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他按照注解的思想,反复去思考,想要找出其中漏洞,但偏偏,怎么都没办法反驳,简直是无懈可击。
哗啦啦!
司马懿翻阅下一个问题。
再次找到了皇帝陛下的注解:“二哥,这不是你之前对《春秋》的注解吗?似乎比其皇帝陛下的注解,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这……”
司马懿一脸的难以置信,盯着书籍上的字,久久不能平静。
要知道,司马懿做的注解,可是当今天下,古今文经存在争议的点,他素来引以为豪,感觉自己掌握了古今文经的要义。
但是现在!
就在此时!
司马懿的注解,在皇帝陛下的注解面前,竟然显得如此的幼稚,彷佛一个是在九天之上的宏论,而一个则是在九地之下的自嘲。
两者实乃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三弟,笔墨伺候。”
司马懿一下子投入其中,神色骤变。
“喏。”
司马孚应声,忙不迭将笔墨推到司马懿面前,将竹简书整齐排开:“二哥,已经备好,随时可以誊抄。”
“好。”
司马懿提笔,将皇帝陛下的注解誊抄下来,递给司马馗:“四弟,你将这些注解的原文找出来,以及相关人的注解,整理归档。”
司马馗心知自家二哥不服输的劲儿,已经涌上来了,当下颔首点头:“放心,交给弟弟便是,保证一篇不差,全部备好。”
“辛苦了。”
司马懿表示感谢后,旋即继续誊抄。
两个时辰!
足足花费了两个时辰。
司马懿才将南阳皇帝陛下的注解,全部誊抄完一遍。
而此刻,司马馗、司马孚同样将具有相同注解的名家,全部找了出来。
司马馗不由惊叹:“二哥,你仔细瞧瞧,皇帝陛下做的注解,全都是古今文经学派中,那些素有争议的点。”
“而皇帝陛下的注解,又是融合了古今文经学派的精华,可谓集合两家之所长,堪称是无懈可击啊!”
“太不可思议了!”
司马馗手捧着《春秋鸿儒传》,眼神中流露出敬佩之色:“如果不是精通古今文经的鸿儒学者,岂能达到这种程度。”
“二哥!”
司马馗极其郑重地道:“如果弟弟没有猜错的话,南阳的皇帝陛下,在儒学造诣上,丝毫不逊色于卢植、司马徽等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没错!”
即便是一旁的司马孚,也不由得感慨道:“四弟言之有理,皇帝陛下做的注,某些甚至连郑老都要避讳,不敢轻易尝试。”
“可是陛下的批注,却尽皆融合古今文经的精华,可以令天下鸿儒学者心服口服,怪不得这套教材,会是考课取士的标准。”
“二哥!”
司马孚长出口气,不情愿地承认道:“跟南阳的皇帝陛下相比,你还真不是对手,他当你的讲席,绰绰有余。”
“恩!”
司马馗点点头:“听说南阳皇帝陛下自幼,便有过目不忘,博闻强记之能,而且他读过朝廷数万卷藏书,年纪虽小,但却精通百家。”
“这一点,从皇帝陛下出的考课题目,便可见端倪,从经史子集,到格物、算术、汉律、花鸟鱼虫等,尽皆有之,若非精通百家所长,焉能如此?”
司马懿捧着《春秋鸿儒传》良久,终于吐口气,义正言辞道:“走,回家,收拾行李,明日启程赶往南阳,报名少年天才班!”
“啊?”
司马馗、司马孚齐齐一愣:“二哥,你这便决定了?”
司马懿昂首:“陛下才学远胜于吾,吾从而师之,有何不可!年长却无才学,吾鄙之;年幼却精百家,吾敬之!”
“哈哈,走,回家。”
“你们陪我一起。”
“恩!”
第337章 考课取士仅一年,大汉考生就内卷起来了?
沛国,谯县。
曹家老宅。
书房中。
曹操跪坐一旁,双目微阖,手捻短须,缓缓点了点头:“恩,虽不算出类拔萃,但经学、兵法、武艺勉强过关,可以去试试。”
“真的?”
少年郎惊诧,一双朗目发着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父亲,这么说,儿可以报名参加朝廷的少年天才班了?”
“可以去试试。”
曹操扭头瞥向儿子,肯定地点点头。
“太好了。”
曹昂脸上遮掩不住的喜悦,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父亲放心,昂儿必不会给父亲丢人,一定考上天才少年班,做天子门生,为曹家争光。”
“昂儿。”
曹操缓缓起身,举步到儿子跟前,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道:“你且记住!这天下有才者如同漫天繁星,璀璨者更不计其数。”
“父亲不求你能考上少年天才班,做天子门生,只愿你能全力以赴,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即可,哪怕考不上,亦要知晓自己差在哪里。”
“你有信心是好事,但千万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咱们权当是去做一次测评,检验一下这些年来的学习成果。”
曹昂自然清楚父亲的深意,他肯定地点点头,绽出一抹淡笑:“父亲放心,昂儿没那么脆弱,您不必担心。”
“好!”
对于儿子的回答,曹操非常满意:“真不愧是我曹操的儿子!你且过来。”
曹昂跟着父亲,走到一旁书架:“父亲,您这是要……”
曹操从书架上取出一沓书:“这是朝廷今年出版的五经教材,里面有卢植、郑玄、司马徽以及陛下等人的批注。”
“啊,这……”
曹昂盯着父亲手中的书,一脸的不敢置信:“父亲,这书不是已经卖断货了吗?您这里竟然还有?”
曹操笑了笑,轻声道:“这是父亲在冬节祭天大典后,离开南阳之前,跟陛下提及之事,就是害怕买不到,希望陛下送一套给父亲。”
“这一套便是陛下送的,原本父亲想自己留着读的,现在将它送给你,切记要好生研读,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去了南阳以后,记得带上祖父的亲笔信,去拜访桓睿老爷子,让他帮你找个有实力的经学大儒辅导辅导,价钱你不必管,父亲自会解决。”
曹昂双手接过书籍,郑重点头:“多谢父亲!不过……”
曹操皱了皱眉:“恩?你还有何事吗?”
曹昂挑眉:“父亲,您能让昂儿瞧瞧陛下赐给您的中兴剑吗?听说那可是一柄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的宝剑,而且父亲您可是天魁。”
“臭小子!”
曹操亲昵地瞥了眼儿子:“早盯上这柄剑了吧?”
曹昂飞快点头:“儿做梦都想摸一摸它。”
“好吧。”
曹操长出口气,答应下来:“念在你即将要踏上征程的份儿上,父亲便让你好生瞧瞧,权当是为你壮行了。”
曹昂内心狂喜,不禁有些得寸进尺:“父亲,既然是为儿壮行,您不妨将此中兴剑转赠给孩儿,孩儿保证考入少年天才班,以报答父亲,如何?”
曹操小眼珠子一瞪,是毫不客气:“滚—!”
曹昂赶忙拱手:“父亲勿恼,孩儿不过玩笑而已。”
“臭小子,父亲什么都能给你,但唯独这中兴剑不能。”
“恩,我知道!这柄剑寄予了陛下对父亲的期望。”
“没错!魁者,首也,陛下是希望……”
“父亲做他的第一臣!孩儿知道,您都说了八百遍了。”
“臭小子,滚—!”
“……”
……
南阳郡,宛城外。
孙坚大营。
中军,大帐。
沙盘前,孙坚傲然而立,目光扫过南阳全新的水系网络:“目前朝廷正在打造全新战舰,将来咱们的目标必是荆州。”
“这是尚书台按照最新的水系网络,打造的全新沙盘,每一条河流的情况,全部都记录在案,包括水深、河宽等,咱们必须尽快熟悉,明白吗?”
众将士齐齐拱手:“喏。”
孙坚摆手示意黄盖:“公覆,将河流的资料表发下去。”
黄盖颔首点头:“喏。”
“尔等将来尽皆会成为独领一军的统帅,对于河流、水势等资料,务必烂熟于心,这水军可不单单是乘船作战,这么简单,它可比陆战复杂多了。”
“河流、水势、风向等,只是最基础的功夫,朝廷下发的《水战手册》上,更全都是基础性的知识,你们务必要尽快掌握。”
“过段时间……”
“……”
孙坚处理完军务,遣散各营将领,长舒口气,返回上首坐下休息。
片刻后,帐外响起悠悠一声奏报:
“报—!”
孙坚睁开眼,抬眸望去。
当模糊的视线逐渐清晰起来时。
但见,帘帐起,从外面进入两个熟悉的身影:
“父亲—!”
孙坚的疲惫一扫而空,彷佛一下来了精神,腾得起身,绕过帅案,便迎了上去:“权儿,我的权儿终于来喽。”
“哎呦,父亲,你弄疼权儿了。”
孙权只感觉自己的双臂,像是被两只大钳子钳住一样,骨头都快被捏碎了。
孙坚已经许久没见过次子孙权,激动到没有控制好力气。
听到孙权喊疼,便赶忙把他放下来,半蹲在儿子面前,改捏他的小脸蛋:“又长高了,也壮实了不少啊。”
“父亲—!”
孙权赶忙撒开父亲的手,揉了揉脸颊:“权儿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这次过来是要参加天才少年班考核的。”
“哈哈!”
孙坚仰天哈哈一声,兴奋地不停点头:“父亲岂能不知,这少年天才班还是父亲给你报的名哩,你兄长过了年纪,不能参加,你可不能错过。”
“是啊权弟!”
一旁的雄姿少年满脸的羡慕:“朝廷规定,年纪必须在十五岁以下,才有资格报名,可兄长今年已经十七岁了。”
“兄长放心。”
孙权昂着小脑袋,信心满满地道:“你那份儿,权弟帮你上了,从今以后,你好生当你的狼将,我好生做我的天子门生,咱们孙氏一门三杰,必可传为佳话。”
“哈哈哈!”
孙坚、孙策仰天一声狂笑:“臭小子,这可是你说的,少年天才班,可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你能考得上吗?”
孙权则是拍着小胸脯保证道:“父亲放心,权儿自幼研习经学、兵法,还跟兄长习武,一个小小的少年天才班,必难不倒权儿。”
“恩。”
孙坚点点头:“父亲对你有信心,趁着还有些时间,你就呆在父亲营里,好生研习经学,有什么不懂的,便记下来,父亲会帮你找宛城的大儒辅导。”
“宛城的大儒?”
孙权皱着眉,明显不太相信:“父亲能请得动吗?”
孙坚面带微笑:“你不懂!自从朝廷以考课取士以来,宛城来了不少大儒学者,他们有些为了生计,便会帮助应考者辅导经学。”
“父亲已经帮你联系好了,这人可是参加过玉堂殿辩论的大儒,一个时辰便要两千钱,你可得好生学啊。”
孙权闻言愣怔,唇角肌肉不停抽搐:“还……还能这样?”
孙坚捻须,点点头:“唉,其实父亲也不想这样,但很多世家豪族的子弟,都在请大儒帮忙辅导,父亲若是不请,怕咱们被比下去啊。”
“你刚到南阳还不清楚,邓家、阴家、冯家等全都是军功世家出身,他们经学原本就差,可一个个家里不缺钱,都是花大价钱请人辅导。”
“不止是经学,还有兵法、汉律、算术、格物、天文、历法等,朝廷的考题内容极多,谁能答的全面且准确,便占有优势。”
“权儿啊,你……”
“停!”
孙权赶忙摆手打断,原本自信满满的神色,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愁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容!
“怎么了?”孙策问。
“经学、兵法、汉律、算术、格物、天文、历法?”
从经学开始,直到天文、历法结束,孙权的声音从坚定,变得益发犹疑,彷佛将自己原本的自信,在顷刻间击成了粉碎。
“没错!”
可孙坚却是很淡定地点了点头:“否则你以为,天才少年班,是那么容易考上的?全都是名家指点,还能成为天子门生,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考上的?”
呃……
孙权懵了,脑袋有点晕。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少年天才班的考核范围,竟然如此的广泛。
一旁孙策咧嘴笑了笑:“怎么,害怕了?”
孙权喉头滚动,强咽了口口水:“兄长,你不是说,天才班考核与公车署考核相似吗?那你是如何通过考核的?”
“自然是兵法!”
孙策傲然扬了扬下巴:“我们的考核,只需要挑选自己擅长的领域作答,但你们的考核却是全方位的,各个领域难度虽低,但每个领域皆计入成绩。”
嘶—!
孙权惊诧,眼瞪如铃:“各个领域,皆计入成绩?”
孙策点了点头:“没错!”
孙权完全愣住了:“不可能!这世上没有人能在十五岁之前,掌握这么多知识!”
然而,孙策却是极其肯定:“你不能,不代表别人不能!还记得兄长的好友舒县周郎吗?当初他参加考课时,便答出了六个领域的题目。”
“虽然,目前周郎还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但只要朝廷的任命下来,绝非兄长可以比拟,恐怕将会是三军主将,否则便是两千石大员。”
“回去接你之前,兄长与周郎把酒夜谈,他恨自己为何早生了两年,否则便能参加少年天才班的选拔。”
“权弟!”
孙策拍了拍孙权的肩膀,郑重道:“千万别把这天下英才想得太过简单了,你比起周郎,可能唯一占优势的,便是年龄。”
……
宛城,驿馆。
一个扎着皂巾的少年郎,正提笔伏案,不知书写着什么。
他皱着眉,托着腮,额头冒汗,口干舌燥。
他叫庞统。
荆州襄阳人士。
听说南阳汉庭要成立少年天才班,便在叔父庞德公的引荐下,赶来南阳宛城。
如今,庞德公花重金,从南阳商贩中买到了一部分公车署考题,想让侄儿庞统试试。
原本自信满满的少年英才庞统,还不过半个时辰,就已经做不下去了,保持托腮沉思的动作,愣是一个时辰,未曾便过。
“感觉怎么样?”
在其面前,一个气宇不凡的男子,正躬着身子,盯着庞统面前,那卷空空如也的竹简书,试着问道:“是否感觉难以下笔?”
男子便是庞德公。
襄阳名士,庞统叔父。
“叔父!”
庞统抬起头,一脸错愕地凝视着对方:“这当真是公车署出过的考题吗?居然还有弩炮的受力分析?”
“单凭这样一个简单的示意图,便能分析得出弩炮的受力情况?可我连弩炮是何模样,都不清楚呢!”
“还有这一题!”
庞统翻过两页,找到困扰他至少半个时辰的题目:“假设河流流速是每息一丈,要从北岸的渡口甲,杀奔南岸,在不考虑风速的影响下,战舰的速度需要达到多少?”
“小侄明白,此题必定是在考核水战策略,但朝廷中的将军,当真有人能核算出来吗?皇帝陛下当真可以核算出来?”
“还有这道题……”
庞统又连续翻了两页,指着上面的题目:“今有人共买物,每人出八钱,则盈余三钱;人出七钱,不足四钱,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呵呵!”
庞统一脸的不敢置信:“朝廷取士竟然会考核商贾之道?”
然而,庞德公却是极其淡定:“为何不会考?你可知在尚书台,专门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