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205章

帝国争霸-第205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梵罗地区不缺少天然良港,往东几百千米就是卡拉奇。
    显然,没有必要在几百千米的范围内开发两座港口。
    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这完全就是亏本买卖。
    精明的殖民者,肯定不会做亏本买卖。
    如果是在鼎盛时期,梵罗地区的布兰军队肯定会打过来,而且能够轻松干掉登陆的帝国军队。
    可惜的是,早已经过了鼎盛时期。
    布兰皇家海军已经退到基布要塞,放弃了大半个梵炎洋,梵罗地区的布兰军队也已丧失打下去的动力。
    别说主动进攻,能守住现有阵地就不错了。
    帝国海军攻占渔村,不是去挑战当地部落,更不是借机进军梵罗地区,是在为进军波沙湾做准备。
    选择瓜达尔港,看重的就是天然深水港湾。
    要说,这也是穆阿海北部地区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
    如果附近有足够的居民,比如有一条大河,或者是绿洲,瓜达尔港恐怕早已发展成穆阿海北岸的战略要地。
    这个地方,缺少的是人。
    有趣的是,在梵罗地区,最不缺的也是人!
    虽然无法支撑舰队作战,但是能够为运输船队服务,也能够用来部署护航战舰与巡逻机,成为航线上的重要支撑点。
    此外,还可以在此部署地面部队。
    如果要强攻波沙湾,最后得派兵占领,就可以提前把部队派过来,从而能灵活的调动与部署。
    总而言之,帝国海军在梵罗地区上岸,进军波沙湾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看,至少是站在布兰王国的立场上,肯定会担心帝国海军在近期攻打波沙湾。
    正是如此,是否攻打索科特拉岛,其实都没有关系。
    只要帝国海军按计划攻入波沙湾,或者说摆出强攻波沙湾的架势,能够起到比攻打索科特拉岛更好的牵制作用。
    此举,还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6月3日,白止战才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
    在他离开帝都的那一天,也就是6月1日,准确说在他走后不久,忒尔共和国的大使就去了首辅官邸。
    次日,忒尔共和国正式宣布加入协约集团,并且向同盟集团所有国家宣战!
    当然,忒尔共和国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参战,而是拿到了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开出的巨大好处。
    其实,在6月1日的那天,忒尔共和国的大使还去见了迢曼帝国的宰相。
    按照协商好的结果,在大战结束之后,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都将承认忒尔共和国在其帝国时期的传统势力范围内的霸主地位,而忒尔共和国答应由梁夏帝国、迢曼帝国来开采波沙湾的石油。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没得到解决,在东陆心海地区,忒尔共和国与罗利王国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
    只是,这并没有妨碍忒尔共和国参战。
    不管怎样,罗利王国是二等成员,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不可能为罗利王国,把传统盟友挡在门外。
    再说,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严重削弱了罗利王国在协约集团里的发言权。
    忒尔共和国参战所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降低了进军波沙湾的难度。
    此外就是,在针对骆沙联邦的方向上开辟了第三条战线。
    不过,最为关键的,其实还是重新把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联系到一起。
    在进军波沙湾之后,梁夏军队只需要北上攻占与控制波伊国,就能够打通到忒尔共和国的交通线,而忒尔共和国到迢曼帝国,中间只隔着几个中立小国,而且大多偏向跟迢曼帝国结盟。
    当然,忒尔共和国参战的投名状就是对波伊国发动进攻。
    要说的话,让忒尔共和国加入协约集团的,就是波伊国,准确的说是布兰王国一直在通过扶持这个傀儡国家来对抗、压制与削弱忒尔共和国在传统势力范围的影响力,以求实现对该地区的霸权统治。
    忒尔共和国突然就宣布参战,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布兰王国上下或许还存在一丝幻想,认为首先挫败北玄地区的迢曼军队,再夺回马耳他岛,就有望重整旗鼓,至少能够控制波沙湾,在这里跟远道而来的梁夏军队决一死战。
    可是现在,随着忒尔共和国参战,反败为胜的希望已经不存在了。
    首先就是,波伊国肯定坚持不住,必然会迅速战败,而部署在当地的布兰军队在失去最大的靠山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向西,也就是夕梵运河撤退,避免被包围。这么做,等于主动放弃了波沙湾的油田。
    关键还有,助手波伊国的布兰军队总共还不到5000人。
    不撤,留下来拼命,全部英勇的战死,也改变不了波沙湾沦陷的结果。
    或许,布兰军队能做的,也就是在撤走前炸掉油田,甚至是点燃油田,尽可能给后来者制造麻烦。
    不说别的,只是扑灭油田的大火,就需要很多时间。
    这同样意味着,在短期之内,帝国海军得加大在梵炎洋方向上的投入,必然会对东望洋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至少,从白止战所在的角度来看,这未必就是好事!

第485章 万事俱备
    忒尔共和国参战产生的影响,迅速显现了出来。
    6月5日,海军司令部发来电报,要求白止战尽快定下作战计划,还明确提到不会增派兵力。
    随后,刘长勋亲自发来一封电报,详细说明了当前局面。
    关键,其实就一点。
    在有绝对的把握迅速拿下波沙湾的情况下,连首辅都在考虑,是否需要先在巨大陆的西边打一场胜仗。
    简单的说,不但需要拿下波沙湾,还要帮迢曼军队攻打夕梵运河。
    此外,陆军司令部也提出了新的计划。
    支持与协助忒尔军队从枷锁陆桥北上,为巨大陆的腹地,正在向西推进的帝国陆军主力部队有效支持。
    如果顺利,就有很大把握在攻打叶堡之前占领跋窟。
    按照陆军司令部提交的报告,在局面较为理想的情况下,甚至有望在年内逼迫骆沙联邦投降。
    只要打下跋窟,那么骆沙联邦有没有投降,都无所谓了。
    陆军司令部的这个主张,得到了廉旭升的绝对支持,廉旭升还表示愿意担任与忒尔联军的总司令。
    反正就是,与忒尔共和国联合成为了另外一个选择。
    从战略的层面上看,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关键就是,只要攻占了跋窟,加上控制波沙湾,就算没有迢曼帝国与罗利王国,梁夏帝国都能打下去。
    此外,就是在击败骆沙联邦之后,就能把战略重心转到东望洋上。
    要说的话,骆沙联邦一直就是帝国保持一支强大陆军的头号理由。
    没有这个威胁,帝国没有了强邻,也就没必要在和平时期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
    必须承认,先对付骆沙联邦,再收拾布兰王国的提议有巨大的吸引力。
    所幸的是,薛远征没有丧失理智。
    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忒尔军队未必能够翻过高加索山脉。
    那么,还怎么威胁骆沙联邦?
    不要忘了,在骆沙联邦反水之前,骆沙军队在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都花了好几个月才翻过高加索山脉。
    此后,骆沙军队一直没有能够占领波伊国,也是因为通过高加索山脉的后勤补给通道太脆弱,在冬季还要封山,一直无法为前线作战部队送去足够多的给养,也就很难在前线投入重兵。
    骆沙军队都是如此,忒尔军队能做得更好?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哪怕换成帝国陆军,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得直接一点,在自然面前,大家都一样。
    薛远征也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觉得指望忒尔军队翻过高加索山脉去攻占跋窟,简直是痴人说梦。
    在上次大战中,忒尔军队就这么干过,结果是一败涂地。
    忒尔共和国提出向跋窟进军,只是用来跟帝国进行谈判,目的是要从帝国这里获得更多好处。
    当然,也可以看成是忒尔当局想证明自身价值,好在战后获得更多的红利。
    打到这个时候,放眼全世界,也就只有梁夏帝国能对外输出。
    不管怎样,薛远征在陆军服役几十年,非常了解陆军的作战行动,也就绝对不会在地面战争中犯糊涂。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忒尔共和国参战,其实就两大好处。
    一是加快了攻打与占领波沙湾的速度,从根本上缓解了帝国,以及其他协约集团成员面临的石油危机。
    二是打通了地面交通线,重新让集团两大巨头,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恢复了物质方面的往来。
    至于其他,最多就是在向夕梵运河进军的时候,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可问题是,帝国海军依然没有打下波沙湾,至关重要的夕梵运河依然在布兰军队的控制之下。
    哪怕不去攻打运河,也不去强攻基布要塞,都必须拿下波沙湾的油田。
    那么,就得调集重兵攻占波沙湾!
    因为没有前进基地,也不可能夺取与建设前进基地,所以在进军波沙湾的时候,必须得依靠特混舰队。
    当然,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白止战都不要指望能获得3艘舰队航母。
    其实,刘长勋打电话来就是要告诉白止战此事。
    如果白止战觉得在没有3艘舰队航母保底的情况下,攻打中转岛有很大的难度,就可以考虑推迟。
    当然,如果仍然按原订计划行动,白止战就要承担全部责任。
    刘长勋也有点担心,觉得白止战带着4艘大型航母过去,未必就能够一鼓作气的打下中转岛。
    如果作战行动出现问题,白止战的麻烦就大了。
    不要忘了,梵炎洋那边,哪怕刘向真无所作为,也肯定能够在几个月之内,成为攻占波沙湾的大功臣。
    如果仍然按之前的计划,同步攻打索科特拉岛,而且顺利登上了这座岛屿,他就有望超越白止战,至少是跟白止战平起平坐。
    等他回来,肯定会继续推动进军西南东望洋的作战方案。
    先不说进军西南东望洋有啥好处,只要在中东望洋上的进攻行动受阻,帝国海军就没有别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只要迈出第一步,就要花几年时间来攻打与占领奥洲。
    多打几年?
    哪怕到最后打赢了,也只是惨胜。
    更有可能的是,在拖上几年之后,因为双方都耗不起了,所以不得不坐下谈判。
    不管出现哪种结果,都等于前功尽弃!
    也许,再过20年,下一代人将披挂上阵,完成祖辈与父辈所未能完成的使命。
    如果能推迟几个月,哪怕让刘向真占到了便宜,在攻打中转岛的时候,也是由白止战担任总司令。
    只是,有必要推迟几个月吗?
    白止战知道刘长勋是为他好,也就没一口回绝。
    只是,他同样清楚,真要拖上几个月的话,恐怕连黄花菜都凉了。
    不要忘了,纽兰海军的2艘舰队航母有可能在年底重新入列。
    为此,白止战专门给郑江明发了一封电报,让郑江明亲自去找王开元,把纽兰海军的情况搞清楚。
    到6月11日,郑江明发来回电,给出了肯定答复。
    “奋进”号与“列克”号都在造船厂里面,以目前状态,这2艘航母都不可能在下个月修复。
    哪怕一切顺利,这2艘航母也要到年底才能够修复。
    能够在明年年初返回东望洋,并且重新编入东望洋舰队,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下,完全打消了白止战的顾虑。
    6月15日一大早,提前跟赶来的李铭博商量之后,其实也就只是通口气,白止战给刘长勋发了电报。
    一切准备就绪,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随时都可以开始。

第486章 出发
    一周之后的6月22日凌晨,在“浦”号的率领下,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离开了流黄岛锚泊地。
    几乎同时,以“闽”号为首的第二十二特混舰队从北流黄岛锚泊地。
    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指挥官是卫军,他在春节后获得晋升,现在是海军准将,不过暂时只是特混舰队临代司令官。
    在此之前,卫军参加了攻打狮泉城的战斗,还率领舰队接应了“宰相”号。
    虽然李铭博的资历更老,更适合担任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指挥官,但是海军司令部做安排的时候,他委婉的拒绝了,表示自己不是擅长决策的领袖,更加适合当参谋,实际上是想继续跟白止战搭档。
    至于李杰,他的位置在登陆舰队。
    当然,白止战现在的身份是第二舰队的临代司令官,李铭博是舰队参谋长。
    在几天前,李铭博搭乘转机返回帝国,参加了少将授衔仪式。
    虽然跟以往不一样,不是由帝国首辅,而是由海军总司令为新晋将领授衔,毕竟新晋的将官实在太多,首辅也忙不过来,但是能荣升海军少将,表明李铭博为帝国海军所做的贡献获得了帝国当局的承认,也意味着今后的仕途更加顺利,毕竟有超过八成的准将无法获得晋升少将的机会。
    在帝国海军中,准将更像是荣誉军衔。
    哪怕是在和平时期,只要能一直干到退役,十有八九都能在告老还乡之时,获得这个象征荣誉的身份。
    关键就是,准将的津贴待遇并不比上校高多少。
    当然,这也意味着,只有那些拥有真本事,或者真正为帝国海军做出重大贡献的将士才有机会晋升为少将。
    不说别的,卫军与李杰都没获得晋升,依然是准将。
    选择在凌晨离开锚泊地,说是为保密考虑,更多是习惯使然。
    锚泊地在流黄岛西北的深水海域,在起锚之后不久,“浦”号就进入深水航道,然后就开始加速。
    李铭博出来的时候,白止战正看着后方的“鲁”号。
    “刚刚收到的消息,卫军那也起锚了。”
    白止战只点了点头,并没有接话。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没什么好担心的。
    “宵夜做好了,有汤圆,要派人送过来吗?”
    “没必要,你先去,我等会过来。”
    “行,我先去餐厅。”
    等李铭博离开,白止战又朝后方看了过去。
    在后方不员处,除“鲁”号之外,还有一艘崭新的战舰。
    严格说来,那不是战舰。
    帝国海军第一种专职旗舰的首舰“秦岭”号。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就根据舰队演习反映出的问题,决定建造一种专门承担指挥任务的战舰,也就是专职旗舰。只可惜,受经费限制,设计与建造旗舰一直都只是美好的愿望。
    直到大战爆发,旗舰项目才正式上马。
    经过战争初期,跟狭夷海军的几场海战后,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旗舰的价值,并且提高了重视程度。
    主要就是,舰队航母上的空间太过局促了。
    以舰队航母为旗舰的话,舰队司令部的官兵人数得控制在40人以内,让很多岗位无法达到正规编制人数。比如在通信部门,因为编制缺少了三分之一,所以只能两班倒,在高强度战斗中,官兵往往是不堪重负。
    如果由战列舰充当旗舰,舰队司令部的人员能增加到70人。
    在“龙江”级上甚至能扩充到100人。
    与之相比,以舰队航母为核心的海战,对舰队司令部的要求更高,需要及时处理的信息也多得多。
    虽然在大型航母上,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舰队司令部能够扩充到60人,但是依然不如战列舰,而且相对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来说,60名官兵依然太少,无法保证所有官兵都处于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