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向真“谎报”了“龙江”号的损伤情况,其实是有那么点私心,或者说担心。
如果“龙江”号在半个月内修复,肯定会跟“陪京”号编在一起,而担任指挥官的肯定是白止战。
通过之前几场战斗,白止战与刘向真到底谁更厉害,早就有定论。
两艘航母,也只能组建一支特混舰队,所以除非白止战与刘向真能够相互容忍,不然得有一个人留在后方。
如果“龙江”号没有修复呢?
显然,刘向真非常清楚,攻打管岛的作战行动绝对不可能拖到三个月之后。
这样一来,白止战只能带着“陪京”号上战场,最多带上“横江”号。
等到三个月后,他能带着“龙江”号返回战场,或许还能够获得修复的“帝都”号。
总而言之,拖上几个月,对他自己有好处。
白止战没有点穿刘向真的小心思,只是不想让问题变得复杂。
要呀话说透了,就成了私人恩怨。
白止战想要得到的,无非是让“龙江”号尽快修复,并且编入第41特混舰队,随同他远征威岛。
只要能够让刘向真知难而退,也就足够了。
刘长勋也是看出这一点,才带刘向真先行离开,避免在首辅面前出丑。
撕破脸皮,又没有什么好处,何必给自己找麻烦呢?
今后还要并肩作战,就算不指望从刘向真那里获得多大帮助,在战场上有个照应也不是坏事。
要说的话,这也是到鬼门关外面走了一圈之后,白止战身上最明显的变化。
在12日上午,也就是“帝都”号挨炸的时候,白止战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死亡的威胁。
当时,那枚没爆炸的500磅航空炸弹,跟白止战的直线距离还不到50米。
虽然隔了几层甲板,司令舰桥还得到装甲保护,但是爆炸冲击波,就拥有足够致命的杀伤力。
关键,白止战亲眼目睹炸弹击中飞行甲板,钻进了机库。
那个瞬间,他觉得这次在劫难逃,绝对死定了!
在此之前的战斗中,哪怕遭到狭夷重巡洋舰追击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的感受。
就是这种感受,或者说感悟,让白止战明白了很多道理,并且看透了很多东西,也变得更加豁达。
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处处都咄咄逼人呢?
第377章 小小的要求
“你变了不少。”
“人活着,总要随环境改变。”
薛远征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看着样子是不打算让白止战回去睡觉了。
“你能这么想,我很是欣慰。”
“不过是人之常情,而且刘将军……”
“我说的是作战的事情。”
白止战愣了下,才意识到薛远征压根没有把刘向真的感受当回事,或许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些。
要说的话,不管刘向真有多厉害,只是那种先己后公的态度,就无法让薛远征放心。
“在你回来前,我跟六局的老杨谈过,他的观点跟我差不多。”
“没法挽回了?”
薛远征长长的叹了口气,才说道“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希望骆沙联邦最高领导人能够认清大局。就在你大婚的那一天,我还派了一名特使前往骆沙联邦的首都,表达我们对三巨头协约集团的重视程度,故意透露了你的行踪,也就是你已离开帝都,提前返回第41特混舰队。”
“这……”
“纽兰总统在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消息,知道你没有留在帝都参加大婚。”
白止战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这也恰好证明,为什么在11日上午,纽兰海军没打第一枪,一直拖到12日才开打。
在找到第41特混舰队之前,纽兰总统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12日开打,那也是因为箭在弦上,才不得不发。
从这个角度看,薛远征的这一招确实高明,而且他早就料到洛福斯忌惮白止战,或者说投鼠忌器,才故意透露消息,逼迫洛福斯下达最后通牒,从而把纽兰联邦的参战时间锁定在了12日上午。
确定了开战的大致时间,已经足够了。
要说谋略的话,还真没有人能够跟薛远征比肩。
更加重要的是,此举是一石二鸟,证明骆沙联邦的领导人确实是心猿意马,早就在暗通纽兰联邦。
有了这事,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骆沙联邦暂时没有反水,不过是在等最理想的时机。
只是,再怎么等待,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薛远征有所准备吗?
难道,薛远征早就料到罗利王国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加入协约集团?
不对,不是这样的!
就算薛远征是料事如神,知道迢曼帝国能说服罗利王国,也不可能知道罗利王国在这个时候提出入盟。
其实,罗利王国在什么时候入盟,还不是迢曼帝国一句话的事情。
也就是说,这是薛远征做的安排!
想到这里,白止战朝薛远征看了过去。
“看你的表情,已经猜到了。”
“首辅……”
“我们收到消息的时候,迢曼帝国就已经按照计划,把罗利王国将加入协约集团的消息泄漏出去。”薛远征长出了口气,才说道,“骆沙联邦肯定靠不住,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推了一把。”
“迢曼帝国顶得住?”
“这也是我现在最担心的事。”
白止战锁紧了眉头,随即忍不住苦笑起来,因为他提出了一个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
要说,他连发言资格都没有。
所幸的是,地面作战的事情,薛远征自己能拿主意。
“廉旭升已经答应前往迢曼帝国,司徒旌德会带李清去西北。”
白止战又愣了一下,随后才微微点了点头。
“这件事,操心也是多余的。顶得住也好,顶不住也罢,到最后战胜骆沙联邦的只能是我们。”
“能顶住当然最好。”
“所以还得看海军。”
白止战没多说,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是什么意思。
海军在东望洋战场上的进攻势头越猛,给予纽兰联邦的压力越大,那么骆沙联邦在反水之后攻打梁夏帝国的概率就越大。
纽兰联邦战败,同盟集团就必败。
相反,就算打败了迢曼帝国,也未必能够战胜梁夏帝国,最后依然得在西东望洋跟梁夏海军决一死战。
同盟集团肯定不会冒着让纽兰联邦战败的风险猛攻迢曼帝国。
显然,现在怕的不是骆沙联邦打过来,是骆沙联邦不打过来!
只要骆沙联邦盯着梁夏帝国,只是西北那边几千千米的战略纵深,就能耗掉骆沙联邦几百万大军。
不管由谁发动进攻,面对跨度为数千千米的巨大陆腹地,都会万分的头痛。
要说,没有数代人,不用几十年时间,哪怕手里有千万重兵,也别指望一口气杀到世界岛的另外一端。
现代的机械化战争,可不是千年之前,带上几匹战马就能席卷天下所能比拟的!
“需要我做些什么?”白止战很干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而且就剩他一个,没必要继续顾左右而言他。
“打好这一仗。”
白止战愣了下,随后就瘪了瘪嘴,因为这个要求太笼统。
“怎么打,我不管。我能给你的,也就是另外一艘航母。如果确实有需要,你还可以带上‘横江’号,由我来承担全部责任。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在年内发起进攻,绝不能拖到明年。”
“按新历?”
白止战这才搞明白,刘长勋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在年内发起攻打管岛的作战行动,确实是薛远征的意思。
“对,以新历为准。”
白止战使劲揉了揉额头,才说道“还有两个多月,时间非常的紧迫,我需要足够多的授权。”
“完全没问题,如果你想要,我可以帮你找陛下要一把尚方宝剑。”
“开玩笑?”白止战瞪大了眼睛,不相信的看着薛远征。
“当然是在开玩笑,你想要尚方宝剑的话,自己去找陛下要,我不会帮你出头,而且你现在是驸马了,是陛下的亲妹夫,怎么说都算得上是一家人,开口要东西肯定要比我这个外人更方便。”
白止战翻了下白眼,对薛远征很无语。
要说,在跟张小卿结婚之后,白止战还没有见过圣上呢,更别说找圣上要东西。
尚方宝剑又是什么玩意?
那玩意本来就是杜撰出来的,在现实中根本就没有。
宪改之后,帝国皇帝只是个象征,大权在内阁首辅这里,皇帝的手谕还不如首辅的批文管用。
不过,薛远征有心情开玩笑,表明情绪还不错。
“不管怎么样,你要的东西,只要我这里给得出来,都给你。就像我开始说的,我也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打好这一仗就行。”
“薛大人,这可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要求。”
“连小长公主都能满足,怎么可能满足不了我这个糟老头子。”
“行,我先回去想办法。”
白止战也没敢啰嗦,觉得扯下去,会被不怀好心的薛远征带到坑里去,所以是及时开溜为妙。
第378章 登门拜访
白止战回了家,只不过没在家里过夜,收拾了几套换洗衣服,就去了机场,连夜乘飞机赶往浦州。
别看海军司令部在帝都,海军根基一直在南方。
在传统上,一直就是陆军在北面,海军在南边。
浦州一直都是帝国海军的主要根据地,同时是帝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配套工业最为完备的造船基地。
到浦州的时候,已经是次日清晨。
白止战早就养成在飞机上睡觉的习惯,别说运输机,哪怕是在颠簸剧烈的巡逻机上,他都能安然入梦。
到了浦州,白止战直接去了赵禹的舰船设计院。
在到达后,他才给船厂的厂长杨翰林打了电话,顺带让设计院的人员去把头头,也是赵禹找回来。
杨翰林很快就到了。
白止战也没多耽搁,询问了“帝都”号的情况。
非常糟糕,至少需要3个月才能修复,为了保证维修的质量,最好能延长到4个月,不然无法保证排除所有的隐患。
用杨翰林的话来说,在春节之前是不要指望那艘航母了。
四艘快速战列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按照损伤情况,分别需要3个月到5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全修复。
因为缺少船坞,所以这四艘战列舰的维修工作未必能够及时开始。
只是,帝国海军已经在协调,如果安排得过来,就去其他造船厂维修。实在没办法,就得在维修工序上做文章,比如轮流进船坞,而且尽可能的把次要部位的维修工作安排在船坞外面进行。
至于“龙江”号的情况,杨翰林没有多说。
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方便多说。
其实,这个也能够理解。
别看造船厂是贺家地盘,但是真要做选择的话,肯定愿意把那艘航母留下,而不是让白止战带走。
快到中午,赵禹才赶了回来。
他没有在厂区,去了一家生产航母设备的上游厂商,而且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一种新式航母的设计工作。
不是舰队航母,也不是大型航母,是轻型航母。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没有漫长的海运航线要保护,而且在主要航线沿途都有岛屿,能够部署岸基航空兵掩护运输船队,派巡逻机对付敌人的潜艇,所以帝国海军从来就没有想过建造作战能力差得多的小型航母。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航母当然是越大越好,哪有越小越好的道理?
只是,现在是局势逼人。
舰队航母接连战损,而且大型航母的建造速度无法加快,在第一批四艘建成后,第二批八艘最快都要到新历103年才能交付,至于第三批,迄今都没有通过审批,而且没人能保证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帝国海军不会在战斗当中损失航母,因此就算第二批大型航母入役,也未必够用。
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建造小型航母。
是重新建造的,而且速度够快的小型舰队航母,不是纽兰海军与布兰皇家海军那种用商船改造而来的护航航母。
为了节约时间,赵禹偷了懒。
用重巡洋舰的舰体,去掉上层建筑与主炮弹药库等累赘,在舰体上面设置一层机库,再在机库的上面,用木板拼出飞行甲板,最后在飞行甲板的右侧设置一座主要用来布置烟囱的舰岛。
这样,一艘标准排水量一万吨左右的航母就成型了。
当然,有需要的话,可以在飞行甲板的前端安装弹射器。
为了便于建造,把升降机设置在侧舷,机库为半开放式结构。
在外飘甲板上不用安装大口径高射炮,能放下40毫米高射炮就够了,能安装80毫米高射炮,就再好不过。
关键,这样的航母建造起来特别容易,不需要占用大型船台。
一般的造船厂都能建造!
赵禹做的事情,就是拿“武州”级重巡洋舰的设计图纸进行修改,然后去各个上游厂商落实相关设备。
用赵禹自己的话说,忙了几天总算有点眉目了。
“武州”级在设计的时候就为改造留下了冗余,战时满载排水量高达14500吨,依然能达到33节的最快速度,因此理论上,舰型不做太大的改动,使用原来的动力系统,哪怕把排水量增加到17000吨,航母的速度也不会低于30节。因为是小型航母,所以也只要求达到30节。
满载17000吨已经不算小了。
狭夷海军的“苍隆”号与“飞隆”号,满载排水量也只有18000多吨。
只要合理利用上层空间,在机库里装载40余架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系留20来架,肯定没问题。
“苍隆”级牺牲了生存能力,最多能搭载73架舰载机!
其实,只要40到50架的载机量就足够了。
按赵禹的估计,只搭载6个中队,也就是48架舰载机,不但能够保持30节的航速,还能确保足够的生存性能。
要论航空作战能力,相当于“帝都”级的六成。
确实差了一些,不过完全可以用数量弥补。
最关键的,其实是建造速度。
如果严格按照海军标准进行建造,一般的小型造船厂肯定有压力,毕竟很多小型造船厂从来没有建造战舰,更别说是航母了,不了解战舰建造标准,实际操作的时候肯定有很大的难度。
用赵禹的话说,早在上次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的大型战舰就都由五大造船厂建造,其他造船厂能承接的,也不过是近海巡逻艇,登陆艇与内河炮艇这些排水量在一千吨以内的小型舰艇的建造工作。
别说大型战舰,就连对建造技术有一些要求的潜艇,也由三家造船厂瓜分。
言外之意,帝国的造船业早已被寡头垄断。
只是,将标准稍微降低一点,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这也是赵禹头痛的事情。
让小型造船厂按照比商船更加苛刻的标准建造小型航母,那还没什么,可是要如何才能说服海军?
要如何才能让海军接受这种以商船标准建造的航母?
在两天前,赵禹向海军司令部提交了相关报告,在里面着重提到,小型航母是战时应急产物。
言外之意,这些航母只是在战争期间使用,等到战争结束就要处理掉。
这场大战打得再狠,最多也只会持续数年。
如此一来,就算质量标准差一点也没什么问题,反正等大战结束后就全部退役。
战后?
帝国海军有那么多舰队航母,称霸全球肯定没问题,自然轮不到批量建造的小型航母撑门面。
要说,这个道理非常的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