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112章

大军师联盟-第112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放心,末将之求,不会过分。”
  “其实……”
  高顺深吸口气,沉吟了片刻,终于开口道:“末将从军十年有余,明白军中法则,此前各中关系会尽可能打乱、分解,以防军中结党。”
  “但末将身旁有一人,唤作郝昭,此人与某同是太原郡人,当年他们全家于迁徙途中,遭匪杀尽,是末将救他性命,带他参军,加入狼骑。”
  “此子虽然年幼,但生性聪颖,杀伐果决,使用起来颇为顺手,末将希望可以将其带在身旁,时常调教,将来必是一员将才。”
  郝昭?
  刘辨顿时一愣。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抓个高顺,居然还能送个郝昭?
  直播间网友更是在这一瞬,炸开了锅:
  “卧槽!郝昭居然出身并州狼骑?”
  “这人不是三国后期的猛将吗?”
  “是啊,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是比较少的。”
  “抓大送小,买一赠一,这节奏爽死了。”
  “……”
  与此同时,军师联盟的声音同样响起:“辩爷,根据专家解释,郝姓始于商末,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山西太原一带为其主要繁衍地区。”
  “在秦汉之际时,尤其是在汉时,不知何故,郝姓人大量向山西其他地区,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内繁衍播迁。”
  “晋末,由于官职调迁,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润州丹扬,传了七世,终于出了个郝回,他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又自丹阳徙至安陆。”
  “郝昭肯定是出自太原郝氏一族,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郝昭应该是旁系,或者家里遭受了困难,才会在这么小的年纪加入狼骑。”
  虽然军师联盟解释了郝昭的家族,但刘辨依旧有困惑:“老师,郝昭不是三国后期名将?这时候他已经出生了?”
  军师联盟解释道:“虽然史书上对于郝昭的记录比较少,但专家推测,郝昭的出生年份,应该在174~178之间,核算过来,今年应该是13~17岁之间。”
  “虽然这年纪有点小,但也算是与曹昂、曹真、孙策、周瑜等一个时期的,以这样的年纪到三国中后期,差不多四、五十岁,正是为将的巅峰年纪。”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心中暗道:“原来如此。”
  不过……
  他这么一点头不要紧。
  帐中的高顺欣喜若狂,难以置信地道:“末将谢殿下成全。”
  刘辨怔神回来,表情有些尴尬:“这……若仅一人,孤可以答应你。”
  考虑到高顺精通兵法,有他言传身教,的确有利于郝昭成长。
  若是强行将其分离,未来郝昭会长成何模样,犹未可知。
  诚如邓芝身旁有邓鹏、邓佚一样,高顺身旁有个得力的副将,也实属正常。
  高顺赶忙拱手:“多谢殿下。”
  一旁荀彧同样欣喜,揖了一揖道:“恭喜殿下,又得猛将,想来振兴汉室,必不久矣。”
  “殿下!”
  “殿下!”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一声声呼唤。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军医王云兴冲冲闯入帐中,脸上遮掩不住的喜悦:“殿下,士羽他……他醒过来了,他竟然真的醒过来了。”
  “哦?”
  即便是刘辨,也不由地暗暗惊诧:“已经醒过来了?”
  王云小鸡啄米式点头:“嗯,殿下的上古秘方,真的起作用了。”
  刘辨腾得起身,大手一挥:“既如此,尔等暂且退下吧,文若,交给你来安排了。”
  荀彧颔首:“诺。”
  旋即。
  刘辨绕过帅案,径直往帐外走:“子霄,走,头前带路。”
  王云点点头:“好嘞。”
  一路上,刘辨心中暗问:“老师,这大蒜效果这么好吗?”
  军师联盟解释道:“不是大蒜效果好,是唐翔本就死不了,他的伤口虽然感染,但只是初期而已,而且唐翔身体素质好,只要伤口不继续恶化,本就没那么容易死。”
  “王云之所以大惊小怪,可能是因为以前见这种情况有点多,以为伤口化脓感染,基本上就等于宣判了死刑,这才会反应过激。”
  “辩爷放心。”
  军师联盟补充道:“等咱们回到南阳,彻底稳定了根基,便开发一套装置,专门提取广谱抗生素,以后随军携带,军队的生存率会大幅度提升。”
  “专家说军队的战斗力,跟实战经验有极大的关系,一支由老兵组成的队伍,即便在装备上落后一点,也照样能完胜新兵。”
  “队伍的生存率提高了,老兵数量自然有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同样得到了加强,以后走精兵路线,会更加顺畅。”
  刘辨心情大爽。
  没错。
  是这个道理。
  新兵没有战斗经验,有些人甚至会吓得尿裤子,别说冲上去砍人了,能不能站稳,腿不打颤,都是个问题,这样的部队即便扛上机关枪,恐怕都没什么卵用。
  但是老兵不一样,他们战斗经验丰富,听到震天彻地的喊杀声,完全不会胆怯,即便拎着把菜刀、烧火棍,都敢冲上去。
  提升军队战斗力,对于目前的时代而言,保证老兵数量,绝对是非常有效的,只有等老兵撞上了老兵,才会强调装备、兵力、布阵等问题。
  没一会儿。
  刘辨回到自家军帐:“士羽,你醒了?”
  唐翔忍痛龇牙,想要起身行礼,却被疾步赶来的刘辨,强行摁住:“你别动,好生休息。”
  呼~~~
  唐翔长舒口气,坚强地道:“翔给殿下添麻烦了。”
  这一瞬,刘辨心生感动:“说什么呢,如果不是带着伤,拼命指挥战斗,孤在大谷关打得再好,又有何用?”
  “此一战!”
  刘辨郑重言道:“尔等当是首功。”
  唐翔忍痛,强颜欢笑:“此乃翔之本分,即便真战死沙场,亦无怨言,倒是令殿下快马赶回,贻误战机,令翔过意不去。”
  “放心。”
  刘辨冲唐翔绽出一抹淡笑:“文远已经杀奔雒阳了,没有贻误战机,你可以安心了。”
  唐翔舒口气:“那就好。”
  刘辨轻声道:“好好养伤,孤会派专人照顾你,等伤势稳定后,说不定讨董也快结束了,届时咱们一起返回南阳。”
  唐翔缓缓点头,感动不已:“嗯。”


第206章 万匹战马难饲养?牧草之王来帮忙!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广成关。
  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经过昨日汇总,荀彧终于呈上了最终的战报。
  刘辨仔细浏览一番,不由惊叹:“咱们缴获了六千四百六十二匹战马,果真有这么多?”
  荀彧颔首点头,神色悠悠:“嗯,在下亲自点过,抛开受伤、死亡的战马,仍缴获了五千余匹,再加上广成关一战时的屯骑营,共计八千余匹。”
  单纯一个越骑营,便是接近四千匹马,再加上屯骑营,以及于山羊坳战败的并州狼骑,这样的战果倒也在情理之中。
  “嗯?”
  刘辨从荀彧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异样的气息:“文若,咱们缴获了这么多战马,日后可以组建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这是好事啊,你怎么是这副表情。”
  “殿下。”
  荀彧赶忙一揖,轻声道:“缴获战马自然是好事,但一匹战马顶得上三人口粮,万匹战马便相当于多出三万张嘴,咱们营中的粮草怕是不够了。”
  “不是已经说好了吗?”
  刘辨细眉微蹙,疑窦顿生:“粮草不足,便问唐郡守要,让南阳世家豪族出血,这是咱们已经商议好的策略,文若莫非忘记了?”
  荀彧摇了摇头:“在下岂敢忘记,只不过咱们在广成关停留的时间太长,一直未有捷报,近来南阳士族颇有微词,导致收上来的粮草越来越少。”
  “这不是好事儿吗?”
  刘辨心中暗喜,若是南阳士族太过配合,日后反倒是不好下手了:“如此一来,咱们对于南阳士族的筛选工作,岂不可以顺利进行?”
  “啊,这……”
  荀彧忙从怀中摸出一封信笺,双手呈上:“殿下,这是唐郡守送来的信,他调查了近来颇有抵触的情绪孔家,此事怕是有些不好办。”
  “哦?”
  刘辨皱着眉,接过信笺,展开浏览:“孤且瞧瞧。”
  嘶—!
  刘辨双目一扫,文字上附带的震撼气息,顿时令他倒抽一口凉气。
  孔本正妻,出自南阳邓家;
  孔本三方妾室中,更是有冯家、阴家旁系;
  孔本嫡女,乃是南阳李家的儿媳;
  孔本次女,乃是南阳阴家的儿媳;
  孔本嫡子之妻,乃是南阳许家的女儿;
  孔本次子之妻,乃是南阳樊家的女儿;
  ……
  仅仅是孔家嫡系一支,便足足六、七列,再加上孔家旁系的关系,合起来至少有三十七、八条,其关系网覆盖整个南阳。
  虽然,孔家是以冶铸起家的豪商富贾,没有显官、经学的影响力,但在南阳可以存在数百年的时间,其关系网的确让人大开眼界。
  这一瞬,别说是刘辨自己了,便是直播间网友,也不禁沸腾起来:
  “卧槽!孔氏家族这么厉害吗?居然跟南阳邓家、阴家、许家、李家都有姻亲关系?”
  “虽说孔家自从战国时期就迁入南阳了,但经过这数百年的发展,关系也太庞大了吧?”
  “不就是打铁的出身吗?在古代这么牛逼?我汗毛都快炸起来了。”
  “哪个历史系大佬解释一下,商贾不是贱业吗?孔家为啥这么牛逼?”
  “虽说这孔家的势力没有遍布南阳士族,但关键的家族皆有涉猎。”
  “这尼玛是个大反派啊!想要动孔家,怕是没那么容易。”
  “盐铁官营,跟盐、铁沾边的全都是豪商富贾,东海糜家好像是靠煮盐起家的。”
  “辩爷这回算是踹到铁板了。”
  “嗯,踹到铁板+1”
  “+2”
  “+10086”
  “……”
  刘辨脑海中呈现出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他只感觉头皮发麻,后脊梁发凉。
  原本还想着要打土豪、分田地,给南阳士族点眼色瞧瞧,没想到带头造孽的孔家,居然是这么个庞大的家族。
  牵一发而动全身!
  怪不得专家会说南阳这地方,属于典型的“庙小妖风大,池浅蛤蟆多”,想要彻底在南阳站稳脚跟,的确没那么容易。
  刘辨心念一动:“老师,孔家这么牛,咱们是不是换个目标?”
  军师联盟的声音跟着响起:“辩爷别着急,专家已经把信笺内容截图了,很快会画出南阳孔家的关系网,这样有助于专家分析孔家真正的实力。”
  “不过,这封信笺上的内容,还是有些少,对于其关系网中的人物,没有交代清楚,比如孔本之妻,出身南阳邓家的哪一脉?”
  “根据历史专家梳理的南阳邓家族谱,邓家世袭的侯爵,再加上其余家族,怕是足足有十支以上,搞不清楚孔本之妻出自邓家哪一脉,对专家的判断影响很大。”
  仔细想想的确如此。
  假如孔本之妻,乃是邓氏宗家,最原始那一族,其影响力可想而知,是何等的恐怖。
  但如果出自邓氏旁系,甚至比邓展的身份还要差上些,影响力几乎可以不计。
  当然了,孔本作为孔氏宗家,想来也不会迎娶一个太差的士族女,但他毕竟出身商贾,想要娶邓氏宗家女,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邓家虽然没落了,但也绝非是什么人,都能高攀得起的,即便孔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邓勋那老头子恐怕也瞧不上他。
  正如专家所言。
  若是搞不清楚孔家势力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或许真的会被这个庞然大物给唬住了。
  专家分析问题,从来都是深入根源的,岂能单凭一封书信,便轻易下结论。
  “辩爷别急。”
  军师联盟再次安抚道:“孔家的确是个大反派角色,如果辩爷能把它敲掉了,对于南阳士族的震慑作用,可想而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家的存在,对于咱们打一批,拉一批,杀一批的战略,是有积极意义的,完全可以通过孔家,彻底把南阳士族归归类。”
  刘辨不知道专家是不是真的在安慰他,但听完军师联盟的话,刘辨的确变得冷静下来,而且心底的小火焰,再次燃烧了起来。
  “殿下。”
  “殿下?”
  ……
  刘辨愣怔的时间似乎有些长:“哦,没事儿。”
  荀彧长舒口气,轻声道:“殿下,孔家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对他下手,怕是没那么容易,一旦牵扯甚重,只怕是难以收场。”
  “文若。”
  刘辨将信笺递回给荀彧,双目灼灼道:“你先别急着下结论,速速给唐郡守回信,让他把孔家势力的具体情况,仔细梳理一份出来。”
  “里面内容至少要包括孔氏嫡系儿媳、女婿等具体身份,是邓家也好、阴家也罢,具体是宗家,还是旁支?身份不同,影响力大不相同。”
  荀彧揖了一揖:“殿下放心,此等事情,在下已经安排好了,只是仍需要些时间而已。”
  王佐之才,果然厉害,居然又把事情做到了前面。
  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点头:“文若不愧是王佐之才,简直能一眼看到孤心里。”
  荀彧一揖:“此乃彧之本分。不过殿下,这段时间咱们只能省吃俭用了,大谷关获胜的捷报,在下已经派人送往南阳,但即便如此,中间至少要隔十日。”
  “而且……”
  言至于此,荀彧细眉微蹙,惆怅不已:“此次讨董结束,咱们必然要返回南阳,饲养万匹战马,对目前的咱们而言,仍是个不小的负担。”
  中原地区向来以农耕为主,缺乏天然草场,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大规模马匹驯养,因此战马在古代的中原,是十分珍贵的。
  当然!
  这份珍贵对于目前的刘辨而言,不是在数量上,而是在饲养成本上。
  以土地种草,饲养战马,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从老百姓口中夺食,因为养马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根据专家的推测,以汉末时期土壤的产量进行核算,养一匹马所需土地,如果用来种粮,至少可以养活二十五人。
  以此来核算,养活一万匹战马所需的土地,至少可以养活二十五万人,几乎占据了整个南阳人口的十分之一。
  即便刘辨有打土豪、收土地的想法,想要养活这些战马,甚至兼顾粮食、畜牧等业务,依旧是个不小的负担。
  这些问题刘辨从来没有考虑过,但荀彧已经在思考,甚至隐隐已经陷入了忧愁,要知道如今不仅仅是战马,甚至还有士兵,全都需要他养活。
  “辩爷别急。”
  刘辨微蹙的细眉,引起了军师联盟的注意:“荀彧能想到的问题,专家早已经想到了,粮食问题杂交水稻可以解决,这个不必担心。”
  “至于牧草养活战马,专家同样提供了解决办法。”
  “哦?”
  刘辨兴致大涨,急问:“专家居然有办法?快告诉我。”
  军师联盟轻声道:“辩爷应该听过苜蓿吧?”
  “苜蓿?”
  刘辨眼神骤亮,心中闪过一种植物:“可是农村给牲口吃的那种东西?”
  军师联盟:“对,就是那个东西!苜蓿一共分三种,其中最著名的,是能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它原产于伊朗,在西汉时从西域引进。”
  “可惜的是,自从这种植物被引进,其后两千年的时间,古人居然没能将其物尽其用,直到近代才有了‘牧草之王’的美誉。”
  “苜蓿形似三叶草,耐干旱,产量高且质优,还能改良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