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440章

帝国争霸-第440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巡洋舰与驱逐舰同样搭载了反潜直升机,而且通常是2架,也配备了包括拖拽式阵列声纳在内的各种探潜与搜潜设备,反潜作战能力并不差,只是说得更加重视其他方面的作战任务。
    不说别的,即便是“青州”级防空巡洋舰,都搭载了2架反潜直升机,以及1套完整的反潜作战系统。
    如果只是为了反潜,根本不需要让护卫舰留在航母身边。
    其实,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执行反潜任务的驱逐舰都是在编队外围活动,留在编队内层的都是以防空为主的战舰。
    那么,留下1艘护卫舰跟随航母行动,真实用意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为航母挡枪!
    要说的话,这也跟在战后诞生的各种性能先进的制导鱼雷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尾流制导鱼雷。
    在理论上,没法通过干扰让尾流制导鱼雷失的。
    此外,为了获得最大的毁伤效果,鱼雷一般都采用以磁感应为主,主动声纳或者触碰为辅的复合引信。说得简单点,只要磁感应引信正常工作,鱼雷将在战舰的舰体下方,大约2到3米的深度引爆。只有磁感应引信失灵,备用的引信才会启动,通过直接撞击或者是在足够近的距离上引爆。
    在搞明白这些之后,帝国海军才找到了“对付”尾流制导鱼雷的方法。
    负责在近距离掩护航母的护卫舰,其首要任务,就是挡住射向航母的鱼雷,尤其是尾流制导鱼雷!
    通常,这艘护卫舰上都有一套强磁场发生装置。
    不是什么先进设备,也就是一个特制的电磁铁,在启动之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以此模仿吨位更大的战舰。
    如此一来,就算鱼雷的定深远远超过护卫舰的吃水深度,在正常情况之下,就算从护卫舰的肚皮下面穿过,也不会引爆,而在护卫舰启动了强磁场发生装置之后,就肯定会在护卫舰的下方爆炸。
    只是,负责挡枪的护卫舰肯定是凶多吉少。
    尾流制导鱼雷只能用来对付海面战舰,因此全都是重型鱼雷,战雷头的重量通常在250千克以上,而且一般都会装填威力巨大的混合炸药,威力是普通炸药,也就是tnt的2倍以上。
    别说是护卫舰,即便是万吨级巡洋舰也抗不住重型鱼雷。
    要说的话,也就是因为威力巨大,所以在进入导弹时代之后,各主要海军强国依然高度重视重型鱼雷。
    在理论上,只需要4到6条k48这个级别的重型鱼雷,就能够击沉一艘大型航母。
    西陆集团的65式重型鱼雷,在理论上只需要3条就能干掉1艘大型航母!
    换成导弹,哪怕是重型反舰导弹,至少需要10枚,还要在运气的帮助下才有可能击沉大型航母。
    显然,保护航母免受鱼雷的攻击,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
    相对对言,损失一艘4000吨级的远洋护卫舰,肯定要比损失1艘8万吨级的大型航母更加“划算”。
    只是,射来的鱼雷不止一条。
    过了差不多半分钟,白华伟他们来到司令舰桥之后不久,那艘正在沉没的护卫舰再次发生了爆炸。
    从爆炸点,以及炸起的水柱高度来看,应该是被第二条鱼雷击中所致。
    几乎同时,安装在航母舰尾的2套火箭深弹发射器突然开火。
    几十枚深水炸弹前都射向了航母后方,落点在航母与护卫舰之间,而且溅落区域跟航向平行。
    接下来就是数十次爆炸。
    深弹的定深都很浅,不是在对付潜艇,而是在对付鱼雷!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保留火箭深弹发射器的原因。
    在现代反潜作战中,深水炸弹的价值已经变得微乎其微,最多是由反潜直升机携带,用来对付机动性能差,潜航能力更差的小型潜艇。在与大型攻击潜艇的战斗当中,主要得依靠反潜鱼雷。
    相对来说,火箭深弹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射程太近。
    虽然最新式的火箭深弹,射程超过了10千米,但是反潜导弹的射程在20千米以上,部分超过了30千米。
    不过,射程近也有好处,比如反应速度快。
    关键还有,深水炸弹更适合对付水下目标,比如潜航深度在10米左右的反舰鱼雷。
    因为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上千倍,阻力也远远大于空气,所以在这个深度,就算是大口径舰炮也很难发挥作用。
    正是如此,火箭深弹成了拦截鱼雷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是,火箭深弹能不能击中来袭鱼雷,完全看运气。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测试,火箭深弹直接击中鱼雷的概率几乎为零,主要依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破坏鱼雷。
    虽然无法彻底摧毁鱼雷,但是有很大的概率让鱼雷失效,准确的说是让鱼雷因为制导设备受损而无法正常工作。
    关键就是,现代的先进鱼雷都配有精密的制导系统。
    毫无疑问,越是精密的系统,越容易受到损坏。
    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帝国海军摸索出了一套反鱼雷战术,也就是往鱼雷的航线上投掷足够的深水炸弹,并且让这些深水炸弹在离鱼雷近可能近的距离上引爆,通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毁坏鱼雷。
    要说的话,这套战术主要针对的就是尾流制导鱼雷。
    道理也很简单,尾流制导鱼雷在航程末段,往往沿着相对较为固定的航线航行,也就具有一定的规律。理论上,只需要获取鱼雷在连续3个转向点上的准确信息,就能够计算出鱼雷的航迹。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战舰依然保留了火箭深弹发射器,而且像航母这样的大型战舰一般部署在舰尾,而护卫舰与驱逐舰等以反潜为主的护航战舰则部署在舰首,以获得更开阔的射界。
    在演习中,这套战术得到了证明。
    只是,在实战中的效果如何,还没人知道。
    又过了几分钟,在作战指挥中心发来消息之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虽然没有探测到鱼雷发生的爆炸,但是过了几分钟,航母还没有中雷,足以证明已经成功拦截了鱼雷。
    即便首轮拦截失败,也有机会进行第二次拦截。
    随后,作战指挥中心解除了鱼雷袭击警报。
    射向“刘长勋”号的鱼雷总共有3条,其中2条击中了“镇元”号护卫舰,另外1条被火箭深弹拦截。
    该舰是“南安”级的第8艘,也是帝国海军最新锐的远洋护卫舰之一。
    只是,不得不承认,“刘长勋”号的运气确实是太好了。
    能够在一次战斗中,应付3条尾流制导鱼雷的攻击,绝对是一个奇迹,至少在过去的演习中,从来没有取得过类似成绩。理论上,能对付2条尾流制导鱼雷,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镇元”号战沉。
    虽然抢救行动还在进行,而且在“镇元”号被鱼雷击中之前,“刘长勋”号就出动了搜救直升机,其他的护航战舰也采取了行动,在中雷后5分钟之内,有3架直升机飞到了“镇元”号的上方,但是该舰在首次中雷后就断成两截,并迅速沉没,战舰上的200余名官兵肯定是凶多吉少。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发动袭击的是一艘“洛城”级大型攻击潜艇。
    道理也很简单,“洛城”级有4具鱼雷发射管,而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保留一条自卫用的鱼雷。虽然从第二批次开始在艇首增加了12具垂直发射管,能装载反舰导弹,但是在近距离战斗中,特别是在鱼雷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没有哪个潜艇艇长会使用反舰导弹攻击水面战舰。
    不止是反舰导弹的威力比鱼雷小,还因为反舰导弹会让潜艇暴露行踪。
    关键就是,反舰导弹在出管之后,会直接浮上海面,然后才点火起飞,并且产生极为明显的信号。
    不说别的,火箭助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烟尘,在40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对反潜直升机来说,飞行40千米也就是大约10分钟的事情。如果再近点,反潜导弹能在3分钟之内落下。
    显然,在敌舰队附近这么玩,等于是找死。
    相对而言,使用鱼雷要安全得多。
    关键就是,可以设定鱼雷的航速,而且很多先进鱼雷能够在航行途中改变航速,以此来提高发射平台的隐蔽性。
    往简单说,就是在发射之后,先以较低的航速航行,在逼近目标之后,再全速冲刺。
    这样一来,在鱼雷产生较大噪声,被敌人的反潜战舰发现的时候已经远离发射平台。
    正是如此,对潜艇来说,只要能使用鱼雷,就肯定不会使用导弹。
    其实,多数大型攻击潜艇搭载的导弹,都是用来攻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而不是反舰导弹。
    毕竟,相对于舰队防空系统,潜艇搭载的那点导弹根本就不够看。
    如果发起攻击的只是一艘“洛城”级,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偷袭之后,那艘潜艇肯定会转向逃逸。毕竟鱼雷在航行的时候会产生很明显的噪声,仍然有可能导致潜艇暴露行踪,至少会暴露潜艇所在方向。那么在发起第二次攻击前,肯定得转移阵地。
    在“刘长勋”号遭到攻击的时候,附近的护航战舰已经采取行动,往鱼雷来袭方向派遣了反潜直升机。在解除警报之后,“刘长勋”号还立即做出调整,把2架反潜巡逻机送到了弹射点上。
    最多只要10分钟,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巡逻机就会覆盖鱼雷来袭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潜艇肯定得逃命。
    正是如此,在作战指挥中心解除警报之后,司令舰桥里的紧张气氛才一扫而空。
    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刘长勋”号用光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好运气!

第205章 前后夹击
    遭到攻击的不止是“刘长勋”号,发动袭击的也不止是1艘大型攻击潜艇。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刘长勋”号西北方向大约50千米外的“周宽德”号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总共有6条重型鱼雷射向这艘倒霉的航母。
    要命的是,这6条鱼雷来自前后两个方向。
    负责掩护的护卫舰挡下两条鱼雷,另外4条鱼雷全都击中了“周宽德”号。
    所幸的是,只有1条鱼雷在航母舰体下方引爆,从舰首方向射来的3条鱼雷全都击中航母的舰体。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埋伏在“周宽德”号前方的那艘潜艇很有可能受到了护航战舰,也就是在航母前方开路的通用驱逐舰的影响,采用了线导加主动声纳的攻击模式,没采用尾流制导攻击模式。大概是担心鱼雷脱靶,所以定深比航母的吃水深度稍微浅一点,由此导致鱼雷直接击中航母的舰体。
    相对而言,命中舰体造成的破坏,反到小得多。
    道理也很简单,航母本身就有防鱼雷隔舱,又是小分舱结构,巨大的内部空间能吸收与分散大部分冲击波,从而降低爆炸产生的损伤。相对的,如果鱼雷在舰体下方引爆,爆炸释放的能量将直接作用到航母的舰体上,比如底部的龙骨,从而对航母的主体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
    如果鱼雷的威力足够大,比如由西陆集团研制,战雷头重达1吨,装药量达到750千克的65式重型鱼雷,甚至能把万吨级战舰炸成两截,在某些极端情况之下,炸断航母的龙骨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k48的战雷头轻得多,质量在250千克左右,装药量更少,但是毁伤战舰的能力依然不可小觑。
    要是4条鱼雷都在舰体下方引爆,“周宽德”号肯定是凶多吉少。
    关键就是,“陈炳勋”级大型航母在设计的时候,只要求在被3条533毫米重型鱼雷击中后,能保持不沉,而且针对的还是战后服役的第一代重型鱼雷,并非k48这类新式重型鱼雷。
    在理论上,“周宽德”号被4条重型鱼雷击沉的概率超过了50。
    虽然鱼雷直接击中舰体,损伤情况比预估的轻一些,但是连续被4条鱼雷击中,没有哪艘战舰吃得消。
    “周宽德”号的情况可以说非常严重,随时有可能覆灭。
    关键就是,从前方射来的三条鱼雷的命中点都在舰首左舷的前部,三处命中点的分布范围不到100米。由次导致的结果就是,左舷前部约三分之一的舱室迅速被海水淹没。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舰体向前倾斜了约10度,横向倾斜也超过15度。为了让航母保持平衡,也就是不让航母翻覆,舰长已经下令向右侧舱室注水。因为要保持纵向平衡,避免因为受力不均而折断龙骨,所以是向右后方舱室注水。结果是,不得不放弃位于注水区域内的2套动力系统。
    “陈炳勋”级总共只有4套动力系统!
    更加要命的是,从后方射来的鱼雷炸毁了航母左舷外侧的1号推进轴。
    也就是说,在向右后方的舱室注水后,“周宽德”号失去四分之三的推进动力,仅剩下一套推进系统还能正常工作。
    哪怕舵机能够正常工作,依靠一根推进轴,航速最多只能达到12节。
    因为左侧舵机也遭到了冲击,没办法正常工作,需要把右侧舵机固定在一个角度上才能保持直线航行,导致航行阻力增加了许多,所以实际能达到的航速肯定没有12节,能跑到10节就很不错了。
    按“周宽德”号发来的消息,正全力进行抢修,最快也要几个小时之后才能确定能不能保住这艘航母。
    只要再次遭到攻击,就肯定会被击沉。
    所幸的是,在“周宽德”号遭到攻击之后,护航战舰就发现了偷袭的潜艇,而且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其实,在“刘长勋”号这边也差不多。
    在“周宽德”号发来消息的时候,反潜直升机已经找到了偷袭“刘长勋”号的潜艇,而且招呼了其他反潜力量。
    虽然距离稍微远了一点,超过反潜导弹的射程,该方向上的通用驱逐舰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开火,但是遭到2架反潜直升机压制,那艘纽兰潜艇就只能逃命,准确说是连逃命都办不到。
    也就过了大约15分钟,由“刘长勋”号派出的2架反潜巡逻机杀到。
    要说的话,反潜巡逻机才是反潜利器,潜艇的梦魇!
    跟反潜直升机相比,反潜巡逻机的最大优势不止是飞行速度更快,还能搭载更多反潜设备与反潜武器。
    就拿帝国海军的“巡…4b”来说,在满载起飞的情况下,能装载144具声呐浮标与6条轻型反潜鱼雷或者是24枚深水炸弹。在一个任务周期里面,能进行12次定点搜寻,并且用鱼雷发起6次攻击。因为通常是由2架反潜巡逻机协同作战,分别负责搜寻与攻击,所以战斗力还要提高一倍。
    显然,没有哪艘潜艇能顶住2架反潜巡逻机用12枚反潜鱼雷发起的轮番攻击!
    其实,在反潜巡逻机赶到前,由驱逐舰出动的2架反潜直升机就已经发起攻击,先后投掷了4条反潜鱼雷。
    随后,2架反潜巡逻机利用反潜直升机提供的信息,在敌潜艇可能逃逸的方向投掷了十几条反潜鱼雷。
    只要能够击沉潜艇,没人在乎使用多少条反潜鱼雷。
    在“刘长勋”号遭到袭击之后还不到半个小时,指挥反潜作战的驱逐舰就发来消息,宣称击沉了那艘潜艇。
    确实是一艘“洛城”级大型攻击潜艇。
    战斗结束之后不久,驱逐舰捞起了一些潜艇的残骸,包括几件救生衣,以及破损的轻木家具。
    不过,在几个小时之后,驱逐舰才用声纳找到了已经沉到海底的潜艇残骸,并且确认是一艘长度超过100米的大型攻击潜艇。因为交战海域的水深超过2000米,所以潜艇上的官兵绝无生还的可能。
    “周宽德”号那边,反潜战斗持续的时间更长。
    虽然在第一时间就确定,偷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