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这些情报,塞岛上的敌人在500到600名之间。
关键还有,守军没有重武器,就连机枪都不是很多,毕竟对付土著与维持治安,用不着重炮。
按大部分人的认识,登陆塞岛之后最大的麻烦,其实是妥善安顿岛上的几千名土著。
这些还没开化,仍然茹毛饮血的土著,一直被帝国当局当成麻烦看待。
原因也很简单为了给扩张创造理由,帝国的学者宣称,东望洋各大岛屿上的土著是帝国的后裔。
既然如此,就得将其当同胞看待。
反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帝国历届政府都不愿意卷入针对土著的殖民行动。
在第一天,登陆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中午之前,充当先头部队的陆战团就全部上岸,只遭到象征性的抵抗,而且守卫滩头阵地的一百多名狭夷军人在遭到炮击之后就举起白旗,然后向帝国军人投降,并陆续走出防御阵地。
只是,顺利的部分到此结束。
第400章 误判敌情
下午,守军才发起反击,而且是纽兰军队。
经过数小时的鏖战,登陆部队才在火力支援舰队的支持下稳住了滩头阵地,并且开始向内陆推进。
准确的说,是在登陆场的外围建立了一道防线。
其实,在当时就有迹象表明,塞岛上绝对不止100多名纽兰军人,因为在下午,就出现了数百名敌人。
可惜的是,没有人产生警觉。
在傍晚的时候,登陆总指挥,陆战队的屠湛钢少将询问了前线指挥官,陆战团的童明波中校,是否需要在夜间送更多的部队上岸,并且让火力支援舰队留下,把补给弹药的时间推迟到次日上午。
这意味着,需要让第41特混舰队多逗留一天,也就是在28日的上午,在火力支援舰队撤下去补充弹药的时候,为登陆部队支援,确保登陆部队能够在白天的十多个小时内向岛屿腹地推进。
其实,这些都写在作战计划当中,并不是临时调整。
童明波中校认为没这个必要,按照原订计划行动就行了。
入夜之后不久,第41特混舰队转向北上。
不是撤退,而是去跟北面的舰队油船汇合,同时补充一些对付地面目标的弹药。
因为两艘航母都要进行补给,而且所有的战舰都要补充燃油,所以第41特混舰队最快能够在28日夜间返回。如果仍然派遣舰载航空兵执行支援任务,就要到29日上午才能重新投入战斗。
在计划中,28日的支援任务由火力支援舰队承担。
正是如此,火力支援舰队也在当天晚上撤离登陆场,前去跟补给舰队汇合,争取在夜间完成弹药补给。
主要就是,几艘巡洋舰的主炮弹药都用得差不多了。
虽然还有不少的高射炮炮弹,但是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对付坚固的永备工事,130毫米炮弹根本不够用。在某些时候,就连轻巡洋舰的150毫米主炮,乃至重巡洋舰的200毫米主炮都不够用。
要说威力足够,就只有战列舰的主炮。
这也是到战争后期,帝国海军把所有老式战列舰改装成火力支援舰的主要原因。
火力支援舰队在夜间9点30分离开了登陆场。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到28日天亮,登上塞岛的陆战队不要指望能够获得舰队的支援。
这差不多是10个小时。
也就是在这10个小时里面,登陆部队遭受了最严峻的挑战。
似乎知道火力支援舰队已经撤退,敌人的反击行动在10点过后开始,打主力的依然是纽兰军队。
当时,童明波依然有机会纠正犯下的错误。
只要在夜间10点之前呼叫第41特混舰队,把重巡洋舰,甚至“粤江”号快速战列舰派回来。
哪怕只有一艘重巡洋舰杀了回来,就能用凶猛的炮火打退敌人的反击。
可惜的是,童明波没呼叫第41特混舰队。
根据陆战队的战报,因为首先发起反击的是百来名狭夷军人,所以童明波才做出了错误判断。
也就是说,童明波觉得是狭夷守军的决死反击。
没到凌晨,登陆场外围防线就被敌人突破。
这个时候,童明波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只是第41特混舰队已经往北航行几个小时,而且之前距离塞岛就有200多千米,因此就算立即让重巡洋舰与快速战列舰南下,也无法在天亮前赶到。
至于火力支援舰队,那几艘巡洋舰都已经跟补给舰汇合。
因为弹药补给作业已经开始,前后要持续几个小时,所以这些巡洋舰全都降低了锅炉的压力,以节省燃油。
哪怕立即停止补给作业,也没办法立即返回登陆场。
激战到凌晨3点后,登陆场外围防线几乎全部崩溃,一千多名陆战队官兵退到了滩头阵地上。
敌人远不止几百名,而是数千名!
关键,还有迫击炮这类的重武器,而且是弹药充足,几乎整夜都在轰击由陆战队守卫的滩头阵地。
显然,这绝对不是狭夷军队。
紧要关头,屠湛钢少将派出十多艘登陆艇,把充当第二梯队的陆战团,以及几十挺机关枪送上了海滩。
此外,还让一艘配备了火炮的登陆舰冲滩,为登陆部队炮火支援。
关键还是登陆艇送去的几十挺重机枪。
没有这些机枪,登陆的陆战队未必能够坚持到天亮。
如果敌人在天亮前攻上海滩,困守滩头阵地的一千多名陆战队官兵肯定会战死,或者是受伤被俘。
关键还有,在敌人攻上海滩之后,就没办法火力支援了。
激战到天亮的时候,海滩上的陆战队官兵非死即伤,还被压缩到岸边,依靠十几挺机枪组成的防线在苦苦支撑。
所幸,第41特混舰队的舰载机及时赶到。
不过,不是轰炸机,而是十几架挂着小型炸弹的战斗机。
只有“哮天”能够从600多千米外飞过来,在投弹之后返回舰队。
虽然这些战斗机没有在塞岛上空停留多久,基本上是投下炸弹就返航,最多就是在投弹之后扫射一通,但是它们的出现,极大的鼓舞了陆战队官兵,对敌人产生了极为明显的震慑效应。
敌人的反击行动到此也戛然而止。
这个时候,童明波已经知道,敌人是纽兰军队。
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在陆战队的防线外围,全是纽兰军人的尸体,而且是精锐的第一陆战师。
关键,当晚被击毙的敌人超过了1000名,差不多是之前估计的两倍。
塞岛上的纽兰官兵肯定不止一千。
此外,从敌人的反击强度看,特别是在反击中投入的重火力,纽兰第一陆战师肯定做了充分准备。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敌人没有被击溃,依然有很强的战斗力。
正是如此,屠湛钢才对登陆作战行动做了紧急调整。
首先就是,第41特混舰队暂缓撤离,并留下“粤江”号与几艘重巡洋舰,组成第二支火力支援舰队。
为了完成补给,白止战还派了两艘补给舰跟随第二火力舰队南下。
这样一来,在第一火力支援舰队返回之后,第二火力支援舰队的五艘战舰就能进行燃油补给。
如果要在塞岛鏖战,首先得保证战舰有足够的燃油。
结果就是,这场原本都觉得很轻松的登陆作战行动,演变成一场苦战,平添了很多的麻烦事。
所幸的是,有第二火力支援舰队,特别是“粤江”号用350毫米巨弹宣示了自身的存在之后,敌人老实了下来。
只是,这仅仅是塞岛恶战的开始。
第401章 血火战场
到11月最后一天,陆战队才基本上控制住登陆场,还在海滩上建起一座能供战斗机起降的野战机场。
到此,上岸的官兵已经超过5000人,还在以每天1000人的速度增加。
此外,陆战队还搭建了一条临时码头。
为了支持登陆作战,减轻第41特混舰队的负担,陆战队还在30日派一支部队登上北面的阿塔岛。
所幸,这座岛屿上没有敌人。
此外,该岛的土著部落规模不是很大,只有几百人,对待帝国官兵很友善。部落酋长在小时候受过帝国军队的恩惠。说起来,也就是去帝国驻军那种痘,在随后爆发的瘟疫当中幸存了下来。
到12月6日,第41特混舰队才接到撤退命令。
阿塔岛的野战机场已经建好,陆战队的工程部队也已在修建临时栈桥码头,这几天就能完工。
有了机场码头,部署在该岛上的岸基航空兵就能顶替第41特混舰队的舰载机。
此时,陆战队也摸清楚了塞岛的情况。
纽兰军队肯定提前收到消息,或者说准确判断出帝国海军的战略动向,知道帝国海军将在攻打管岛前攻占塞岛,因此在过去几个月里,利用夜色的掩护,用小型舰艇,特别是速度快的驱逐舰向塞岛运送作战部队。纽兰军队不但接管了这座岛屿,还秘密完成防御部署,而帝国海军则完全不知情。
在此期间,纽兰军队在驻守塞岛的狭夷军队的协助之下,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包括完备的地下掩体。
按抓获的俘虏交代,岛上的纽兰军队是第一陆战师,总兵力在15000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18000人。
所幸的是,纽兰军队没能来得及把坦克与重炮送上塞岛。
不是没有准备,而是运送难度非常大。
在帝国海军发起进攻前,纽兰海军向塞岛运送了一百多门迫击炮,以及够消耗三个月的物资。
此外就是,北马群岛其他岛屿上的狭夷驻军全都在塞岛,大概有3000人。
其实,就是在获知这些情报之后,陆战队才派工程部队去阿塔岛,在那边修建了野战机场与码头。
在12月7日,海军向阿塔岛部署了第一支岸基航空兵。
当天,该部队就为在塞岛作战的陆战队了支援。
晚上,负责掩护登陆场的第一火力支援舰队在塞岛南面,提尼岛的东北与纽兰海军的几艘巡洋舰遭遇。
在塞岛战役开始后,第一场海战就此打响。
双方的都是6艘巡洋舰,不过第一火力支援舰队有2艘重巡洋舰,纽兰舰队则全是轻巡洋舰。
次日上午,白止战才收到了消息。
其实,发生在提尼岛东北的这场海战,进行了不到3个小时,而且双方几乎在同一时间转向撤退。
帝国海军这边,主要是担心遭到鱼雷攻击,而且第一火力支援舰队的任务是为登陆部队炮火支援。
如果两艘重巡洋舰受创,在今后几天,陆战队就得停止在塞岛的进攻行动。
纽兰海军那边,是担心在天亮后遭到轰炸。
因为是在夜间进行,交战距离并不近,双方战舰都没有夜战法宝,即炮瞄雷达,所以都没有战舰战沉。
按帝国海军的战报,6艘巡洋舰全都挨了炮弹,不过均无关痛痒。
当然,纽兰海军一如既往的宣布获得“127提尼岛海战”的胜利,宣称击沉了4艘帝国海军的巡洋舰。
受此影响,第一火力支援舰队与第二火力支援舰队在12月8日的下午交换了位置。
有“粤江”号顶在前面,再也不用担心被纽兰舰队偷袭。
“粤江”号不但拥有能秒杀巡洋舰的350毫米舰炮,还配有一部炮瞄雷达,能够在夜间对20千米之外的敌舰进行准确炮击。
关键是在西东望洋这边,纽兰海军没有能够挑战“粤江”号的战列舰。
在西北东望洋大海战中逃脱的5艘纽兰战列舰,遭受重创的“马里”号已经回到东海岸的造船厂,恐怕明年都未必能够完全修复。另外4艘都在珍宝港里面,丝毫没有打算出来活动的意思。
“粤江”号是塞岛附近唯一的战列舰,还是一艘快速战列舰。
哪怕珍宝港里的4艘纽兰战列舰杀了出来,因为航速不够快,也未必能拿“粤江”号怎么样。
为了保险期间,塞岛离管岛只有几百千米,在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粤江”号都是在夜间前往提尼岛东北海域,堵住纽兰舰队北上的航道,在天亮之前北上,返回己方战斗机掩护海域。
这也充分发挥出了快速战列舰的价值。
更加重要的是,帝国海军加强了对管岛的监视力度,派遣“赤兔”这类远程战斗机执行侦查任务。
只有在发现纽兰海军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才需要让“粤江”号南下。
此外还有,帝国海军重新组建第42特混舰队,并且在12月8日夜间,就让该舰队从狭夷皇国南下去塞岛作战。
4艘“龙兴”级战列舰,随同的4艘重巡洋舰,以及十多艘其他战舰,在阿塔岛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足够控制塞岛附近的海域。如果有需要,还能够用凶猛的炮火支持岛上的陆战队。
关键的是4艘重巡洋舰。
到达战场之后,这4艘重巡洋舰就被编入第二火力支援舰队,换下第413分队的4艘重巡洋舰,随同“粤江”号,在夜间南下封锁塞岛,对付那些利用夜色掩护向塞岛运送兵力与物资的纽兰战舰。
因为最快航速才25节,而且4艘“龙兴”级已经有1年多没有进行常规检修,状态都不是很好,所以按海军司令部的安排,也就是去镇场子,在后方给“粤江”号助威,让纽兰海军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一切顺利,4艘“龙兴”级在春节前将被修复的战列舰替代。
按最初的计划,在春节之前,陆战队就能攻占塞岛,甚至能登陆管岛。
只是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别说攻打管岛,能够在春节之前占领塞岛,准确说是控制住局面,进入到扫荡阶段,就很不错了。
按照修改后的计划,占领塞岛的时间已经推迟到了明年的清明节之前。
哪怕接下来的战斗顺风顺水,也要在清明节之后才会考虑攻打管岛的作战行动。
不止因为敌人强大,还跟帝国海军与陆战队没做好充分准备有关,即陆战队送来的登陆部队才一个陆战师。
帝国陆战队采用小编制,一个满员师才13000余名官兵。
就算得到舰队支持,也至少要2个陆战师才能打下塞岛。要攻打管岛的话,得准备第三个陆战师。
可见,塞岛已经成了消耗双方兵力的血火战场!
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
12月10日的下午,第41特混舰队才到达大板港。
两艘航母都没进港,在港口外面放下交通艇把白止战等人送进了港口之后,就转向返回外海。
按照安排,第41特混舰队将返回那球港,然后随“横江”号去旭海。
接下来几个月,第41特混舰队的头号任务是与“横江”号一道,为帝国海军培训舰载机飞行员。
春节过后,四艘大型航母将加入战斗序列。
虽然跟航母配套的官兵已经通过参与建造,提前完成了训练,而且在战时不需要考虑人员轮换的问题,但是航母搭载的舰载航空兵联队才刚刚成立,新增了数百名飞行员,训练工作非常的繁重。
再说,“横江”号经常被派去打酱油,或者是回造船厂维修。
计划在年内完成的训练任务,到现在才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二,不然也不会派第41特混舰队前去协助。
前往炎海作战?
没到时候。
在11月29日,刘向东指挥的第一舰队就把陆军送上了南珠国的吕岛。因为获得了部署在足岛的岸基航空兵的掩护,陆军航空兵也投入了上百架轰炸机,所以登陆作战行动进行得较为顺利。
当然,第一舰队的6艘老式战列舰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6艘战列舰都是在澄江港里被炸沉,在不久前才修复,随后编入了第一舰队。
因为速度太慢,没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