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军师联盟 >

第67章

大军师联盟-第67章

小说: 大军师联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不客气地说,南阳士族在东汉的开局是爆炸的,没有人可与之争锋,甚至于最早世官化和经学化的豪族集团,依旧是南阳士族集团。
  然而到了东汉末年……
  南阳士族集团却没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家族。
  别说与超一流世家弘农杨氏、汝阳袁氏相比,便是与家学渊源,海内知名的一流世家,颍川陈氏、荀氏、钟氏,都难以媲美。
  甚至于再次一级的江夏黄氏、龙亢桓氏、博陵崔氏、太山羊氏这样的家族,都比南阳士族集团能扛能打。
  明显的高开低走!
  南阳士族集团到底怎么了?
  论世官化,南阳豪族是最早开始的。
  南阳新野的邓禹家族、来歙家族、阴识家族,南阳湖阳的冯鲂家族,尽皆是冠冕相继,累世为官。
  论经学化,南阳豪族同样是最早的一批。
  南阳湖阳樊宏家族,南阳宛城朱晖家族,便是最杰出的代表。
  可即便是在如此大的优势下,南阳豪族却没有一家可以成功转型,成为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这一点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辩爷,专家说你对南阳士族的思考,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咱们只有明白南阳士族的兴衰过程及原因,才能更好更合理的利用这股力量。”
  对于刘辨的提问,军师联盟简单给予回答:“其实南阳士族的衰落,虽然各家皆有不同原因,但归根到底,大概有三种情况。”
  “其一,南阳邓家、阴家在累世高官的同时,又在外戚化!但外戚化是双刃剑,玩得好固然可以令家族声势爆蓬,权倾朝野,可一旦与皇权产生激烈冲突,势必会没落下去。”
  “南阳阴家、邓家便是这种情况,尤其是邓家,更是两次因外戚化而惨遭消灭,最终彻底退出了东汉权力中枢。”
  “其二,南阳宛城朱晖家族的后人朱穆,以经学著称,当时能与颍川李膺、汝南陈蕃齐名的存在。”
  “有史料记载:颍川李府君,頵頵(jūn)如玉山;汝南陈仲举,轩轩如千里马;南阳朱公叔,飂飂(liáo)如行松柏之下。”
  “由此可见南阳朱穆在士人中是何等的地位,但可惜的是,这家伙命不太好,被宦官势力陷害,引发太学生诣阙上书。”
  “而桓帝以消灭梁氏最终掌权,对士人豪族结党的行为极其敏感,加之宦官势力的推波助澜,李膺等人的过激行为,终于酿成第一次党锢之祸。”
  “但世人总是会铭记大乱时的英雄,而忽略造成大乱的原因,朱穆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一次党锢之祸成就了汝颖士人,南阳士族却因失去了领袖朱穆,名声大幅落后于汝颖。”
  “至于第三种原因,便是混吃等死型的家族,李通、吴汉、贾复、岑彭,一直侯爵传承,全程打酱油,没参与中枢权力的斗争,更无经学无显宦无政治影响力;”
  刘辨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军师联盟:“辩爷别伤感,南阳虽然属于典型的庙小妖风大,水浅蛤蟆多,但寻常人在这里混不开,辩爷却一定可以。”
  刘辨皱眉好奇:“为什么?难道因为我是弘农王?”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没错!南阳士族因光武刘秀而兴,对于汉室宗亲天生有种亲和力,虽然南阳士族衰落各有原因,不过纵观南阳士族,依旧有奋力挣扎之辈。”
  “历史上,刘备建立季汉政权,南阳樊氏、来氏、宗氏,甚至还有邓氏的邓芝,全都仕于季汉,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刘辨沉思良久,深以为然地道:“没错,连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都能招揽一大批南阳士族,对于我这种根红苗正的弘农王,自然更没问题。”
  “何况现在南阳邓家已经跟随,虽然暂时只有少部分部曲加入,但却开了个很好的头,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士族加入。”
  然而……
  美好的幻想总是会被无情的剿灭。
  军师联盟再次泼了一盆冷水:“辩爷,咱们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了,既然南阳士族已经言明支持你,那就应该让他们拿出实际行动来,而不是嘴上这么说说而已。”
  “专家的意思是……”
  “很简单!让南阳士族出兵出粮,而且要规定好截止日期,积极参与者,进入红名单,偷奸耍滑,阳奉阴违者,进入黑名单,早晚少不了兜头一刀。”
  “啊?”
  刘辨诧异:“这能行嘛?会不会引起南阳震动?咱们初来南阳,不应该以收买人心为主,和平共处,才是王道?”
  军师联盟解释道:“其一,形势不允许你慢,如果没有快速形成势力,董卓会趁着关东士族没有形成规模,先行除掉你,正如历史上鸩杀你一样。”
  “其二,南阳邓家已经做出表率,让他们出兵出粮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南阳又有哪家士族能跟邓家比?大哥都出血了,小弟岂敢不出血?”
  “其三,你年纪太小,虽有弘农王的身份加持,但如果没有点雷霆手段,是震慑不住南阳这帮士族的,恩威并举,才是王者该有的手段。”
  “这不仅不会让南阳震动,反而会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平息,不服从者,直接找理由干掉,杀鸡儆猴,整合资源,两不耽误。”
  “何况,三国著名打手,铁憨憨孙坚即将起事,这小子出手便干掉了荆州刺史王叡,然后带领万军北上南阳,不论其目的如何,想要收服这股力量,不单纯是靠身份这么简单。”
  有道理!
  刘辨目光骤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目前便有绝佳的理由,可以顺理成章地拿董卓搞事情,整饬南阳士族。”
  “没错!”
  军师联盟肯定地道:“专家就是这个意思,把董卓这个大反派利用好了,可比你自己找理由整饬南阳,强太多倍了。”
  “那还等什么?”
  “干!”
  刘辨素来来厉风行,从不拖延。
  现在既然有了不错的策略,自当立刻施行,趁热打铁:“朱彤~~~”
  朱彤横出一步:“殿下有何吩咐?”
  “速速把文若喊来,孤有要事相商。”
  “诺。”
  朱彤应声承诺。
  旋即。
  躬身离开房间。
  不多时,朱彤带着荀彧赶来。
  刘辨早已烹好茶水,摆手示意荀彧面对而座。
  荀彧揖了一揖:“殿下。”
  刘辨亲自为荀彧斟满茶水:“文若,南阳政务熟悉的如何了?”
  荀彧双手接过茶水:“全赖殿下雷霆手段,太守府官员积极配合,政务已然尽数掌控,在下正准备抽空向殿下汇报。”
  “不必!”
  刘辨大手一挥,当即拒绝:“文若乃万里之才,一个小小的南阳郡自然不在话下,除非紧要的事务,否则没必要事事向孤汇报。”
  “这……”
  荀彧微怔,略显惶恐。
  自己初来乍到,又何德何能,竟得殿下如此信任,不仅将独有的南阳全权委托给自己,甚至连具体过程都懒得过问。
  荀彧喉头滚动:“怕是不太好吧?”
  刘辨倒是出奇的淡然:“没什么好不好的,你的能力与忠心,孤非常清楚,把南阳交给你管理,孤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
  刘辨话锋一转,直接进入正题:“当下倒是有个紧要之事,需要与你商议后才能施行。”
  荀彧试探性问道:“不知殿下所为何事?”
  刘辨没有废话:“如今南阳士族虽然在邓氏的影响下,纷纷表示支持孤王,可仅仅只是口头支持,又有何用?必须要让他们出点血,才能证明忠诚。”
  嘶~~
  荀彧惊诧,神色悠然变幻:“殿下莫非也想对南阳士族下手?”
  刘辨抬眸望向荀彧,好一个“也”字,难不成荀彧同样有此想法?
  “文若。”
  刘辨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对方:“你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荀彧颔首点头:“殿下,近日三公书在关东盛传,兖州张邈、刘岱、袁遗、桥瑁,甚至渤海袁绍、冀州韩馥尽皆响应,声势愈演愈烈。”
  “如果在下猜得不错,牛辅突然离开南阳,应该与此事有关,可他终究没能诛杀殿下,董卓必然心悸,很可能再派兵强攻南阳。”
  “咱们初来乍到,手中不过数千兵马,如何能挡得住董卓的精兵悍将,而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足以抗衡董卓的力量,非得从南阳士族身上着手。”
  言至于此,荀彧郑重一揖:“在下以为,殿下当以此为由,向南阳士族索要兵马、钱粮,壮大我军实力的同时,对南阳士族加以筛选。”
  “等到关东诸侯成势,天下群雄响应时,董卓必不能全力针对殿下,届时殿下便能彻底坐稳南阳,派精兵讨董的同时,回头再对阳奉阴违者下手,从而稳固根基。”
  “不知……”
  荀彧试探性询问:“殿下以为如何?”
  刘辨唇角微扬:“英雄所见略同,孤正有此意!不过,文若既然想到了这里,想来应该有更具体的策略,对否?”
  见弘农王没有反对,荀彧暗松口气,肯定地点点头:“嗯。”
  刘辨大喜,摆手道:“直言即可。”
  荀彧深吸口气:“殿下,这些天彧在梳理南阳政务时,得知张咨为坐稳南阳,其实花了不少心思,虽然他暂时妥协了,但暗中却在搜寻各族罪证,以求牵制对方。”
  “当初牛辅抓捕何家人时,便是张咨提供了一些证据,虽然不至于夷灭三族,但强行与殿下牵扯上关系,便足以实施抓捕了。”
  “哦?”
  刘辨细眉微蹙:“竟有此事?”
  荀彧点点头:“嗯,这些罪证对于张咨而言,充其量只能令其反制豪族,但于殿下而言,却是一柄锋利的杀人剑!”
  虽然,世家豪族掌握着绝对的生产资料,在地方上权柄极重,但他们毕竟是在大汉的疆域上,需要遵守大汉的律法。
  从朝廷空降而来的官员,虽然需要士族的绝对支持,才能混得下去,干得出政绩,但他们并非真得仰人鼻息,给人当孙子,汉律便是他们最大的武器。
  很显然!
  张咨精于此道,而且正在实践。
  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宝剑出鞘,便被刘辨斩首示众。
  而张咨这半年来做的准备,则全都为刘辨彻底掌控南阳,做了嫁衣。
  刘辨身子微微向前一探,声音低沉道:“可有能夷三族的大罪?”
  荀彧肯定地点点头:“有!”
  “哦?”
  刘辨不禁一愣:“何罪?”
  荀彧轻声道:“私铸兵器。”
  嘶~~~
  刘辨吓了一跳,猛吸口凉气。
  他本以为南阳士族,充其量只是些隐户、偷税、漏税的问题,没想到居然有人私铸兵器,这毫无疑问等同于谋反呐!
  刘辨皱眉,试探性问:“可有确凿的证据?”
  荀彧点点头:“有!南阳不少士族手中皆有私营冶铸作坊,官府只负责征税,各大士族皆有部曲私兵,配以兵器,只是秘而不发罢了。”
  刘辨惊诧:“竟有此事?”
  “听说是当年黄巾肆虐南阳时,各大士族为求自保,才留下的。”
  “原来如此。”
  呼~~
  刘辨闻言心安,长舒口气:“文若啊,既然你已经考虑清楚,便照此行事吧,咱们先礼后兵,总得给他们个表忠心的机会。”
  荀彧一揖作礼:“殿下放心,此事交给在下即可。”
  刘辨点点头:“嗯,你办事,孤放心!大胆行事即可,孤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荀彧颔首:“多谢殿下。”


第152章 打土豪是致富捷径!
  南阳,新野。
  邓家。
  书房中。
  邓勋一手捻须,一手捧书,唇角微扬着,但目光却不在书卷上:
  “才刚消灭张咨,便伸手跟南阳士族要兵要粮,弘农王胆子倒是不小,只是不知这手段到底如何,能否拿捏得住南阳士族。”
  这一点虽在意料之中,但却来得甚早,让邓勋有些猝不及防。
  若是如张咨这般的空降太守,第一步必然是施恩,尽可能多的收买人心,以稳定局势。
  但弘农王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施恩,反而伸手要兵要粮,而且还设有截止日期,分明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王者姿态。
  即便是皇室贵胄,这样也会令南阳士族不爽。
  对方此举,到底意欲何为?
  又有何底气呢?
  其下,邓同揖了一揖,轻声道:“弘农王的确有些鲁莽,不过理由倒是非常充分,讨董声势渐隆,他这是在逼南阳士族站队。”
  邓勋捻须淡笑,扭头瞥向对方:“只是在逼南阳士族站队嘛?”
  邓同眉头微微一蹙:“莫非弘农王还有别的想法?还请家主不吝赐教。”
  邓勋深吸口气:“弘农王有没有别的想法,暂时还不太清楚,不过咱们却不能把问题想简单了,弘农王年纪虽小,但心智成熟,不可小觑。”
  “我隐隐有一种感觉……”
  邓勋放下手中书卷,脑海中不断盘算着刘辨此举的深意:“弘农王不会像当年的光武帝一样,对南阳士族豪强百般拉拢示好,更没有光武帝对士族那样的容忍度。”
  邓同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能连破雒阳、南阳两大死局的人,又岂是易于之辈。
  何况,光武帝是以豪族身份,在南阳起事,与南阳其他的豪族身份相当。
  但弘农王则不然,他是皇子辨,是弘农王,更是废帝,也曾为君,起点绝非当年的光武帝可比,自然而然的,两者的手段必不尽相同。
  邓同不由感慨。
  家主不愧是家主,历经风雨后,对于上位者的思考,远非寻常人可比。
  只有保持绝对的敬畏之心,才能真正攀上弘农王的战车。
  邓同沉吟了片刻,坚定道:“家主放心,别的族人如何抉择,小侄不管,但小侄定会鼎力相助,让弘农王看到咱们的诚意。”
  “嗯。”
  邓勋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你了,日后若有需要,随时来找我,我虽垂垂老矣,但在邓家还是有些颜面的。”
  邓同欠身拱手:“多谢家主。”
  ……
  南阳,宛城。
  孔家。
  一个身材魁梧,臂膀腰圆的男子皱着眉,气呼呼道:“才刚灭了张咨,便伸手跟咱们要兵要粮,弘农王不会真以为自己能坐稳南阳吧?”
  男子名曰孔本,宛城孔氏族长。
  在宛城一带,乃是响当当的豪族。
  虽然,自其家族迁入宛城不过数百年时间,但其富庶程度,丝毫不亚于南阳本土的士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
  其下,一个身形宽厚的年轻人犹疑不定:“儿不知弘农王能否坐稳南阳,但南阳其余士族却是纷纷出兵出粮,尤其是南阳邓家,更是如此。”
  “可恶的邓家。”
  孔本浓眉骤拧,面部肌肉微微抽搐,略显凶煞。
  邓氏一族在南阳首屈一指,如果连他们都如此积极,自己岂能落下。
  但是……
  孔本同样有自己的想法。
  他不觉得弘农王小小年纪,能够坐稳南阳。
  一旦董卓挥兵南下,只凭弘农王手里的那点本钱,压根不够赔的。
  此时选择支持弘农王的家族,于孔本而言,不是傻,便是蠢,完全分不清楚形势。
  可如果拒不支持弘农王,对方的屠刀很可能立刻会落下来。
  孔氏虽然富庶,但无显宦、无经学,影响力不足,这样的家族在弘农王眼里,纯属于是钱袋子,随意消灭一个,便足够他数年挥霍了。
  孔本赌不起,更赔不起。
  其子孔立欠身拱手,试探性地问:“父亲,咱们如何?要派私兵嘛,派多少?”
  孔本皱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