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虽然略显遗憾,但高峰还是点点头:“既如此,在下听从公达吩咐,以后咱们尽量单线联系,不会影响你的潜伏。”
……
武关。
张济军营。
中军,大帐。
张济拿着长安汉庭的诏书,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朝廷对他们网开一面,而且还封了侯爵,提拔了官职,但张济总感觉凉飕飕的,很不自在,就像头顶悬着一柄钢刀,随时可能落下来,将其诛杀一样。
“军师。”
张济扭头望向一旁的贾诩,皱眉言道:“你说这诏书,我是接得,还是接不得?如今丞相已经死了,樊稠、段煨等人皆已归顺朝廷,那我是否也要与他们一般模样?”
贾诩皱了皱眉,沉吟良久,终于还是言道:“将军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张济毫不犹豫地道:“自然是真话。”
贾诩吐口气,倒也没有犹豫:“若是真话,在下建议将军辞官,返回姑臧养老,千万不可迷恋朝堂官职,那里绝非将军可以生存。”
“辞官?”
张济明显吃了一惊。
放着九卿的官职不做,却要辞官?
张济简直怀疑,贾诩这厮是不是故意在坑他。
当然,这样的话可不能随便说,因此张济只是摆了摆手:“我再好生考虑一下吧,如今大势已定,只怕咱们也只能归顺朝廷了。”
贾诩没有再言,他已经知道了张济的答案。
议政结束后,贾诩返回自己的偏帐,继续捧卷读书。
不多时,张绣来到军帐:“军师。”
贾诩放下书卷:“原来是小张将军啊,你可有何事吗?”
张绣皱着眉,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贾诩:“军师,你是不是早料到长安会出事儿了?怎么今儿个听到消息时,你一点都不震惊。”
“这……”
贾诩耸了耸肩,随口应付道:“小张将军说得哪里话,我怎么可能料到长安会发生此等大事,只是我年纪大了,因此这才……”
“撒谎!”
张绣毫不犹豫地打断,双目灼灼地凝视着贾诩:“军师,咱们可是同乡人,当初你投靠我们时,也是因为是同乡人,你就不能对我等真诚些吗?”
贾诩叹口气,略显无奈地道:“小张将军,在下已经很真诚了,是令叔自己选择的路,在下亦无能为力。”
当年,贾诩还在段煨帐下时,时常受到其猜忌,心知对方不能容自己,这才不得已离开,转头到张济帐下。
而张济也正是因为贾诩是姑臧人,这才将其收留在帐中当个军师,但毕竟贾诩没有什么功劳,张济也没有把他当回事。
然而……
贾诩能劝张济辞官,在他自己而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若是寻常人,他甚至是装傻充愣,绝对不会参与的。
毕竟,三公的位置不好做,一个长史、祭酒的职务,对于贾诩而言,实在是太简单了,到哪儿干不是干呢,高处不胜寒,但半山腰他可凉快得狠呐。
对于贾诩而言,只要能混口饭吃便可,什么高官厚禄、拜将封侯,他丝毫不敢兴趣,乱世之中的功名利禄,全都是过眼云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可是,这样的思想境界,绝非寻常人能有,他们只能看到高官厚禄的荣耀,但却永远不明白,那位置上有万根针刺,它能伤人啊!
“那你能告诉我……”
张绣凑到跟前,试探性问道:“你为何让家叔辞官回乡呢?那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哪有长安、雒阳繁华啊,别说是他了,便是我都不愿意回去。”
“这……”
贾诩略显为难:“你当真想知道?”
张绣点点头:“当然想知道。”
“好吧。”
贾诩沉思良久,终于还是肯定地道:“看在这些书的面子上,我便告诉你。”
张绣大喜,欠身拱手:“愿闻其详。”
贾诩轻声道:“朝廷虽然下诏,只诛首恶,绝不连坐,但他真正忌惮的,只是我等手中的兵马而已,绝非是真的仁义慈善。”
“袁隗非常清楚,目前长安的大敌乃是南阳,若是因为诛杀董卓,便让长安陷入混乱,岂不便宜了南阳?”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才会下这么一个诏书,许下高官厚禄,甚至不惜赏赐侯爵,其真正的目的,便是让张将军舍弃军权,进入牢笼。”
“啊?”
张绣闻言愣怔:“这……这怎么可能?”
贾诩依旧保持平淡:“小张将军,你还年轻,不懂帝王权术,行伍出身的人,素来光明磊落,玩不了那些阴暗的手段。”
“而张将军若是舍弃军权,进入长安,虽然表面上看着风光,但实际上,贫寒之人焉能容得进世人圈层,要不了多久,张将军便会被孤立。”
“当然!”
贾诩停顿片刻,继续言道:“这只是开始而已,等时间一旦变长,张将军仍旧占据高位,对于袁隗而言,便是一种障碍了。”
“凭他的手段,只要稍稍给你使点手段,便可以渎职、失职等罪名,将你拿下来,甚至付之牢狱,惨死其中。”
张绣额上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不会吧?那可是九卿的官职,岂能这般随意?况且,家叔的能力应该不弱,岂能随意拿捏。”
“嗯。”
贾诩没有反驳,只是笑笑:“张将军能力的确不错,但某些事情,绝非一人可以完成,但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罪责自然会落在张将军身上。”
“袁隗需要你让位的时候,自然会想办法敲掉你,张将军行伍出身,没有世家背景,又身居高位,袁隗岂能相容!”
“所以……”
贾诩这才回到正题,郑重道:“我才会让张将军辞官回乡,至少有个侯爵的身份,获得些食邑,安享晚年,自然没有问题。”
嘶—!
张绣心神巨震,猛吸口气:“如此说来,长安还真是个陷阱,要不然,咱们造反吧,投靠南阳如何?”
贾诩哂然一笑:“投靠南阳自然是好的,可令叔会同意否?”
张绣惆怅:“这……还真是个问题,即便家叔会同意,只怕南阳那边,也未必会接受。”
贾诩轻声道:“令叔若是同意,南阳那边一定会接受,虽然,令叔不会拜将封侯,更没有高官厚禄,但保住目前的水平,肯定没有问题。”
“当然。”
贾诩补充言道:“军队肯定保不住,这是南阳皇帝陛下一贯的做法,孙坚、曹操、鲍信、李旻等人,尽皆如此。”
“不过,从目前这些人的处境看,的确要比令叔投靠长安汉庭要强些,南阳皇帝陛下用人不讲出身,只看能力,小张将军若是去,说不定能当个狼将呢。”
“哈哈哈。”
贾诩仰天大笑。
可惜,此刻的张绣已然是满面愁容,压根就笑不出来:“不行!我必须去找一次家叔,不能让他放弃军队,绝对不能。”
“小张……”
话音未落,张绣已然离开军帐。
贾诩却只是叹口气,摇了摇头道:“可惜,张济是不会同意的,他宁愿相信长安,也绝不可能相信南阳。”
毕竟,张济此前曾与南阳为敌,而且还是董卓废掉的南阳皇帝,而现在投靠南阳皇帝,在张济而言,与自投罗网没有任何差别。
放下书卷。
贾诩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张济自然是一条死路,但自己为之奈何?
如今,张济与自己是同乡,若是换个人当主将,可能容得下自己?
“报—!”
正当贾诩陷入沉思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贾诩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士兵匆匆入帐,欠身拱手:“军师,外面有个自称是军师同乡,前来拜会。”
贾诩皱着眉,不由惊诧:“哦?我的同乡?”
士兵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正是。”
“让他进来。”
“喏。”
没一会儿。
一个身穿墨色襜褕,以皂巾束发的男子,来到帐中,欠身拱手:“在下姑臧张泉,见过军师。”
“张泉?”
贾诩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对方:“抱歉,贾某不认识你。”
张泉面带微笑:“军师虽然不认识我,但我家家主却认识您,而且是他让我专门来请您,希望您能随我回家。”
嘶—!
贾诩眉头微蹙,听出对方话中有话。
但见,其人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件,递了上来:“军师,这是我家家主给您的信。”
贾诩接过纸版信笺,展开浏览。
果然。
这人的身份非同一般,竟是南阳汉庭在长安的刺奸。
贾诩强做镇定,抬眸望向对方:“没想到,尔等家主动作还挺快,可他到底是惦记我呢,还是惦记武关这数千兵马呢?”
张泉揖了一揖:“说句实话,早在半月前,我们便开始找您了,从华阴段煨那里开始,甚至还到过长安,只是最终赶巧了,才到的这里。”
第359章 苟神贾诩+枪王张绣!快到碗里来!
言外之意,在袁隗刺董之前,南阳就已经在寻找自己了,对方压根没有考虑过,将武关兵马收归南阳。
呵呵。
贾诩当然不信。
毕竟,连贾诩自己都能猜测到长安必将发生大事,与之有直接矛盾的南阳,会猜不出来,近期长安会有动静?
不过,单从对方行程以及过程上分析,寻找自己的确是在刺董之前,而在彼时,对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武关。
如此一来,又如何惦记武关的兵马呢?
况且,自己素来比较低调,能不彰显才能,便不彰显,即便在军中内部,都鲜有人知晓自己的名字,又何况是南阳?
贾诩长久的沉默,盯着手中信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实际上,他对南阳心向往之,但对方皇帝陛下主动来寻,这便有些匪夷所思了,自己即便真去了南阳,也是去避难的,混口饭吃而已,绝非是要建功立业,熬心戮力。
“军师,您……”
张泉声音拉得很长,试探性询问。
“让我好生考虑考虑。”
贾诩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他的确需要考虑考虑。
毕竟,他猜不透南阳皇帝陛下的心思,对方如何会找上自己,找到自己的目的又是什么,对方此举背后,可是有何居心?
贾诩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生出摸不准对方心思的困惑,从信笺上描述,以及面前男子的回答中,他寻不到半点蛛丝马迹。
这种感觉简直比在赌坊中,连赢一万次的感觉,还要让人感到惊悚,对,没错,不是惊喜,而是惊悚。
尤其对于贾诩这种只想自保,不想出人头地的人而言,被皇帝陛下盯上,绝对不是惊喜,而是从脚底板窜至天灵盖的惊悚。
张泉揖了一揖,最终言道:“能被我家家主看上的人,自然是博学多才之士,必定能洞悉如今天下的局势。”
“南阳虽是新生,但却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长安虽已历四百年,但却是暮气沉沉,重症缠身,即便再次站起来,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像军师这样的智囊之士,自当来我南阳效力,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匡扶汉室,再造乾坤,我家家主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必有军师一席之地。”
呵呵!
贾诩越听对方这么说,就越是觉得毛骨悚然。
自己在董卓帐下,或许还能混口饭吃,可一旦进入南阳,那样的生产责任书,以及什么唯才是举,非得累死自己不可。
“阁下不必再言。”
贾诩摆手打断,轻声言道:“在下自会考虑。”
张泉见对方有抵触情绪,这便拱手:“既如此,在下暂且告辞,若是愿意归顺我家家主,携此信,入南阳,即可。”
“好。”
贾诩点点头:“在下明白,阁下自去便是。”
张泉蹙眉,显得有些尴尬:“喏。”
旋即。
躬身离开军帐。
要知道,如今的南阳可是如日中天,比之长安,不逞多让,多少人想进入南阳,都没有那么容易,而今机会就摆在此人面前,对方却不想着珍惜?
呵呵!
张泉想不明白。
皇帝陛下为何能瞧上这等庸人?
出了军帐,张泉正准备离开时,迎面正好撞上张绣:“你是……”
张泉赶忙揖了一揖:“哦,在下乃是军师同乡,唤作张泉。”
“军师同乡?”
张绣眼神骤亮,咧嘴一笑:“这不巧了么,这不是?我也是姑臧人,唤作张绣,不仅与你是同乡,更是同姓哩。”
“啊,哈……”
张泉略显尴尬。
他头一次见这么自来熟的家伙。
不过是自报家门而已,居然就把关系拉这么近了,瞅这模样,恨不得要跟自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呢。
“这位仁兄,今年贵庚啊?”
果然,张绣眼珠子闪烁着光,试探性询问。
“啊,这……”
张泉不好拒绝,只能回答:“在下今年二十有三了。”
“哎呀呀!”
张绣连连惊叹,赶忙拱手:“仁兄在上,小弟张绣见礼了。”
张泉脸上写满了尴尬,匆匆回礼:“哪里!将军年少有为,在下岂敢称兄。”
张绣瞥了眼贾诩的营帐,凑到跟前:“不知仁兄此来,所谓何事啊?”
“这……”
张泉不敢犹疑太久,只能随口道:“不过是帮家主送信而已,如今信已送到,自然要离开军营重地,不敢逗留。”
“没关系。”
张泉正要告辞时,却见张绣大手一挥,直接打断:“我家叔父亦是姑臧人,仁兄到这里,就跟到自己家一样,身在异乡,咱们同乡人,便是亲兄弟。”
“正好!”
张绣直接握住张泉的手,冷声道:“我也找军师有事,等处理完那档子事,咱们今夜喝个痛快,好生聊聊,如何?”
“这……”
张泉眼瞪如铃,顿吃一惊。
可还没来得及拒绝,便被张绣再次打断,拉着进入贾诩军营:“军师,家乡来人,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啊?”
“想当初你来军营时,我张绣是如何接待你的?咱们全都是姑臧人,如今到了这异乡,便是亲兄弟,自家兄弟到门口了,岂能就这样走了。”
贾诩自然清楚张绣这好客的秉性,捻须淡笑:“非是我不愿留他,只是他有要事在身,这才要离开,小张将军若是不信,可以问他。”
“没错。”
张泉心知贾诩是在为自己开脱,赶忙拱手:“在下尚有要事缠身,否则一定会留下来,与诸位英豪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啊?这样啊……”
张绣略显遗憾地瞥向张泉。
“嗯。”
张泉神色坚定,重重点头:“确实有要事。”
张绣舒口气,轻声道:“既如此,那小弟便不留仁兄了,本想着我与叔父可能会回姑臧,尔等若有要帮忙的,兴许还能顺道帮你们一把。”
“回姑臧?”
张泉顿时一愣,眉头微蹙。
他又岂能不知如今长安发生的事情。
樊稠、段煨接受了官职,还被封了侯爵,皆入长安当大官了,怎么张济却是要回姑臧?
难不成他们要……
“嗯。”
张绣肯定地点点头,倒也没有隐瞒:“适才小弟与家叔言明利害,他亦觉得长安朝廷浑浊不堪,太过凶险,因此决定要个爵位,便辞官归乡了。”
张泉愣怔,急问:“那这数千兵马呢?”
张绣叹口气:“自然是交给朝廷。”
“啧啧。”
张泉啧啧叹息,轻声道:“小张将军素有‘北地枪王’之称,可谓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张将军身经百战,同样是一员将才,而且正值壮年,这样归隐山林,岂不可惜?”
“跟命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