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43章

帝国争霸-第43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我要告诫那些心存侥幸的,只会做白日梦的卑鄙龌龊之敌,千万不要低估帝国的决心,更加不要低估帝国军民的勇气。我无法预知战争胜败,也不知道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取得胜利,但是我能告诉所有人,在战火熄灭的那一刻,梁夏帝国与无耻贼国,只有一方能够屹立于天下!”
    最后的这番话,薛远征的语气明显加重了几分,说得是铿锵有力。
    只是,这还没完呢。
    白止战长出了口气,绷紧的神经也放松了一点。
    如同他预料的那样,接下来的十多分钟里,薛远征话锋转变,强调梁夏帝国非常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也一直在努力跟所有的国家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甚至不惜牺牲帝国的核心利益,比如至今都没有收回来的海外领地。只不过,梁夏帝国的军民从来不怕由敌人强加的战争。
    总而言之,吧啦吧啦的说了许多,表达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帝国将跟用卑劣的偷袭方式来发动战争的狭夷皇国死战到底,其他的国家,最好老老实实的在战场外面看热闹。
    别说出兵参战,哪怕是支持狭夷皇国,都等同于跟梁夏帝国开战!
    当然,最重要的肯定在最后宣布。
    “在这里,我正式宣布,帝国即时起进入战争状态,所有还在休假的现役军人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归队,预备役军人得在三天之内到征兵站报道,在兵役年龄范围内的帝国公民都得在一周之内去地方政府登记造册。
    “在这里,我正式宣布,帝国对所有狭夷皇国的公民与企业进行全面制裁,对所有跟狭夷皇国存在金融往来与贸易关系的个人与企业实施制裁。从此消息宣布之时起,限制向狭夷皇国出口、运送与销售任何跟战争有关的货物、商品与物资,对狭夷皇国实施全面禁运,直到战争结束或另行通知。
    “在这里,我正式宣布,从今天,帝国新历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梁夏帝国与狭夷皇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在这里,我以帝国首辅的身份,郑重向全国军民,向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宣布,梁夏帝国正式向狭夷皇国宣战。”
    有参谋举起手,准备要大声喊出口号,不过马上就被制止了。
    宣战广播还没有结束呢!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在广播结束之前,会有提示的声响,一般是滴滴几声。
    “在最后,我以帝国首辅的身份再次郑重声明。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与将来,梁夏帝国的军民热爱和平,也珍惜用万千帝国将士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美好时代。出于对人类文明共同利益的考虑与照顾,我愿意再给一天时间。如果狭夷皇国能迷途知返,交出发动偷袭的战犯,解除全部的武装力量,无条件接受帝国审判,我们可以考虑给狭夷皇国,给受到战争罪犯蒙蔽的狭夷皇国的平民百姓一次机会。记住了,只有二十四小时。明天上午八点半,是最后期限!”
    听到这里,白止战笑了起来。
    首辅在干什么?
    用这种方式向狭夷皇国下达最后通牒?
    真是的话,这不摆明了不想谈判,要把狭夷皇国逼入死角吗?
    关键就是,这些要求等于让狭夷皇国无条件的缴械投降,并且在投降之后任由梁夏帝国宰割。
    以当前的局面,狭夷皇国那些当权者,肯定会将其当成奇耻大辱。
    这时,喇叭里面传来了表示广播已经结束的进行曲。
    在李铭博点头之后,通信参谋关闭了内部广播系统,还拿起话筒,吩咐桅杆上的旗手向其他战舰发出命令。
    “现在做什么?”
    “让大家去休息吧,今晚应该没什么事情。按正常情况值班,让官兵养精蓄锐,没意外的话,明天将决一死战!”
    “能确定?”
    白止战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比较白痴的问题。
    上了战场,什么事情都不能确定!
    只是,薛远征最后补充的那番话,摆明了在给海军创造机会,准确说用的是欲情故纵的招数。
    什么意思?
    在明知道无法谈判的情况下,故意放出可以进行谈判的意思,等于给了卖了个破绽。只要狭夷皇国抓住了,就会跟帝国接触,然后觉得能够争取到一些时间,让常驻舰队趁机从炎海返回东望洋。
    关键就是,还只剩下十二个小时,而不是整整一天。
    狭夷舰队哪怕全速航行,也绝对无法在明天上午八点半之前通过双车海峡,甚至没办法到达双车海峡。
    只是,肯定能够进入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打击范围。
    关键就看,高野有没有那么大的胆量,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然后一直以最快的航速向双车海峡航行。
    当然,还得看狭夷当局是否上钩。

第101章 黯然离开
    狭夷皇国,东皇都,内阁首相府。
    在上车前,信部再次回头朝站在二楼阳台上面,目送他离开的那个趾高气昂的新贵看了过去。
    那个家伙可不止是新贵,还是货真价实的贵族,五大豪族之一氏的第三十代家主。
    “首相大人”
    “我已经不是首相,所以请别再这么称呼。”提醒秘书后,信部才上了车。
    外面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军人。官邸的大门外停了几辆装甲车,还有两座用沙包搭起来的街垒。
    指挥官是一名五十岁出头的陆军中将。
    上嘴唇中间留了一小撮胡须,眯成一条缝的小眼睛,还有那光秃秃的都能当电灯泡用的脑袋,猥亵得简直不堪入目。
    轿车还没有跑起来,就被门口的卫兵拦了下来。
    等到车窗玻璃摇下,他走过来朝车内扫了一眼。一对小眼睛盯着信部看了好几秒钟,中将才退后两步,然后非常不削的摆了摆手。那神色姿态,仿佛坐在车里的是一个身份卑微的贱民。
    信部没有发火,也没有资格发火。
    半个小时之前,在楼上那名新贵,也就是卫带着这名中将,即英西统帅的军队来到首相府,拿出盖有狭皇印玺的诏书,要信部立即辞去内阁首相职务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身份高贵、地位尊崇的内阁总理大臣。
    失去首相身份,信部最多只是一个没有多少人望的失势元老。
    回去当富家翁,没人会来为难他。
    只是,要想留在权力的中心继续长袖起舞,那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曲调已经幡然转变,留给信部的只是黯然退场。
    其实,在上午,收到海相发来的消息,得知在高野的策划与组织之下,兰云指挥的机动舰队已经成功偷袭梁夏帝国的澄江港,随后还跟梁夏海军交战的消息之后,信部就知道,他的首相生涯到头了。
    虽然在从政之前是陆军将领,参加过上次大战,但是信部从不认为跟梁夏帝国为敌是明智的选择。
    这个政治立场,跟他在上次大战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大战后期,信部在冰风暴半岛担任前线指挥官,亲自指挥了最后一年的所有大规模作战行动。
    虽然没有准确数据,但是在他手下阵亡的将士,没有一百万,都有八十万。
    此外,他的几个堂兄弟与表兄弟,还有很多在陆军士官与军官学院的同学,均倒在了那片被鲜血染红的战场上,变成了冰天雪地里面一具具僵硬的尸体,有的被炸成碎片,连半块骸骨都没留下。
    不说别的,信部亲手埋葬了十几名同僚与部下。
    最艰难的时候,特别是在冬天与春天,那些在泥水淤积的战壕里面泡了几个月,被溃烂的脚指头、令人窒息的尸臭、以及闭上眼睛就会出现的梦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官兵,在精神状态失控,也就是疯了之后,往往成群结队的爬出堑壕,唱着战歌冲向敌人的防线,然后被弹雨撕成碎片。
    在大战结束前的几个月,就有大约十万狭夷官兵用这种方式寻求解脱!
    万分残酷,简直可以说是惨烈至极的战斗让信部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想通过军事手段战胜梁夏帝国,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如此,在战后,信部竭力主张跟梁夏帝国和解,通过签署和平条约确保狭夷皇国的战略安全。
    也就是在信部执政期间,狭夷皇国与梁夏帝国就海外领地的事情开始磋商谈判。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
    其实,像信部这样的“主和派”只是少数,甚至是绝对少数。在狭夷皇国,掌握话语权的“主战派”占了绝对多数。说得更透彻一点,让信部这样的主和派上台执政,也是为了给主战派的战略规划服务。
    和解?
    怎么可能!?
    虽然在大战中,狭夷皇国也只是把握住了机会,才成为同盟集团核心成员,真实的国力与做出的贡献都远远比不上其他列强,但是在战后,以卫、英西为代表的主战派的野心却急剧膨胀,变得十分的狂妄自信,仿佛在短短的两年中,狭夷皇国就一跃成为东望洋西岸的头号强国。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狭夷皇国在同盟集团中的地位其实是背叛梁夏帝国获得的奖赏。
    这些家伙肯定没有想过,哪怕是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与人口众多的梁夏帝国也用了足足半个世纪,才完成了工业化,由积贫积弱的传统农业国发展成全球第一的工业强国,进而成为了超级霸权。
    条件差得多的狭夷皇国,凭什么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取代梁夏帝国?
    那些自大、狂妄的家伙,用他们那些能把牛皮吹上天的嘴巴,就能够吹出每年上千万吨的钢铁产量吗?
    不管怎样,膨胀起来的野心,以及盲目自大的信心,在塞巴和会期间,那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要不是出现一拍两散的局面,主战派绝对不会跟梁夏帝国签那什么二十年租约。
    按照主战派的观点,全世界都在亏欠狭夷皇国,别说归还好不容易到手的海外领地,在炎海周边、梵炎洋沿岸、乃至玄大陆的那些被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纽兰联邦瓜分了的殖民地,统统都该归属于狭夷皇国。
    没办法谈,不等于不谈。
    过去几年,跟梁夏帝国虚与委蛇,其实是为了争取时间。
    关键就是,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作废后,哪怕狭夷皇国是早有准备,扩充军备也需要时间。如果完全按照条约期间的水准,那么仅依靠自身力量,狭夷皇国绝对不是梁夏帝国的对手。
    说拿海军来说,狭夷海军的主力舰只有梁夏海军的七成。
    还有陆军
    陆军还是不要提了,因为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东西。
    其他列强在为陆军采购坦克战车,而狭夷陆军却在探讨刺刀的用料与形态,宣扬在拼刺前子弹退膛的“送死”精神。
    为此,要做的准备,不止是扩充军备,还包括巩固与盟友的关系。
    可问题是,这还没三年!
    哪怕陆军与海军都做了最坏打算,而且早在三个月之前,局势就开始恶化,可是信部怎么都没有想到,或者说直到今天上午都不知道,主战派那些家伙竟然如此冲动,就连半点预兆都没有。
    其中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是,这与信部已经没有关系了。
    卫接管内阁,由英西代表的主战派上台,和谈的大门已经关死,剩下的,就只有跟梁夏帝国决一死战了。
    信部能够做的,也就是祈祷卫与英西那些家伙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
    或许,明天会更好。
    谁又说得准呢?

第102章 计划周密
    内阁官邸里面。
    目送信部离开之后,文卫才回到书房里面。
    随同他一起到来的,几位战时内阁的核心成员坐在壁炉旁边,一边抽雪茄,一边讨论当前的局势。
    抽烟论事,其实是这些年形成的风俗。
    二十年前,大家是席地而坐,喝喝茶,品尝自家酿造的清酒。
    习俗上的转变,可以看成是在向西方列强学习。
    毕竟,跟西边巨大陆上,那个曾经被皇国上下奉为师尊,全力效仿与学习的强大帝国翻脸后,总得重新找个老师吧。
    在这个世界上,怎么能够缺少老师呢?
    其实,文卫很讨厌别人在他面前抽烟。
    只是现在,他只能忍着。
    原因无二,当前局面跟计划严重脱节,完全没有可比性,几乎彻底乱套了。
    不然的话,文卫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首相府,接过这个烂摊子。
    按照原订计划,应该由信部继续担任战时首相,只有在战局发生逆转之后,才由文卫出来擦屁股。
    一切,都得从上午说起。
    按照计划,狭夷皇国派驻梁夏帝国大使应该在上午八点前到达枢密院,向梁夏帝国递交战书,正式向梁夏帝国宣战。
    至于宣战理由,也早就炮制好了,发生在北撒豆群岛上,针对狭夷皇国治安部队的袭击事件。
    有点牵强,不过也无所谓了。
    这个宣战时间,只比计划中,机动舰队突袭澄江港的时间早十五分钟。
    关键就是,只有提前向梁夏帝国宣战,狭夷皇国才能够按照盟约,要求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参战。
    其实,这是整个计划的关键所在。
    在九月份,也就是出现了大战的端倪之后,狭夷皇国多次跟两个盟友秘密接触,探讨战争突然爆发的问题。到十一月初,布兰王国率先醒悟了过来,在同盟集团的框架内跟狭夷皇国签署了一份非常复杂,就连精明的外交官都很难看明白的密约,也由此让狭夷皇国消除了后顾之忧。
    按照这份密约,只要狭夷皇国以正当的方式向梁夏帝国宣战,布兰王国就以盟友的身份参战。
    此外,布兰王国还郑重承诺,将在年内向梵炎洋增派几艘主力舰。
    为此,狭夷皇国也做了保证。如果梁夏帝国率先对布兰王国发动战争,比如偷袭布兰王国在梵炎洋的军事基地,狭夷皇国就会立即向梁夏帝国宣战,而且出动舰队牵制与打击梁夏海军。
    到了十二月份,也就是梁夏海军举行一年一度的舰队演习的时候,纽兰联邦的态度也出现了松动。
    虽然没像布兰王国那样,跟狭夷皇国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密约,但是纽兰联邦的总统、国务卿与国会两院领袖均表示,纽兰联邦将忠实履行同盟集团成员国的义务,为遭到侵犯与需要帮助的盟国提供支持。
    为此,纽兰联邦答应对海军部署进行调整。
    按照承诺,纽兰联邦将在年内把五支航母战斗群全都派驻东望洋;在明年年底前把东望洋舰队司令部转移到霍瓦依群岛,并且将霍努岛的珍宝港设为东望洋舰队母港;重新组建西南东望洋地区舰队,把西东望洋分舰队的兵力增强一倍,向西东望洋与西南东望洋增派四艘主力舰与两艘航母;地面上,把南珠国的驻军增加到五万人,将马拉城打造成为西东望洋地区的军事堡垒。
    这下,同盟集团的三个成员国完全同步了。
    到十二月中旬,也就是骆沙联邦与湾海三国的矛盾爆发之后,同盟集团进行了最后一次秘密会晤。
    当时,三方获得的情报全都表明,梁夏帝国会借此机会发动战争,准确说是鼓动骆沙联邦向迢曼帝国与洛克共和国发难,然后以盟友身份参战,以对付洛克共和国为名在炎海与梵炎洋采取行动。
    因为布兰王国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西大陆的两个“肉盾”国家战败,肯定会参战,所以梁夏帝国会借此机会,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扫荡梵炎洋。巩固基本盘之后,再火速回兵对付狭夷皇国。只要打败了狭夷皇国,加上已经控制梵炎洋,梁夏帝国就能够从容不迫的迎战劳师远征的纽兰联邦。
    单挑梁夏帝国,纽兰联邦的胜算几乎为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