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为了追求射程,导致巡航导弹的价格太过昂贵,那还不如多造一些轰炸机,或者用弹道导弹。
正是如此,“蛇矛”早期型的射程才1000千米出头。
后来的改进型,采用涡扇发动机,射程达到了1200千米。最新的型号在缩小了战斗部之后,也才1500千米。
这个射程,绝大部分时候是绰绰有余。
显然,这么说,表示在某些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并不够用。
这些特殊情况,包括对西骆沙首都莫萨城进行战略轰炸。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考虑巡航导弹的突防效率。
虽然巡航导弹的突防率极高,在之前的一个多月里,也就是在轰炸伊拉克的战斗中,巡航导弹的表现非常突出,但是做为全球第一支研制与使用巡航导弹的军队,帝国空军其实早知道,巡航导弹能有那么高的突防率,并不是难以击落,而是难以被发现,也就不存在被击落的问题。
只要能够发现巡航导弹,击落就不是难事。
在帝国空军进行的演练当中,早已经证明,拦截巡航导弹的关键,其实就是及时的发现巡航导弹。
像伊拉克这类国家,显然没有及时发现巡航导弹的能力。
可是,西骆沙就不同了。
西骆沙的防空实力,在西陆集团当中排名第一,甚至在迢曼帝国之上,只是高射炮就拥有差不多10万门。
此外,还有数百套防空导弹系统。
受梁夏帝国发展与装备巡航导弹影响,西骆沙空军投入巨资,以大型运输机为平台,在西陆集团当中率先研制与装备大型预警机。
为了增强远程截击能力,西骆沙还研制与装备了g31截击机。
这种防空截击机能挂载6枚远程导弹,在上百千米之外,同时对数个在低空飞行的目标开火。
此外,g31能够以25马赫的速度冲刺飞行半个小时。
西骆沙空军格外的强调g31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就是希望能及时的拦截那些还没有发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
在理论上,g31能以超音速飞行1400千米,再用r37型远程空空导弹对100多千米之外的轰炸机开火。
也就是说,其拦截距离超过了1500千米。
显然,这个距离并不是巧合,也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不要忘了,“蛇矛”的极限射程也就只有1500千米,而且大量装备的前期型号,其实只有1000千米出头。
可见,g31就是针对巡航导弹载机研制的截击机。
在大型预警机的指挥下,地面防空系统同样能拦截巡航导弹。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测试,在得到有效指挥的情况下,梯次部署的防空系统,能把巡航导弹的突防率降低到20以内。
在理论上,像fp95这类自行高射炮,就能够拦截在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正是如此,要想让巡航导弹有足够高的突防率,得精心规划飞行路线,尽量避开敌人的防空阵地。
其实,在轰炸伊拉克的时候,帝国空军与海军就采用了这个办法。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巡航导弹在发射之后,并不是直接飞向目标,因此射程要比距离远一些。
为此,就需要让轰炸机飞得更近一些。
因为同样采用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做为参照的数字地图,其实是由侦察卫星或者侦察机,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陆地上空,巡航导弹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一般都控制在500米左右。
显然,这也制约了巡航导弹的突防率。
此外还有,必须在轰炸机升空之前就为巡航导弹装定好导航数据,因此轰炸机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投射巡航导弹。
不是说必须在一个点上,而是得在预先确定的范围之内。
偏差太大,超过了巡航导弹在惯性飞行阶段的最大修正范围,就没办法让地形匹配制导系统正常工作。在陆地上空尤其如此,为了降低地形造成的影响,必须在预定空域投射巡航导弹。
显然,这严重限制了轰炸机的作战灵活性。
总而言之,受此种种因素的限制,在攻击像莫萨城这类处于大陆腹地,而且四周有大量防空火力的战略目标的时候,必须得精心规划轰炸机的飞行航线,还要为轰炸机足够的掩护。
在帝国空军中,有能力执行护航任务的就只有“战11”。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重型战斗机有足够的航程。
现代护航作战,跟上次大战期间的护航作战有本质上的区别。
往简单说,现代意义的护航作战,其实是让战斗机前出并夺取制空权,准确的说是拦截敌人的防空战斗机。
由此可见,护航战斗机执行的其实是截击任务。
在战术用途上,跟截击机有很多相似之处。
要说的话,这也是研制“战11”的时候,帝国空军提出了高空高速性能指标,要用来取代专用截击机的真实原因。
只是,护航战斗机并不是截击机。
相对而言,护航战斗机对性能的要求更加全面,除了需要具备高空高速性能外,还必须拥有足够远的航程,足够强的机动性,还得具备足够大的载弹量,以及由火控雷达为核心的先进电子设备。
简单的说,护航战斗机能够应付任何挑战,战胜所有的敌机。
发展至今,只有帝国空军的“战11”算得上合格的护航战斗机。在西陆集团,根本就没有类似的战斗机。在北孤集团,纽兰空军的f15战斗机除了可靠性不够高,还存在航程短的问题。挂上3个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才能达到1500千米,这不过是“战11”私用内由的水准。
“战11”的最新改进型,还在试飞的d型,机腹与翼根重挂点获得了挂载2000升副油箱的能力,再加上2个容积各3300升的保形油箱,按照空优任务挂载时,作战半径能达到惊人的2500千米。
只是,护航战斗机的头号价值其实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当然,参与作战行动的,肯定不止“战11b”。
按照空军司令部的安排,至少有1架“指8c”在后方支持,此外还有电子侦察机与通信中转机协助。
关键,仍然是距离。
要说的话,实在太远了。
机群起飞之后,将向北飞到帝国本土上空,再向西飞行,经过阔海与枷锁陆桥到达墨海上空,然后转向北飞行,从克里米亚方向进入陆地上空,而执行攻击任务的轰炸机将在克里米亚北面投射巡航导弹。
这单程飞行距离都超过了5000千米!
为此,空军将安排大约30架大型加油机,分别在巴尔喀什湖与枷锁陆桥上空,为战斗机各一次空中加油,以及在阔海东部空域,为预警机与电子侦察机等大型支援飞机一次空中加油。
在完成任务后,也就是在返航的途中,可以视情况,决定要不要进行空中加油。
要说,这也真是大手笔。
不说别的,30架加油机能够搭载4500吨燃油。
可惜的是,加油机仍然不够。
正是如此,才没安排防空压制战斗机参与作战行动,李天凌他们得尽量避免进入敌人区域防空系统的拦截区域。
当然,对执行攻势护航任务的战斗机来说,一般不用考虑敌人的防空武器。
关键就是,护航战斗机都在高空飞行。
真要受到威胁,转向飞走就是了。
哪怕需要注意,在翼尖挂点携带电子干扰吊舱,确保及时截获敌人的雷达信号,也就足够了。
其实,让李天凌想不明白的,还是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
只是战略轰炸?
从合理的角度来看,至少应该让战斗机进驻枷锁陆桥那边的空军基地,再不行,都该部署在阔海东岸。
这样一来,能够大幅度缩短出击时的飞行距离。
当然,也就能够减少加油的次数。
如果仍然投入30架加油机,就能安排防空压制战斗机参战。
至于轰炸机嘛,部署在后方肯定没有问题,反正轰炸机的航程足够远。
因为有大型预警机协助,所以没有协调困难的问题,也就不存在让战斗机也靠后部署的理由。
其实,让战斗机靠后部署也没法解决协调问题。
因为各型飞机的巡航飞行速度不一样,所以全都部署在后方,反到更加的麻烦。
要说的话,在过去的联合演习中,多次演练过类似战术,而且都是让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靠前部署。
此次行动的指挥官,张家正少将给出的理由是需要达成战役突然性。
当然,他当着所有飞行员说的这番话。
轰炸目标是西骆沙的总统府、总参谋部的总部大厦、陆军司令部、空军司令部、国家电信通信中心与国家电视台等战略目标,不但要摧毁这些目标,还要炸死包括西骆沙总统在内的领导人。
总而言之,绝不能提前暴露作战意图。
让护航战斗机靠前部署,肯定会暴露作战意图。
不说别的,在枷锁陆桥那边,帝国空军部署的是“战10”这样的轻型战斗机,没有部署重型战斗机。
即便是在阔海东边,也没多少重型战斗机。
帝国空军部署在西北战区的,唯一的重型战斗机部队还在北面的车里雅宾斯克,主要任务是掩护叶堡。
此外,重型战斗机主要执行截击任务,都是部署在后方机场。
只要往前线机场部署重型战斗机,那就必然跟战略轰炸有关。
在李天凌看来,这个理由根本说不通。
保密确实重要,可是前沿机场有足够多的机库,而且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也只是临时进驻。
再说,敌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借几十架战斗机推断出轰炸机的飞行线路,更别说推测轰炸机的投弹地点。
就算推测出来,又能怎么样?
敌人的情报机构再厉害,最多能断定帝国空军会在近期发起战略轰炸,而不可能知道发起战略轰炸的准确时间。
因为存在威胁,就让总统离开总统府,让总参谋部停止运作,让国家电信中心与国家电视台关门停业?
真是如此,那还需要轰炸吗?
李天凌没有当面戳穿张家正的话。
张家正不但是他的上级,还是他爷爷,也就是李云翔亲自提拔的得力部下,也可以说是关门弟子。
别看张家正是空军少将,他的军衔含金量远在其他少将之上。
他一直在基层部队服役,飞过十几种作战飞机,从来没去司令部干过!
要说的话,正是因为没有在司令部工作的经历,所以张家正一直没有获得晋升。
当然,说个人能力,绝对不会差。
其实,张家正一直是李天凌效仿与学习的楷模,不然他也不会一直在基层部队,多次放弃回司令部的机会。
在张家正介绍完任务后,李天凌就支走其他飞行员。
如果有些话开始不好说,那么在支走了其他人之后,就没什么不方便的了。
第79章 佯攻行动
张家正带李天凌离开了指挥中心,说是带他在基地里面逛逛,让警卫员弄了一辆越野车过来。
不过,开车的是李天凌。
“我们这次行动其实是佯攻。”
张家正说出这句话,李天凌吓了一跳,差点没有抓稳方向盘。
“看好路,别大惊小怪。”
在李天凌突然踩刹车的时候,张家正一把抓住了旁边的扶手。
“搞这么大的阵仗,仅仅是佯攻?”
虽然张家正没提到要投入多少轰炸机,但是在做介绍的时候,着重提到有大概40个必须摧毁的战略目标。
李天凌也由此推测,出动的轰炸机会在20架左右。
通常情况,1架“轰9d”这样的战略轰炸机,能携带12枚“蛇矛”,在理论上能够攻击12个目标。
把轰炸机的出动率、巡航导弹的完好率与突防率等算上,1架轰炸机能摧毁3到4个战略目标就很不错了。如果是大型目标,比如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的总参谋部大厦,需要使用更多的巡航导弹。
20架战略轰炸机,那就是1个师的规模。
规模不算太大,只是以当前局面,而且是长途奔袭,算上护航战斗机,以及数量众多的支援飞机,此次行动的规模肯定不小。
保守估计,参战的飞机超过了100架,只是大型支援飞机就有40架。
投入这么多的兵力,却只是佯攻!
“严格说,应该是以佯攻为主的作战行动。”张家正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轰炸本身肯定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我在开始提到的那些目标,全都在打击范围之内,不过我们的作战任务,并不是为了摧毁那些目标,也不是为了瘫痪西骆沙的通信指挥体系,而是有更重要的目的。”
“什么目的?”
“有两个。”张家正故意停顿了一下,才说道“首先是,西北战区的战况吃紧,需要我们设法争取到一些时间,不然奥伦堡、阿斯特拉罕与新罗西斯克全都会在短期,也就是几天之内沦陷。”
李天凌没吭声。
其实,他一直在关注西北战区那边的情况,也知道局面非常凶险,不过并不是完全认同张家正的观点。
关键就是,敌人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就算敌人占领了奥伦堡、阿斯特拉罕与新罗西斯克,那也是强弩之末,根本不可能达成战略目的。
用军情局的话来说,在连续3天的猛攻结束后,西陆集团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
这绝不是轻敌。
虽然当前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普通官兵都看得出来,在顶住敌人的三板斧之后,战场局势已经在好转。
关键还有,针对西骆沙首都的战略轰炸跟前线的战斗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得设法打掉西陆集团的前线指挥部,因此首先就得找到前线指挥部。”
“怎么找?”
“具体是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此事是由军情局负责。按照上面的意思,我们的任务就是好好的打一仗,就像是一块丢进池塘里的石头。只要抛起了涟漪,就有办法找到藏在水底的大鱼。”张家正叹了口气,又说道“上面的意思很简单,在波沙湾那边打完前,西北战区绝不能崩溃。”
“所以就让我们去冒险?”
“这是什么话?”
被张家正呵斥一句,李天凌只是瘪了瘪嘴,没敢顶回去。
其实,他也只是在抱怨。
如果怕死,李天凌不会留在一线部队。
他这么说,只是觉得为了一个不那么重要的目的就让大队的官兵,特别是那些由他亲手带出来的精锐飞行员去冒险,实在太不值得了。就算上了战场随时有可能阵亡殉国,那也要死得其所。
要说的话,李天凌带出来的这些部下,绝对是帝国空军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每一个都是无价之宝。
“你不想知道第二个目的吗?”
李天凌的眉头跳了几下,才朝张家正看去。
“那边的机库,车停在外面。”
在张家正提醒之后,李天凌才注意到,那边一排的4座大型机库都关着门,而且在路口设置了检查站。
关键,还有荷枪实弹的卫兵站岗。
这里可是军事基地,外围有一个巴铁的步兵师守卫,别说是闲杂人员,就算是基地里面的官兵都不得随处活动。
禁卫军的官兵,不过穿的是空军军服,而且认识张家正。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禁卫军率先改制,也才有了现在的军事警察,不过习惯上依然称其为禁卫军。
当然,军事警察编在各军种之下,只不过由军事警察司令部统一调配。
来到机库外面,李天凌才把车停下来。
这是大型机库,一般用来停放大型预警机、电子侦察机这类,配备了大量电子设备,维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