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就是,演习课题几乎全都是守卫望夕运河。
道理也很简单,望夕运河是纽兰海军,甚至是纽兰联邦最致命的要害。
因为纽兰联邦的核心地区是东海岸与大湖周边地区,造船厂几乎全都在夕落洋这边,所以望夕运河是连接纽兰联邦东西海岸,以及纽兰海军向东望洋派遣舰队的必经之地,可以说是海运航线的咽喉要地。
不要说被敌人占领,即便是瘫痪,纽兰海军都会丢掉整个东望洋。
更加要命的是,瘫痪望夕运河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在理论上,出动几十架轰炸机就能够炸掉运河上的船闸,让运河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无法通航。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一直很重视保护望夕运河。
不然的话,尼兹也不会立即让运河区驻军进入战备状态,准确说是让部署在运河区的海军航空兵全体出动。
虽然还没有从第51特混舰队覆灭的打击中走出来,但是很明显,尼兹的这些举动显现出了总司令的本色。
要说的话,现在需要担心的就是望夕运河遭到轰炸。
当时,尼兹首先想到的,梁夏舰队其实不是冲着第31特混舰队去的,很可能是误打误中的结果。
简答的说,梁夏舰队是冲着望夕运河去的。
早在斯普提出,让2艘舰队航母去陆心海那边协助布兰皇家海军发起反击,逼迫梁夏海军提前进军陆心海,从而放弃进攻中转岛,或者是放弃为攻打中转岛的地面部队支持的时候,尼兹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做的话,会不会逼迫梁夏海军把炮口对准更加容易摧毁的望夕运河?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瘫痪了望夕运河,就能消除所有的潜在威胁。
不说别的,那2艘舰队航母去东望洋,只能从合角绕过南孤大陆,不但航程延长1万多千米,还要多耽搁十几天的时间。
中转岛的守军能多坚持十几天吗?
还有,多耽搁了这么多时间,梁夏海军必然会产生怀疑,也肯定会加强在中转岛那边的投入。
至少在战略层面上,没办法排除梁夏海军偷袭望夕运河的可能性。
当然,尼兹并没有因为这个担忧而否决斯普提出的作战计划。
在此之后,他只是下令向望夕运河增派了几十架巡逻机,并且请求陆军尽快加强在运河区的防御部署。
如果可以,最好在运河区部署更多的作战飞机。
只是现在看来,这样的防御部署,也没有吓住梁夏海军。
更加重要的是,在损失了第31特混舰队之后,哪怕望夕运河没遭到袭击,纽兰海军都会丢掉中转岛。
剩下3艘小型航母,能够做什么?
何况,斯普已经带着2艘小型航母返回了奥洲,以当前局面,他多半不会在近期返回珍宝港。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还存在那么一点点胜算,也在西南东望洋那边。
其实,这也是斯普带着舰队返回奥洲,尼兹没有反对的关键所在。
以当前的局面,纽兰海军所能抓住的,也许就是最后的希望。
如果连希望都没了,战败也就是铁板钉钉的事。
如此一来,能够用在中转岛方向上的,就只有弗莱指挥的“独立”号。
只有1艘小型航母,连去中转岛看热闹的资格都没。
前思后想的考虑了整整一个晚上,尼兹才给守卫中转岛的指挥官,陆战队的汉考克少将发了一封电报。
内容很多,主要就一点。
在丧失制海权,而且无法夺回制海权的情况下,东望洋舰队再无法为中转岛守军有力的援助。只不过,仍然需要中转岛上的将士死战到底,为海军加强其他岛屿上的防御部署争取时间。
意思非常明确,到最后肯定会放弃中转岛。
此外就是,要苦战多久,或者说坚守多久,由汉考克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
当然,按不成文的规矩,在中转岛失守前,除非汉考克决定要跟守军官兵同甘共苦,不然尼兹会安排飞机前去接应。
在收到了回电之后,尼兹才搭上了返回本土的专机。
其实,就像田实想到的那样,在第51特混舰队覆灭后,纽兰海军高层考虑的不再是如何才能守住中转岛,而是在中转岛沦陷后,甚至是霍瓦依群岛沦陷后,如何才能让战局稳定下来。
换句话说,就是在此战之后,要如何阻止梁夏海军继续向东推进。
到此,局面已经是再明显不过了。
不出所料,在霍瓦依群岛沦陷后,纽兰联邦上下要面对的就是本土保卫战,阻止梁夏军队在其西海岸地区登陆。
此外,还要把防线向南延伸,至少需要守住运河以北的北孤大陆。
要守住长达几千千米的防线,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看隔着辽阔的东望洋,可是进攻的主动权在梁夏帝国手上。
可见,纽兰高层现在第一个要考虑的,其实是进行全面战争动员!
第527章 电磁对抗
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旗舰“浦”号上。
天黑之后,最后一架舰载机返回,并且稳稳的降落到飞行甲板上之后,白止战才悄悄的松了口气。
只是2波攻击,就歼灭纽兰特混舰队,击沉了2艘舰队航母,没让白止战感到意外。
真正让白止战意外的是,纽兰舰队竟然会毫无防备!
不说派遣战斗机在空中巡逻,连护航战舰上的雷达都没开启。
纽兰舰队的指挥官或许觉得,这里是自家后院,完全没必要担心遭到袭击。
当然,大意轻敌的代价就是全军覆没。
只是,胜利来得如此的顺利,反到让白止战产生了担忧。
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周涌涛提出,只要有机会,就顺道偷袭望夕运河,堵死纽兰海军向东望洋增兵的咽喉要道。
当然,难度也不大。
按照周涌涛拟定的计划,只要在夜间逼近望夕运河,赶在天亮后发起一波攻击,然后就转向撤退。
最多只需出动几十架俯冲轰炸机,就能炸掉那几座船闸。
如果打算扩大战果,只需要多出动一些轰炸机,使用在中转岛上用到的子母弹,给纽兰军队制造麻烦。
当时,白止战并没否决周涌涛的提议。
关键就是,诱惑太大了。
只要让望夕运河瘫痪几个月,帝国海军不但能够拿下中转岛,甚至有望一举攻占或者瘫痪珍宝港。
不过,白止战并没有低估偷袭望夕运河的风险。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能否达成战役突然性。
如果舰队在逼近望夕运河之前被发现,哪怕在夜间,等到天亮的时候,都肯定会遭到纽兰航空兵全力打击。
只是2艘舰队航母根本就顶不住。
问题就在这里。
在与纽兰特混舰队交战之后,还能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吗?
正是如此,制订计划的时候,白止战就准备了两套方案,针对是否首先遭遇纽兰特混舰队的两种情况。
只有在没遭遇纽兰特混舰队,也没有暴露行踪的情况下,才偷袭望夕运河。
其实,这也跟情报有关。
在8月14日,准确说在15日凌晨前,白止战并不能肯定纽兰特混舰队一定会从望夕运河进入东望洋。
关键就是,那支特混舰队完全有可能在夕落洋南下。
此外,甚至有可能转向去梵炎洋,先跟那边的破交舰队汇合,然后一起去伏击充当诱饵的“横江”号。如果把握住机会,保不准还能在穆阿海,或者孟加拉湾干掉刘向真指挥的第十一特混舰队。
没错,赶往梵炎洋的就是“横江”号。
按照白止战的安排,卫军指挥的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在炎海南部就转向返回,由已经提前到达的“横江”号顶替,欺骗埋伏在狮泉城东边的纽兰潜艇,让纽兰海军相信第二十二特混舰队被派往梵炎洋。
在此之后,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将首先返回炎海北部海域。
哪怕一切顺利,也要在获得确切消息之后,由双车海峡返回西东望洋,并且全速返回中转岛。
白止战安排给卫军的任务其实是充当替补。
说得简单一点,如果第二十一特混舰队扑了空,没歼灭纽兰舰队,也没有能够摧毁望夕运河,卫军得在中转岛那边掩护登陆舰队,并且与支援舰队一道,迎接来自纽兰特混舰队的袭击。
这套计划本身并不复杂,关键就是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返回时间。
当然,能够顺利的实施这套计划,靠的是2艘专职旗舰。
不是充当通信接点,而是充分利用了旗舰搭载的无线电监听设备。
在返回的路上,就是依靠“昆仑”号截获的无线电信号,才能确定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地点被纽兰潜艇发现。
更加重要的是,纽兰海军显然不知道帝国海军的专职旗舰能够执行无线电侦查任务。
正是如此,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才一直航行到了炎海南部海域。
由“昆仑”号截获的纽兰潜艇发出的电报,白止战才推测出纽兰海军,准确说是纽兰特混舰队的行踪。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如果纽兰海军以潜艇的侦查报告为参考,那么之前出现在陆心海的那支特混舰队,就必然由望夕运河返回东望洋,才能及时到达中转岛,跟同时从东梵炎洋返回的破交舰队一起发起反击。
如果南下绕过合角,要多耽搁十几天。
这些时间,会让纽兰海军的反击失去意义。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从望夕运河返回,那么纽兰特混舰队更有可能在南夕落洋向东转向,去梵炎洋跟破交舰队汇合,加强在梵炎洋的破交作战行动,甚至能够切断北梵炎洋的航线。
当然,也能够获得消灭第十一特混舰队的机会。
总而言之,不管是谁策划的这轮作战行动,都必须做到速战速决,绝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航行途中。
要说的话,“速战速决”也是本次大战中,以夺取制海权为终极目的的舰队决战的一大特色。
这可以看成是以航母为主力的现代海战的特点。
立下大功的还有“秦岭”号。
虽然在8月15日凌晨,才收到了后方发来的情报,但是在11日夜间,“秦岭”号截获了大量纽兰战舰发出的长波电报,而且由此推断以2艘舰队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即将经由望夕运河进入东望洋。
理由非常充足,发出电报的纽兰战舰超过了20艘,而掩护1艘小型航母,显然不需要这么多的战舰。
到15日凌晨,“秦岭”号再一次通过截获的无线电信号断定,2艘舰队航母已经通过了望夕运河。
在截获的长波通信信号当中,出现2部陌生电台的信号。“秦岭”号的首席电讯分析官推断,或许是“列克”号与“奋进”号在维修的时候更换了长波电台,所以没有与该信号对应的战舰。
为了让白止战重视此事,“秦岭”号的舰长还做了担保。
其实有点多余。
早在攻打中转岛的时候,“秦岭”号的无线电侦查能力就获得了证实,得到了白止战等主要指挥官的信任。
在几场规模较大的夜间海战当中,都是“秦岭”号率先发现了逼近的敌舰,并及时发出警报,让舰队做好战斗准备。
总而言之,2艘专职旗舰通过无线电侦查,为指挥官了大量关键情报。
要说的话,这也是电磁对抗与电磁侦查在海洋战场上首次发挥出战役与战术级价值,之前主要体现在战役与战略层面上。
即便是在最后,电磁侦查获取的情报也是白止战决定发起攻击的主要依据。
第528章 果断出手
在15日白天,那些通过了望夕运河进入东望洋的纽兰战舰,一直在使用无线电台相互联系。
这个时候,“秦岭”号上的无线电监听电台成了白止战的耳朵与眼睛。
虽然像李铭博这些,年纪较大参谋都觉得,不能拿看不到的事情当真,无线电侦查做不得准,但是白止战与周涌涛认定,“秦岭”号截获的通信信号具有巨大的价值,完全能够用来做为发起攻击的依据。
关键就是,那些纽兰战舰在中午就已分道扬镳。
根据上午截获的无线电信号,“秦岭”号还大致描绘出了纽兰战舰的航向。
一些战舰转为北上,而另外一些向西航行。
虽然向西航行的战舰少一些,准确说是在发报的战舰少一些,但是按照“秦岭”号首席电讯分析官做出的推断,那些几乎全是巡洋舰,而在北上的那些纽兰战舰当中,大部分是驱逐舰。
由此,周涌涛大胆推测,北上的是“独立”号小型航母,2艘舰队航母在向西航行。
此外就是,北上那支舰队担负诱敌的任务,或者是在为执行诱敌任务热身,根本没注意隐蔽行踪。
分开之后,那支舰队里的战舰仍然在使用长波电台!
既然是在诱敌,也不用隐蔽航行。
相反,往西航行的纽兰舰队明显“安静”得多,很有可能承担的攻击任务,也就得保持隐蔽。
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由“秦岭”号确定的敌舰航线,也就是根据同一艘敌舰前后几次发出电报所在的位置,描绘出来的航线。向西航行的那些敌舰,航线基本上一致,并无太大的差别。
这支舰队,将从加拉帕格斯群岛北面经过!
下午3点左右,就将进入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而且这很有可能是唯一的攻击窗口。
关键,那些纽兰战舰在中午过后就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
错过了下午的攻击机会,再经过一整夜的航行,到了第二天上午,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未必能找到。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要动手,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当时,留给白止战的决策时间还不到2个小时。
不要忘了,8月是南半球的冬季,日落的时间在5点30分左右,如果不能在2点之前做出决定,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天黑之前发起两波攻击,也就没办法保证击沉2艘舰队航母。
从时间上推算,连派遣侦察机都来不及了。
在理论上,哪怕白止战在中午的时候,也就12点左右,在周涌涛做出了大胆推测之后就下令出动侦察机,因为距离超过了800千米,单程飞行需要2个多小时,所以同样无法在2点之前发现纽兰舰队。
这个时候,白止战的果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12点15分,白止战就让周涌涛安排侦察机进行起飞准备,不过没有让侦察机在做好准备之后升空。
随后,就安排了第一支攻击机群。
采用跟随战术,攻击机群就跟在侦察机的屁股后面,保持10到15分钟的航程间隔,确保在发现纽兰舰队之后,能立即发起攻击。哪怕侦察机没有发现纽兰舰队,攻击机群也能够分散搜索。
此外就是,在第一波攻击机机群出动之后,立即着手准备发起第二波攻击。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的一贯作风。
只要认定已经抓住机会,而且有足够大的把握,他就会全力以赴,投入全部的力量发起攻击。
在战场上,白止战绝对不会给敌人发起反击的时间。
两波攻击,可以说酣畅淋漓。
其实,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白止战心里并没有足够的把握,或者说是承担了比较大的风险。
关键就是,纽兰海军早已控制加拉帕格斯群岛。
虽然没有在群岛上驻军,但是修建了一座能为巡逻机服务的码头,还搭了一座雷达站与一套长波电台。
在东东望洋上,加拉帕格斯群岛是纽兰海军最主要的反潜支撑点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扑空了,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或许会暴露行踪。
此外,如果向西航行的不是2艘舰队航母,而是那艘价值不大的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