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争霸 >

第458章

帝国争霸-第458章

小说: 帝国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在投弹之前用雷达锁定目标,攻击机全都从超低空进入发起攻击。
    即便在投弹后,这些攻击机都没提升飞行高度。
    结果就是,直到上百枚反舰导弹从天而降,击中了停在港口里的战舰,梵罗海军的官兵才知道遭到了空中打击。
    结果毫无悬念。
    前后不到10分钟,孟卖港里的数十艘大型战舰全都遭到了打击。
    几分钟后,第二轮轰炸开始。
    第三个大队的“攻5e”携带的是短程空对地导弹,肩负着两个任务。一是继续轰炸那些还没有沉没,或者没有遭到打击的大型战舰,特别是两艘航母,另外就是轰炸港口里面的基础设施。
    当时,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攻5e”扑向了还没翻覆的航母。
    正是如此,后来把击沉航母的功劳算在了这4架“攻5e”头上。
    其实,根据战后勘测得出的结论,击沉2艘轻型航母的其实第四个大队的“攻6e”。
    这20架“攻6e”最后到达,而且携带的全都是500千克级激光制导炸弹,其中2个小队还是穿甲弹。
    准确的说,也就是采用延迟时间引信,而且把延时定为500毫秒。
    这个延迟时间,足够让炸弹在击穿一般防御工事的涂层之后引爆,也就能够产生类似于穿甲弹的效果。
    当然,击穿战舰的装甲肯定不在话下。
    按照安排,这20架“攻5e”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弹药库、油库等重要设施。
    只是,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攻5e”飞向了还没沉没的2艘航母,并且投下了激光制导炸弹。
    也就是这一轮攻击,2艘小型航母才寿终正寝。
    可惜的是,这4架“攻5e”都没能返回斯兰,3架在投弹之后就被击落,另外1架在返航途中坠毁。
    结果就是,在统计战果的时候没有人提到这4架攻击机执行任务的情况。
    其实,在袭击孟卖港的行动当中,总共只损失了这4架攻击机。
    相反,在攻击结束后爆发的空战当中,掩护攻击机撤退的20架“战9b”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击落了47架梵罗战斗机,且自身无一损失。也就是因为损失太过惨重,梵罗空军才在天黑之后撤回了所有作战飞机。
    按照惯例,梵罗空军随后还宣称,当天在孟卖港附近击落了上百架来犯的敌机。
    因为机群还没返回,而且有部分攻击机在战斗当中被高射炮击伤,所以一直到25日的上午,帝国海军司令部才公布了战报,宣称用损失4架攻击机的微弱代价,全歼了梵罗海军西方舰队。
    当然,丁镇南在此之前就拿到了战报。
    为了确认打击结果,帝国空军在当天晚上派出了1架“暗夜凤凰”飞越孟卖港,拍下了大量照片。
    打击结果无庸质疑,只是孟卖港没有完全瘫痪。
    毕竟,孟卖港不但是梵罗海军西方舰队的母港,也是梵罗国头号商港,甚至是南方次大陆上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在此后的2个月里,帝国空军与帝国海军航空兵多次轰炸孟卖港。
    到年底的时候,帝国空军还在丁镇南的要求下,跟海军发起联合行动,出动了数十架战略轰炸机,在孟卖港的外面投下了数百枚智能水雷,封锁了主要航道。也就是在此之后,孟卖港彻底瘫痪。
    只是,围绕着孟卖港进行的战斗,主要目的其实是牵制梵罗空军,分散了本来就不够的作战力量。
    不管怎样,梵罗当局都得拼死守卫人口最多的城市。
    此外,帝国空军与海军在孟卖港这边大做文章,让梵罗领导人不得不相信,帝国会强攻孟卖。
    显然,这也是丁镇南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24日夜间,也就是丁镇南回到前线司令部当天晚上,已经部署就位的第五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就在海得拉巴东边,靠近边境线的前进集结地出发,并且在天亮之前就把战线推进到梵罗国境内。
    西南战场的地面战斗也由此开始。
    不过,这只是佯攻。
    虽然第五陆战师的推进速度很快,而且全程得到了空中支援,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呼叫远程炮火支援,但是充当突击先锋的就只有一个加强装甲营,而且沿着公路线推进,套路非常的死板。
    按照丁镇南的要求,进攻行动不求取得多大的胜利,主要是引起敌人注意。
    结果也是如此。
    到25日上午,在得知东方联军的地面部队已经突破边境线,攻入到本土之后,梵罗国上下顿时就热闹了。

第228章 一厢情愿
   
    德城,总理府。
    天还没亮,迪迦拉就召集战时内阁的全体成员,以及军方的高级将领,为南部战区与西部战区的局势商讨对策。
    虽然话是如此,但是除了由军方安排的高级参谋介绍了交战情况之外,没有一名参会官员与将领发表意见。针对当前的战局,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知道,迪迦拉召开紧急会议,主要是为了增强在领导阶层的威信,抵消失败产生的冲击,确保梵罗国上下,特别是军队依然听从他的指挥。
    至于战争,还是得照常进行。所谓的对策,也不需要拿到这种高级会议上讨论。
    南部战区,梵罗军对已经着手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部署,还会按计划,逐步把空中作战的指挥权移交给纽兰远征航空队,由纽兰空军派来的将领担任总指挥,从而减轻梵罗空军的作战负担。
    只是,纽兰远征航空队绝不是万金油。
    除非能够打通海运航线,不然纽兰远征航空队最多就只能坚持几个月,然后就会因为没有飞机可用而丧失作战能力。至于在战前送过来的那些作战飞机,就算拼凑起来后能够正常使用,那也是杯水车薪。在打通海运航线之前,唯一能够指望的,也就是用潜艇运送一些关键的耗材,比如非常容易损坏的电子设备,使用寿命较短的零件,以及梵罗国没办法生产的特种油液。
    总而言之,纽兰远征航空队再是厉害,也是无根的浮萍。
    真正能指望的,其实是横垣在冈伽罗平原南面,覆盖了大半个梵罗半岛的德干高原。
    换句话说,就算东方联军在南部地区登陆,也需要横穿德干高原,才能把战线推进到冈伽罗平原。
    以梵罗国糟糕透顶的道路与铁路,在德干高原上行军绝对是一场灾难。
    至于沿海岸线推进,因为需要夺取港口充当后勤保障的基地,所以作战难度不会小到哪里去。
    关键还有,南部地区不是杳无人烟的荒漠。
    除了沿海城市之外,德干高原上也有很多城镇,还有不少大城市,南部地区的人口总量高达3亿。
    在理论上,占领南部地区至少需要动用100万地面部队。
    战争初期,梁夏帝国去哪里找100万地面部队?
    何况,还需要为占领军提供后勤保障。
    别说肯定会遇到的武装抵抗,哪怕没遭到抵抗,出动百万大军占领梵罗国的南部地区都得不偿失。
    正是如此,连迪迦拉都认为,东方联军不会在南部战场投入重兵,最多也就是夺取几座沿海港口城市,获得几处立足点,然后由航空兵与远程炮兵打击内陆地区,通过远程封锁与打击让退守内陆的梵军不战自乱。只要封锁持续数个月,居住在内陆的2亿平民就将成为梵军的头号麻烦。
    这个判断并没有错。
    前面已经提到,不管是哪套作战计划,都没有考虑攻占梵罗国的南部地区,特别是内陆腹地。
    以当前的战略局势,重点在西部战场。
    梵罗国划分的西部战场,就是东方联军的西南战场。
    如果按照人口分布划分,梵罗国在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也就是西北地区、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按照非官方统计数据,这三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全都在3亿左右,没有明显的差距。
    换成人口密度的话,差距就很明显了。
    西北地区还不到3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8,却供养了3亿多人。北部地区接近50万平方千米,占比为15,人口也超过3亿。南部地区超过140万平方千米,占比超过了40,人口还不到3亿。
    可见,西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最高,而南部地区最低。
    如果计算农业产值,北部地区则是绝对的第一。
    梵罗国的各地总面积在24亿亩到27亿亩之间,为全球第二,仅比纽兰共和国少了不到百分之十,至少都比梁夏帝国多了2亿亩。在粮食产能方面,梵罗国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梁夏帝国与纽兰共和国。
    在这20多亿亩耕地中,冈伽罗平原占了4成。
    得益于良好的光热条件与充沛的降雨,以及肥沃的土壤,冈伽罗平原一直都是梵罗国的粮仓。依靠4成的耕地,产出了差不多四分之三的粮食,供养了7亿多梵罗人,甚至能用来出口创汇。
    其实,梵罗国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
    只看自然因素,由冈伽罗河冲积了数千万年才形成的冈伽罗平原,绝对是这颗星球上面最适合农业耕种的地方。拿水稻来说,同纬度地区只有冈伽罗平原能一年三熟,而且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
    从无极高原上冲刷下来的淤泥足足有数千米厚,即便再过几千年都很适合耕种。
    关键还有,梵罗国依然是典型农业国,全国有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即便是城市里的居民,也有很多是从事第一产业,或者跟农业相关,比如食品加工与农具销售。
    从这个角度看,北部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在西北地区之下。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从西到东,横贯梵罗国的“梵罗河…冈伽罗河走廊”,而这也是梵罗国的基本盘,但是在这条走廊的西南方向上,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缺口,也就是位于德干高原西北、冈伽罗平原西部、在德城南面数百千米之外的马尔瓦高原。
    说是高原,其实更像是丘陵地带。
    如果把冈伽罗平原说成第一台阶,那么马尔瓦高原就是第二台阶。
    也就是说,如果敌人从西边杀入,然后沿着马尔瓦高原向东推进,就能够切断西北地区与北部地区的联系。
    更加重要的是,德城所在的西北高原,在地理层面上也属于第二台阶。
    说得直接一点,在控制了马尔瓦高原之后,东方联军既可以北上强攻德城,也可以南下征战德干高原,还能向西扫荡冈伽罗平原。反过来,梵军只要丢失马尔瓦高原,就必然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早在6年之前,梵罗当局就认识到了马尔瓦高原的价值。
    前面就提到过,周涌涛出任帝国首辅之前,纽兰共和国依仗sr…71a“黑鸟”3倍音速侦察机率先服役,利用在梵罗国租用的军事基地,对帝国本土进行战略侦察,最终导致严重的军事对峙。
    当时,帝国就向巴铁的南部地区增派了3个主力师,摆出了准备在地面开打的架势。
    这3个师,只有1个师部署在卡拉港,另外2个师在北面的海尔布尔,直接面对马尔瓦高原。
    帝国陆军的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在开战之后全速向东突击。
    只要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站上马尔瓦高原,梵罗国必定战败。
    随后,才轮到部署在本土西南地区的地面部队出手,从东边发起进攻,扫荡梵罗国的东北地区与北部地区。
    按后来公布的相关资料,梵罗国与纽兰共和国进行了好几次兵棋推演,而得出的结论都是梵罗国将在一个月内战败,而且纽兰共和国鞭长莫及,甚至没有办法赶在梵罗国战败之前完成动员。到最后,梵罗国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梁夏帝国强行肢解,或者说梁夏帝国将会借此机会解决心腹大患。
    别说是3个师,只需要1个装甲师就能突破梵军的边境防线。
    因为在该方向上确实是无险可守,也没做前期部署,所以就算梵军的兵力充足,也挡不住帝国陆军的锋锐。
    在理论上,只要后勤保障没有出问题,帝国陆军能够在一周之内杀到科塔。
    正是如此,在对峙即将演变成战争的时候,梵罗当局发出逐客令,纽兰空军随后撤走了部署在梵罗国境内的“黑鸟”侦察机。为了让梁夏帝国放心,梵罗国还邀请梁夏帝国的外交武官参观了部署“黑鸟”的空军基地,并且在武官面前拆除了用来为“黑鸟”提供保障的机库等基础设施。
    此后,梵罗国开始加强西部防线。
    因为需要面对帝国陆军,所以梵罗陆军没有花费太大的精力构筑边境防线,也没把希望寄托在防御阵地上。
    在该方向,唯一能够依靠的,也就是梵罗沙漠。
    为此,梵罗陆军构筑了两条以道路与铁路为基础的战略防线。关键是,这两条防线总体上呈v字型,不但起到屏蔽首都德城的作用,还能够逼迫从西边杀来的敌人向南运动,也就是深入梵罗沙漠。
    西边的防线从比卡内尔到斋普尔,而东边的防线从德城到斋普尔。
    只是,这两条v字型防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向南拓展的空间不够,对防御部队有很高的要求。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梵罗陆军希望依靠这两条防线,准确说是部署在中心点上,也就是斋普尔的地面部队来阻击向马尔瓦高原推进的敌人,就得具备极高的战术机动能力,能够进行大范围战场机动。
    不说别的,梵军从斋普尔附近的前进阵地出发,至少需要向南突击100千米才能对敌人构成威胁。
    显然,这个要求对梵军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
    别说是在战时,就算在和平时期,让梵军装甲部队快速行进100千米,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到了战时,没有制空权,装甲部队凭什么进行大范围的战场机动?
    何况,实际需要的突击距离肯定不止100千米。
    此外,梵军主动出击打野战,梁夏陆军肯定是求之不得。
    正是如此,梵军又在这条防线的外面增加了几个防御支撑点,斋普尔西边的阿梅杰尔与焦特里尔,斋普尔南面的科塔与乌代布尔,并且依托这几个支撑点扩展了防线,或者说建立了两条新防线。
    这样一来,也就把防区扩大到了马尔瓦高原的西部地区,以及梵罗沙漠的东部地区。
    按梵军的部署,或者说战术设想,如果东方联军从西边发动进攻,并且以攻占马尔瓦高原为目的,那么不管从哪个方向推进,至少都需要突破两道防线,梵军则能充分利用防御获得的时间调整防御部署。
    关键就是,可以把主力部队部署在斋普尔附近,而不是分散在整条防线上。
    也就是按这套战术,西部战场上的梵军主力部队都在斋普尔附近,而守卫前沿防线的几乎全都是二线部队。
    这么部署还有一个好处,平时的管理与训练也更加方便。
    当然,还能大幅度降低军费,也就是日常开支。
    这套防御部署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梵军能否把作战设想转换成实际行动。
    关键,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梵军的战场机动能力。
    要是无法快速进行战场机动,再是牢固的防线都是摆设,即便是传统的阵地防御战,也得依靠预备队发起反击。
    针对这个问题,梵军也做了调整,准确说是把希望寄托在了盟友身上。
    没错,就是纽兰远征航空队。
    按梵军的要求,纽兰远征航空队的几十架a…10a就部署在斋普尔东边的阿格拉,主要使命就是支援西部战场的部队作战,在敌人发起突击之后,摧毁敌人的装甲部队,削弱敌人的突击力量。
    关键就是,a…10a是当今最强悍的专用攻击机之一,号称坦克的克星。
    只要能挫败敌人的锐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