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63章

大军师联盟-第63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辽赶忙还了一礼,他对恩赏全不在意,一笑置否,转而言道:“军师,咱们现在该怎么办?是否向南阳进发,寻找殿下。”
  荀彧摇了摇头:“南阳内部是何情况,我等暂且不知,何况此刻天色已晚,将士们鏖战半日已然疲累,一切还是等明日再议不迟。”
  “可是……”
  张辽依旧皱着眉,心有不甘。
  却被荀彧摆手打断:“文远,我知你心系殿下安危,但切记不可操之过急,你身为三军主将,务必要时刻保持冷静。”
  “道理我何尝不懂。”
  “只是……”
  张辽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沉心静气,保持理智:“军师应该清楚,这支兵马因殿下而存在,咱们在缯关打得再好,若是殿下那头失利,只怕依旧是徒劳。”
  如此浅显的道理,荀彧岂能不知。
  但这却不是莽撞行事的理由,反而应当更加谨慎。
  “文远心念殿下,令荀某感动之至。”
  “不过……”
  荀彧话锋一转,语重心长道:“你应该相信殿下的能力,当初他能破雒阳的死局,如今便可破南阳的死局,咱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接下来只能靠殿下自己渡过难关。”
  实际上。
  当初荀彧得知弘农王准备孤身潜入南阳时,便意识到了会有今日的死局。
  投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便是这个过程。
  弘农王想要完成从废帝到中兴之主的华丽蜕变,这一步必须要走,否则他这一辈子都难以再站起来,难以扛起振兴汉室的重任。
  这是董卓的杀招,更是自己对弘农王的考验。
  如果弘农王当真可以平安脱险,即便将自己的一生托付,又有何妨?
  荀彧长出口气,双手椅背,望向远方的滚滚狼烟,心中暗道:“殿下,您一定要坚持住,莫要辜负我等期望。”
  ……
  伏牛山。
  坞堡。
  落日熔金,夜幕降临。
  城头跳动的篝火,映在张振不怒自威的脸上。
  他按刀而立,极目眺望漆黑的城外。
  虽然,张振有些不太相信对方会发动夜袭,但却依旧乖乖执行刘辨的军令。
  “我知尔等鏖战一日,身心俱疲,但西凉贼子生性狡诈,咱们不得不防,尔等务必要守好坞堡,旦有情况,擂鼓示警,必有支援。”
  “诺。”
  正月的夜晚,凉风习习。
  张振穿着两件粗衣,外罩皮甲,斜挎着腰刀,不时走过城头。
  起初,他仅一刻钟便巡一遍城墙,不时耳提面命,要警惕对方夜袭。
  子时刚过,却变成两刻钟巡一遍城墙,只是偶尔捎带一嘴,切记不可松懈。
  不得不承认,张振这个军司马非常负责,但他毕竟也是人,鏖战一日,身心俱疲。
  子时才过不久,便困意上涌,不知不觉中,便有些懈怠了。
  而现在,张振已然没有了耐心,半个时辰巡一遍城墙,也只是匆匆了事,确认没有夜袭,便回屋休息。
  将心比心。
  自己尚且如此疲累,何况旁人?
  没理由我们需要休息,而西凉骁骑却能连续鏖战。
  夜袭?
  他也得有那个体力才行。
  在张振不断的自我催眠之下。
  终于。
  他懈怠了。
  丑时刚过,他再也扛不住了,倒头便睡。
  睡梦中的他斩将立功,封侯拜将,光宗耀祖,妻妾成群,美得哈喇子都快淌出来了。
  正当他准备提枪上阵时。
  忽然。
  一阵尖锐刺耳的声音响起:
  “杀呀~~~”
  美梦如琉璃般破碎。
  张振猛然坐起,眼珠子瞪如铜铃,胸中的怒火不住翻腾。
  “肏!”
  他下意识爆了粗口,操起寰首刀,踱步出营。
  放眼望去,城头之上傲立一人。
  对方披着大氅,身旁邓展、何云端立。
  不是弘农王,又是何人?
  “该死!”
  张振暗道不妙,急匆匆飞奔上城:“末将玩忽职守,还请殿下降罪。”
  刘辨却是神色如常,摆手示意其退在一旁:“此次权当是个教训,你需谨记于心,日后安排巡城,务须合理。”
  张振诚惶诚恐:“多谢殿下不杀之恩。”
  其实。
  刘辨同样一阵后怕。
  若非将刀兵网平撑于城墙外,锋利的刀刃刺痛了西凉贼子,发出尖锐刺耳的哀嚎,惊醒了城上守军,这次夜袭怕是会被对方得逞。
  专家说得果然没错。
  真正利于夜袭的时间是后半夜,是寅时到卯时的这段时间。
  刘辨担心后半夜出问题,这才带着何云、邓展赶来巡视。
  结果正巧撞见了牛辅夜袭未果的一幕。
  “啊~~~”
  正在这时,城下爆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吼声:“气煞吾也,竖子竟有防备。”
  没错。
  正是西凉猛将牛辅的声音。
  刘辨唇角微扬起个弧度,他虽看不到外面的牛辅,但却开口喝道:“牛辅,就凭你这蠢货也想攻破这座坞堡?”
  “哈哈哈!”
  狂浪的笑声在山谷回荡。
  刘辨声如钢针,针针直刺人心:“只要有孤在,你永远不可能拿下坞堡,老实滚回雒阳,换董贼、李儒过来,你不是孤的对手。”
  城下,牛辅的声音再次响起:“竖子,安敢辱我!”
  刘辨发出一声蔑笑:“辱你?哼!你也配?”
  “哇呀呀~~”
  牛辅的声音快炸了,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竖子,可敢出城一战否?我牛辅定教你尝尝血溅四方的滋味。”
  “牛辅。”
  “你太令孤失望了。”
  刘辨是真的没有想到,牛辅会说出如此幼稚的话来:“你好歹也是董卓女婿,西凉骁骑响当当的统帅,沙场鏖战多年,难不成便是如此来过?”
  “战不过,便决斗?”
  “哼!”
  刘辨轻哼一声,嘲讽道:“董卓麾下若全都是如你这般蠢材,孤非得笑死不可,你若有劲无处使,孤可以给你支上一招。”
  “这伏牛山里没什么东西,但独不缺参天巨木,你大可拎着刀砍树去,一颗不够,再砍一颗,这满山的树足够你泄愤了。”
  “哈哈哈!”
  嘲讽的笑声再次充满山谷。
  牛辅气得目眦欲裂,扯着嗓子怒吼:“竖子,我牛辅发誓,攻破坞堡后,必将生啖汝肉,豪饮汝血,将尔碎尸万段,丢入荒野喂狼。”
  “好啊!”
  刘辨浑不在意:“孤就在此,等你来战!不过,你怕是没这个机会了,孤夜卜一卦,发现你命犯紫薇,罪孽深重,近日必有血光之灾,你还是小心自己吧。”
  “哈哈哈哈!”
  “哈哈哈!”
  “……”
  笑声回荡在山谷。
  牛辅强忍着胸中翻腾的怒火,怏怏退兵。


第145章 关东鼠辈,安敢反我!
  初平元年。
  春。
  正月。
  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三公书,尽言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
  三公书传檄各州郡,引发广泛热议,已有张超、张邈、刘岱、袁遗等人响应,声势渐隆,隐隐有星火燎原之状。
  司隶,雒阳。
  丞相府。
  啪~~
  一双肉掌猛拍帅案。
  董卓暴怒,眼瞪如铃,额上青筋暴起,满嘴钢牙紧咬:“你说什么?关东鼠辈居然要兴兵讨伐本相?”
  “这……”
  李儒本想安慰董卓,告诉他休要动怒。
  不过……
  李儒自己也从得到的情报中,察觉到一丝阴谋的气息。
  因此,这安慰的话到了嘴边,却又硬生生被他咽了回去,反而缄口不言,保持静默。
  然而董卓却没想那么多,扭头望向李儒,张口便问:“文优,此事你怎么看?本相一心为国,怎会被他们污蔑成奸佞,居然还要兴兵讨伐本相,简直岂有此理。”
  “丞相~~”
  李儒不得已,只能横出一步:“此事或许没那么简单。”
  董卓不由皱了皱眉:“哦?文优何出此言?”
  李儒深吸口气,沉吟了片刻:“丞相,据儒了解到的情报,张邈、张超、刘岱、桥瑁等,虽然伪造三公书造反,但实际可能是受人蛊惑。”
  “哦?”
  董卓惊诧:“受人蛊惑?”
  李儒顿了顿,再次梳理了脑海中的所有情报:“丞相,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尽皆在兖州为官,而只有张超是徐州广陵太守,您不觉得奇怪?”
  “这……”
  董卓皱着眉,缓缓点头:“的确有些奇怪,他不是张邈的兄弟嘛?或许,是张邈邀请他一起造反而已。”
  “非也。”
  李儒毫不犹豫,直接否定:“据儒掌握的情报,是张超来到陈留以后,张邈才开始联络兖州其余官员,明显是张超蛊惑张邈才对。”
  “当然!”
  生怕董卓这一根筋的脑子误会,李儒急忙又道:“张超此人没有如此胆识,而是其功曹臧洪早有逆反之心,这才蛊惑了袁遗、张邈等人。”
  “臧洪?”
  董卓皱着眉,思考许久:“我对此人怎得全无印象。”
  李儒唇角微扬:“丞相当然对他没有印象,此人早在灵帝末年,便已经辞官归乡,只是张超为广陵太守时,将其聘为功曹。”
  “奇怪!”
  董卓越听越糊涂:“我与臧洪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他因何反我?没理由啊!”
  李儒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丞相,这段时间在下调查了近期逃离雒阳的一部分官员,尤其是与袁家有关者,调查最多。”
  嘶~~
  董卓不禁倒抽一口凉气:“莫非文优有何发现?”
  李儒点点头:“此前太傅掾袁迪弃官逃离雒阳,同日太仆袁基便要离开雒阳,却被城门守军阻拦,不得出城,丞相不觉得太巧合了嘛?”
  “这……”
  董卓深吸口气,缓缓点头:“的确巧合。”
  李儒紧跟着又道:“别急,还有更巧合的事情。”
  “哦?何事?”
  “丞相可知袁迪逃亡了何处?”
  “我怎么……”
  董卓才刚一开口,脑海中便闪过一个答案:“莫非是广陵?”
  李儒点点头,铿锵言道:“没错,正是广陵!而且据儒掌握的情报,张超在离开广陵后,便将广陵的一切事物,全部托付给了袁迪。”
  嘶~~~
  董卓眼瞪如铃,满目骇然。
  恁娘的!
  这件事居然又跟袁家扯上关系了。
  而且太傅掾正是太傅属官,董卓完全有理由怀疑,袁迪便是奉袁隗之命行事。
  他越来越佩服李儒了,这小子从一开始就锁定了袁家。
  只是因为没有确凿证据,因此没能动手而已。
  如今,关东鼠辈造反,又牵扯到了袁家。
  此事当真是触犯了董卓的底线。
  “好一个袁迪!”
  “好一个袁家!”
  董卓怒火滔天,俩眼珠子几乎要瞪爆,心中的怒火翻江倒海一般。
  李儒赶忙揖了一揖:“丞相息怒,这一切不过是儒的推测罢了,暂时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过按照如此猜想推演,恐怕张邈、桥瑁、袁遗、刘岱不过是道开胃小菜而已。”
  “只怕……”
  李儒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面色略显阴沉:“接下来会有更多诸侯加入其中,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甚至还有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等人,皆会加入其中。”
  “丞相。”
  李儒深躬一礼:“如果儒所料不差,少则一月,多则三月,咱们即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若是丞相能撑下来,自然万事大吉,如若不然,则万事休矣。”
  实际上。
  李儒说得还算委婉,只是以“万事休矣”来形容,但他自己非常清楚,一旦落败,等待董卓的只有一个下场:
  死!
  啪~~
  董卓拍案而起,怒火勃发:“该死的袁家,居然想要消灭我董卓?我先消灭你再说!”
  李儒眼瞅着不妙,赶忙出言喝断:“丞相且慢。”
  董卓皱眉:“文优,你这是何意?你不是早想消灭袁家嘛,因何阻拦?”
  李儒赶忙一揖,解释道:“丞相,诸侯造反的事情已成定局,现在杀袁隗、袁基已经没有太大意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令事情更加棘手。”
  “嗯?”
  董卓不理解。
  李儒缓一口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您若在此时对袁隗、袁基下死手,反倒给了天下诸侯一个理由,令其大肆宣传,召集更多诸侯造反。”
  “该死!”
  董卓自然清楚李儒说得在理。
  可越是这样,他就越觉得心理憋屈。
  明知道此事与袁家脱不了干系,却还依旧奈何不了对方。
  若是在此前,董卓完全不会考虑什么世家出身,刀在手,横行天下,何人敢阻?
  董卓怒气冲冲,厉声叱问:“难道咱们就眼睁睁看着袁家蛊惑人心,煽动诸侯造反?”
  李儒又一次深揖:“丞相,杀俩个人而已,何其简单,但咱们做事不能冲动,要考虑事情的后果,权衡利弊得失,方可付诸行动。”
  “此时,诛杀袁基、袁隗已经没有意义,反倒会令袁氏门生故吏恼怒,引发更大的造反,既如此,不如不杀,暂时将其扣留,以为人质,必可令袁氏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袁氏不管不顾,依旧强与丞相作难,咱们祭出袁氏叔侄,还能给袁氏故吏安一个逼死举主的罪名,如此岂不妙哉?”
  董卓这才强压下怒火,吩咐道:“文优此计甚妙,便依你之见,暂且扣押袁氏叔侄为质,然后再做打算。”
  李儒暗松口气:“丞相英明。”
  董卓沉吟了片刻:“虽然如此,但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先将外面的兵马收回雒阳,尤其是南阳的牛辅,如今已是正月,却无半点消息,留之无用,撤回来吧。”
  李儒轻声道:“想来弘农王没有营救何氏族人,牛将军未能抓住,因此没有消息送回,不过这样也好,南阳士族必定不会相助弘农王,丞相少了个强劲的对手。”
  “嗯。”
  董卓点点头:“弘农王若在此时冒出来,又得南阳士族相助,其危害恐怕不逊袁家分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啊~~”
  李儒呼出一口浊气,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毒计:“如今陛下在丞相这里,袁家之于丞相,便是以臣伐君的叛贼!”
  “可弘农王不然,他乃是废帝,也曾为君,其若高举反旗,天下宗室或许会趁势而动,声势必然胜过袁家。”
  董卓长叹口气:“吾得文优,如高祖得张良矣。”


第146章 张咨气得要发疯!
  次日清晨。
  伏牛山。
  逍遥庄外,西凉大营。
  中军,大帐。
  啪!
  牛辅拍案而起,眼瞪如铃:“你说什么?缯关已经失守?”
  下方士兵一脸紧张,神色忧忧:“是……是的,李司马以身殉国,李校尉酣战半日不敌,只得匆匆退回宛城,手中兵马已不足两百。”
  牛辅勃然大怒:“该死!这仗到底怎么打的,四百兵马坚守缯关,居然被两千乌合之众轻易攻破,李傕这厮当自刎以谢天下!”
  “将军……”
  士兵赶忙纠正道:“贼厮不是两千人,更非乌合之众。”
  牛辅一愣:“嗯?”
  “他们兵力超过五千,而且各个都是精兵悍卒。”
  “多少?”
  牛辅一双眼珠瞪如牛蛋,吓得脸都绿了:“你说他们有多少兵马?”
  士兵喉头滚动,强咽口口水:“五……五千兵马,甚至更多。”
  嘶~~~
  牛辅不禁倒抽一口凉气,顿时头皮发麻,后脊梁发凉:“不是只有两千人嘛?怎么忽然变成了五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