻踢一脚嗔骂道:“没眼力劲儿的羔子,这爷打扮像是呼弄你的?莫把人得罪了。”说着一面笑着迎来,李谨正火冒三丈,这宰相门前三品官,还不是宰相呢,就这样高傲了?
  见这老人识趣,李谨也不扮纨绔子弟模样了。
  那老仆因问:“敢问这位哥儿,不是贾府拍的人来,可是林家旁支的哥儿,依老仆年幼就在林家伺候来看,恕老儿眼琢,林家也没哥儿这般年纪的侄儿辈。”那老儿,突一想,自家老爷有一贵妾,几年前生了一个哥儿,可惜早夭了,林老爷那贵妾郁郁而终。
  正是了,那小奶奶也是李姓的,莫非是小奶奶家的侄儿?忙开口问:“可是我们已故,小奶奶的侄儿?”
  额?林家还真有李姓亲戚啊。这倒让李谨有些意外,又听那老头说,那小奶奶娘家事,倒是不知。只听说是老爷当年科举时,在路中认识的佳人,娘家听说也是官宦之后。
  见此,李谨忙应下:“是了,是了…定是我那苦命的姑姑,年幼时走散了,只知道跟了一个老爷叫林如海。扬州可就你们一个老爷叫林如海?”
  那老仆点点头。
  “那就是了,那必定是我姑丈了,还不带我去。”
  老仆见李谨心急,三五两下就领着进了林府,从一旁小角门进去。
  原著里,林黛玉的确有一个三岁就早夭的弟弟。按照贾敏的身子,不可能连续生二胎,且林黛玉只比那早夭弟弟大二三岁。时隔太短,段然不是贾敏所出,那就是庶出弟弟。
  反正就算是假的,待林如果看了御扇信物,这也就成真的了。一直穿了几道垂花门,路过小花园,竹林。只见一群莺莺燕燕的小丫鬟,掩面含羞而过。时不时驻足停留打量李谨这个年少人。更有大胆的小声议论纷纷,声音如翠鸟,叽叽喳喳。
  李谨不以为意,背手大步而走,一直到了林如海的书房。见一中年男人,背着身子,孤零零望着墙面上一副画出神。
  身形瘦弱,又自一股傲气风流,仰着头久久喃喃念着诗词。
  果真是读书人,呲呲。
  待林如海念了诗词,长叹之间,老仆才上前问候:“老爷,小奶奶家的内侄儿来拜访。”
  林如海一愣,心下有些怒,温骂道:“哪来的什么小奶奶内侄儿。”本来几年前失了唯一爱子,已经心疼不已,前不久又失去了爱妻。独留下一个久病缠身的爱女,心内已经五脏俱碎,何曾听过自己贵妾有什么侄儿。分明是来诓骗小人,还不赶紧打了出去。
  正欲开口让人拿出去乱棍打一通,却听身后李谨高声道:“侄儿李谨,见过姑丈。”


第5章 人未见先出名
  “满口胡言,还不拿…”林如海转过身子,这才见眼前少年,潇洒自如。手里一把折扇,“刷”的一声展开,在胸膛边儿轻轻摇晃起来。
  未来得及仔细打量这少年,林如海一双慧眼已经锁定在扇面上。且不说那山水画如何,只见扇子下方一角,居然是陛下私印,朱砂鲜红。
  他身子一僵,随即反应过来,遣散了屋里的老仆,和一干丫鬟下人。恭敬邀请着李谨去了内屋,又亲自把门一锁,再三确定无人,方一抖衫子尘土,方正跪下:“臣,林如海见过陛下,不知陛下有何口信。”
  见扇如皇帝亲临,倒不是林如海举动奇怪。
  李谨点点头,虚扶他起来。像主子一样往旁边椅子一坐,用扇面敲打着腿不快不急道:“却是陛下有事,不过很是隐秘,林大人不必细知,只是此事你皆听我安排便可。”
  “臣,惶恐劳陛下厚爱,予以重任,严管盐课。只是臣近来,家事颇多烦心,可是陛下有什么新任需要臣解忧。”林如海仍然不敢抬头,垂立在一旁听候着。心里又十分不解,既是陛下的人,又怎么会派一个小儿来。
  “不是这档子事,林大人且听我细说,由于国库空虚,朝中多是武勋之后,无甚作为。
  所以派本世子追查贪污受贿、走私追缴、已充国库。
  陛下知你忠心不二对林大人赞叹有佳。这事并不涉及大人。我知林大人姻亲,皆是四大家族,林大人也放宽心,本世子也不是寻他们去的。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碍于身份不好严查。所以想借林大人出面,然后以大人侄儿身份隐晦其中。最好在贾府住下更能鱼目混珠。”
  “啊…世子。”林如海面色一白,李谨说的这些他是只信三分疑惑七分的,就贾府往日干的那些阉脏事,他是有所听闻。却也不是什么叛国大事,不至于惊动陛下,忠顺王之类关注。
  但真的不是查四大家族?林如海又不蠢。
  他离李谨很近,只看了一眼。就觉眼前少年,眼神很是凌厉,不像玩笑话。又恐有大事,心里五味杂陈,只垂手站在一边听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悔之,内兄家里到底做了什么天大罪孽。
  竟然惊动了陛下,惊动世子的关注………
  世子,哪个世子?……
  林如果这才中惊恐中回过神来,如今大雍朝这般年龄的世子,只有一人,那便是忠顺王家的。忠顺王世子不是远在他国荣养,什么时候回大雍的?
  李谨见他一脸担忧,却是笑了:“哈哈哈,林大人莫担忧,本世子担保,觉不是什么大事。你就当是本世子私事,且这事王爷和陛下已经允了。
  往后林大人只需要牢记,我就是你亲亲的侄儿,是往京城参加恩科武举的,只是在京城无着落,所以随你女儿一道暂住贾府,让贾府帮忙照料一二就行,其余之事,林大人就不必过问和担心。”
  “是”林如海满口应下,坐又不敢坐,这哪像是姑丈?反倒像李谨成了他姑丈,他成了侄儿一般。
  “姑丈请坐。”
  “世子,下官不敢…”林如海惶恐。
  “哎?可是要本世子起身迎你坐下,这演戏能不能演的真一点。”表现很好大官威的模样。
  “世子这般叫下官可是折煞我也。”林如海见李谨起身,快步上前扶他坐下。也坐在一边拱手道:“世子有什么吩咐且说。”
  “嗯?…哼”李谨,鼻子朝天,哼了一气,不开窍啊这人。
  林如海见状,忙改口:“侄儿说的下官…不不…我记下了。”
  少时,又有丫鬟笑着进来问摆晚饭的事情。皆时,林如海已经给李谨收拾了一间厢房住下。又通知府里各大管家和丫鬟,婆子好生照顾。
  府里一传十,十传百,皆知道林家老爷,小奶奶远房内侄儿来拜访。听说是为了明年朝廷武科来的,还要和姑娘一道去京城贾府住下呢。
  “哟哟,你们可瞧见了,咱表公子长的那叫一个威武,才十三生的牛高马大,惯会使用兵器,听说比说书里的大将军好厉害,一手能打死牛。”
  “哪个大将军呀?”
  “你这小蹄子,管他哪个大将军,总之很厉害。”
  “真的?我们表少爷不但长的俊,还有一身好武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