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228章

帝国争霸-第228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在靠近布兰本土的海域,能够让岸基航空兵为舰队掩护,也就能够封锁几条主要的水道。
    在某种意义上,迢曼潜艇在北夕落洋大开杀戒,布兰皇家海军得承担主要责任。
    要说的话,这跟同盟几天内部的利益冲突有关。
    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绰号“自由轮”与“胜利轮”的两种万吨运输船的建造工作就必须加快。
    通过扩大建造量来抵消航运损失!

第538章 有得有失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应急而生的万吨轮拯救了布兰王国,拯救了同盟集团。
    开战之后的一年多,布兰王国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货轮,而且受潜艇威胁,海运效率降低了八成。
    因为担心遭受更大损失,所以布兰王国还一度禁止货轮单独出港。
    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纽兰联邦开始建造万吨级货轮。
    这就是平均航速在10节左右的“自由轮”,以及增强了动力系统,平均航速超过15节的“胜利轮”。
    在纽兰联邦参战后,这两种万吨巨轮的建造进入快车道。
    巅峰时期,平均每天就有3艘自由轮下水!
    为了降低建造难度,或者说加快建造速度,也因为没人相信这些货轮能够在潜艇密布的航线上跑几个来回,所以自由轮与胜利轮的都做了简化设计,尽可能减少或者放弃不必要的投入。
    比如,自由轮使用的三胀式蒸汽机与燃煤锅炉,而且是单轴推进。
    胜利轮换成了蒸汽轮机,不过依然用燃煤锅炉。
    最关键的调整,其实是船体结构强度。
    在设计的时候,纽兰海军只要求这些船只能够正常航行5年,而最多能够航行10年就行了。
    道理也很简单,按照大战的损失速度,货轮的平均寿命在10个航次,即5年左右。
    其实,也没人相信,这场大战真的能持续5年。
    按上次大战的情况,在进入全面战争状态之后,没有一个参战国能够坚持5年。
    真要持续5年,哪怕没有被敌人击败,也会因为国内动荡而导致政府垮台,甚至让国家变得四分五裂。
    工业时代,大规模战争的持续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5年。
    受此影响,所有自由轮与胜利轮都非常的“脆弱”,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建造速度快得惊人。
    迄今为止,已有接近20家造船厂在建造这些货轮。
    当然,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钢铁等资源的用量也大得惊人。
    虽然说降低了质量标准,但是建造万吨轮所用的钢铁并没有减少。一艘自由轮的钢铁用量在4500吨以上,而一艘胜利轮在5000吨左右,跟条约型轻巡洋舰差不多,远远超过大批量建造的大型驱逐舰。
    只是钢铁用量,就是个巨大麻烦。
    即便纽兰联邦的工业实力很强大,为全世界仅次于梁夏帝国的第二工业国,钢铁产量跟梁夏帝国相差不大,可是平均每天要用近2万吨的钢铁建造货轮,也是一个不可低估的沉重负担。
    那么,用来建造战舰的钢铁,还剩下多少?
    显然,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管尼兹有多么巨大的雄心壮志,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为了保住海运航线,至少目前看来还有不少价值的布兰王国,并增强奥洲对梁夏帝国构成的威胁,就得建造足够多的自由轮与胜利轮,而且不能因为建造战舰就压缩这两种货轮的产量。
    除了钢铁之外,战舰与货轮没有直接冲突。
    前面就已提到,为了降低建造的成本,自由轮在胜利轮在设计的时候,就尽可能采用了成熟设备。只是因为对速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胜利轮采用蒸汽轮机,而不是早被战舰淘汰掉的三胀式蒸汽机。
    至于燃料,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可惜,也就是钢铁产能不足,所以得对战舰的建造规划做出调整。
    在尼兹强调了,必须保证航母与战列舰的建造之后,那么能够牺牲的,也就只有其他主力舰。
    首先被砍掉的,肯定是造价高昂的大型巡洋舰。
    虽然在几个月之前,包括尼兹在内的,众多海军将领还认为,大型巡洋舰是弥补防空力量不足的第一选择,但是到现在,连尼兹都不得不承认,造价达到“衣华”级八成,战斗力却相差甚远的“阿拉斯”级大型巡洋舰其实是一块鸡肋,说成拖累也没错,完全没必要继续建造。
    为此,尼兹也向洛福斯做出保证,在已经开工的4艘建成后,不再建造大型巡洋舰。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尼兹没有提梁夏海军。
    原因也很简单,梁夏海军首先建造大型巡洋舰,而且没有因为造价高昂而放弃,反到加大了建造数量。
    当然,这是因为梁夏帝国的工业实力更加强大。
    虽然按照战前,新历98年与新历99年的统计数据,纽兰联邦的钢铁产量分别达到梁夏帝国的94与96,差距是微乎其微,但是一个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肯定不会体现在统计数据当中。
    关键还有,梁夏帝国的钢铁产量,其实一直是过剩。
    因为劳动力的价格更加昂贵,所以在和平时期,梁夏帝国几乎不出口钢铁,生产出来的全都自用。
    结果就是,梁夏帝国的钢铁厂几乎全都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
    战争时期,哪怕不进行动员,梁夏帝国的钢铁产量都能提高大约40。
    至于纽兰联邦,因为一直是钢铁出口大国,钢铁厂的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战时的增幅不会太大。
    只是就大型巡洋舰而眼,还跟双方的设计思路有关。
    梁夏海军建造的大型巡洋舰,其实就是用来取代快速战列舰,为航母直接掩护的防空舰。
    主要价值,其实就两个。
    一是掩护航母,二是指挥舰队的防空作战。
    其他战术指标,哪怕必须有,也不追求过高的目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梁夏海军的第一种大型巡洋舰,配备的从迢曼帝国直接引进专利生产的280毫米舰炮。
    因为拿来就用,还跟“迢曼”级装甲巡洋舰的主炮通用,所以生产成本非常低。
    当然,性能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此外就是,因为梁夏海军有专职旗舰,所以不需要由大型巡洋舰充当旗舰,只是电子设备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至于装甲防护,更是只是重巡洋舰的水准。
    通过这一系列办法,梁夏海军把大型巡洋舰的造价,控制在同时期重巡洋舰的一点五倍左右。
    当然,排水量也限制在25000吨以内。
    可惜的是,纽兰海军把大型巡洋舰当成快速战列舰的替代品,不但要具备强大的防空战斗力,其他方面也不能降低。
    比如,配备的12英寸舰炮就是全新研制。
    因为采购数量有限,所以在平摊研制费用之后,价格十分的离谱。
    此外,4艘“阿拉斯”级都是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建造,配备了大量通信设备,进一步推高造价。
    与高昂的造价相比,性能自然是不值一提。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采购4艘“阿拉斯”的经费能够建造3艘“衣华”级,那为什么不建造“衣华”级?
    可问题是,对纽兰海军来说,“衣华”级同样太过昂贵。

第539章 必然的选择
    有趣的是,纽兰海军当初决定建造“阿拉斯”级大型巡洋舰,其实就是因为“衣华”级的造价太贵了。
    严格说来,大型巡洋舰在纽兰海军中有自己的定位,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尼兹提出建造准舰队航母之后,更加需要一种比快速战列舰小一些,不过防空战斗力不会差太大的大型战舰,充当准舰队航母的贴身保镖与带刀侍卫,以增强准舰队航母的战场生存能力。
    毫无疑问,大型巡洋舰肯定不行。
    不要忘了,由尼兹提出的准舰队航母,其实是以后条约型重巡洋舰为基础,标准排水量在15000吨到18000吨之间的“次航母”,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造价低廉,能在战时大规模建造。
    当然,肯定经得起消耗。
    拿更昂贵的大型巡洋舰为准舰队航母掩护?
    不说是否划算,仅仅是建造速度,大型巡洋舰肯定跟不上准舰队航母。
    正是如此,尼兹才提出,在取消后继几个批次的“阿拉斯”级的建造规划之后,扩大加快“巴尔的摩”级的建造规模与建造速度,提前启动下一种重巡洋舰,也就是即将完成设计的“俄勒冈”级的建造工作。
    如果时间足够,还需要对“俄勒冈”级的设计做出调整。
    主要就是,通过放大排水量,适当的提高作战性能。
    要说的话,只有通过扩大排水量,才能获得更加宽敞的甲板面积,也才能布置更多的高射炮。
    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得考虑安装中等口径的高射炮。
    梁夏海军已为部分战舰,特别是专职防空的远洋巡洋舰配备了80毫米高射炮,其作战效率明显超过130毫米两用副炮,所以纽兰海军同样得考虑尽快让3英寸,即常说的76毫米高射炮量产。
    显然,这必然要更宽的甲板。
    此外,还得考虑采用口径更大的主炮。
    当然,尼兹也明确提到,对海作战是次要需求,首先确保的是防空能力与建造速度。
    至于在8英寸与12英寸之间的舰炮,比如10英寸舰炮,有的话就用,而没有的话也不强求。
    如果来不及对设计做出调整,就要提前启动新式重巡洋舰的设计工作。
    其实,相关的工作早已开始。
    这就是暂时命名为“得梅因”的重巡洋舰。
    因为这种战舰在设计的时候,排水量等关键指标就全面超越了条约时代的重巡洋舰,却没有达到大型巡洋舰的水准,所以又被称之为“增强型重巡洋舰”,也由此以重巡洋舰的名义申请了项目拨款。
    按尼兹的意思,在“得梅因”级的设计工作完成后,就用这种18000吨级的重巡洋舰来取代所有现役重巡洋舰。
    当然,也有可能在建造的时候把“得梅因”级的吨位再放大一些。
    要说的话,尼兹更倾向于后一种选择。
    道理也很简单,配备8英寸舰炮,哪怕是最新式的k16型,都不是梁夏海军大型巡洋舰的对手,甚至无法压制梁夏海军的重巡洋舰,因此使用灵活性非常糟糕,存在任务太过单一的问题。
    如果配备10英寸舰炮,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尼兹想要获得的,仍然是一种20000吨以上的大型巡洋舰。
    新式重大型巡洋舰的吨位远低于“阿拉斯”级,战斗力也差得多,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造价低廉。
    如果只是增加吨位,并更换主炮,能把造价控制在同型重巡洋舰的150以内,从而成为一种造得起,也用得起的大型战舰。
    不管怎样,肯定比“阿拉斯”级便宜得多。
    要说的话,这种新式战舰其实就是降低了吨位,缩小了主炮口径,取消了旗舰功能的廉价版“阿拉斯”级。
    尼兹绕了这么大个圈子,也跟当前的局面有关。
    有那么多战舰需要建造,根本没有多余的产能用来建造使用范围有限,造价不便宜的大型巡洋舰。
    到了一年、甚至是两年之后,产能不足的问题还存在吗?
    关键就是全面战争动员。
    就像梁夏帝国,在正式参战之后,纽兰联邦没立即进行全面战争动员,只是在军事与工业领域进行了动员。
    不说别的,纽兰军队仍然通过招募来扩充兵力,至今都没有强制公民参军服役。
    当然,招募的新兵已经足够多了,没必要推行强制措施。
    在经济上,纽兰联邦依然以市场经济为主,几乎所有商品都可以自由买卖,只有极少数以军事用途为主的贵重资源与尖端设备实施配给与管制,并严格禁止进行市场交易,民众的生活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其中道理,也非常简单。
    在全面动员状态下,军人与平民全都处于高压状态之下,因此能够坚持的时间肯定非常有限。
    前面已经提到,在全面战争状态下的维持时间也就5年左右。
    关键还有,一个国家的规模越大,工业化程度越深,在全面动员状态下的维持时间反到越短。
    至于内在因素,跟工业国的民众普遍接受过教育有很大关系。
    最典型的,就是梁夏帝国与骆沙帝国的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当时,双方只是全面战争就熬了八年,而梁夏帝国最终不但取得胜利,还没有爆发严重动乱,就是因为工业化进程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化程度还不够高,民众更愿意为了胜利而忍受各种各样的煎熬。
    也可以说,民众更愿意相信宣传,也更容易被鼓动。
    打到最后,梁夏帝国在即将攻占叶堡的情况下,没继续向西进攻,让骆沙帝国获得喘息机会,最终不得不坐下来跟骆沙帝国进行停战谈判,也与梁夏帝国的工业化程度超过骆沙帝国有很大关系。
    对当时的帝国军民来说,在已经取得空前胜利的情况下,停战显然是合理选择。
    要说的话,在这场大战当中,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先进行全面动员的那一方更有可能战败。
    可问题是,到现在这个地步,不进行全面动员,纽兰联邦也必然战败。
    按之前的分析,也许要不了2年,纽兰联邦就会因为完全丧失东望洋的制海权,在本土遭到威胁之后,不得不承认战败。搞不好的话,也许到明年今天,就得考虑要如何才能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了。
    尼兹所强调的,也就是这个问题。
    从海军的角度来看,要想按照计划完成所有的战舰,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进行全面战争动员,通过实施配给制来提高军火的生产效率,加大在军事上的投入,让造船厂获得更多的资源。
    当然,这也意味着,纽兰联邦将率先进入冲刺阶段。

第540章 第二战场
    当然,有需求的不止是海军。
    在讨论的时候,洛福斯特意提到一件事情。
    按照艾森威的报告,等布兰军队夺回了马耳他之后,就应该考虑出兵北玄地区,准确说是在北玄地区的夕落洋这边登陆。
    直接一点,就是开辟新战场。
    其实,这也是直接登陆西大陆的替代方案。
    在最初计划中,该在明年登陆西大陆,开辟针对迢曼帝国的第二战场,争取以最快速度击败迢曼帝国。
    可惜的是,在罗利王国参战,以及骆沙联邦遭到重创后,在明年登陆西大陆的设想已经行不通了。
    只是,为了给予迢曼帝国足够的压力,稳住西大陆东部战线,让迢曼帝国没办法在近期发起还击,缓解骆沙联邦受到的压力,让骆沙联邦能集中兵力应付梁夏陆军发起的进攻,就得在今年发起进攻。
    目前来看,唯一的选择就是登陆北玄地区。
    其实,这也是洛福斯答应让2艘舰队航母去陆心海,协助与支持布兰皇家海军攻打马耳他的关键原因。
    只有占领与控制马耳他,掌握陆心海的绝对制海权,才能够登陆北玄地区。
    在政治层面上,登陆北玄地区其实是对纽兰联邦的考验。
    简单的说,就是采用参与地面战争的方式,表示死战到底的决心,并获得盟国的信任与支持。
    不要忘了,在南珠国沦陷后,纽兰军队面对的地面战场,全是面积狭小的岛屿,根本就没有动用多少地面部队,也没参与大规模地面战争,因此地面战争的压力几乎全都落到骆沙联邦身上。
    要说的话,连布兰王国都不如。
    不管怎样,布兰军队至少还在守卫基布要塞与直落要塞,在夕梵运河的西边跟迢曼军队鏖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