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孤立主义”无非是要避免过早卷入战争,以免在战争初期遭受惨重损失。在恰当的时候再出兵参战,比如像上次大战那样,交战各方都已是伤痕累累,再出兵参战,就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说来说去,财团关心的就是利益。
只要有利可图,直接出兵参战又何妨?
当然,利益本身就是相对的。
如果说在年初,参战对纽兰联邦不太有利。那么到现在,继续呆在战场的外面,那就更加不利了。
再拖上几个月,恐怕除了纽兰联邦之外的列强都会战败。
其他列强战败之后,纽兰联邦不但要在东望洋面对梁夏帝国,还要在夕落洋迎接迢曼帝国的挑战。
有胜算吗?
显然没有!
别说纽兰联邦只有两亿多人,人口总量不到梁夏帝国的一半,哪怕有四亿人也绝不是两个强大帝国的对手。
那时,纽兰联邦唯一的选择,就是承认梁夏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偏安一隅。
其实,这也几乎不可能。
哪怕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不会在这场战争当中对付纽兰联邦,毕竟没有开战的理由,也会用经济与贸易等方式绞杀纽兰联邦,逼迫纽兰联邦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后,选择用战争手段打破僵局。
到那一步,纽兰联邦取胜的希望更加渺茫。
在战略层面上,没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奋起一战,联合所有能够联合的盟友,哪怕没办法战胜梁夏帝国,也有机会逼迫梁夏帝国接受停战的结果。
当然,在此之前要做的,并不是联合盟友,是团结内部力量。
虽然获得财团支持,但是党派的矛盾依然存在。别看民主党一家独大,要是没有共和党的支持与配合,洛福斯未必能够顺利的把纽兰联邦带入战场,搞不好还会在年底的大选当中败北。
联合与团结共和党,需要做出妥协与让步。
关键,还要让那些目空一切的财团无条件的支持由洛福斯为首的战时政府,在战争期间服从联邦当局指挥。
这也是黑尔最佩服洛福斯的地方。
第294章 委曲求全
跟共和党妥协,其实是小事。
虽然引发大萧条的是经济的内在规律,但是在民众眼里,根源在共和党的身上,是共和党奉行的“自由经济主义”所导致的结果。洛福斯推行的新政拯救了经济,还让大部分纽兰公民获益。
按照舆论宣传,洛福斯不但是纽兰联邦的救星,还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救星。
这也是洛福斯第三次参选的政治资本。
不管共和党的议员怎么抨击洛福斯第三次参加大选,还拿洛福斯的私生活说事,可是在选民眼里,洛福斯是一个称职的总统,中间派选民依然愿意把票投给这位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的总统。
何况,当前的国际局势,也需要联邦当局保持稳定。
即便是那些为共和党说话的媒体,也承认,除非发生不可抗事件,不然洛福斯肯定能第三次赢得大选。
共和党需要的,只是联邦政府的几个席位,或者说在联邦事务中的发言权。
洛福斯给出的,也就是这些东西。
三个月前,任命共和党鹰派代表人物罗克斯为海军部长,就是与共和党实现政治妥协的结果。
此外,洛福斯还在私下保证,参战之后会应共和党要求,撤掉东望洋陆军司令肖特中将与东望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上将的职务,前者由麦克代替,后者由尼兹替换,其中前者是共和党人。
说明白点,就用几个关键的位置买通了共和党。
真正的麻烦在财团那边。
虽然在年初的时候,洛福斯就说服了财团,让“援助法案”在第三次国会表决当中获得通过,但是要让纽兰联邦从“西方世界的军火工厂”成为“西方世界的精神领袖”,需要的就不止是提供援助。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需要崇高理想鼓舞起来的牺牲精神。
需要做出牺牲的不止是纽兰民众,还有把持纽兰联邦命脉的财团。
将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难道是让财团在后方大发战争横财?
按照洛福斯的意思,财团必须向联邦当局妥协,至少在战争期间得无条件配合,服从联邦当局的领导。
财团会答应吗?
过去的几个月,洛福斯的头号工作就是跟各大财团进行磋商,也可以说是讨价还价。
其实,就在来到“香格里拉”的这一个多月里,洛福斯几乎每天都要跟某些财团的代表进行密谈。
哪里是来避暑,比留在灰宫处理政务还要辛苦。
归根结底,也就是利益使然。
洛福斯的态度非常明确,如果只是帮布兰王国对抗迢曼帝国,那么要不要进行动员都无所谓。
以纽兰联邦的体量,在平时状态就能碾压迢曼帝国。
可问题是,要战胜梁夏帝国,不但要动员,还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全面动员。
财团必须让步。
简单的说,得把纽兰联邦的命脉交给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统一调配,最大限度发挥出战争潜力。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梁夏帝国是一头史诗级的怪兽,纽兰联邦哪怕是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够取胜。
如果有所保留,参战就等于战败!
财团听从联邦当局调遣,本身就在全面战争动员的范畴之内,即金融活动也要进行战时管制。
道理浅显易懂,财团的那些家伙不可能不明白。
只是,要让财团交出手里的权柄,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反反复复的谈了几个月,取得了不少成果。
不过,真要说起来,迫使财团让步的,并不是洛福斯的坚决态度,而是每天都在恶化的战局。
留给纽兰联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拖不起的,不止是财团,还有洛福斯。
在三天前进行的最后一次秘密磋商中,洛福斯与财团代表达成了协议。
财团放弃除联邦储备银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机构,承诺在战争期间,无条件的听从联邦政府的指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发行货币等方式,为联邦政府提供支持,并协助联邦政府实施战时金融政策。
洛福斯保证不会用战时特权收缴联邦储备银行的所有权。
这个秘密协议,联邦政府等于是放弃了铸币权。
要说,“铸币权”就是最后一个问题。
在此之前,洛福斯一直试图把联邦储备银行国有化,也就是收缴掌握在私人银行家手里的铸币权。
财团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产业,却始终不愿意放弃铸币权。
其中厉害关系,双方心里都有数。
别看财团枝繁叶茂,直接与间接控制了成千上万家企业,而且以钢铁、船舶与军火等重工业为主,等于是掌控了纽兰联邦的国家命脉,但是往根本上讲,财团的根基是由联邦储备银行串联起来的几百家银行。
在这里面,铸币权是核心的核心,可以说有了铸币权就有了一切。
当然,也就是铸币权把这些银行团结到了一起,造就了这头能够凌驾于联邦之上的金钱怪兽。
关键还有,这头金钱怪兽并没有国家属性,也就不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对其来说,国家无非是获取与保护利益的工具。
住进灰宫,从推行新政开始,洛福斯就在跟财团争夺铸币权。
当然,洛福斯争夺铸币权不止是为了推行新政,而是要从根本上铲除财团,建立一个空前的联邦政府。
简单的说,就是提高中央集权的力度。
可见,铸币权之争本身就是联邦政府与民间财团的死活之争,因此就算在战时,财团也不会妥协。
就像前面说的,财团又没有国家概念。
不要忘了,纽兰联邦的这些财团,是从西大陆来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来自布兰王国的“玫瑰之子”家族。
当初能够抛弃布兰王国来到纽兰联邦,现在为什么不能抛弃纽兰联邦去别的国家呢?
如果真的撕破脸皮,这些家伙调转枪口对付纽兰联邦的时候,绝不会手下留情。
在大萧条期间,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掠夺布兰王国等老牌帝国的时候,这些家族可没有念及旧情。
洛福斯也是在认清了这一点之后,才做出让步。
这份秘密协议,其实就是洛福斯做了妥协。
战争时期,财团保证让铸币权为战争服务,洛福斯变相承认了铸币权私有化的结果。
当时,洛福斯就向黑尔提到:因为委曲求全埋下的隐患,是一颗定时炸弹,引爆后会把纽兰联邦炸得支离破碎。
有了妥协,才有了今天这次会议。
因为主要问题已经谈妥,召开会议只是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所以也没什么好谈的。
要说,也就是重新强调尽快参战的重要性,明确几个主要的时间节点,以及各方的主要工作。
即便如此,也是一件麻烦事。
:。:
第295章 未来的总司令
因为洛福斯的腿脚不便,所以接送宾客都是由黑尔出面。
送走最后一位贵宾,已经是次日凌晨。
黑尔没有立即返回书房,躲在外面抽了一根烟。
那些民间代表,其实都是游族财团的喉舌,很多就是游族人,而且游族控制西方金融命脉已经有数百年了。
如果不是上次全球大战,游族也不会从布兰王国来纽兰联邦。
对这些眼中只有利益的家伙,黑尔没半点好感,哪怕他能成为国务卿,靠的就是游族财团的支持。
黑尔知道,洛福斯对游族也没有多少好感。
洛福斯的祖上来自郁金王国,在还是“海上马车夫”的时代,郁金王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商业帝国。结果一场由游族搞出来的金融危机,让郁金王国一蹶不振,海上马车夫的传奇也由此终结。
其实,洛福斯的先祖就是在那场风暴当中破产,才远渡重洋来孤大陆白手起家。
同样是在那场风暴之后,准确说是在郁金王国倒下之后,布兰王国才迅速崛起,成为了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如果把游族财团说成是污流,那么纽兰联邦还算得上是一片净土。
可惜的是,二十多年前,威尔金斯率领纽兰联邦参加上次大战的时候,这片净土就成了污秽淤积之地。
也可以说成是引狼入室。
俗话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
哪怕志向高远,洛福斯也无法凭借一人之力夺回被游族财团把控的铸币权,更别说铲除这颗毒瘤。
能够争取到一个妥协的结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今晚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呢。
抽完烟后,黑尔才去了偏厅,叫上在那边等了大半个晚上的两名军人,带他们去了洛福斯的书房。
其中一个,就是即将出任东望洋舰队总司令的尼兹。
几个月前,他才由上校晋升少将,还是洛福斯亲自签署的晋升令,绕过了准将,其实是破格提拔。
在获得晋升的时候,尼兹已经五十五岁了!
一个五十五岁的老上校。
因为长达二十年的和平,期间十五年还是海军假期,所以在纽兰海军当中,像尼兹这种五十岁的校官并不少见。
要说,尼兹很幸运。
尼兹能够得到重用,跟他早就认识洛福斯有很大的关系。
在上次大战的后期,尼兹在“南卡”号战列舰上担任副舰长,洛福斯当时是威尔金斯内阁的海军助理部长。在塞巴和谈之前,洛福斯搭乘的“南卡”号去西大陆,并且在旅途中认识了尼兹。
前面提到,由共和党的麦克出任东望洋陆军总司令,其实就是为了把尼兹扶上了东望洋舰队总司令的位置。
如果说一定要把纽兰海军最强大的舰队交给某个人的话,洛福斯唯一能信任的,也就是尼兹。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只要尼兹还在珍宝港指挥战斗,他在华城就能够高枕无忧。
至于另外一个,跟尼兹来的参谋,是福斯少校。
到了书房,黑尔没离开,也没有参与作战讨论。他是国务卿,没资格对海军的作战行动指手画脚。
主要是福斯少校在发言,而且反复提到梁夏海军的一名少将。
没错,就是白止战。
对这个四十多岁才结婚的老男人,黑尔那可是万分清楚。
原因无二:过去几个月进行的跟军事作战有关的会议上,“白止战”这个名字被提到的次数最多。
虽然没有统计,但是黑尔觉得基本上每份报告中都要提到几十次。
此外,就黑尔所知,海军情报局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研究这个叫白止战的梁夏海军少将。
高度重视此人,不止因为他即将成为梁夏皇室驸马,更因为他的才能。
在第一次向洛福斯做报告的时候,尼兹就提到,如果没有白止战,梁夏帝国在年初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尼兹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称其为当今海军的第一人。
听了半天,黑尔才明白过来。
一个月后,就是白止战大婚的好日子,他肯定会在帝都,不会在舰队。
也就是说,那是理想的动手时机。
只要他在帝都,那么需要顾虑的,而且在前线指挥舰队的就有刘向真。
虽然刘向真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干将,尼兹同样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拥有跟白止战相当的才能,两人共同撑起了梁夏海军,但是按照福斯少校的评判,跟白止战比,他还是差了一些。
关键,刘向真最多只能指挥两艘航母。
如果局势变得紧张,梁夏海军肯定会把另外两艘航母派出来。
因为白止战在国内完婚,所以指挥舰队的肯定不会是他,会是另外某个人,比如已从梵炎洋返回的李铭博。
抓住这个机会就能一举歼灭梁夏海军!
准确的说,是有机会在开战后消灭梁夏海军的四艘舰队航母,从而一举夺得东望洋的战略主动权。
这一点可以说是异常的关键。
梁夏帝国的四艘大型航母早已经下水,两大造船厂在加班加点的赶工,有很大的可能在年内完成舾装,在明年的上半年就交付给海军。即便把训练算上,也肯定能在明年下半年形成战斗力。
如果没有能够在开战之后击沉现有的四艘航母,局面就将在明年逆转。
哪怕只是击沉两艘,梁夏海军到明年都有六艘航母,其中四艘是大型航母,而纽兰海军只有五艘舰队航母。
之前几次作战会议,尼兹同样在强调这个问题。
必须在首战中取得大胜,不然等待纽兰联邦的就是惨败。
关键,其实就是避开白止战。
按照福斯少校分析,只要白止战回到舰队,哪怕他手里只有两艘航母,也是纽兰海军的头号大敌。
几个月前,他不是用两艘航母几乎全歼了狭夷海军的常驻舰队吗?
关键就是,白止战是进攻型将领,有着极为敏锐的战场直觉,总能够及时发现与抓住进攻的机会,而且把机会转变成为胜利果实。相对的,刘向真是防御型将领,在战斗中倾向于被动。
说来说去,就一个重点。
趁着白止战在国内完婚,把梁夏海军的主力引出来,再发起突然袭击,一举拿下东望洋的主动权。
如果能把优势保持到明年的年底,纽兰联邦就有很大的把握取得最后胜利。
哪怕没有保持到明年的年底,只要保持到明年中期,也能确保在未来三年之内,纽兰联邦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年之后?
谁说得准,谁又管得了?
尼兹与福斯少校洋洋洒洒的说了许久,不过黑尔基本没听懂。
不过,这也就对了。
黑尔是国务卿,还主要负责外交工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