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红楼当王爷 >

第40章

我在红楼当王爷-第40章

小说: 我在红楼当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那贵人岂不是说我?”李谨得意往前走,“大师我来讨杯茶喝。”
  “施主请!”几人到了寺内,内中虽清寒却布置的风雅。老尼姑几声咳嗽,让妙玉放了软垫。盘腿坐下,李谨也坐了下来,妙玉去煮茶。
  “听闻大师精演先天神数,不如为本公子算算?”
  妙玉师傅轻笑一声,“阿弥陀佛,施主乃金贵之躯,岂需演算。”
  “这怎么说?”李谨有些吃惊,这是蒙的,还是什么神仙本事。难道这老尼姑也是太虚幻境里的神仙,圆寂后就飞升去?
  “施主心中有数。”老尼姑笑了笑,闭着眼睛,良久那老尼姑也不知道是真睡着了,还是假睡。
  李谨无趣,起身又去屋里寻妙玉来。
  妙玉自向茶房,风炉上扇滚了水。
  这间屋子挺文雅的,李谨围着扫了眼,便晓得是妙玉屋子。四面挂着名字古画,书架上砌满了诗词。檀香木的架子床上挂着淡紫色的纱帐。
  绣床下亲眼见几大红木箱子。窗边的书案上,瓷盆中栽着一株娇艳的冬梅。
  “你怎么进这来了,快出去。”
  一声娇斥,李谨偏头一看。是妙玉身边的小丫鬟,“你们小姐的茶可煮好了。”小丫头撇了眼他,嘟囔着:“小姐请公子出去用茶,用了好早些下山。”
  ……
  李谨便跟着小丫头去专门吃茶的房间,笑道:“妙玉师傅?这般急着赶我走呢?”
  妙玉跪坐在炕上,炕桌上放着一把紫砂壶,壶嘴冒出滚滚茶烟。茶盘上,摆着几个精致成窑茶杯。
  又见妙玉另拿出绿玉斗自用。给李谨拿成窑茶盏,倒了茶。自有李谨不请自来拿上品了一口。
  “不就是普通茶味?”他也没感觉出有什么不同,仔细瞧杯子。上好的成窑五色瓷器,就他手里拿的茶盘上还有三只。
  看来自己吃的茶杯是成套,而她自己用的绿玉斗比这成窑器更是珍贵。
  “这是去年雨水煮的,又怎会和普通茶相同。”小丫头辩解道。
  “怎么不拿你的体己茶?用雪水来煮?”看向妙玉。
  妙玉心中诧异,面上红润,早没了之前京中惊慌之色。想问李谨为何知道,却是不知如何开口。
  李谨嫌弃他的茶,眉眼轻蹙对小丫头因说:“这施主喝了的茶杯,拿去丢了吧。”
  洁癖啊这女人!
  “无趣,你家小姐是块冰坨子,这茶也不怎么样,罢了!”李谨摇摆着下山,妙玉望着他的背影,心思又不知去了何处,只把手腕上的念珠捏紧了几分。
  小丫头挽着她嗔道:“小姐,他刚才进了您的房间呢,好不害臊。”


第90章 没有姐妹的春节
  春节前一天,清晨。
  皇城,养心殿。
  大雍帝并皇后谈笑,眼中满是惊喜之色。
  “音容啊,朕以为长安那小子就是三分热度,没想到还真把营生运作了起来。”
  皇后端着一碗人参鸡汤,用玉勺轻轻划开多余油脂,吹凉后送至皇帝面前含笑说:“不是听打探的说,还没开始贩卖?陛下趁热喝汤~”见皇帝沉思中,皇后温柔唤了声。
  “这几日探子回禀,说长安那工厂又招了上百名逃荒来的灾民。赶着三月就要贩卖一批。若是长安真能因此收容灾民,增加民间生产、为国库增加银两,朕如何赏赐这小子?”皇帝喝了一口鸡汤,又面色纠结放下碗。
  皇后抿嘴笑道:“不曾想,天天听陛下说忠顺王家的小子,成日只会吃喝玩乐,原来这是藏着大本事。陛下身边又多了一名小福将,洛儿那孩子囔着要出宫立府,也是想同长安一处瞎闹。”
  皇帝笑着说:“洛儿出去,音容你怕是舍不得,再多留宫中吧。”心中任然在思考,如果李谨这营生真的能为国库增加不少收入的话,到时候该如何赏他?
  忠顺王家已经没什么可赏赐。
  林家…薛家……
  皇帝摇摇头,除非这小子在给朕点惊喜,否则免谈。
  是夜,李谨赶着下山又命贾芸找个马来送他回李府。进了门,平儿笑着前来行礼:“爷回来了,来顺带回来的可是明日去贾府送礼用?”
  李谨在她脸上嘬了一口笑道:“平儿真聪明,明日你去给贾府姐妹、太太、东府都分了。我也不在,难免你冷清,就留在那多聚聚。顺便看看林妹妹,说我早想着她。”
  平儿担忧询问:“爷回来,岂不是一个人在府。不若我晚点回来。”
  李谨拒绝:“不必,保不准我不在府里。你去贾府,顺便帮姐妹们准备出门在外需用的,皆时我派车马来接他们入李府。”沉吟半响,“爷可有什么疏漏?”
  平儿挽着他胳膊,就似平常小夫妻一般含笑摇摇头:“爷可是忘了一个姑娘?”
  “谁?”李谨一愣,当下开始掰手指数:“玉儿、三春、晴雯、宝钗?还少谁了,至于她们带哪个大丫鬟,她们自定。”
  “云丫头呢?”平儿掩嘴笑道,轻柔瞪了他一眼。
  “我怎么把她忘了!”李谨拍手懊悔,“这丫头要是知道我请了所有姐妹,独没邀她,还不来我府里闹翻天。”
  “我早派小子去史家请了云姑娘,爷这会怎么谢我?这可算欠着平儿一个情哩。”
  李谨拦腰将她抱起,转了几个圈。直让平儿晕乎乎,笑着求饶:“平儿说笑,爷快放下来,险些摔了。”
  李谨不放,又在她面上嘬了好几口,直叫平儿臊的慌,伸手打他啐道:“让府里丫鬟小子见了。”
  边上几个丫鬟掩嘴笑着。
  李谨得意:“爷有一个好帮手,外头羡慕还来不及,他们能说什么?都是府里人,不听话你只管打板子。”把平儿放下来,“春节都在各家中团圆,过两日也就差不多。爷尽快处理完事,派人来接你们。”
  夜晚由平儿服侍就寝,不必细说。
  正月初一新年头一天。
  不到天亮,李谨就被京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惊醒。
  家家户户都忙着采办年货,辞旧迎新。老百姓在春节期间都会穿新衣、吃饺子、挂春联、走亲戚,所以今日算是每年中最闹热的一日。
  天刚亮,李谨隔壁一家土地主就放了一柱香的炮仗。李谨堵住耳朵,欲在眠会子。却被一只香玉软手,使了一招擒龙功给拉了起来。
  李谨笑了来了一招化骨棉掌,直叫对方投降。
  平儿娇嗔着坐起身子,发髻被弄的松松散散,瞪了他一眼。整理好,才开始把李谨的双脚放在自己腿上,开始套锦袜嘴里说:“爷不是今日有事要办,再不起。睡过了时候怎么好。”
  李谨揉着眼睛,“昨儿奋战几回,一早又被鞭炮吵醒,再多躺会。”
  平儿羞着在他腰间拧了几下,“爷这般折腾,平儿可受不了,还是快些把晴雯那小蹄子接来。我也好清闲了。”
  “东西可备齐了,不用管爷,你先去贾府贺新年去吧。叫六七八九,来服侍爷起床洗漱就成。”
  平儿被李谨的取名,逗的经不住啼笑:“这名儿也太随便了,小八和小九年长一些,我带着。”又唤了,六七进来服侍。
  李谨笑了笑:“我不把丫鬟名字取的差一些,又怎显得你们名儿雅致?”
  平儿接着去准备,车马拉贺礼。又有一辆小轿车马乘坐两个丫鬟,平儿单独坐一辆马车,由李府其中一名护院和来顺赶车。
  院落里只剩下一些婆子,小六小七,李谨伸了伸胳膊,叫来另一名护院:“你叫什么?”
  “回爷,小的叫李虎、陪姨娘去的是我兄弟李豹。”
  李谨小声问:“王府家生子?”
  李虎憨笑着点点头,李谨挥手笑道:“行了,给爷备车马去王府,记得多绕道。”
  出了李府,李谨揭开帘子往外瞧,可见是人山人海。护卫扬马鞭,一路吆喝着人群避让。
  家家户户,小孩站在门外点炮竹,贴春联。连狗这几日都兴奋的到处乱窜找骨头吃。
  京中商铺生意那是踏破门槛。
  除外东门的街道处,设立了灯市庙会,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白日里观赏的人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这灯市连摆好些日子,到了夜间更是有杂耍、各小吃、捞金鱼、碎大石、投壶套圈、转糖人、等民间风趣。
  而大雍皇宫到了这一年也是辛苦的紧,除去该有的喜庆热闹,宫廷宴。各国使臣也会前来,朝廷重臣也会受邀,亲王、皇子必是出席。
  而各国使臣带来的勇士,还会和大雍武卫、侍卫等比试。虽说是友谊第一,这关乎各国面子,皇帝自然想大获全胜。
  其中就包括、蹴鞠、不过这并不是简单踢球,更像美式橄榄。不同处就是蹴鞠用脚,相同之处在于可以撞人,血腥暴力。皇家和各郡王家、勋贵自然不舍得自家孩子去。
  当然自愿上场也行,毕竟赢了皇帝会大赏。
  进了忠顺王府,早有一群丫鬟们提着裙摆上下忙。王府各院姬妾也开始换上新装。
  除了李谨早逝的母妃,忠顺王其他姬妾他倒没在意。也就还剩四五个左右,都是一时新鲜就冷落下来。
  不过这群王府贵太太,组成团体每日抹牌赏花,在后院倒过的舒适。
  王府的长史接过他手中披风,笑道:“今儿老王爷才从宫中回来,各殿夫人今晚也会聚再一处用膳。现今王爷在后花园戏台唱戏,小王爷瞧瞧去?”
  李谨一愣:“老王爷唱戏?”
  秦长史呵呵一笑:“老王爷一直爱这物儿,没事时常在花园找一班戏子配合。今儿唱霸王别姬,老王爷这霸王扮相当似真真的一样。”
  “爷歇一会再去,近日可有大事?”李谨边说,边往自己的殿楼走。
  秦长史笑脸消失,努嘴道:“王爷最宠的一个戏子,已经五日没有回王府了,往日都是那戏子扮虞姬。昨晚就气的睡不好…”
  蒋玉菡终于跑路了?


第91章 元春元春
  和王府这些“管家”闲聊府里趣事,李谨乘坐轿子回了自己的殿宇。
  一堆不认识的丫鬟家奴跪在门口迎接,李谨也没带红包随即甩下一句:“今儿好日子,都去找管事的讨二两碎银子,就说小王我赏的。”这一排排少说不得三十个丫鬟小子。
  都是统一服饰装扮。一眼扫过去,眼儿都花了。李谨也不需要她们伺候,自个儿躺在软床上又觉了会。
  自有人去回禀忠顺王。
  醒来时已经是下午四五点,唤了声,便有三四个丫鬟进来捧着一套亲王世子服、和一套世子常服。端着净手洗面的金盆。
  早有丫鬟跪在地上给他穿靴子,擦手。暖好衣裳,他就像个木头、只需坐着,站起,坐着,站起四个步骤。
  嗤~这亲王世子待遇比贾府还腐败…
  乌纱翼善冠,红色四团盘龙服、玉带、皂皮靴。这一套逼格很高的便是亲王世子服,用于大节日穿戴。
  李谨对着两米高的琉璃试衣镜转了两圈因问:“小王穿这身如何?”
  丫鬟们跪着含笑因说:“世子爷气宇不凡。”
  李谨点点头笑道:“果然都是老实人。”
  丫鬟们虽不曾见过几面世子爷,今儿亲密接触下。发现自家这世子也算和蔼可亲。
  整个王府布置得分外华丽喜庆,连落叶凋零的树上都包了彩绢,剪了绿绸作叶,深红宫灯如玉珠飞天而来。
  有丫鬟来传唤去正殿用家宴。王府各门处遛了一地炮竹。也不知道林妹妹她们如何,定是高兴的。
  乘轿子一路直奔玄青殿,大殿外站在丫鬟亲卫。殿外大院正在唱戏,妻妾一桌、忠顺王一桌。等李谨下轿时,这几个衣着华丽,年纪不超过三十的夫人扫来目光,起身行礼。
  李谨客气让这些连“后妈”都算不上的免礼,又有丫鬟虚扶他在忠顺王面前坐下。
  皆时,夫人们准备了金裸子、银裸子赏赐王府下人。还有几盘用琉璃盘装的碎银子,用来撒向戏台。
  没有姐妹们,有什么趣儿。他闷闷不乐,规矩着吃饭看戏。期间忠顺王时不时扫他几眼,半响因说:“这几日宫宴会有外国使臣来,你回京的消息也瞒不住多久,明日就以世子身份进宫,参观两国蹴鞠比赛。”
  李谨愁眉不展,岂不是会有王公贵族参加,听说王子腾也回京了。若是暴露那游戏就玩不下去,“父王那怎么行。”随即一想,“戴着面具行不行,就说本世子脸上长了疮,不宜面人。”
  又询问了外国使臣来,皇宫国赛什么意思。蹴鞠?不就是踢球吗,倒是满有意思。
  官员们过年也是有假期,一直放到正月二十左右。假期的时间大概一个月左右。庙会、灯市、祭灶神等活动热闹非凡,万民同庆。
  家宴虽热闹、李谨却没什么趣。早早吃了就打算开溜,原本是打算出去逛逛,却被忠顺王呵斥住。
  于是陪着老王爷看了几出戏,父子俩又谈及明天宫宴之事,直到撤席,琐事不多说。
  第二日仍一身世子服,只多了银制鹰纹面具。因昨日正月初一,皇宫摆宴同文武百官同乐、次日便不在繁琐、重点在和使臣门的友谊蹴鞠赛。
  场内在皇宫骑射场、除了皇帝、皇后尊驾。皇子、公主、、亲王、郡王、国公大臣皆按等级归坐。同忠顺王进了皇宫、不见李谨。
  他先去给不爱热闹的太上皇请安,一番祖孙闲聊讨了喜,又去太妃那看看元春。
  这场蹴鞠比赛,规模看似不大,实则可以展示本国将士武力。皇帝下面,还有北羌国王子,及使者,比赛还没有开始,场面上就开始蔓延着硝烟的味道。
  大雍帝,同北羌国王子霍达尔笑道:“今年还同往年一样,进行上下两场比赛如何?”
  霍达尔身边坐着几个使者,笑道:“陛下您做主就好,反正也无差别,每年都是我们北羌国胜。”
  大雍帝笑脸抽了抽,各王爷们面上也无色彩。
  更有脾气火爆的文官,要不是被拉着,就要上去用诗词歌赋骂人了。
  这北羌国欺人太甚啊。
  作为中原大国,心胸宽敞很有必要。
  且说李谨一路绕到后宫,给甄老太妃请安。因今日皇宫有来使,几乎后宫佳丽得宠的都去观看。而老太妃因身体不适,在殿内歇养。询问元春去向,原是给太妃煎药去了。
  “这猴儿,到底是来给我请安还是见元春?今儿蹴鞠赛,你不去看看热闹?”老太妃笑道。
  李谨抓了抓头:“马上就去骑射场那边。”
  出了大殿、外有一列宫女端着果盘往骑射场走。李谨忙赶着空去和元春闲聊几句,待见了一个侧面像元春的女官,他才赶上去喊道:“元春。”
  元春正端着药,听见有人喊她,四下寻找,便看见身边红色盘龙服的李谨朝他跑来。
  顿时羞怯低头,福了一礼。从他身边快步走过?
  我是吃人还是吃人?
  “你站住!”李谨呵斥一声,元春立即站在原地。
  李谨因问:“你怎么不和本世子说话?”
  元春声音非常温柔,低着头恭敬道:“世子,今日宫中有来使,还请世子早些去。奴婢还要为太妃送药。”
  李谨拦住她笑道:“送药也不耽搁聊一会,宫中生活可好?你们贾府珍大爷没了,你可知道?”
  元春闻言贾珍自缢,只是轻微蹙眉并无伤感,规矩道:“宁国府之事,奴婢有所耳闻。”又一次行礼,打算绕过李谨要走。
  “你好歹是本世子的侧夫人,将来嫁入王府,就算怕我吃了你,不也迟早的事?”
  哪知元春更是羞怯,步子走的更快。
  宁国府你不关心,荣国府总关心吧?
  李谨追上去喊道:“贾宝玉他…”
  果然一听宝玉名字,元春顿了顿停下来,脸色徘红:“世子我弟弟如何了?”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