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它的意义。”
“没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了。”
“是啊!辩爷加油。”
“……”
穿越前,刘辨同样是农村的,家里有八亩田,种着各种果蔬,还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对于农民丰收时的喜悦,感同身受。
放下车帘的那一瞬,他再也忍不住了,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脑海里全都是幼时陪母亲在地里干活的场景,镰刀没挥舞两下,便开始喊累喊疼,母亲总是在这个时候教育他,千万要好好学习,将来别受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
可是……
如今的他大学毕业了,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父母,便穿越到了汉时的平行空间,成为大汉子民的皇帝:
“老师……”
刘辨的声音有些呜咽,眼泪止不住流淌:“我想我爸妈了,他们还好吗?”
军师联盟的声音立刻响起:“孩子。”
刘辨的声音有些沙哑:“妈?”
“嗯嗯,是呢。”
“妈,你怎么会……”
“工作人员现场连线,让我占用军师联盟的号,跟你聊两句。”
“妈,我想你了,真的很想。”
“妈知道!妈也想你,你在那边要好好休息,别总是熬夜,即便再忙,也要吃饭,还有尽量别上战场了,妈每次看着都害怕,出宫的时候,千万把史阿、朱彤带在身边,多带一些侍卫,安全最重要。”
“妈~~~”
“你起开,让我跟儿子说两句!儿子,你……你在那边一定要好好的,家里面不需要你操心,大家都挺关心我们的!你要多咨询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冒险行事,要为咱们老百姓做主,当一个好皇帝,明白吗?”
“恩,我知道,爸!”
“你都说的是些什么,还是我说。”
“我还有最后一句,儿子,你跟唐姬什么时候要个孩子啊,虽然跟着屏幕,但总归是我孙子啊,这也是大事,明白吗?”
“爸~~~你说什么呢,我今年才15岁,唐姬才14岁。”
“你得入乡随俗,懂不懂!”
扑哧!
刘辨尴尬地笑出声来。
车厢外,响起朱彤的声音:“陛下,荀令君回来了。”
刘辨赶忙收拾心情,挥袖拭去眼角的泪水,心念一动:“爸妈,我得先忙了,你们在家好好的,说不定以后我还能穿越回去,到时候再孝敬你们。”
“恩,你忙吧。”
旋即。
刘辨摆了摆手:“让文若上车。”
朱彤轻声:“喏。”
不多时。
荀彧上了马车,一揖作礼:“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其落座:“今年收成情况如何?”
荀彧点点头:“非常好!从目前反馈上来的数据看,亩产皆在两石以上,甚至有些田地的亩产可以达到两石半左右。”
汉末时期的平均亩产在一石半左右,如果南阳的亩产可以达到两石,那便提高了33。3%,比起专家的预期,又要高出些许。
虽然,还远远达不到杂交水稻那种惊人的亩产,但相较于汉末时期的平均水平,已经是非常大的提升了。
对此结果,刘辨持肯定态度:“还算是不错的,比朕的预期稍微好上一些,证明咱们这大半年时间,没有白忙活,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当初专家在选择对南阳世家下手时,便是以其家族规模为主要依据的。
孔家在南阳颇有田产,家资过亿,再加上邓家、阴家等一些田地,只要能增产10%左右,便可以维持南阳汉庭的正常运转。
增产20%左右,便可以进行其余方向的开销,比如说开矿、大量更新装备、科技研发,文臣、武将年终发福利等。
而今,如果亩产当真可以达到两石,增产30%以上,南阳汉庭的运转完全可以保证,甚至即便此时跟邓家、阴家翻脸,依旧能勉强维持运转。
这意味着……
刘辨仅仅在第一年,便靠公田的收入,达到了摆脱世家,独立自主的目的,虽然只是勉强维持运转,但它的意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真正能独立自主了,咱腰杆子才能硬起来,才能真正具有话语权,能跟天下世家掰掰腕子。
当然!
刘辨不会那么冲动。
目前的他,只是有了自我做主的根基,但真正跟天下世家撕破脸皮,独自一人面对其强悍的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是啊。”
荀彧感慨万千,捻须言道:“陛下,依照如今反馈的情况看,咱们应该再多盖两个粮仓,否则把粮食收上来,只怕没地方堆。”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这件事情便交给你来办,多盖两个粮仓,明年的收成一定会更多,有备无患,总好过明年再忙活。”
“陛下放心,交给微臣即可。”
粮食丰收,荀彧的干劲儿更足,他满口答应,已然当成了头等大事:“咱们可以多造一些粮仓,好迷惑长安的董卓,让他知道咱们压根不会为粮食发愁。”
“有道理。”
刘辨目光一亮,缓缓点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荀彧淡笑:“奉孝虽然拔除了绝大多数的刺奸,但长安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得让他好生瞧瞧,想以粮食制衡我等,绝不可能。”
“哦对了。”
刘辨忽然响起了什么:“税粮收得怎么样了?”
荀彧捻须言道:“子敬暂时还未反馈,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世家豪族多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各县豪族,一年没有收成,却要面对数百,甚至上千石的税粮,心中多有怨言。”
“但请陛下安心。”
荀彧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道:“只要邓家、阴家等世家交上税粮,其余豪族根本翻不起什么浪来。”
“哼。”
刘辨轻哼一声。
他早已料到会如此:“正常,不割他们点肉,他们永远不知道疼,得先让他们吃点苦头,否则接下来没办法出手。”
事已至此,荀彧清楚陛下的图谋,试探性问:“陛下可是要出手,将豪族荒废的土地,全部都接过来吗?”
“当然!”
刘辨极其肯定地道:“以咱们目前的耕地,充其量只能勉强维持朝廷运转,日后官员越来越多,杀伐征战同样会多,这些耕地压根不够。”
“可是陛下……”
荀彧沉吟片刻,将心中顾忌,和盘托出:“如今耕地价格虽然持续暴跌,但想让豪族将土地全部贡献出来,恐怕有些艰难。”
“即便是朝廷暗中出手,恐怕也瞒不过这些豪族,一旦让他们知道是朝廷在购买耕地,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虽然……”
言至于此,荀彧提醒道:“陛下能以武力进行镇压,但此事一旦传到其余州郡,只怕会引起其余世家忌惮,若其联合起来,依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一点,刘辨焉能不知。
“文若放心。”
有专家级军师联盟在,刘辨自然自信满满:“朕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交出耕地,绝对不会有问题。”
“哦?”
荀彧不由惊诧:“陛下竟能让豪族主动交出耕地?”
刘辨极其肯定地点点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能掌控‘利’这一字的精髓,自然会生出万千办法。”
“陛下英明。”
荀彧知道皇帝的性格。
既然明言有办法,自然是真有办法。
荀彧倒也不会多问,皇帝陛下如果要说,自然会说,现在不说,证明时机不到。
刘辨轻声道:“走吧,回皇宫。”
荀彧应声:“喏。”
下一秒。
马车启动,直奔宛城。
“哦对了,文若。”
“在。”
“切记让枣祗做好耕田的善后工作,等来年春耕时,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工作。”
“陛下放心,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
“好!”
……
颍川,许县。
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
沙盘前。
曹操正盯着上方犬牙交错的势力:“袁术又往召陵增兵八千,攻打郾县的意图显而易见,不知仲德对此,如何看待?”
“八成是假的。”
程立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兵法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袁术在此时大量往召陵增兵,反倒证明他们的目的绝非郾县。”
“恩。”
曹操颔首点头,对此深表赞同:“袁术以为自己跟张邈的事情很隐秘,但实际上,早已被陛下知晓,现在便给咱们演上了。”
“哼!”
轻哼一声。
曹操压根没有把袁术当回事:“可惜啊,袁术这小子当个纨绔子,的确非常合适,但当主公,跟咱们比权谋,差距甚远。”
“仲德啊!”
曹操倒也没有遮掩,直接言道:“我意将夏侯惇、夏侯渊调往新汲,协助曹仁驻守此县,不知你以为如何?”
袁术的真正目的绝非郾县,那么同样的道理,张邈的目标也不会是鄢陵,而能够成为他们共同目标的,只有与陈留、陈郡最近的新汲。
“可以!”
程立对此深表肯定:“不过将军,咱们必须秘密行动,昼伏夜行,隐藏行踪,否则一旦被袁术得知,只怕事情便不太好了。”
“恩。”
曹操深以为然:“放心吧,我心中有数。”
程立叹口气:“唯一可惜的是,咱们兵力不足,防守有余,却进攻不足,否则这次粉碎袁术进攻,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杀入汝南。”
曹操猛然抬头,淡然一笑:“仲德啊,有件事我一直忘记跟你说。”
程立皱眉:“哦?是何事?”
“其实,咱们的兵马远不止表面上这些人,颍川郡守李旻趁着农耕,在各地组建屯田军,我军精锐负责去训练,已得兵两万。”
“啊?”
程立顿时一愣:“果真?”
曹操肯定地点点头:“由于制定计划时,你尚且未来,因此便一直没有与你提及,还望仲德多多见谅。”
“哪里。”
程立赶忙拱手抱拳:“善战者,先善藏兵,连我都不知道,袁术一定不知道,将军您做得非常好。”
“不过……”
程立皱着眉,试探性问:“此事陛下知道否?”
曹操自然清楚程立担心什么:“放心吧,此事便是陛下授意的。”
程立暗松口气,了然于心,同时愈加好奇:“莫非,陛下早准备对袁术动手了?”
曹操点点头:“当初袁术、张邈对颍川下手后,陛下给我来了一封亲笔信,示意我暗中蓄养兵马,待朝廷命令,随时准备出击。”
“陛下果真非常人也。”
程立顿感惊诧,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知道,当初不过才开始农耕而已,便已经考虑到接下来的战略,这需要何等的规划力,才能提前部署到这种程度。
“不过将军……”
程立皱了皱眉,好奇问道:“如今正在秋收,陛下的命令,可会到吗?”
曹操肯定地点点头:“放心吧,南阳丰收,平均亩产两石,再加上各大世家豪族的税粮,足够支持咱们征战了。”
“相信我!”
曹操双目炯炯:“陛下的诏令,不日必到!”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奏报。
曹操抬眸望去。
但见,有士兵闯入帐中,欠身拱手:“将军,帐外有二人,自称是朝廷的奇巧阁刘晔,以及陷阵营高顺,说有要事求见。”
曹操皱了皱眉:“奇巧阁刘晔?”
士兵颔首:“没错!”
“快!让他们进来。”
“喏!”
第296章 攻城型弩炮、移动型弩炮!袁术能扛得住?
“末将高顺,见过曹将军。”
“在下刘晔,见过曹将军。”
高顺、刘晔进入曹营,双双行礼。
“快起来。”
曹操赶忙摆手,笑着道:“可是陛下派你们来助曹某一臂之力的?”
刘晔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正是如此,这是陛下给将军写的亲笔信,将军过目。”
旋即。
刘晔从怀中摸出一封信笺,递给曹操。
曹操赶忙双手接过:“这……一封信而已,竟是纸装?太奢侈了吧。”
刘晔淡笑:“将军放心,陛下革新了造纸术,成本降下来许多,如今我们奇巧阁使用的,全都是这种纸张。”
“哦对了。”
刘晔忽然想起了什么,轻声道:“陛下知道将军文采卓著,因此让在下给将军带来一包,等他们卸完货物,便送至将军大营。”
曹操眼神骤亮:“果真?”
“恩。”
刘晔极其肯定地点点头:“想来足够将军用了。”
曹操欣喜若狂:“陛下待我曹操,实在是太好了!”
言罢。
他转回上首,拆开信封,取出信笺,眼珠子上下一翻滚,顿时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以及刘晔、高顺至此的目的。
放下信笺,曹操抬眸望向刘晔、高顺:“不知二位是如何进入颍川的?”
刘晔揖了一揖:“将军放心,我等是随同商队进入的颍川,陷阵营弟兄更是分成了四波,批次进入颍川,绝对不会暴露行踪。”
呼—
曹操暗松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如此甚好,袁术若是得知南阳方向有朝廷援兵,必然会修改计划,此前我等部署,怕是会受影响。”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
一旁程立惊叹皇帝陛下的谨慎。
这样的决定,势必是以颍川的实际情况出发,否则绝不可能以商队的身份潜入,这对于上位者而言,是一种极其难得的品质。
曹操、程立为有这样的皇帝陛下,而感到万分庆幸。
“曹将军!”
高顺欠身拱手,补充道:“末将是陷阵营第一批进入颍川的,其余将士则会在接下来的数日内,分批次赶到,您不必担心。”
“曹某自然放心。”
曹操肯定地点点头,旋即问道:“但不知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
高顺拱手,倒也没有隐瞒:“八百余人。”
曹操微怔:“八百?”
一旁程立更加愣怔:“只八百人?”
“恩。”
高顺点点头,拱手抱拳:“将军放心,末将麾下虽只八百人,但尽皆精锐,配备朝廷最新研发的新式兵器,即便遇到万军,亦有一战之力。”
“新式兵器?”
曹操忽然想起了什么,忙不迭扭头望向刘晔:“子扬,陛下信上提及,你带人过来,是有新式的攻城器械,助我等杀入汝南,对否?”
“没错。”
刘晔颔首点头。
“哦?”
曹操来了兴趣:“不知是何兵器?”
刘晔一揖:“我等称之为弩炮,有攻城弩炮,以及旷野作战的可移动弩炮。”
“弩炮?”
曹操猛然皱眉。
显然。
他被文字上附带的狂霸之气,震慑住了。
弩便罢了,居然还加个“炮”字?
曹操自问博学多才,但也从未听过这样的兵器。
刘晔心知曹操难以理解,赶忙从怀中拿出设计简图:“既然已经聊到这里了,那在下便跟你们介绍一下这两种弩炮。”
“好。”
曹操迫不及待,将帅案腾开一片地方:“还请子扬,不吝赐教。”
刘晔上前,将设计简图缓缓铺开,一个构造复杂,带着强弩样式,却大不相同的器械,呈现在程立、曹操面前。
嘶—!
曹操惊诧:“这便是弩炮?”
刘晔点了点头:“没错!这个是攻城型弩炮,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飞石车的升级版,只不过它能承受的力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