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3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
军师联盟对于刘辨的谨慎,非常满意:“辩爷不错,能在掌握绝对优势的时候,还能保持这样谨慎的心态,不说别的,单纯军事领域,你已经有一定水准了。”
刘辨心中暗道:“那么多专家调教了我两年,这点能耐都没有,能行?”
军师联盟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孺子可教,如此甚好。”
旋即。
刘辨抬眸望向满帐文武,朗声言道:“诸位,咱们在长安的校事府,虽然被袁隗打掉了,但不必担心,咱们的斥候体系尚且健在。”
“培养信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短时间内,袁隗不可能建立信鸽体系,他能依赖的,依旧是斥候体系而已,单从这一点分析,咱们决不次于袁隗。”
“何况……”
刘辨始终保持镇定,丝毫没有因为长安校事府被打掉,而流露出半点惊恐、慌张的表情,这更让满殿的文武,为之惊叹:
“如今韩遂、马腾即将杀到长安,袁隗已经没有时间浪费,他只能与咱们决一死战,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所以,即便是校事府被打掉了,依旧不会对咱们的行军,造成太大的影响,胜利必将属于咱们南阳,因为天道始终在南阳。”
郭嘉闻言,对于皇帝陛下的佩服之情更盛:“陛下言之有理,咱们目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袁隗如此,也不过是一种被动的反击罢了,难以撼动我军优势分毫。”
“尔等放心便是。”
郭嘉的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尤其是随之而来实习的天才少年。
他本以为,这样的消息可能会让天才少年忧心,至少也会表现出一点不淡定,甚至慌张。
但可惜,这帮家伙似乎比他还要淡定,尤其是诸葛亮、司马懿二人,脸上甚至一点异样的表情都没有,甚至比他还要淡然。
这让郭嘉忍不住惊叹。
现在的天才少年,还真是不同凡响。
小诸葛横出一步,欠身拱手道:“陛下,亮以为,长安一定会趁此机会,有些必要的动作发生,咱们应该加大斥候的探查范围,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没错。”
又有司马懿闪出身来,欠身拱手道:“臣以为袁隗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之所以要打掉校事府这双眼睛,一定是在为他接下来的行动打掩护。”
“而纵观全局态势,长安已经是岌岌可危之状,若是坚守下去,无异于等死,袁隗此举虽然英明,但也暴露了他必然会行动的意图。”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与否?”
司马懿显然要比诸葛亮更加成熟些。
毕竟,小诸葛年纪还小,司马懿年纪略大,分寸感上的把握,要比小诸葛更成熟。
刘辨原本就是想借此机会,锻炼这帮小天才们,自然会给司马懿机会:“司马直言即可,不论对错,尽可畅所欲言。”
“多谢陛下。”
司马懿欠身拱手,略微组织语言后,开口道:“臣以为,袁隗此前集中兵力的举动,极有可能是要与陛下决一死战。”
“但他绝非仅仅只是想要战败陛下,而是想要趁此机会从武关道杀出,进入南阳,趁机将南阳占为己有,从而一举跳出朝廷的包围圈。”
“没错!”
跟着,又有庞统横出一步,目光瞥过司马懿,铿锵言道:“长安已经是必死之地,留在这里,不管打多少次胜仗,也扭转不了败局。”
“唯有跳出包围圈,才真正可能扭转乾坤,而今陛下的这一路兵马虽然尽皆精锐,但毕竟数量最少,相对容易突破。”
“一旦突破,袁隗必定趁机杀入南阳,然后干脆将长安汉庭搬到南阳,再利用皇帝声望上的优势,对世家豪族许之以重利,令其为我所用,再与咱们鏖战。”
换家?
刘辨皱了皱眉。
这个战略的确出现在了军师联盟的诸多方案中。
不过,刘辨却有些不以为意,感觉袁隗应该不会这么疯狂,真当这是打游戏吗?
这里可是武关道,刘辨行军都有一定的难度,袁隗居然想要通过这条路,施行换家的战略战术?
其中的可行性,当真是不言而喻。
很明显。
低到了极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辨只需要把亲卫军排满在武关道中,摆在那里让袁隗打,袁隗都未必能打的过去。
想要施行换家的战术,难度系数可想而言,但不得不承认,若当真可以实现,袁隗就算是彻底打了个翻身仗。
“奉孝。”
刘辨扭头望向郭嘉:“武关是由何人驻守来着?”
郭嘉揖了一揖,轻声道:“按照陛下的吩咐,乃是由霍笃引兵八百驻守。”
“霍笃!”
刘辨听到这两个字,彻底安下心来。
霍笃乃是南郡人,靠着参加朝廷的考课,成功入仕。
历史上的他或许不甚出名,但其弟霍峻却是人尽皆知。
毕竟,霍峻是一个能以数百兵力,阻挡张鲁过万兵马一年进攻的猛将。
而当初在分配此人任务时,也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刘辨才命霍笃驻守武关,但这也仅仅只是例行公事,没有刻意而为之。
如今来看,此举或许可以稍加利用。
“没错。”
郭嘉肯定地点点头:“正是霍笃。”
刘辨淡然一笑,轻声道:“这样吧,速速给霍笃增加兵力到两千人,不管袁隗有没有要进攻南阳的意思,咱们不得不防。”
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一点,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尤其是面对袁隗这样的老狐狸,更是要时刻警惕才对。
“此外……”
刘辨目光扫过郭嘉等人:“在确定袁隗有进攻南阳之意后,咱们还可以将计就计,争取将其部尽数消灭在武关道中。”
嘶—!
郭嘉倒抽一口凉气,脑海中不断盘算着皇帝陛下的话中深意:“陛下的意思,莫非是……”
刘辨唇角微扬:“没错,正是那个意思!袁隗要去南阳,必然会带着陈留王、文武官员,不管怎样,陈留王也是朕的皇弟,骨肉亲情,朕岂能罔顾。”
“朕依稀记得……”
刘辨长出口气,沉吟片刻,方才道:“他今年只有十一岁吧?”
郭嘉恩的一声点点头:“没错,只有十一岁。”
刘辨叹口气:“可怜的皇弟,年纪轻轻,便接连遭此横祸,值此危难之际,朕若不助他,又有何人能助他,脱离苦海?”
第418章 瞒天过海!
司隶,右扶风。
通往长安的官道上。
一支队伍正在急速奔驰。
在战败高嵇、王进的队伍以后,马腾、韩遂联合起来将沿途的伏兵尽数诛杀,保证后方的安全,方才踏上赶往长安的路。
也正是因此,耽误了些许行军的时间,时至今日,队伍仍在右扶风,而非是在京兆尹,更没有抵达长安。
不过……
在荀攸的心里,这样的节奏刚刚好。
毕竟,刘备、关羽、皇帝陛下的兵马,大都是步兵。
而皇帝陛下从武关道杀过来,沿途崎岖难行,必然会影响行军速度。
自己降低速度,安定后方,才能更好地完成合围长安的既定战略。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就在这一天,正在行军的马腾、韩遂接到了来自长安刺奸的汇报,顿时让荀攸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太妙。
“暗穴竟然被袁隗打掉了?”
即便是荀攸本人,也不由得为之一愣。
虽然,这暗穴不是他亲手创建,但却是在他手上完善起来的。
荀攸对于长安校事府的暗穴,可是倾注了他不少的心血,对于其内部的运转机制,也是非常了解的。
按照常理,在敌人动手之前,总是会有相应的征兆才对,而依据这样的征兆,暗穴可以提前规划撤离方案,不至于被彻底打掉才对。
换言之,这件事情一定是突发性的,否则凭暗穴的内容运转制度,应该是可以完美的避开打击事件的。
“没错。”
从暗穴中逃出来的男子,极其肯定地道:“长安朝廷忽然对养飞禽的人家动手,不论是不是刺奸,都要缉拿。”
“暗穴中有数百只信鸽,按照这种摸排速度与力度,是肯定会暴露的,因此李少史便命令我等焚烧全部资料,从暗道逃离长安。”
“可是……”
言至于此,男子微微蹙眉,神色悲凉道:“李少史在将资料全部焚烧以后,便带着一些听风,随同暗穴的侍卫一起,战死在长安了。”
“若非他们拼死与敌军鏖战,或许我等未必能够逃离长安,但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听风被长安狗贼抓住,目前应该正在审查。”
一旁韩遂顿时一愣:“啊?有人被抓了?那会不会泄露秘密?”
荀攸大手一挥,直接打断:“放心,即便是在暗穴工作的听风,也只有极少部分,才能接触到核心,他们全都是最忠心的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泄密。”
“哦。”
韩遂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如此甚好,否则咱们的计划若是暴露,对方必定会采取对应的措施,咱们极有可能会扑空。”
马腾恩的一声点点头:“没错,只要不泄密,咱们杀奔长安,就可以牵制袁隗的兵力,为陛下、刘皇叔的赶来,争取时间。”
“你们当真以为,袁隗不知道咱们的战略目的吗?”
荀攸扭头瞥向马腾、韩遂,微微蹙眉,凝视着二人道:“咱们从陇县出发至今,已经有数日时间,四路大军一齐动手,杀向长安,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这……”
韩遂缓缓点头,轻声道:“这倒也是。”
马腾握紧了铁拳:“军师言之有理,既如此,咱们照旧,不就可以了吗?”
荀攸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脑海神思如电,飞快旋转:“袁隗以这种手段,打掉长安暗穴,一定是有重要行动,不想让咱们知道。”
“此人深距朝堂数十年,可以筹划如此周密的篡汉行动,又岂是易于之辈,咱们绝对不可以放松警惕。”
“长安暗穴被打掉,相当于懵逼了咱们的眼睛,咱们必须要尽快恢复侦察,才能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出袁隗真正的目的。”
韩遂顿时明白了荀攸的意思:“军师放心便是,我军斥候一直在活动,我会立刻增加斥候的兵力,探查范围扩充到长安附近。”
“好。”
荀攸点点头:“文约兄若能如此,自然最好。”
韩遂当即吩咐道:“来人,速速调集两百人,充当斥候,探查范围到长安附近,旦有消息,立刻上报,不得有误。”
传令兵欠身拱手:“喏。”
西凉骁骑尽皆是骑兵,斥候、士兵可以随意转换。
士兵不足,则斥候可以转为士兵;斥候不足,士兵亦可转为斥候。
他们不同于中原的诸侯,因为缺少战马,斥候数量受限。
“目标长安,继续行军。”
韩遂招了招手,铿锵下令。
队伍继续朝着长安奔驰。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
“报—!”
一骑绝尘而来。
奔驰之间,卷动了滚滚烟尘。
韩遂举目望去:“是咱们的斥候。”
待其上前,不等对方行礼,韩遂便主动摆手打断,开口询问:“不必多礼,有何情况,直言即可。”
“喏。”
斥候勒住战马,应了一声,直接言道:“小人一路打探到了槐里附近,发现正有一支兵马正休息,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骑兵。”
“哦?”
韩遂顿时一愣,急问:“骑兵?”
马腾也有些发懵:“难不成,这支队伍要主动迎战咱们?”
斥候轻声道:“的确是骑兵,而且从旗帜上判断,极有可能是董卓帐下大将,如今长安汉庭的卫将军樊稠。”
嘶—!
马腾、韩遂惊诧,齐齐倒抽一口凉气:“董卓旧部?”
斥候恩的一声,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正是。”
只有荀攸相对显得比较安静,彷佛早已预料到一样:“袁隗如今已经没有将领可用了,启用董卓旧部,也是在情理之中。”
“毕竟,董卓旧部与南阳不共戴天,若是南阳拿下长安,他们面临的同样是一条死路,只有与袁隗联手,他们才能有活路。”
“没错。”
韩遂深以为然地道:“的确如此,袁隗已经山穷水尽了,若是再不启用董卓旧部,就只能他亲自上战场了。”
“不过……”
一旁马腾接上话茬,皱眉言道:“樊稠率领兵马迎战咱们,那士孙瑞在干嘛呢?要知道,他才是袁隗的心腹,樊稠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荀攸惊叹马腾在战场中的敏锐,淡然言道:“没错,樊稠带着西凉骁骑,明显是冲咱们过来的,想要为他们真正的行动争取时间。”
“所以……”
荀攸目光扫过马腾、韩遂:“咱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战败樊稠,快速逼近长安后方,协同陛下作战。”
韩遂早已清楚荀攸的军事能力,当即拱手抱拳:“军师,你说吧,我与寿成兄全听你的,你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生擒高嵇一战,马腾彻底服了荀攸,同样是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错,我与文约兄全都听你的,你直接下令即可。”
荀攸暂时也没有太多的情报,但他却非常清楚当前的局势,坚信自己对于局势的判断力,因此,略一沉吟后,荀攸当机立断道:
“不管怎样,此战难以避免,咱们先快速赶往京兆尹,与樊稠决战,切莫被他牵制,待掌握更多情报后,再行决断。”
韩遂、马腾齐齐拱手:“喏。”
……
“南阳的兵马要打过来了?咱们赶紧逃跑啊。”
“打仗!又是打仗!以前追过来多好,非得等一年半载,我们安定了,再追过来。”
“恁娘的!老子这辈子就是要逃亡吗?从雒阳到长安,这次又要从长安去哪?陇西吗?”
“很多人都进山里面去了,咱们也去吧,等打完仗以后,再出来就是了。”
“这仗应该会很快结束的,长安岂是南阳的对手。”
“逃到南阳去吧,南阳老百姓的福利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一起吧,路上好有个照应。”
“该死!天天打仗,简直要命啊。”
“带上东西,跟我进山!”
“……”
才不过数日时间,整个长安已经陷入到混乱当中。
望着乌泱泱从长安离开的百姓,士孙瑞有些不理解地道:“袁令君,咱们不仅没有制止,反而要鼓动百姓离开长安,这不是找死吗?”
“哼。”
袁基轻哼一声,扭头瞥向士孙瑞:“士将军,这你就不懂了吧,只有长安乱了,咱们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
“啊,这……”
士孙瑞有些懵逼,不由好奇:“袁令君,这是何意?难不成,咱们不准备在长安与南阳决战,而是要离开长安?”
事已至此,袁基没必要再隐瞒:“长安根本就受不住,咱们唯一的生路,便是要跳出南阳设下的包围圈,否则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跳出包围圈?”
士孙瑞自然清楚,乃是韩遂、马腾、刘备、关羽、南阳皇帝陛下,这五路兵马组成的包围圈,他们正在一点点缩小范围,企图将袁隗困死在长安。
可是……
士孙瑞皱着眉,不由好奇:“此事说着容易,但做起来难,咱们怕是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只能坚守在长安。”
“非也!”
袁基毫不犹豫地否定道:“如今弘农王率领精锐兵马,离开了南阳,南阳已经空虚,正是我军主动进攻之时。”
“长安虽然经过两年的发展,有了盛世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