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彭怀胜的话来说,吃苦不讨好的工作丢给了陆军,有油水的美差却海军独享,薛远征太过偏心!
薛远征明确告诉彭怀胜与刘长勋,战争远没到说结束的时候。
言外之意,当下一个敌国战败的时候,就轮到海军去做吃苦不讨好的事情,把油水留给陆军。
不出所料,应该是纽兰联邦。
要让刘长勋选的话,他肯定愿意在几年后,去停在波马河里的帝国战舰上,代表帝国军方在纽兰投降书上签字。
又呆了几分钟,在能够清楚的看到位于半岛最尖端的那座灯塔时,刘长勋才回到了司令舰桥里面。
那是狭夷皇国的第一座灯塔,而且是由陈炳勋下令建造。
在狭夷皇国被称为“国耻塔”。
此时,东南几千千米外,“陪京”号上。
在吃了早饭后,白止战去各部门转了一圈,所以当他回到司令舰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过了。
别说,除了上个月,在“帝都”号遭受重创,随“陪京”号返回帝国本土之外,白止战从来没有来过这艘航母。
就算在上个月,白止战也只是在司令舰桥与司令官住舱,没有去别的地方。
当然,“陪京”号上的官兵肯定认识白止战。
只是,白止战认不全这艘航母的官兵。
即便是“帝都”号上的军官,白止战也只是认识经常遇到的那些,仍然有大半军官看上去很陌生。
为此,白止战还经常嘲笑自己不是当统帅的料。
自从出港之后,白止战每天都要到各个部门转一圈。不是说抓紧时间认识各部门的主要官兵,而是在用这样的举动告诉这艘航母上的官兵,即将打响的战斗非常关键,大家都得打起精神来。
对此,李铭博与周涌涛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连申普与朱华圣都觉得,当初就应该选择“龙江”号为旗舰。
不管怎样,“龙江”号最初就是白止战的旗舰,那边全是老熟人,而且大部分官兵还是白止战的粉丝。
为什么不选“龙江”号?
白止战给的理由是,这艘航母在修复之后,并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测试,肯定有很多安全隐患。
其实,他是不想跟刘向真闹翻脸。
关键还有,在这次作战行动结束之后,“龙江”号就得回归第21特混舰队,也就是交还给刘向真。
白止战要是以“龙江”号为母舰,就把事情做绝了。
俗话说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同在一个屋檐下面,没必要闹得连见面余地都没有。
再说,按照海军司令部安排,等到“帝都”号修复,3艘在战前建成服役的航母将编在一起,组成三航母特混舰队。到时候,另外4艘大型航母会组成两支特混舰队。如果白止战强占了“龙江”号,那么在明年去指挥三航母特混舰队的概率就更大,也就不要指望去大型航母上安家了。
当然,白止战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心思。
用他的话来说,“陪京”号的司令舰桥更宽敞,他早已经习惯了,回到“龙江”号上未必能适应。
不过,这还真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第391章 虚虚实实
要说,“龙江”号能归队就很不错了。
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白止战与周涌涛按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几次兵棋推演,结果无一例外的证明,没有“龙江”号,不管采用什么战术都无法取得胜利,还会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
即便有“龙江”号,在不损失航母的前提下攻占威岛的概率也就只有五成。
简单的说,整个作战行动要动用3艘航母,其中偷袭威岛就需要2艘。在“帝都”号修复前,哪怕把状态不佳的“横江”号算上,总共就只有3艘航母,因此“龙江”号绝对不能缺席。
直到11月15日,“龙江”号才回到浦州,造船厂也在当天给出明确答复,该舰的修复情况较为理想。
也就在这一天,作战计划才正式启动。
当然,在此之前已经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比如,让“横江”重新涂装,刷上新的防锈漆,装上一些模仿天线的铁杆,更换了舷号之后,摇身一变成了“龙江”号。
这两艘航母本来就是姊妹舰,跟“龙江”号比,充当训练舰使用的“横江”号只是少了电台等指挥与通信设备。进行适当的伪装之后,别说在远处,即便靠近了,也未必能够看出破绽。
此时,她就在东都湾的外面。
为了欺骗敌人,海军让一艘舰队油船装上从“横江”号上拆下的长波电台,在旭海里面往返航行,隔三差五的拍发一封电报。还安排了三支新建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济岛、桅樯港与那球港之间轮转,装成在旭海进行训练,从而让纽兰情报机构相信,“横江”号确实还在旭海活动。
至于“陪京”号的去向,帝国海军并没有掩饰。
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一艘航母的攻击力很有限,就算偷袭成功也未必能一举瘫痪威岛的机场。
再说,在炎海那边,帝国海军早已在摩拳擦掌。
从战略角度看,帝国海军近期南下攻打狮泉城,并且支持陆军火速扫荡脚趾半岛的概率极大。
在骆沙联邦反水后,帝国当局必须得认真考虑进军梵炎洋的行动。
随着骆沙联邦反水,帝国丧失了主要石油进口来源,而且帝国本土产出的石油远远满足不了战争消耗。
进军梵炎洋与攻打波沙湾的难度,要小于从陆路攻打跋窟的难度。
何况,狭夷皇国已经战败投降了。
控制狭夷本土之后,哪怕没能夺取狭夷皇国的海外领地,比如北马群岛与更南面的图克要塞,也能依托狭夷列岛与撒豆群岛,在西东望洋构筑一道距离帝国本土1000千米左右的战略防线。
凭借这条防线,帝国的本土安全就有保证。
当然,这条防线还不是十分严密
再加上南珠国,炎海周边的麻莱半岛等地,特别是至关重要的狮泉城,基本上就无懈可击了。
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海军在东望洋上由守转攻,把重点转到梵炎洋上,完全符合当前的战略局面。
如此一来,“陪京”号去炎海的概率就非常大。
为此,六局做足了文章。
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六局一直在通过情报网络,传播与扩散帝国海军将在年内攻打南珠国与狮泉城的消息。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纽兰情报机构肯定会上当。
也不能说上当,因为帝国海军确实准备在年内攻打南珠国与脚趾半岛。如果能顺利控制脚趾半岛,并且在麻莱半岛登陆,那么在年内,或者明年年初攻打狮泉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按海军的计划,不管是否出兵梵炎洋,都得及时打下狮泉城,以此掌握进出梵炎洋的战略主动权。
所谓情报欺骗,也就是故意让敌国情报人员获得相关的情报。
要说的话,连欺骗都用不着。
炎海那边,刘向东表现得比任何人都积极。
就在几天之前,一支由巡洋舰与驱逐舰组成的袭击舰队,在夜色掩护下奔袭南珠国的马拉城,炮击了这座城市。虽然在天亮之后,纽兰陆军航空兵发起反击,但是出动的轰炸机在炎海上空就遭到帝国海军航空兵拦截,不但被击落了十几架,还没有对返航的袭击舰队构成什么威胁。
这场持续了3个小时的炮击,几乎导致马拉港全面瘫痪。
再说,哪怕纽兰海军没上当,觉得“陪京”号还在西东望洋这边,也会认定在狭夷皇国那边。
道理也很简单,为狭夷皇国投降仪式保驾护航。
不要忘了,前去参加签字仪式的,不但有帝国的陆军总司令与海军总司令,还有皇室大皇子。
狭夷皇国这边,除了以牛满与泽三为首的内阁官员,连狭皇都要出面。
在签署投降书,以及仅有象征意义的停战协议之后,将按照对待附属国的方式,由帝国的大皇子册封狭皇。
此举,就是要通过正规仪式,确定狭夷皇国为梁夏帝国的附属国。
哪怕是走过场,也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关键,这是在昭告天下!
当年,陈炳勋率舰队攻入东都湾,用巨炮轰开狭夷皇国的国门后,都没有逼迫狭皇俯首称臣。只让狭夷皇国签署了一份开放商埠,给予帝国最惠待遇的条约,仍然让狭夷皇国保持了独立性。
也就是这个独立性,让狭夷皇国成为了帝国的死敌。
在陈炳勋离开之后不到十年,狭夷皇国爆发了维新运动,随后废除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的梁夏文字。
与之相比,高巨王国至今都在用梁夏文字。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只要由帝国皇室册封,成为了帝国的附属国,官方就必须使用梁夏文字。
册封诏书上面写的就是梁夏文字。
只要文化上的同化开始,狭夷皇国想重新独立出去,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海洋产生的隔阂?
梁夏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海军,别说狭窄的旭海,就算东望洋,也绝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同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破除狭皇身上的“神”属性。
显然,让狭皇跪在帝国皇室面前,接受帝国皇室的册封,做帝国皇室的儿皇帝,也就足够了。
哪怕狭夷人依然把狭皇当成天神的代言人,帝国皇室也是凌驾于狭皇之上,能跟天神比肩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看,即将举行的仪式无比重要。
在此之后,再没有“狭夷皇国”之说,有的是“狭夷民国”。
屹立两千多年的狭夷皇族都垮了,代表民族独立性的文化与传统还剩下些什么?
那么,不管纽兰海军会不会去招惹是生非,梁夏海军都不敢掉以轻心,肯定会倾尽全力加以防范。
动用两艘航母,再正常不过。
第392章 严防死守
在东都湾,并非全都是在玩虚的。
冒充“龙江”号的“横江”号是全副武装,搭载了72架“哮天”战斗机,确保举行仪式的时候,让3个大队的战斗机轮番出动,随时有24架在东都湾的上空巡逻,拦截可能杀到的敌机。
舰载战斗机的,其实是最后一道防线。
陆军航空兵在本岛西部机场部署了200多架远程战斗机。
从天亮后开始,直到到仪式结束,随时都有50架远程战斗机在东都湾的外围,负责巡逻与警戒。
把战斗机部署在本岛西部的机场,主要是东部机场的后勤保障跟不上。
当然,这些远程战斗机都有足够巨大的航程与足够长的滞空时间,火力也足够强大。虽然远程战斗机的速度与机动性能要稍微差一些,无法跟舰载战斗机比,但是拦截纽兰轰炸机肯定没有问题。
除了两道空中防线,在东都湾里,那些前去参加受降仪式的战舰,防空火力都是异常的强大。
此外,所有战舰都处于战备警戒状态,官兵全在岗位上,锅炉全都在运行,并且保持足够的蒸汽压力,确保能够在收到警报之后立即启航,在十五分钟之内完成疏散,以免聚集在一起遭到轰炸。
东都湾足够的开阔,完全能让几十艘战舰机动规避。
关键,其实是部署在东都湾外面的六艘防空警戒舰。
就是六艘配备了对空搜索雷达的重巡洋舰。
这六艘战舰都在东都湾的东面与南面,相邻两艘保持70千米左右的距离,确保能够用雷达探测到低空飞行的敌机。
在六艘战舰的后面,各有一艘负责补漏的轻巡洋舰。
具体的部署上,轻巡洋舰其实在两艘重巡洋舰之间,并且拖后约30千米,负责盯住雷达的搜索盲区。
哪怕敌机从超低空进入,在距离防空战舰大概40千米时被发现,也要在20分钟之后才能飞到东都湾上空。
防空警戒舰的20分钟预警时间,足够把重要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且让战舰做好战斗准备。
当然,也足够让东都湾上空的防空战斗机投入战斗。
其实,在每艘防空警戒舰的附近,都有4架舰载战斗机与6架远程战斗机,而且直接听从防空警戒舰的调遣与指挥。
这其实就是舰队防空作战的战术,对帝国海军而言,肯定是驾轻就熟。
至于“横江”号嘛,就在这六艘防空警戒舰构成的警戒网的里面活动。
这还不是全部。
部署在火山群岛的近百架“白天鹅”全体出动,负责搜索狭夷本岛东部与南部海域。
虽然这些老掉牙的巡逻机的出动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之前对狭夷实施战略封锁,很多巡逻机都超标准使用,其中一些都快报废了,但是出动率再低也肯定能达到七成,那也有大约80架了。
这么多的巡逻机全部派出去,不说是遮天蔽日,覆盖西北东望洋西部,那也是绝对没有问题。
要说的话,这也是“白天鹅”最后一次执行重要的作战任务。
按海军的安排,在明年1月上旬,将接受第一批新式巡逻机,并且一比一的替换在一线部队服役的“白天鹅”。
这些“白天鹅”都不会立即退役,在进行适当的维护之后就会转交给二线部队,用来执行搜救与反潜巡逻任务,不少一直服役到大战结束。即便在战后,依然有不少“白天鹅”在别的国家服役。
其实,“白天鹅”的性能并不差。
按照远程巡逻机的标准,“白天鹅”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的优秀。
替换“白天鹅”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是“白天鹅”的生产线在战前就已关闭。
重启生产线需要投入不少的资金,还不如投资生产性能更好的巡逻机。
这百八十架“白天鹅”,在凌晨起飞之后,能在西北东望洋上飞行一整天,日落之后才返航。
面对如此之多的远程巡逻机,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会头皮发麻!
只是巡逻机那还好。
不管怎样,体积庞大的巡逻机很容易发现,也容易拦截。
只要安排得当,在雷达的指挥与引导之下,前出的防空战斗机往往能够出其不意的对巡逻机发起袭击。
突袭得手,巡逻机没法发出电报。
显然,等梁夏海军发现有巡逻机出了意外,已经是晚上的事情了。
真正的大杀器,其实是22艘破交巡洋舰,以及由这些破交巡洋舰搭载的100多架水上飞机。
按照帝国海军的部署,这些破交巡洋舰平均分布在以东都湾为中心,1000千米为半径的圆弧上。与那六艘防空警戒舰一样,每艘破交巡洋舰都有一个特定位置,相邻的两艘保持大约100千米的距离。
昨天晚上,这些破交巡洋舰全都到达预定海域。
关键,所有破交巡洋舰都搭载了水上飞机,而且至少是4架!
帝国海军还为此从其他大型战舰上抽调几十架水上飞机,专门派过去,跟随破交巡洋舰执行任务。
天亮之后,这些破交巡洋舰将向东与向南航行,派水上飞机搜寻附近海域。
关键,搜寻半径在50千米左右,也就是在语音电台的工作距离之内!
这样一来,哪怕遭到敌人战斗机偷袭,水上飞机的飞行员也能够用语音电台及时的发出警报。
关键就是,这些破交巡洋舰的间隔距离实在太近了。
除非纽兰战舰全都能够潜航,不然就肯定会被发现!
一支有1艘舰队航母与2艘小型舰队航母,还有10多艘护航战舰的舰队,正常活动海域的宽度都在30千米以上。
在理论上,纽兰舰队无论如何都无法悄悄穿过由破交巡洋舰构成的搜索线。
或许,还到不了破交巡洋舰这里。
在几个威胁最大的方向,特别是东面,帝国海军部署了几艘临时征用,并由海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