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联盟-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稠!”
言至于此,刘备直击其心:“你该不会想让麾下的弟兄们,跟你一起赴死吧?你若是投降朝廷,或许能免一死,但你若执迷不悟,早晚必死无疑。”
此刻,张济同样策马赶来,扯着嗓子呼喊:“樊稠兄弟,是我,张济,赶紧投降朝廷吧,长安汉庭必败无疑,你们的阴谋,陛下已然知晓。”
“南阳皇帝陛下的胸怀,绝非你们想象中那般狭隘,我张济便是最好的例子,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速速放下兵器,否则……”
张济昂首脑袋,声嘶力竭地呼喊:“我们两路大军合围,尔等坚持不过半个时辰,便会全军覆没,负隅顽抗,是没有好下场的。”
樊稠心知自己没有退路,如今又有此前同僚的活例子,当即也不再犹豫:“好,我愿意投降南阳朝廷,弟兄们,放下兵器。”
被包围的西凉骁骑,一个个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们纷纷丢掉兵器,举起手来:“太好了,不用打仗了,真是太好了。”
没有人愿意打仗!
不论是好战的边郡地区,还是中原富庶大地。
当听到樊稠宣布投降的那一刻,数千残余的西凉骁骑,立刻山呼起来,只要能活命,比升官发财还要让人欢喜。
……
武关道。
通往武关的路上。
原本宣泄如洪流的老百姓,经过两天的发酵分化,已经恢复了其本来面目,开始各自聚集起来,朝着武关方向缓行。
浩浩荡荡的队伍至少有三、五里,甚至更七、八里长,脚力快的在前,扶老携幼的在后,从外面上看,似乎有些混乱,但实际上,却暗藏着一定的规律。
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少年郎,缓缓走在路上,拿着汗巾抹一把汗,抬头眯着眼,望向那刺目的曜日,却压低声音道:
“将军,你发现什么了吗?”
“啊?”
典韦顿时一愣,学着庞统的模样,抬头望向曜日,傻乎乎地搔了搔脑袋:“额……这个……原谅典某愚钝,不明白小先生是何意?”
“走。”
庞统摆了摆手,示意其到路旁休息:“咱们去那里休息休息。”
典韦皱着眉:“不累,没必要休息。”
庞统打个眼色:“你不累,我累了啊。”
“哦—!”
典韦这才明白庞统的意思:“好,咱们去旁边休息休息。”
方才走到路旁的树下,庞统靠在树干上,拿出汗巾,抹着额头的细汗,而其目光却在瞟了一下曜日后,迅速在四周扫过。
“将军,你有没有发现对面那些人,有些不对劲。”
“对面的人?”
“别看!”
不等典韦扭头望去,便被庞统低声喝止:“拿余光瞟一下即可,你这样容易引起怀疑,他们可是有不少的暗哨。”
“明白。”
当下,典韦学着庞统的模样,佯作前后张望,却在回首时,瞟向四周,快速寻找那些可疑的目标。
这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
果然!
即便是典韦本人,也发现三、五个诡异的身影。
他深吸口气,扭头瞥向庞统,压低声音道:“小先生,这些人的确有问题,我至少发现了五个有从军经验的士卒,而且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哦?”
庞统不由好奇,试探性问:“你是如何发现的?”
典韦老实回答道:“他们虽然做出了遮掩,但一些行为习惯,短时间内,却是很难改掉,比如你左前方的那人。”
“他脚步极其沉稳,而且行走坐卧,皆有军中礼仪蕴藏,尤其是那双眼睛,不停观望着四方,明显就是在提防什么。”
“还有……”
旋即,典韦眸光一扭,转而另外一侧:“我身后方向的那人,他在休息的时候,总是会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
“寻常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岂能瞒得过我,这是在朝廷训练手册上的动作,对方必定是个精通近战的高手。”
嘶—!
庞统惊诧,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他第一次感觉到,典韦这大老粗居然如此聪明:“典将军果然厉害,怪不得陛下会派你来执行此任务,咱们俩配合起来,那才真教天下无敌。”
“哦?”
典韦不由好奇:“小先生这是何意?”
庞统淡笑:“将军发现的人,我只发现了俩人,而我发现的人,或许将军也未必能发现,这便是咱们配合起来的意义。”
“走吧。”
旋即,庞统没有浪费时间,招呼典韦起身:“咱们继续往前,找个安静的地方,我要合计一下情况,争取今日给陛下个回复。”
典韦应了一声:“好。”
二人这便起身,继续向前赶路。
寻一密林,庞统从背囊中取出纸笔,上面画着的,是武关道内部的详图。
庞统只是略一沉吟后,便在图上接连画了数笔,将其发现的情况,描绘在地图上,随后拿出一张空白的纸,龙飞凤舞,便是一封亲笔信。
呼—
长出口气。
庞统将笔收起来,吹干墨迹:“典将军,靠你了。”
典韦接过信笺,揣入怀中:“放心吧,我会尽快将其交给信使。”
庞统恩了一声:“好,我在前面等你。”
典韦拱手:“走了。”
旋即。
他转身离开,脚步匆匆,穿山越岭,如履平地。
庞统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脸的不敢置信。
要知道,这里可是山林啊,坑坑洼洼,崎岖难行,而行还有各种藤曼,典韦居然可以如此快速的穿行?
恁娘的!
恐怕寻常动物,都没他快吧?
庞统只是揉了揉眼睛,没等模糊的视线变得清晰,典韦的背影便彻底消失在了眼前。
……
峣关。
中军大帐。
刘辨端坐上首,手持着一卷兵书,表面上正在阅读,但实际上,却在跟军师联盟的专家沟通:
“老百姓简直疯了,拦都拦不住,非要往南阳走,不给粮票都要去南阳,这让诸葛亮等人很难办啊。”
“如果照现在这样下去,恐怕关中的确要被南阳给抽干了,咱们不能肥了南阳,最终却亏了长安啊。”
“按照咱们的规划,未来长安会是征西大军重要的中转站,这里没有老百姓怎么能成,绝对不行!”
军师联盟自然也同意这样的观点:“辩爷放心,这点人充其量就是长安的人,整个关中可不止是长安的人,还有很多呢。”
“不过,现在强行中断他们进入南阳,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刘宠、邓展已经回来了,而且长安有刘备、荀攸在,安抚民心,肯定没有问题。”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现在武关道的百姓越多,对于咱们接下来的行动,越是不利,中断百姓入南阳,也的确是在为他们好。”
“当然。”
军师联盟深表赞同:“辩爷思考问题,越来越全面了,孺子可教也。”
刘辨面带微笑,转而招呼道:“朱彤何在?”
下一秒,从帐外转入朱彤:“末将在。”
刘辨吩咐道:“你速速传令下去,中断百姓进入南阳,告诉他们,长安已经太平了,不会再有战事,会有刘皇叔安顿好他们,将来南阳的政令,长安同样可以享受。”
朱彤欠身拱手:“喏。”
旋即。
躬身离开大帐。
就在朱彤离开不久,帐外忽然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报—!”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斥候急匆匆入帐,欠身拱手道:“陛下,从武关道内传回消息。”
刘辨心中大喜,招呼一声:“快,呈上来。”
斥候拱手:“喏。”
接过信笺,刘辨展开浏览,结合庞统的文字叙述,立刻明白了武关道中的局势:“漂亮,袁隗的队伍总算是跟百姓分化出来了。”
“来人。”刘辨大汉一声。
“在。”
“擂鼓聚将,有重要作战事宜宣布。”
“喏。”
“老狐狸,这次朕倒是要瞧瞧,你往哪里跑!”
第429章 吕蒙,古特种作战鼻祖!
南阳。
武关外。
通往宛城的必经之路上。
此刻,乌泱泱的兵马整齐排列,五色旌旗遍插四方。
马步两军,阵型分明,兵卒们甲胄闪耀,刀枪森然,自带一股凛然霸气。
不过,这可不是要打仗,而是荀彧率领枣祗等人,在出了武关的路上,摆下了领取粮食的临棚,准备给从长安逃难来的百姓,发放粮食。
举目望去。
在马步两军的中间,二十个粥棚依次排开,每个粥棚内有十余个工作人员,熬着两大锅的粟米粥,还有十个人负责给百姓盛粥,隔着数里都能嗅到粟米粥的香气。
队列中,荀彧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扭头望向身旁贾诩:“文和,你的人可准备好了吗?这是咱们最后的机会了。”
“放心。”
贾诩自信满满,极其肯定地道:“间风、走卒足有五百余人,比名单上的敌人还多,即便一人盯一个,也足够应付了。”
“恩。”
荀彧这才安下心来,轻声道:“既然文和有自信,那在下便放心了,想来袁隗已经快到武关了,咱们这里同样需要抓紧。”
贾诩颔首点头:“荀令君放心便是,只要找到他们的巢穴,军队立刻会跟上,保证不会放过一个贼子。”
“好。”
荀彧面带微笑地道:“跟文和合作,荀某自然可以安心。”
正在这是,前方绝尘而来一匹战马,视之乃是自家的斥候:“报—!”
待其策马上前,不等其开口,便被荀彧打断:“可有百姓过来了?”
斥候欠身拱手:“没错,第一批百姓,已经出武关出来了,沿途的官员正在引导,绝对不会漏下一人,还请荀令君放心。”
“很好!”
荀彧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继续打探。”
斥候颔首:“喏。”
旋即。
策马转身离开粥棚。
约莫半个时辰后,第一批老百姓赶来粥厂。
他们脸上充满了震惊,鼻间轻轻颤动,嗅着空气中粟米粥的香气,脸上浮现出遮掩不住的喜悦,更有甚者,竟惊呼出声,大声称赞:
“真的是粟米粥啊,竟然真的粟米粥,陛下没有撒谎,沿途的官员没有撒谎,咱们不仅可以领到粮食,还能吃顿饱饭。”
“哈哈哈哈,乡亲们,冲啊,南阳,我陈二狗来了!我陈二狗终于来了!从今以后,再也不必为吃饭发愁了!”
“爹,咱们走,真的粟米粥啊,我已经闻到粟米粥的香气了,您当初的决定是对啊,路远点没关系,只要能到南阳,就是值得的。”
“娘,我想喝粟米粥,我真的想喝粟米粥,我已经好几天没吃过饱饭了,咱们赶紧去粥厂吧,我都快饿死了。”
“好好好,咱们走,赶紧走,你们全都没吃饱,今儿个陛下放粥,咱们敞开了吃,然后拿粮票领粮食,再到官府登记信息。”
“走喽,吃粟米粥喽。”
“终于能吃上一顿饱饭了。”
“呜呜!太感动了。”
“陛下万岁!”
“……”
望着乌泱泱如同潮水般涌过来的老百姓,荀彧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幸亏他提前有准备,派军队来维持领取粥的顺序,可能要不了多久,这二十个粥厂,就要被老百姓的热情巨浪给冲溃了。
彷佛只是一眨眼!
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就已经抱着碗,喝上了热气腾腾的粟米粥,有些人更是喝了一碗,继续排队去喝下一碗,眼睛里充斥着的,全都是对幸福生活的希望。
“南阳朝廷放的粥竟然都这么浓,就更别提老百姓的生活了,听说他们家家户户有余粮,而且还能吃上鲜鱼哩。”
“南阳百姓的生活就是好,我以前在长安,甚至都没有喝过这么稠的粥,可再瞧人家南阳朝廷,居然放的粥都如此浓香。”
“哇—!真的太好喝了,实在是太好喝了,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粟米粥,赶紧再去排队,我还要再喝一碗。”
“南阳朝廷真的是太敞亮了,南阳陛下万岁!”
“这次来南阳,真是太明智了。”
“……”
足足半个时辰。
方才有老百姓从粥厂出来,拍着圆滚滚的肚子,面带着微笑,走到后方的登记处,递上了粮票,笑着道:
“这位官爷,能在这里领粮食吗?俺们一家六口人,是不是能领六斗粮食,这是俺们全家的粮票,全都在这里呢。”
“哦,可以。”
工作人员接过粮票,仔细检查了上面的信息,抬头瞥向女子:“你们家的人似乎没有到齐啊,莫不是出现了什么意外,还是怎么回事?”
“不是!”
女子急忙摇头摆手,连连否定道:“没有出意外,只是俺爹、俺男人还没吃完,估计待会儿才能过来。”
“哦,原来是这样啊。”
工作人员这才明白过来,缓缓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先把你们的粮食领完,然后等你男人过来,再领他们自己的粮食也不晚。”
“好。”
女子飞快点头:“能领到粮食就好。”
工作人员提笔开始记录:“姓名。”
女子回答:“李妮儿。”
“年龄。”
“二十四。”
“有何特殊才能否?”
“唔?俺会裁衣,可算否?”
“当然!”
“俺还会养鸡鸭,俺养的可好了。”
“恩,也不错。”
“……”
工作人员将信息一一记录齐全后,方才道:“好了,你可以领取自己的粮食了,然后会有马车将尔等拉望完成,那里有临时的住所,方便安置大家。”
女子兴奋不已:“当真?”
工作人员点点头:“当然。”
“那可真是太好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可能你们有特殊才能,还会分配工作呢,凭工作量,可以赚取一定量的佣金,来补贴家用。”
“还……还给分配工作?”
“不一定,但有可能,像大姐你,会裁衣,或许会让你做冬衣,然后朝廷负责收购,你便能赚取佣金了。”
“可以可以!真是太好了。”
“哦对了。”
正当女子兴奋不已时,工作人员拿起其中一张粮票,开口询问道:“这张粮票是你们家人的吗?”
“这个……”
女子犹豫良久,没敢回答。
工作人员立刻察觉到有猫腻,直接言道:“这位大姐,如果被朝廷查出来,有人冒名领取别人的粮食,可是会没收全部粮食,甚至还会撵回原籍,你可得想清楚再回答。”
女子顿时愣怔,急忙摆手道:“这位官爷,您可不能这样啊,这粮票不是我们的,是我们在路上捡到的。”
“捡到的?”
“恩。”
“果真?”
“没错,千真万确。”
“好,我明白了,你可以去领粮食了。”
“多谢官爷。”
当女子离开以后,工作人员立刻对身旁人低语两句:“速速将此情况,汇报给荀令君,让他尽早拿主意。”
男子欠身拱手:“喏。”
旋即。
径直离开,直奔荀彧处。
此刻,荀彧正在跟贾诩聊天,商谈接下来的行动。
男子忽然赶来,将情况汇报给荀彧。
然而……
荀彧只是颔首点头后,旋即摆手斥退,转而望向贾诩:“文和,你猜测的情况出现了,隐遁在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丢掉了粮票。”
贾诩皱了皱眉,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招呼身旁人道:“法正。”
法正上前,揖了一揖:“长史,您有何吩咐?”
贾诩轻声道:“传令下去,务必盯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