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
李儒略显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若说弘农王此举英明,岂不在骂董卓是个蠢货?
可他若顺着董卓的思路往下说,岂不在骂自己是个蠢货?
“这……”
李儒停顿片刻,感觉还是解释清楚比较好:“从表面上看,弘农王此举的确是放虎归山的愚蠢之举,但在儒而言,却有他的道理。”
董卓更加疑惑:“文优何意,细细说来。”
李儒轻声道:“丞相试想,您以雷霆之威,入驻雒阳,尚且会被雒阳士族掣肘,尤其是那四世三公的袁家,总是明里暗里与丞相为敌。”
“丞相您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弘农王呢?”
“儒以为……”
李儒拱手一礼,极其肯定地道:“弘农王之所以没有西进,是不愿意接手长安的这帮士族朝臣,他要另立新朝,取而代之,凭此再建乾坤!”
“有道理。”
董卓瞪着牛蛋般大的眼珠子,缓缓点头:“连我董卓都拿这帮世家没办法,又何况是弘农王那小子,他杀了我又有何用?不过是接手一帮士族朝臣而已。”
“哼!”
董卓轻哼一声,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没想到,弘农王这小子还挺有魄力的,他居然想要另立新朝,再建大汉!”
嘶—!
董卓猛吸一口凉气,发自肺腑道:“文优啊,你还别说,我董卓有些佩服他了,当初是我瞎了眼,居然以为刘协有帝王之威。”
李儒更是惊诧不已,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当年的刘辨,是何等轻挑的模样,但是现在,对方已然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王者。
难不成……
弘农王当真得天庇佑?
此刻,即便是李儒,也不由地称赞:“何止是丞相,儒亦对此举,深感敬佩。”
董卓彻底安心:“文优,虽然弘农王不打算进攻长安,但咱们又岂能坐以待毙,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掣肘其发展,待本相实力恢复,再与之决战。”
“这……”
李儒深吸口气,思索良久:“办法倒是有,只是不知能起多大作用。”
董卓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当即大手一挥:“能起多大作用,便起多大作用,总之,这雒阳之败的仇,我董卓非报不可。”
“丞相。”
李儒揖了一揖,朗声道:“虽然,这长安城中的士族是个累赘,但只要利用得当,同样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如今,乃是南北汉对立,新旧皇朝的斗争,对于各大士族而言,更是一次重新选择站队的机会。”
“弘农王的新朝虽然有玉玺压着,号称正统,但那不过是块破石头而已,远没有真正的利益来得更好,更令人疯狂。”
董卓皱了皱眉:“哦?文优这是何意?”
“简单!”
李儒一揖道:“丞相当以陛下之命,擢袁术为豫州牧,罢李旻颍川太守,黜刘宠陈王,改陈为陈郡,同时拜纪灵、张勋为颍川、陈郡郡守。”
“如此一来,豫州必然大乱,袁术定会派人征讨颍川、陈郡,其若胜,弘农王痛失助力,其若不胜,丞相再派别人即可。”
“不过……”
李儒自信满满,铿锵言道:“豫州可是袁术的根基,又有汝南袁氏为之撑腰,兵马、钱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李旻、刘宠断难抵挡。”
“至于弘农王的南阳?”
李儒停顿了片刻,深吸口气道:“他打压士族,我等便拉拢,许之以厚利,尽可能激起民变,即便灭不了弘农王,也当令其自乱。”
董卓眸放精芒,咧嘴阴鸷一笑:“哈哈!文优此计,甚合我意,咱们不费刀兵,便可令弘农王其根自断。”
第247章 曹某平生之志,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徐璆!”
袁术咬牙吐出两个字,双眸中汹涌的怒火,彷佛登时便要喷出来:“他终究还是叛变了,居然归顺了弘农王。”
“该死!”
袁术暗自嚼碎一声,火冒三丈:“我袁术才是豫州刺史,可整个豫州,不过六个郡国,竟有三个被弘农王控制着,简直岂有此理。”
“主公勿急。”
阎象揖了一揖,轻声道:“如今天下格局已变,颍川作为河洛与南阳之间的枢纽,必会成为董卓与弘农王交锋的关键。”
“如果属下猜得不错的话……”
言至于此,阎象捏着颌下一缕胡须,饶有兴致地道:“主公会成为最终的受益人,要不了多久,长安汉庭的诏书便会下来,豫州牧之职必属主公。”
“哦?”
袁术皱眉瞥向阎象:“果真如此?”
阎象点点头,极其肯定地道:“当然,董卓的真正目的,是让主公倾尽全力,攻打弘农王的颍川,甚至还有陈王刘宠的陈国。”
“但这对于咱们而言,倒是有了合理的理由,真正灭掉李旻、陈王,至于徐璆其人如何,既然他已经让出汝南,咱们不是不可以放他一马。”
“哼!”
袁术轻哼一声,自信满满道:“徐璆放弃汝南,实乃明智之举,否则我袁术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这吃里爬外的贼子。”
“主公勿恼。”
阎象极其淡定,捻须淡笑:“其实这样更好,咱们可以腾出手来,准备接下来对颍川的攻势,只要朝廷的诏书一下来,立刻展开进攻。”
“那陈王呢?”
袁术眸放凶芒,怒火涛涛:“我恨不得生啖其肉,豪饮其血,将其大卸八块,曝尸荒野,令群狼分尔食之,方可泄我心头之恨。”
讨董期间,陈王刘宠作为弘农王最忠实的支持者,没有少给袁术难堪,甚至会主动嘲讽,令其颜面尽失。
袁术对于陈王刘宠的恨,比之颍川郡守李旻、汝南郡守徐璆,有过之而无不及。
阎象自然清楚这一点,不过他却比袁术冷静得多。
“主公放心。”
阎象讪讪一笑,彷佛压根没把陈王刘宠放在眼里:“陈王刘宠的实力虽是最强,但在某眼里,却远不如李旻难对付。”
“哦?”
袁术闻言惊喜,试探性问道:“莫非……子像有办法诛之?”
阎象肯定地点点头:“自然。”
袁术一拱手:“愿闻其详。”
“很简单。”
阎象深吸口气,解释道:“陈王刘宠最大的破绽,便是自恃勇武,性格傲慢,此人身旁的护卫不过数十人,甚至不及弘农王亲卫军的零头。”
“对付如此骄狂之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刺杀,能派刺客解决的问题,又何必妄动刀兵?”
袁术目光一亮,深以为然:“没错!刘宠此人的确自恃勇武,尤其箭术,更是出神入化,与之相比,他的亲卫军反倒差劲很多。”
“恩!”
袁术点点头,吩咐道:“子像,此事便交给你了。”
阎象恩了一声:“主公放心。”
“至于颍川?”
袁术的歪脑筋再次转回到颍川:“子像,既然咱们早晚要动刀兵,因何不能提前动手?只要能拿下颍川,此处人才将尽归我袁术之手。”
“主公。”
阎象揖了一揖,赶忙劝阻:“如今朝廷的诏书还没下来,弘农王还未正位回宫,咱们现在动手,容易引起弘农王忌惮,若其派兵而来,反倒不太好了。”
“属下以为……”
阎象对此持保守态度:“咱们还是应该耐心些好。”
袁术自然明白阎象的意思:“子像,你说得这些,我又岂能不懂,可如果等弘农王登基称帝以后,咱们再动手,只怕颍川已然变成了一块铁板。”
“我的意思是……”
袁术露出了诡异的一笑:“咱们能不能提前做点什么,却又不被弘农王发现,等以后需要动手了,必可一击得手,令弘农王来不及驰援?”
“这……”
阎象眼神骤亮,缓缓点头:“倒是个好想法。”
袁术得意洋洋:“怎么样,可有办法?”
阎象皱着眉,摆手打断:“主公勿急,让某想想。”
“恩。”
袁术点点头:“你好生想想,我不打扰你了。”
旋即。
袁术缄口不言。
沉吟良久,阎象脑海中闪过一道灵光:“有计策了。”
袁术欣喜若狂,急问:“子像,计将安出?”
阎象轻声道:“主公别忘了,您可是豫州刺史,别说是颍川了,整个豫州全都归您监察,咱们完全可以在一些关键区域,派人入驻,行使监察之权。”
“对啊!”
袁术眼神骤亮,恍然大悟:“如此简单,我怎么没有想到?”
阎象思路彻底打开:“河洛方向的粮草,主要有两条供给路线,其一是走堵阳、叶县、鲁阳、广成、大谷,进入雒阳雒阳;其二是从水路,走轘辕关入雒阳。”
“主公完全可以挑选一些城池,派人全线入驻,以待时变,然后配合大军,一举攻克颍川诸县,从而彻底占领颍川。”
顺着阎象提供的思路,袁术继续深入:“叶县事关南阳方向粮草供给,颖阳事关颍川水路方向粮草供给,若是可以派人入驻,效果绝佳。”
“主公。”
阎象忙不迭劝阻道:“弘农王绝非易于之辈,如果咱们直奔这二县,必然会引起弘农王忌惮,在下建议,不如从临近诸县开始,慢慢转移到此二县,如此可引人耳目。”
“恩。”
袁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子像言之有理,自当如此!不如……从舞阳、郾县开始如何?这两县距离汝南最近,先摸清情况再说。”
“可以。”
阎象点点头。
“好。”
袁术大喜,大手一挥:“传令,急行军入颍川。”
传令兵拱手:“喏。”
旋即。
传令兵勒马转身,冲着缓行的队伍呼喊:
“主公有令,急行军入颍川。”
“主公有令……”
“……”
顷刻间。
队伍从缓慢行走状态,进入小跑、疾走状。
数日后。
郏县。
谋圣张良故里。
此县地势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中部低。
东南部为外方山余脉,低山绵亘;
西北部为萁山山地,峰峦起伏;
中部则是北汝河冲积平原,沃野坦荡。
从大谷关沿汝水,一路向南行军,必会路过此县。
曹操提前引兵在此布防,恭候着袁术。
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
此刻的曹操正伏在案上,仔细观察地图。
曹仁掀帘而入,疾步上前,拱手抱拳:“都尉,各军传回消息,皆以到位。”
曹操点点头:“很好!袁术距此还有多远?”
曹仁回答:“不足五里。”
呼—
曹操长出了口气:“还好赶上了。”
曹仁拱手,疑惑不解道:“都尉,咱们既已扎好了口袋,为何不直接将其消灭,非要采取这种方式,为袁术送行吗?”
“子孝啊。”
曹操抬眸望去,绽出一抹淡笑:“弘农王是从大局出发,不似你这般,只着眼于此战,在局势没有挑明之前,袁术至少还是朝廷的后将军,岂能轻易动手。”
“可是……”
曹仁颇为担忧地道:“这样岂不会让都尉您置身险境?太不安全了!”
曹操哂然一笑:“这一点,你就更不必担心了,咱们不敢轻易动手,他袁术又岂敢轻易动手,拿我曹操的命,换他袁术的命?”
“哼!”
轻哼一声,曹操缓缓摇头:“袁术自诩甚高,素来瞧不起我曹操,绝不可能做这赔本的买卖,你就放心吧。”
“何况!”
曹操拍了拍曹仁的肩膀:“不是还有你在我身边吗?”
曹仁神色悠悠,略显尴尬地道:“末将有自知自明,只怕难以护卫周全。”
“唉,行了。”
曹操摆了摆手,打断曹仁:“自信些,对付一个袁术而已,别搞得如临大敌似的,现在还没有撕破脸皮,等撕破了脸皮,你再担忧不迟。”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曹操扭头望去。
但见,一个士兵急匆匆入帐,欠身拱手道:“都尉,袁术的兵马距此不足三里,兵力约有七千,先锋大将乃是纪灵。”
“好!”
曹操摆了摆手:“我知道了,退下吧。”
士兵拱手:“喏。”
“子孝。”
“在。”
“召集队伍,前去会会袁术。”
“喏。”
曹操披坚执锐,出了营帐,翻身上马。
没多久。
曹仁整军而出。
与官道上,迎接袁术赶来。
约莫过了一刻钟。
一支迤逦长队,缓缓赶来。
袁术正策马缓行,与阎象聊天时。
忽然,前方有快马赶来,拱手抱拳:“主公,前方不远,骁骑校尉曹操引兵列阵,兵力约有五百,纪灵将军请示,是否出战?”
“曹操?”
袁术皱着眉,一脸的难以置信:“他不是在雒阳吗,怎么会在这里?”
阎象摇了摇头:“属下不知。”
“要不……”
袁术试探性地道:“命纪灵出手,诛杀曹操?这小子当初居然敢拒绝我,甚至连战马都不借给我,简直岂有此理。”
阎象摆手打断:“不可!曹操如今可是弘农王的人,咱们若是动手,岂非开罪弘农王?万一其引兵杀来,我等必死无疑。”
“倒也是。”
袁术皱眉思索片刻,缓缓点头,摆手道:“走,且去瞧瞧,这厮在这里,到底要干什么?”
阎象生出一抹不安的感觉:“主公,或许曹操正是被弘农王派来的,其故意以少量兵马相诱,便是希望主公您出手,而后好以此为由,对主公下手。”
“哦?”
袁术心生疑惑:“你的意思是……曹操乃是弘农王的诱饵?”
阎象点点头:“极有可能!所以主公,待会儿不管曹操如何言语刺激,您切记不可动怒,目前还不到跟弘农王翻脸的时候。”
这一点,袁术自然清楚:“放心,我心中有数!”
阎象这才安心:“如此甚好。”
“走吧,且去会会曹操。”
“喏。”
“传令纪灵。”
袁术吩咐传令兵道:“正常行军,我要亲自会会曹操。”
传令兵拱手:“喏。”
旋即。
拨马转身,直奔前方。
不多时。
两支队伍相遇。
相隔百步,曹操抬眸凝望。
但见……
两骑策马上前。
最前一人,乃是袁术。
在其身后一人,身穿儒士袍,头戴儒士冠,曹操虽不知其姓甚名谁,但很显然,此人乃是袁术麾下谋士。
原本。
曹操还不敢保证,袁术不会动手。
但是现在,有这么一个谋士在,袁术必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凭曹操对袁术的了解,当初西行讨董的策略,摆明不是袁术能想出来的,自然有人为他出谋划策。
今日。
终于得见其真容。
曹操松口气,以后俩人会是对手,自然要试探一番,尽量了解对手,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为以后的战争,提前做个铺垫。
“哈哈!”
曹操仰天哈哈一声,翻身下马,疾步迎了上去:“公路兄,你可让我曹操等的好苦啊,我都在这里扎营三日了,你怎么才来?”
“你……”
袁术惊诧,一脸的不敢置信:“你一直在这里等我?”
曹操点点头:“当然!不然我在这里作甚?”
嘶—!
袁术皱眉,瞥一眼阎象,那模样像是在说:“你猜得不错,这小子的确有问题。”
阎象同样皱着眉,缓缓摇头,提醒袁术,切莫轻举妄动,这可能是个陷阱。
二人的眼神交流虽然细微,但却难逃曹操的眼睛。
曹操见此,更加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