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署。
此外,炮兵雷达的广泛应用,对炮兵的持续开火时间产生了严格限制。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10分钟就已经是极限了。
防守方的炮兵部队,在依靠炮兵雷达确定敌方炮兵阵地之后,最多只需要10分钟就能发起反击。
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甚至能在5分钟之内开火!
对进攻的一方来说,也就得把火力打击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在敌人的炮火准备结束之前,部署在后方的东骆沙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反击,只是力度不太大。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有一个炮兵营,而且只有2个连装备的自行榴弹炮。
必须得说,东骆沙陆军的炮兵比帝国陆军的炮兵更靠谱。
因为长期面对西骆沙的军事威胁,而且以战略防御为主,所以东骆沙陆军非常重视支援火力。
当然,也跟东骆沙的空军不够强大有直接关系。
帝国陆军还在使用40倍径150毫米榴弹炮的时候,东骆沙陆军就已经装备采用zt80底盘,并将动力舱前置,配45倍径身管的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独自研发出几种增程炮弹。
其中,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达到了40千米,底排增程弹都高达35千米。
因为性能非常先进,特别是射程优势,所以在几年之前,帝国陆军从东骆沙购买生产许可证,并自行生产了150辆。
有趣的是,此后就没了下文。
这150辆自行火炮也在不久之后,全部移交给了预备役部队。
按照战前规划,这些火炮已经列入了清库名录,最终将以二手装备的价格,出售给不是很富裕的盟国。
原因也很简单,西陆集团已经着手研制52倍径的自行火炮。
与之相比,45倍径身管的自行火炮明显是高不成、低不就。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决定,直接研制55倍径身管的自行火炮,用来取代全部的现役火炮。
因为身管的长段直接决定了火炮的外弹道,装备不同身管的火炮,必然会对后勤保障与战术条令产生影响,所以早在东方集团成立的时候,就确定了第一代标准,设定40倍径为统一身管长度。
第二代标准是55倍径,并非东骆沙率先采用的45倍径。
其中玄机,还涉及东方集团的主导权。
通过掌握集团标准的制定权,提高在集团里的地位,一直就不是怪事。
在10多年前,确定东方集团的第二代标准口径弹药的时候,梁夏帝国的霸权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先是在第一轮公开投票中,否决了东骆沙提出的545毫米小口径弹药,然后在第二轮补充投票中,让高巨陆军提出的最有技术潜力的56毫米方案出局,最终由帝国陆军主导的6毫米方案胜出。
虽然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这个选择是高瞻远瞩,即6毫米枪弹的威力更大,发展潜力远远超过了西陆集团的545毫米枪弹与北孤集团的556毫米枪弹,其远程性能,能够与上一代大口径枪弹媲美,但是以当时情况,也就是小口径弹药大行其道的时候,整弹质量并没降低的6毫米枪弹能胜出,跟梁夏帝国在东方集团中威权不无关系,是政治影响力左右军事决策的典范。
只是,火炮的研制难度远在枪械之上。
新式火炮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不止是缺乏资金,还存在大量技术难关。
别说是在近期交付,能在几年之内拿出样炮就很不错了。
战线后方,火力支援的那2个连,装备的就是这种被帝国陆军称之为zs86r的自行榴弹炮。
其实,炮火反击也非常短促。
因为炮兵靠后部署,所以就算有炮兵雷达,也未必有足够的射程能对侦查到的,所有的敌方炮兵阵地开火。
要说的话,大部分敌方的炮兵阵地都在zs86r的有效射程之外。
在炮火反击结束前,司徒麟已经带着部队来到阵地东边。
行进途中,司徒麟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3个坦克连以排为单位,在阵地东北依次展开,保持200米间隔距离,司徒麟直接指挥的营属警卫排在最北面。
至于加强的2个机步连,跟在坦克连屁股后面,在战斗打响之后负责殿后,并在撤退的时候接应。
按照正规战术,2个机步连的步兵战车都留在后方几千米处。
在反击开始后,让步兵下车设置防御阵地。
如果反击行动遇到麻烦,比如没完成任务,不得不选择撤退,就得用反坦克导弹攻击敌方的坦克战车。
其实,这都是常规战术。
做为第4机步师仅有的几个装甲营当中的一个,第04101营的官兵都非常清楚,该怎么打这场反击战。
不说别的,他们都是正规军,而不是临时招募的预备役人员。
其实,这也是司徒麟他们第一次参与实战。
哪怕在过去几年里,每年都要参加几次大规模演习,其中肯定有实弹对抗部分,但是演习就只是演习,远远无法跟实战相比。
不说别的,司徒麟都很紧张。
就像演习一样,他让驾驶员汤学兵把坦克停在了队伍最前面,警卫排的4辆坦克全都在后面。
全营,也只有警卫排有5辆坦克。
另外3个连都是11辆坦克,每个排3辆,以及连长与副连长的座车。
通常情况,连长与副连长直接指挥一个排,充当进攻的尖刀部队,而另外一个排在后方充当替补。
在坦克停下来之后,司徒麟就呆在炮塔外,准确的说是站在车长的位置上。
虽然按照正常配置,zt99b只配备一挺高射机枪,但是从阿斯特拉罕出发前,司徒麟专门找来几十挺自动榴弹发射器,给每辆坦克装了一挺,用来增强近距离战斗时对付步兵的火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zt99系列最大的问题。
因为采用了自动装填机,不再需要装填手,所以跟zt80系列相比,zt99系列在战斗当中,只有车长能操作架设在炮塔上的机枪等武器。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面对近距离的敌人时,往往是难以招架。
针对这个问题,帝国陆军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研制一种由车长在炮塔内遥控,专门用来对付附近敌人的武器系统。只可惜,相关的研制工作还在进行,就算是研制成功,也只能用在下一代改进型上面。
当然,总有其他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其实就多装一些自卫武器。
出来“透气”的还有炮长毋奇铁。
汤学兵也打开了头顶的舱门,只是没把身子探出来。
要说的话,最憋屈的就是驾驶员。
为了确保车体前部的装甲足够厚,除了采用大斜角设置之外,还大幅度压缩了驾驶员的腿部空间。
虽然采用了自动变速器、方向盘式驾驶系统等减轻驾驶员负担的设备,但是留给驾驶员的空间非常的狭窄,也必然导致在长期驾驶坦克作战的时候,驾驶员会因为体能快速消耗而极易疲劳。
说是透气,其实主要是紧张。
10分钟不到,司徒麟抽了两根香烟。
点上第三根香烟的时候,他还朝后方看了一眼。
另外4辆坦克的车长也在炮塔外,而且全都在抽烟。
在左前方,防线的西端,战斗已经打了10多分钟,不但能够看到爆炸的刺眼闪光,还能依稀听到爆炸声与枪声。
准确的说,其实是机关炮开火的声响。
隔着几千米的距离,枪声根本就传不过来。
至于机关炮的炮声,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守卫防线的东骆沙军队,根本没有机关炮,最大口径的武器,也就只是13毫米大口径机枪。
使用机关炮的肯定是敌人的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都已投入战斗,只能说明敌人已经攻上了阵地,至少推进到阵地前沿。
巴甫洛夫为什么还不发信号?
司徒麟很担心,甚至是害怕。
巴甫洛夫手里只有2400名官兵,而且在今后几天之内别想获得援助。
如果在第一天晚上就拼光了,哪怕只是遭受了惨重伤亡,也意味着无法完成由战区司令部安排的任务。
防线提前沦陷,阿斯特拉罕就很有可能被敌人攻占!
只是,司徒麟同样知道,做为一名资深指挥官,巴甫洛夫不会犯低级错误,他或许是在等待最佳时机。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一次决定性的反击挫败敌人的进攻锐气。
要打得好,也许今晚的战斗或许能够就此结束!
从战术层面看,这需要尽可能的让敌人集中在防线前方,也就是尽量在防线前沿挡住敌人的前进步伐。
当敌人集中兵力攻打东骆沙军队守卫的防线时,由司徒麟他们从侧面发起突击,就能够一举击溃敌人。
关键,其实就是发起反击的时机。
抽完第三根香烟的时候,司徒麟看了一眼手表。
已经是凌晨1点25分,他们在此等了15分钟!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司徒麟习惯性的掏出第四根香烟。
其实,他的烟瘾并不大,现在烟不离手也只是因为太过紧张。
如果巴甫洛夫那边有个什么闪失,保不准没等他们发起反击,就会被敌人包抄,反击战将变成突围战。
“头!”
在司徒麟埋下头准备点烟的时候,毋奇铁大喊一声。
左前方的夜空,出现了一枚正在上升的照明弹,还是红色的!
随即,第二颗与第三颗照明弹蹿入了夜空。
司徒麟先一愣,随后就把香烟夹到耳朵上,还收起了打火机。
“各单位注意,全体官兵做好战斗准备!”在等了一阵,确认没有第四颗信号弹后,司徒麟才钻进了炮塔,同时发出命令。“各连排按照计划行动,警卫排与我一起行动,按预定战术发起反击。”
“为国赴难!”在稍微停顿了一下后,司徒麟大声喊出帝国禁卫军的战斗口号。
“为国赴难!”
……
第4机步师原本就是禁卫军的骑兵师,后来改制成为机步师,很多禁卫军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很快,发动机的轰鸣声掩盖了从耳机里面传来的口号声。
在达到最大扭矩转速的时候,汤学兵才松开了刹车。
别看zt99b在披挂上反应装甲之后,战斗重量接近60吨,但是在1500马力发动机推动下,起步时依然有推背感。
当然,在日常训练当中,严禁以这种方式起步,因为会加快变速器的磨损速度。
只是现在,没有人管那么多。
在冲出去之后,坦克剧烈的颠簸起来。
公路在阵地的西边,司徒麟他们所在的地方其实是一片洼地,地面上坑坑洼洼,跑起来不颠簸是怪事。
这也是坦克的价值所在。
第4机步师的那辆个机步旅所装备的轮式战车,就算能够在野外行进,也会因为剧烈颠簸而丧失作战能力。
只有坦克等履带式战车,才能在野外行进的同时与敌人交战。
也就十几秒钟,编号“41001”的这辆zt99b,也就是司徒麟的座驾就从藏身的洼地里冲了出去。
敌人,还在数千米之外。
哪怕zt99b的速度很快就超过了每小时40千米,也要在大约10分钟后,才能进入到交战距离。
“头,两点钟方向。”
在汤学兵提醒之后,司徒麟才把由他直接控制的车长周视仪转了过去。
几百米外有一架直升机,准确说是一架被击落的武装直升机,机身已彻底烧毁,还有几处部位在燃烧。
所幸,火势并不大。
离直升机几十米的地方,有两名军人,应该是直升机飞行员。
在看到帝国陆军的坦克之后,这两名军人才从藏身的地方爬起来,朝正快速飞驰的坦克挥手致意。
司徒麟立即联系了后方的机步连,安排步兵战车过来接走飞行员。
前方,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虽然还隔着几千米,但是透过红外成像仪,能够清楚看到爆炸产生的火光,还有在火光照耀下的坦克战车。
敌人已经推进到了防线前沿,甚至攻上了东骆沙军队的防御阵地。
第67章 犀利无匹
“方向322,距离2450,甲类目标!”
大声告诉毋奇铁的同时,司徒麟摁下了控制面板上面的开关,为炮塔解锁,把控制权交给了炮长。
现在,他通过转盘控制的不再是炮塔,而是安装在炮塔顶部的车长周视仪。
这也是一部红外成像夜视仪。
与安装在炮塔顶部的右前端,专门供炮长使用的红外成像夜视仪不同的是,车长周视仪的分辨率要稍微差一点,而且不能跟激光测距仪与风速测量设备联动,不过能360度全方位转动,视野也更加开阔。
其实,这就是“猎歼”系统。
简单的说,就是由车长搜寻目标,找到目标之后移交给炮长,由炮长来完成开火等攻击操作,而车长继续搜寻其他目标。
在必要的时候,车长能超越炮长直接控制坦克炮向目标开火。
为此,以车长周视仪为核心,配置了一套相对较简单的火控系统,其实主要是用来测距的刻度表。
至于风速、温度等能够对精度造成影响的因素,几乎全都忽略了。
原因也很简单,需要由车长直接开火,几乎都是近距离战斗,即便没有做修正,也只是打中炮塔与打中车体的区别。
远距离交战的时候,肯定由炮长开火。
这套“猎歼”系统是zt99b的核心,也可以说是精华所在,更是zt99b的造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仅仅是车长周视仪,采购价格就超过了40万金元。
不过,肯定是物超所值。
在理论上,“猎歼”系统能够把坦克的作战效率提高8倍。
至于是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可否认的是,该系统确实有极高的战术价值,能大幅度提高主战坦克在复杂环境下的作战效率。
“大汤圆,开稳点,等我信号……停!”
在毋奇铁大声喊出来的同时,汤学兵猛的踩下刹车。
就如同被绳索给套住了,在短短几十米内,这辆重达60吨,以每小时30多千米速度飞奔的坦克就停住了。
随即,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就传了过来。
“嘭——”
虽然呆在炮塔里面,还戴着耳罩,但是坦克炮开火时发出的声响,依然震得司徒麟双耳发痛。
更难以忍受的,其实是在坦克炮重新装填,也就是打开炮栓之后,从炮膛里面涌出来的浓烟。
虽然坦克炮有抽烟装置,但是没办法抽走炮管里的全部浓烟,肯定有残留。
严格的说,发射药产生的硝烟是有毒气体。
所幸的是,也就3、4秒钟,硝烟就通过空调排到车体之外。
“头,打中了!”
“别停下,继续往前冲!”
在司徒麟提醒之前,汤学兵就已经踩下了油门。
重新装填,大概需要7秒钟,一般会预留10秒钟,而在此之前,坦克必须跑起来,绝不能留在原地。
停下,就会成为敌人的靶子!
两千多米之外,那辆被穿甲弹命中的坦克已经燃起大火,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弹药殉爆。
不止是穿甲弹足够犀利,相对位置也非常重要。
在开火的时候,那辆“豹2”侧面对着zt99b。
虽然没看清楚,也不无法看清楚,但是从中弹之后燃起的大火看,穿甲弹很有可能打中了坦克的发动机舱或者炮塔尾舱。
几秒钟后,存放在那辆“豹2”炮塔尾舱里面的炮弹发生了爆炸。
爆炸产生的火焰直接从炮塔顶部冲了出来,就像突然喷发的火柱,而且整个炮塔都飞了起来。
在空中翻滚几圈后,才落到了几十米之外的空地上。
不过,司徒麟并不关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