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兹手里面的头号筹码,其实是由斯普指挥的第5舰队。
现在,斯普已经在“秦岭”号上,而第5舰队的战舰受到了控制,尼兹还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呢?
跟第5舰队比,霍瓦依群岛的驻军绝对是不值一提。
要让尼兹做出让步,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前一次会谈中,华莱士已经替尼兹向王开元提到,要让纽兰东望洋舰队缴械投降,其实也不是难事,梁夏帝国只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通过协议的方式承诺帮助其反攻本土。
简单的说,就是签署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要让协议具有法律效力,那就得对外公开,至少得让包括迢曼帝国在内的盟友知道。
这是要梁夏当局拿帝国的声誉做担保。
显然,这同样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按照王开元的意思,帝国高层对待纽兰内部冲突的立场非常统一,不管局势变得多么的恶劣,也不管发展到哪一步,都不能卷入其中。那是纽兰联邦的内战,跟梁夏帝国、跟协约集团没有关系。
帝国好不容易才打赢了全球大战,没有任何理由让本国的将士去为曾经的敌人卖命。
当然,援助没问题。
武器装备这些,只要能给的都可以给。
至于冲锋陷阵,那就只能是纽兰军人。
这么一来,帝国拿什么去保证华莱士一定能够重返华城?
此外,协约集团其他成员的立场也差不多。
就连迢曼帝国,都已经明确提到,不会出兵介入纽兰联邦的内战。
大战已经持续数年,迢曼帝国的军民伤亡总数超过了800万,本土还遭到轰炸,可以说百废待兴。
重建都没开始,为什么还要帮助一个流亡总统复国?
换种方式来说,帮助华莱士复国,能获得什么好处?
不要说实质性利益,就连一句口头保证都没有!
至于另外几个国家,比如罗利王国与斯班帝国,也表示不会介入纽兰联邦内战,而且对出兵孤大陆没兴趣。
当然,王开元也带来了备用方案。
只要尼兹肯交出纽兰东望洋舰队,帝国海军将帮助霍瓦依群岛的驻军,或者是效忠华莱士的军队在纽兰西海岸地区登陆,并且以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的方式,协助华莱士平定国内叛乱。
此外,如果迢曼帝国等主要成员愿意参与,还可以用协约集团的名义,在夕落洋那边发起以支持反攻为目的的作战行动。
只要条件允许,包括攻打靠近纽兰本土的岛屿。
简单的说,就是把华莱士送回去。
至于华莱士能不能干掉黑尔,以及能不能夺回华城,那得看他在反攻之后能不能获得更多纽兰军民的支持。
此外,还有一套“b”方案。
让华莱士认命,放弃反攻的念头,把霍瓦依群岛当成根据地,并且在协约集团的支持下成为纽兰联邦在国际社会的唯一合法代表。只要华莱士愿意,依然可以使用纽兰总统的身份参与国际活动。由他领导的纽兰政府,也将以协约集团观察员的身份,成为战后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
然后,梁夏帝国将发动全世界对华城非法政权事实战略封锁。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这场大战的全面战争阶段很快就会宣告结束,而针对纽兰的战略封锁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其实,此举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强大的纽兰联邦派出在战后国际秩序之外,兵不血刃的消除头号威胁。
至于华莱士会不会接纳,或者接纳哪一种方案,其实不重要。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在第5舰队投降之后,已经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第634章 陌生的总统
因为多耽搁了一阵,所以等王开元带队回到会议室,以尼兹为首的纽兰军政谈判代表都已经入座。
华莱士没亲自参与谈判,只是安排了一名全权代表。
其实,现在的华莱士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除了拥有纽兰总统的身份之外,身边就连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
他在前天才达成一架远程巡逻机,赶在巴顿将军指挥的装甲部队杀到之前,仓促离开了即将被包围的金湾。
来到珍宝港的时候,除了具有关键作用的米西,华莱士身边连一个随从都没有。
此外,在几个小时之前,他的家人才在六局情报人员接应下,越过边境线,进入墨西哥境内。
至于他安排的那名全权代表,其实是霍努岛的一名地方官员。
这么安排,只是为了证明华莱士是纽兰联邦货真价实的总统。
不管怎样,这种基层方面的谈判都轮不到总统亲自出面。
与前几次协商不同,在会谈开始之后,王开元直奔主题,抛出了两个选项,让华莱士的代表做出选择。
要么立即交出包括纽兰东望洋舰队在内的所有武装力量,等待协约集团的援助,发起反攻本土的作战行动。
要么就留在霍努岛,戴着总统的桂冠坐吃等死。
随后,王开元甚至没给对方发言机会,就以等待华莱士决定为由,叫上郑江明等几名谈判人员离开了会场。
此举超出了所有纽兰谈判人员的预料。
不要说那个临时成为总统全权代表的地方官员,就连尼兹都没有想到,王开元会玩这么一手。
显然,此事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过,尼兹很快就恢复镇定。
在让其他人员回去等待消息之后,他单独去找了华莱士。
要说没有准备,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决定效忠华莱士,下令让斯普带着舰队北上的那一刻,尼兹就想到,接下来得向梁夏帝国投降。
关键就是,霍瓦依群岛实在是太小了。
就算把那些还没开化的土著算上,霍瓦依群岛的居民总共都还没有100万,而且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产业。
靠霍瓦依群岛反攻本土?
显然是想多了。
即便不考虑群岛的面积、人口与产业,仅仅是3000千米的距离,就决定依托霍瓦依群岛发起反攻的想法很不现实。
对面向大陆的登陆作战来说,超过3000千米的补给线,绝对是一场灾难。
不要说是如同无根浮萍的华莱士流亡政权,换成梁夏军队来发动登陆作战,也只能望洋兴叹。
按帝国海军的计划,在攻占了霍瓦依群岛之后,并不会攻打纽兰本土。
下一步行动是进军望夕运河,在远离纽兰本土的孤大陆中部登陆,然后到夕落洋那边想办法。
这也是让刘向真带着舰队在夕落洋活动的关键所在。
更加要命的是,霍瓦依群岛上的纽兰军人全都来自本土,家人也都在本土。
哪怕华莱士是合法总统,也无法解决军人最关心的问题。
显然,要不了多久,对家人的担忧就会取代对联邦与总统的忠诚。
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向梁夏帝国投降。
只要投降,就不存在对谁效忠的问题。
华城当局再是狠毒,也不会对对被俘官兵的家人下毒手。
至于反攻本土,至少在当时,尼兹没想过。
在谈判中表现强硬,把舰队当成筹码,其实不是尼兹的本意,是华莱士的意思。
华莱士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算尼兹不是政客,也能够猜到。
这个逃亡的总统已经是一无所有,手里最大的资本就是舰队,要是把舰队丢了,他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总统,还有存在的价值?
华莱士是想靠舰队来敲诈,或者说从梁夏帝国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以确保其在纽兰联邦的利益。
可惜的是,梁夏帝国显然不吃这一套。
在华莱士提出拿舰队做文章跟梁夏帝国讨价还价的时候,尼兹就明确提到,此举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当时,尼兹还警告过华莱士,此举是玩火自焚。
在根本上,华莱士能活着来到珍宝港,都是摆梁夏海军所赐。
他还有什么资格跟梁夏帝国讨价还价?
换个角度,跟梁夏帝国的谈判完蛋了,他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相反,在失去了他之后,梁夏帝国并没有什么损失。
要说的话,支持华莱士,反到是一个比较大的麻烦,因为必然会直接,至少是间接介入纽兰内战。
跟华莱士合作,梁夏帝国能够获得的最大好处,其实是避免攻打纽兰本土。
这正是王开元提出的两个选项中的第二个。
在名义上击败纽兰联邦,也就是让华莱士政权宣布投降之后,以梁夏帝国为首的协约集团就能够通过封锁的方式来对付华城政权,从而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让上千万将士能尽快回到家人身边。
如果大战持续进行下去,协约集团至少得为攻打纽兰本土牺牲300万军人!
因为梁夏帝国是协约集团的绝对主力,而且一直主导针对纽兰联邦的作战行动,肯定得承担起攻打纽兰本土的重任,所以在注定要阵亡的300万将士中,至少会有200万是梁夏帝国的军人。
梁夏帝国能够承受如此惨重的伤亡吗?
只是,这也不等于减少损失。
关键就是,只要华城政权还没有宣布投降,以梁夏帝国为首的协约集团就必须对其保持高压态势。
此外,还需要通过战略轰炸削弱其军事与工业实力。
其实,这也就是王开元提到的第一个选项。
按照尼兹理解,所谓支持华莱士反攻纽兰本土,其实是借此为名,攻占靠近纽兰本土的几座岛屿,比如百慕大群岛,以及北面的纽芬兰岛与南面的古巴,获得能部署轰炸机的前进基地。
至于是否需要攻打纽兰本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通过高强度的轰炸,以及严密的封锁,哪怕无法彻底的瓦解华城政权,也能让华城政权丧失威胁。
一个没有了威胁的华城政权,或许就是梁夏帝国希望看到的结果。
摆在华莱士面前的不是2个选项,是一个。
说得直接一点,王开元传达了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
接受既成事实!
尼兹早就想明白了,可是华莱士想通了吗?
要说的话,尼兹心里还真没有底。
直到前天,也就是在华莱士来到珍宝港的时候,尼兹才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见到这位曾经的副总统。
换句话说,尼兹一点都不了解华莱士,也就无法判断华莱士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只是,这还不是当前的头号大事。
第635章 兵变
“秦岭”号上。
在宴会结束后,通信参谋才把郑江明发来的电报送到白止战手上。
对于王开元下达的“最后通牒”,白止战很是无语,或者说觉得多此一举,毕竟华莱士早已走投无路。
因为已经忙碌了一整天,所以白止战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关键就是,第5舰队已经在控制之中,尼兹也已经下令投降。
此外,由尼兹安排的陆战队控制了所有的机场,收缴了所有隶属纽兰陆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还收押了一批陆航的官兵。
至于部署在霍瓦依群岛上的陆军作战部队,同样受到了控制。
按照郑江明之前发来的消息,尼兹在下达投降命令之前,以商量防御部署为由,把陆军的主要将领与军官召集到珍宝港,再一举把这些人员控制了起来,确保无法给所属部队下达命令。
关键还有,尼兹控制的海军警卫部队控制了所有的远程通信设施。
不管怎样,尼兹那么的老谋深算,既然决定效忠华莱士,肯定会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何况,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也参加了叛乱。
由巴顿指挥的陆军作战部队已经进入金湾,而且以抓捕叛徒为名,对这座拥有上百万居民的城市实施战时管制。
金湾成为了第一座被管制的纽兰城市。
按传来的消息,在过去2天里面,金湾已经被动乱席卷,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成为了受害者。
导致这一切的,就是巴顿带过去的占领军。
群岛上的陆军作战部队,肯定得严加看管。
可惜的是,包括白止战在内,大家都忽视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在纽兰陆军的基层部队里面,很多官兵都有收音机。即便是海军,几乎所有将士的家人都在本土。
关键还有,除总统之外,纽兰联邦的另外两大机构,国会与最高法院都在华城。
在此之前,国会已经通过了由黑尔提交的法案,宣布华莱士宣誓就任总统非法,黑尔以此为依据,正式签署针对华莱士的逮捕令。关键是,马歇尔借着这个名义,派遣军队去接管金湾。
此外,马歇尔现在是纽兰陆军的最高统帅,也是纽兰军队实质上的最高指挥官。
这套操作,欠缺的其实就是总统授权。
简单的说,由国会通过的法案要在总统签署之后才正式生效,不然就无法成为法律。
问题就卡在了这里。
哪怕华莱士宣誓就任总统的行为非法,也无法否认他是总统职位的第一继承人,因此只有在他的继承权作废后,才能够由国会众议院议长继任。
正是如此,才得逮捕华莱士。
可惜的是,华莱士已经逃到了珍宝港,华城当局显然无法否认珍宝港为纽兰联邦海外领地的事实。
也就是说,纽兰联邦的法律在霍瓦依群岛照样有效。
绕这么一大圈,关键落到了最高法院那边。
简单的说,在因为特殊情况,而无法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可以由最高法院裁定法案的合法性。
虽然这需要花一些时间,但是在黑尔的推动下,4天肯定是绰绰有余。
也就是在白止战睡觉的时候,华城当局发布了最新消息,最高法院对华莱士叛国的最终裁定。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在拿到这份至关重要的裁定结果之后,黑尔立即做了两件事。
首先,就是让国会众议院议长到国会宣誓就任联邦总统,同时认命参议院议长为联邦副总统。
其次,由新任总统签署了针对华莱士,以及所有支持华莱士的军政人员的战时法令。
因为不可能被国会否决,所以这份法令就是真正的法律。
关键就是这份法令。
最为核心的内容就一条。
所有支持协助华莱士的纽兰军民,不管有没有参与华莱士集团的叛国行动,都视为华莱士叛国集团的成员,并以叛国罪论处。
当然,如果只是这一点,反到没什么影响。
可问题是,远远不止这一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仅仅证明黑尔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政客,还拥有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人的狠辣手腕。
几乎是在发布“叛国者法案”的同一时间,华城当局以战时命令,让全国所有的广播电台播放了一条消息,其实是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录音磁带,而录音内容是几十名纽兰东望洋舰队官兵直系亲人的讲话。
要说,这是最强大的心理战。
关键还有,黑尔是早有准备。
所谓讲话,不过是让这些军属拿着稿子念,其中一些甚至是找的配音演员,只是最后由军人家属表明身份。
内容几乎一样,都是号召受到蒙蔽与欺骗的官兵不要给叛国集团卖命。
他找来的那些军属都很有代表性,其中的半数是现役官兵的母亲。
对纽兰东望洋舰队官兵来说,这些母亲的讲话,有着毁灭定的打击力。
也就是在这个晚上,发生了连白止战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兵变!
在24日清晨,白止战才收到了消息。
所幸的是,在兵变发生之前,也就提前了大约半个小时,六局就获得可靠情报,还及时警告了王开元。
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