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这场大战,局面还能够维持下去,毕竟在和平时期,任何一个家族都难以迅速扩张。
有唐家的支持,张家用了几十年才在浦州站稳脚跟。
也可以说,唐家花了几十年才扶持起张家,而要在工商领域超越宋家,需要十个张家这样的豪门。
哪里想到,战争大幅度的加快了唐家在工商领域的扩张速度。
原因无二:以管制与配给为主的战时体制。
帝国进入战争状态,准确说是开始动员后,唐家通过由薛远征控制的战时内阁,在工商领域可以说是大杀四方。之前一直在苦苦支撑,不过还勉强能稳住的宋家,一下就被逼到了死角。
再不反击,整个宋家都要被连根拔起。
此外,站在宋家的立场来看,完全有理由相信,由薛远征主导的战时内阁,以及战时内阁拟定的战略计划,其实是在为唐家服务,针对的就是宋家,要通过战时体制,把宋家连根铲除。
不管是与不是,宋家都不会坐以待毙。
最直接的反击手段,就是针对薛远征,把薛远征赶下台。
可惜的是,这是实施难度最大的办法。
薛远征的威望摆在那里,不是说搞一些小动作,就能够让他搬出首辅官邸。
把事情搞大了还会引火烧身!
薛远征再能忍,也不可能为了稳定而置大局于不顾,肯定有一个限度,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会断然采取行动。
之前质疑薛远征政治魄力的那些家伙,全去见阎王爷了。
能够在帝国首辅的宝座上稳坐十多年,足以证明薛远征的能耐与魄力。
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
由此导致的最为直接的结果,也就是要求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哪怕得放弃一部分已经到手的利益。
当然,这种内部斗争肯定上不得台面,何况现在是战争时期。
帝国军队在狮泉城与梵炎洋取得大胜,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宋家的冲击,不过远没有到完全消除的程度。
要说的话,也无法彻底压制宋家。
道理也很简单,战争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而且所能持续的时间,会随内部矛盾加剧而迅速缩短。
显然,薛远征得认真思考与对待这个问题。
结束战争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跟敌人谈判,二是彻底的打败敌人。
如果无法迅速击败敌人,那么只能跟敌人谈判。
对待狭夷皇国的态度其实就能说明这一点。
不管是谈,还是打,得看怎么做对帝国最有利。
其实,这也是摆在白止战面前的问题,或者说是刘长勋支持白止战的主张,让他率舰队远征霍瓦依群岛的原因。
只要能迅速打下霍瓦依群岛,那么一切都好说。
不然的话,麻烦就大了。
第473章 大的好处
白止战很感叹,不过又无言以对。
要说的话,也只能暗自庆幸,自己不过是一名职业军人,暂时没有卷入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中去。
当然,这也解释了一个问题。
从梵炎洋回来之后,薛远征为什么没找他。
必须得说,至少在公私方面,薛远征分得非常清楚。
虽然他一向器重白止战,还一直把白止战当自己的心腹看待,但是在涉及帝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薛远征没犯糊涂。
当前最不该受到干扰的就是几个得力干将,比如白止战与廉旭升。
不管是谈是打,都需要在军事上保持胜利。
打了败仗,拿什么去谈?
正是如此,薛远征才没找白止战,只让刘长勋出面,并且在交代情况之后,就让白止战来了浦州。
从赵禹这里了解到前因后果,白止战心里也有底了。
其实,现在占据优势的不是宋家,或者说薛远征在竭力维持局面,避免内部矛盾扩大对总体局势产生负面影响。
不要忘了,现在是战争时期,整个帝国都处于战时状态。
说得直接一点,帝国的大权掌握在薛远征手上,除帝国皇帝之外,帝国首辅几乎能够决定所有军民的生死。
真要把薛远征给逼急了,或者说让薛远征觉得没有别的办法,一夜之间就能够让所有图谋不轨者销声匿迹。
薛远征一直没有这么做,并不是妇人之仁,而是还没到必须这么做的时候。
不说别的,宋家在军队里几乎没有影响力,所以不管闹腾得多凶,都无法对薛远征构成实质威胁。
要说的话,这也是宋家始终没能修成正果,超过唐家的关键所在。
薛远征用来维持局面的办法,其实就是一直打胜仗。
用赵禹的话说,只要帝国军队一直打胜仗,离全面胜利越来越近,宋家就不会获得半点机会。
只有帝国军队打了败仗,宋家才有机可趁。
认清这个问题,那就简单了。
因为赵禹平时滴酒不沾,也没有酒量可言,所以两人都没有喝酒,在谈完正事之后就各自去休息。
折腾了一整天,白止战也确实累坏了。
次日清晨,白止战就跟赵禹去了港口,登上舷号为007的那艘“行省”级航母。
不出所料,该舰将被命名为“浦”号。
只是,按照现行的命名规范,该舰暂时还只有舷号,在正式交付之后,才会获得与之对应的名称。
今天,该舰将要进行交付之前的最后一次海试。
当然,跟和平时期不同,在交付之前只进行基本性能的测试,而很多极限性能,安排在军方验收阶段进行。
要说的话,该舰在此之前总共也就进行了5次海试。
不是说舍不得烧油,而是时间非常的紧迫。
即便最后一次海试,也只是测试辅助动力系统,以及一些大型电子设备能否在不做前期准备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至于说白止战关心的舰载机起降测试,在验收阶段进行。
严格说来,这是白止战第一次登上“行省”级大型航母。
虽然之前多次来浦州造船厂,也参加了几次航母建造的调研工作,但是没有一次是在航母上进行。
此外,昨天才看了小型航母。
这一起一落的反差,确实极具震撼性。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在“行省”级的面前,昨天几艘小型航母就是未成年状态,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此外,在登上航母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大的好处。
最明显的,就是飞行甲板的区域划分。
之前在舰队航母上,飞行甲板并没有划分固定的功能区,只在需要的时候,由航空勤务人员临时设置相关功能区域,比如围绕升降机的起飞整备区,前部弹射起飞区,以及舰岛前后的故障处置区等。
在大型航母上,就不一样了。
飞行甲板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标线划出了好几处专门的功能区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甲板两侧的停留区域。
这也是大型航母的一大优势。
在留下充足的降落空间之后,能够在飞行甲板两侧,沿纵向各设置几个常备的舰载机系留点。
停在这几处系留点的舰载机,不会对降落产生影响。
要说的话,“行省”级还不够大,位于左侧的停留区比较窄,舰载机只能斜着停放,限制了停放数量。
多出停留区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在保留待命战斗机的情况下,把甲板腾空,加快在紧急情况下的出动速度。
或者,在回收返航舰载机的时候,能让几架战斗机处于待命状态,而不像舰队航母那样需要清空飞行甲板。
直接的说,处于待命状态的战斗机能够从甲板尾部直接滑跑升空。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飞行员坐在机舱里面,能够节约几分钟时间!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分钟。
在防空作战的时候,几分钟足够对来袭机群进行一次有效拦截了。
从之前的舰队决战来看,决定防空作战胜负的,甚至决定航母生死的,其实也就那么几分钟而已。
舰体巨大的第二个好处,体现在了机库里。
“行省”级是帝国海军第一种在机库里面设置了顶吊区域的航母。
严格说来其实是第二种。
早在十多年前,帝国海军就在“龙江”级上测试了把舰载机吊在机库内的设备,只是效果不理想,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操作性非常的糟糕,在测试完成之后就拆掉了,并没有正式装备。
在“行省”级上面,通过吊挂方式搭载舰载机,也只是为了应急,准确说是多载一些备用机。
其实,设计时所考虑的,并不是为了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按照赵禹所说,最初的想法,其实是为了加快舰载机在机库里的转移速度,提高机库内部的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强度。
说得直接一点,那是给勤务人员减负。
只是,在后期的操作中,勤务人员发现可以用来吊挂备用舰载机,从而提高舰载机的搭载量。
此后,在实战操作当中,这些吊挂位置往往被用来搭载额外的零备件,以便在前线修复受损的舰载机。
至于价值,自然不用多说了。
在过去几场战斗中,大约有一半受损的舰载机因为无法在航母上修复,占用了航母上的宝贵空间,不得不报废处理。这些被直接抛入大海的受损舰载机,有很多其实能够修复,或者说有修复的价值。
其实,只是达到5米的层高,就解放了舰载机设计师的双手,让设计师不再过分的强调舰载机的高度。
仅此一点,就有无法衡量的巨大价值。
至于“行省”级其他方面的性能,就更加不用质疑。
:。:
第474章 交付
赵禹叫白止战跟随航母出海,其实想让白止战放松一下。
哪里想到,白止战还真的当成了考察。
前后也就只有半天,而白止战大部分时候都在航母内部,就差没到最底层的压载舱去看看了。
回到港口,白止战才来到甲板上。
“怎么样,还满意?”
“很满意,不过算不上完美。”
“哪有完美可言呢?”
白止战笑了笑,赵禹也只是随口一说,没有较真的意思。
“第三批的建造申请还是遭到了否决,按照上面的意思,在第二批建成后就开建下一种大型航母。”
“完成设计了?”
赵禹叹了口气,说道:“时间太少了,而且一直欠缺设计师。我的意思是,就在现有的基础上改一改。”
“实在没办法,也只能这么干了。”
“新航母肯定要搞,不过不能急,多花点时间打牢基础不会坏事。”
“要我出面吗?”
“暂时不需要。”
赵禹都这么说,白止战也不好再纠缠这个问题。
此时,航母靠上了码头。
当晚无事,在次日,也就是2月最后一天,白止战在赵禹的陪同下去拜访了几个主要的地方官员。
在此,他才认识到,张家在浦州这边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强大。
跟浦州的地方官员见面,别人首先看的是白止战的驸马身份,其次就是张家义女婿。
不要忘了,张小卿是张家的义女。
至于白止战的海军中将身份,反到没有几个人看重。
没啥好奇怪的,在战争时期,别说是中将,连上将都是过江之卿。
其实,这也是赵禹最搞不明白的地方。
按照白止战立下的赫赫战功,别说是上将,哪怕是破格晋升成为大将,也肯定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更让赵禹想不明白的是,连白止战自己都不太在乎。
用赵禹的话说,到去年年底,帝国陆军的新晋上将就有30多名,而帝国海军总共还不到10个,而且全都是老将。
这也足以说明,赵禹确实是个门外汉。
要说的话,在对待军衔的态度上,帝国海军与陆军截然相反。
关键在于,帝国海军的将领直接指挥舰队作战,可以说大权在握,掌握着远超陆军将领的决策权。
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最典型的,就是刘家与贺家。
为了防止领军大将拥兵自重,帝国海军采用的办法简单粗暴:职权与军衔分家。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拥有实际指挥权的往往是一些军衔较低,或者在军队里资历较浅的将领。
可见,不止是白止战的军衔偏低,刘向真也是如此。
即便是战神陈炳勋,也没有例外。
当年,征战狭夷皇国的时候,陈炳勋是在攻入东都湾之后才获得晋升,之前的军衔仅相当于少将。
后来攻入梵炎洋时的军衔相当于上将,等攻打基布要塞时也才相当于大将。
直到战死殉国之后,才追授为帝国海军大元帅。
可见,只要白止战还在外面征战,就只能按照正常流程获得晋升。
至于其他荣誉,比如贵族爵位与荣誉勋章,那肯定是一样都不少。
正是如此,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帝国海军涌现出了上百名贵族,其中的三分之一还是世袭爵位。
这也是帝国海军的一大特色。
陆军的总兵力一直是海军的数倍,可是陆军的贵族并不比海军多,相对数量明显比海军少了许多。
到了3月1日,“行省”级一号舰与三号舰的交付仪式在浦州港举行。
同日,在刺州港举行了二号舰与四号舰的交付仪式。
非常隆重,也很是热闹。
不过,也只是交付。
当天,最为重要的工作是为两艘航母命名。
至于正式入列,也就是服役,那是今后的事情。
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也要在完成验收测试之后才能正式入列,要在全体官兵到位后才算正式服役。
按照管理,仪式结束后,在“浦”号的飞行甲板上举行了庆祝宴会。
此时,已经是傍晚。
虽然没多大的必要,但是浦州造船厂还是按传统放了烟花,宣告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奋战后,终于完成了全球第一种大型航母的建造工作,成为全球第一批具备相关能力的造船厂之一。
其实,总共也就只有2家造船厂能够建造大型航母。
次日的一大早,这两艘航母就离开浦州港,开赴桅樯港。
此后将以桅樯港为基地,在旭海进行验收测试,在正式入列,并且让配套的官兵完成了基础训练之后,就将开赴那球港。
所有测试都将在桅樯港进行,以便在发现问题之后,能及时返厂。
为此,浦州造船厂与刺州造船厂各自保留了一艘5万吨级浮船坞,确保能及时为交付的大型航母提供售后服务。
如果一切顺利,在6月底,连同刺州那边的2艘,4艘大型航母都将形成战斗力。
当然,关键是舰载航空兵。
所幸,这也是最不需要白止战操心的事情。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朱华圣一直呆在“横江”号上,为4支新组建的舰载航空兵联队培训飞行员。
为了加快培训速度,朱华圣还征用了一艘大型邮船,跟在“横江”号后面,专门为飞行员提供生活起居与休闲娱乐,确保飞行员始终处于理想状态,省掉在航母与机场之间往返的时间。
关键就是,训练强度实在太高了。
这种魔鬼般的训练,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也跟从其他航空兵联队调来的教官有很大的关系。
相对而言,舰队官兵的训练工作反到可以推迟。
用李铭博的话来说,只要跟随航母出海几个月,哪怕是刚招募的新兵,也能变成货真价实的老兵。
在主要战舰上,所有部门都有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一般是地位超然的军士长。
正是如此,在3月3日下午,白止战就搭乘运输机去了济岛。
那边已经是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大本营,包括舰载航空兵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