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止战还没把晚饭吃完,他就返回了宾馆。
情况,一点都不容乐观。
在图克要塞里,四艘“金钢”级快速战列舰都已经生火,并且开始做补给,其他的战舰也在为出航做准备。
按照六局推测,兰云将在三天内起航。
关键,他的任务不是去旭海捣乱,而是把舰队带回狭夷本土。
情报非常可靠。
对白止战,郑江明没有隐瞒,说得很清楚,在那艘运送维修设备的纽兰货轮上有一名六局的间谍。此人就在图克要塞里,混得很不错,不然无法获得那么多准确线索,更别说是掌握舰队的动向。
按郑江明所说,狭夷海军早已经认定,帝国海军在近期会集中力量支持陆军在冰风暴半岛上发动进攻,所以会把特混群留在旭海里面,也就能趁此机会,让兰云率领常驻舰队残余战舰返回本土。
不管接下来怎么打,让舰队返回本土,肯定没有错。
留在图克要塞,那才是怪事。
哪怕派舰队去旭海捣乱,从本土出发,比从西南东望洋出发方便得多,因此没有理由让舰队留在图克要塞。
这样一来,兰云就很有可能在北上途中遭遇刘向真指挥的特混群。
当然,这么说不太准确。
在兰云率领常驻舰队北上的时候,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已经进入东望洋的特混群将不得不暂停攻打流黄岛的作战行动,先腾出手来干掉常驻舰队,也就会暴露战略意图,丧失突袭的机会。
不要忘了,包括佯攻济岛在内的所有动作,都是在欺骗对手。
最终目的,就是要狭夷海军放松警惕,好一举拿下至关重要的流黄岛。
如果丧失了突然性,由突袭变成强攻,不但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耗费更多的时间,还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关键就是,现在就只有五艘舰队航母,能用的只有四艘。
哪怕五艘航母一起出动,也不足以从正面发起进攻,毕竟五艘航母最多只能搭载约五百架舰载机,而狭夷本土的任何一个方向上,特别是在本州岛,可以部署与动用的岸基作战飞机都不少于五百架。
机场挨炸之后,几天就能够修复,并重新投入使用。
航母挨炸,哪怕没有被炸沉,也要几个月才能修好,而且能不能按时投入使用,那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狭夷海军由此产生警觉,只需要往火山群岛方向多部署几百架轰炸机,就能对特混群构成足够巨大的威胁,让帝国海军暂时放弃攻打流黄岛的念头,至少需要对作战计划做出调整。
这么折腾一番,还能在一年之内战胜狭夷皇国?
返航途中,兰云肯定能收到消息,也会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四艘快速战列舰就会成为心腹大患。
关键,此事肯定跟纽兰联邦有关。
那艘货轮,运过去的炮弹等物资,还有维修战舰的设备,全都是纽兰联邦提供,等于是免费送给狭夷海军。
还有,黑尔发表的那份声明。
这些,无一例外的表明,纽约联邦在想方设法的给帝国制造麻烦,目的就是要帝国海军放慢推进速度。
“这么说,我们未必有十天时间。”
“能有一周就算不错了,而且目前看,也许就五天。”
白止战点点头,只不过依然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要他来说,恐怕五天都没有。
关键就是,就算修好了,也要花时间检查,哪怕不检查,也要用几天补充弹药、燃油等作战物资。
其实,就算有一周,又能怎么样?
下午,造船厂的工程师与工头都说了,十天是最乐观的情况,前提是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能够顺利完成。
真要拖上十天,哪怕在维修后面几天就进行补给作业,修好之后就出港,那也赶不及。
等赶过去,恐怕连黄花菜都凉了。
想到这些,白止战就无比的头痛。
实在是不放心,不是说不放心周涌涛,是不放心海军司令部那边,觉得郑江明或许还有什么没说。
吃了晚饭,白止战亲自去设计院打了电话。
不打这个电话还好,结果又收到了一条坏消息。
在几个小时前,纽兰海军的两艘舰队航母,即之前在北夕落洋跟布兰皇家海军进行联合训练,此后回到东海岸的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列克”号与“萨拉”号,已经通过望夕运河进入东望洋。
根据最新情报,这两艘航母将直接开往霍瓦依群岛的珍宝港。
此外,纽兰海军很可能在几个月之内,把东望洋舰队司令部转移到霍努岛,并且以珍宝港为母港。
简单的说,就是把东望洋舰队的出发基地往由西海岸的圣戈向西推进数千千米。
从珍宝港出发,能比从圣戈出发提前五日到达管岛或马拉港,等于让舰队获得了五天的宝贵时间。
“你能确定吗?”
“百分百肯定。我也是刚收到的消息,打电话问过。上面正在为此事开会,基本认定纽兰联邦在为参战做准备。”
“参战?”白止战吓了一跳,拿话筒的手还微微哆嗦了几下。
“虽然以目前情况推测,纽兰联邦很可能在做表率,鼓动其他的列强,比如布兰王国对我们实施制裁,甚至有可能在用这个办法影响骆沙联邦,但是不管怎么样,没办法排除纽兰联邦参战的可能性。”
白止战沉默了,其实是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老白?”
“在,听着呢。”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确,你必须抓住这次机会,要尽快把横江号修好,去截击常驻舰队。”
“你是说”
“如果你能够做到,那就可以继续按原计划走。要不能,就肯定得对计划做出调整,甚至是完全废弃。”
“不去攻打流黄岛?”虽然这么问了出来,但是白止战的语气是明显不敢相信。
“至少就我知道的,上面已经在做这方面的考虑了。你肯定知道,如果放弃攻打流黄岛的话,唯一的选择就是登陆狭夷本土,打一场正规的地面战。走出这一步,我们就没办法回头了。”
“有多少时间?”白止战没再犹豫,直接问了出来。
如果不得不在狭夷本土登陆,特别是彻底打垮狭夷军队之前登陆,那就是在朝着战败的方向前进。
一场苦战,必然会把帝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纽兰联邦的总统搞那么多小动作,不就是要让帝国在狭夷皇国那里耗光战斗力,然后坐收渔利吗?
“就这几天吧,最好明天就给我一个明确答复。”
“行,我去想办法,有结果了再联系。”
“记住了,越快越好。”
第221章 群策群力
打完电话,白止战先去找到赵禹,让赵禹给杨翰林打了电话。
与此同时,周涌涛去索要了“横江”号的图纸,还有下午的现场勘测报告,以及几份维修评估书。
其实,他找到的是“龙江”号的图纸,不过也能用。
到了厂长办公室后,周涌涛还让一直跟着他跑东跑西的司机返回宾馆,提前预定了几个人的宵夜。
显然,白止战他们今晚是别想睡觉了。
在上半夜,几个人都闷头看资料,主要是了解“横江”号的受损情况,寻找效率最高的维修方法。
午夜,宾馆经理亲自带人把宵夜送了过来。
挺丰盛的,煎炸炖炒样样有,都能摆上一桌了。
吃宵夜的时候,讨论开始了。
“赵总师,你怎么看?”杨翰林首先开口,毕竟承担维修工作的是造船厂,所以他必须积极一些。
“唯一的损伤,也就是挨鱼雷的部位。”赵禹只吃了半碗玉米粥,没多少胃口,也许他平时很少熬夜,没吃宵夜的习惯。“该部位有几个水兵住舱,还有几个重油舱,我的意思是暂时不修,水兵可以到别的舱室去睡热铺,只是挤一点。少装点重油,对航程的影响也不会太大,至少能忍受。”
杨翰林点点头,替赵禹倒了一碗热汤。
“真要说,还是船体结构有没有受损,高速航行的时候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以及该部位的水密没办法解决。如果在战斗当中再次受损,哪怕没有挨鱼雷,只是一枚近失弹,都很有可能造成严重进水。”
“生存能力有问题?”白止战问了一句。
赵禹没多解释,只是点点头,表示白止战没有说错。
“对航空作战,有没有影响?”白止战又问了一句。
“修好后,可以先到外海跑一圈,要是以最快航速跑几个小时没有出问题,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杨翰林回答了这个问题。“只不过,在非作战状态下,还是悠着点,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没有被发现的隐患。”
杨翰林很精明,随后就把自己的话给圆了回来。
白止战沉思了一阵,才长出口气,说道:“这么搞,要多久才能修复?”
“怎么说,也需要七天,至少都”
“三天。”
赵禹突然冒了一句出来,把杨翰林吓得一愣一愣的。
“准确说,是在港维修时间,三天就够了,还包括出船坞的半天,以及停靠码头进行基本补给的半天。”
“赵总”杨翰林真有点坐不住了。
赵禹是设计院的头,当然能大话夸夸,反正用不着负责。
杨翰林可不同,他是造船厂的头,这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他都得负责,还是第一责任人。
牛皮吹完,赵禹拍拍屁股就能够走人。
可杨翰林走不掉啊!
赵禹压了压手,让杨翰林闭上嘴,接着说道:“在船坞里面,只修复舰体,准确的说就是堵上那个大窟窿。内部的几个舱室,就像我开始说的,直接封死就是了。其他的维修工作在出港后进行,到时候让造船厂的工程师随同航母出发,不过得安排一艘邮轮跟随,以便在完成维修之后,把工程师接回来。维修要用到的设备与物资,也可以安排船只运送,在航行途中把设备与器材送上航母。如果有需要,往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放一台起重机,用完了后丢进大海就是了。”
赵禹的这番话,把杨翰林说得是瞠目结舌。
“只不过,在旭海里面,航母无法搭载舰载机,需要用机库安置人员,放置维修用的设备与物资。所以海军得提前做好安排,把配套的舰载机派往前方,比如那球港,等航母到达之后再飞过去降落。”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赵禹的目光转向了白止战。
“这个没问题,我去想办法。”
“按这么安排,在航行途中能多出大概两天的维修时间。只要人手够,再抓紧时间,三班倒不停,完成内部维修应该没多大问题。即便没办法全部完成,也可以把一些次要的维修工作留给舰队官兵。”
“这确实是个办法,至少横江号的官兵是原班人马,其中一部分军官,特别是各部门的骨干人员,参加过最后一次改造工作。”周涌涛在这个时候开口说道:“真要说,他们比造船厂的工程师更了解这艘航母,更加想尽快修复航母,好去报一箭之仇。别忘了,当初在炎海击伤横江号的,就是兰云指挥的机动舰队。虽然机动舰队已经完蛋了,兰云还没完蛋呢。”
赵禹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办法已经提了出来,那么要不要采用,得看白止战的了,毕竟率领“横江”号出征的又不是赵禹。
沉思一阵之后,白止战才点点头,说道:“你们去做安排吧,先把舰体的窟窿堵上,我去找总司令要命令。”
“这”
“有问题?”白止战朝面露难色的杨翰林看过去。
其实,开始那番话就是对杨翰林说的,毕竟维修工作是由造船厂负责,跟赵禹的设计院没有半毛关系。
杨翰林那便秘般的脸色,肯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最好先拿到命令。”赵禹暗自叹了口气,替杨翰林说道:“按传统的维修方法,在船坞阶段就要修好内部舱室,然后再封上舰壳。如果用我提到的办法,今后要重新维修,得花费更多时间。”
赵禹这么一说,白止战就明白了过来。
显然,杨翰林这是不想担责。
说得露骨一点,如果真的出了事,海军总司令也不会找白止战的麻烦,肯定会找个无关痛痒的来背锅。
毫无疑问,造船厂厂长就是背锅侠的理想人选。
“要不然,现在就打电话?”赵禹又说了一句。
“对对对,有了上面的批文,我们也好马上做安排,这可是一艘航母,要出了问题,负责是小事,耽搁了海军作战才是大事。”
赵禹的这句话,等于是在提醒杨翰林。
白止战很无语,只不过杨翰林的为难之处,完全能理解。
当然,白止战没有让杨翰林难做。
在他表示马上就给刘长勋打电话之后,杨翰林立即说要去上厕所,直接就溜了出去。
周涌涛也跟了出去,说是去安排回宾馆的车辆。
“你也别往心里去。”
“放心吧,这也是人之常情,能理解。”
赵禹点了点头,说道:“我也去上个厕所,等下要是好消息,我就回去了。说实话,我都好多年没有熬过夜了。”
“行,别的事,我们明天说。”
等赵禹出去后,白止战才坐下来。整理好思绪之后,才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
第222章 卷土重来
1月12日凌晨,浦州港。
按照要求,“横江”号在起航的时候,没有拉汽笛,只是朝着送行的几艘驳船打出了告别的灯光信号。
港口外面,四艘由本土舰队派来的驱逐舰早已就位。
在浮船坞那边,工人正在忙着拉起几十米高的围帘,好赶在天亮之前,遮挡住替代“横江”号的大型油轮。接下来的几天里,工人会用黑色木板在油轮上面拼出一块飞行甲板,并搭起一座舰岛。等到一切就绪后,再拆掉部分围帘,让外面的人看到在浮船坞里进行全面修理是“航母”。
做这些事,就是要外界,特别是那些潜伏在浦州的间谍相信,“横江”号的维修工作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关键,就是让狭夷海军相信,这艘航母还浦州。
这些都是白止战的安排,其中一些还是周涌涛想出来的。真要说,周涌涛的鬼点子还真不少。
在根本上,还是因为兵力太过寒酸了。
这次,就只有一艘航母!
别说四艘,要是有两艘航母,白止战敢直接杀到图克要塞去,哪还有这些麻烦?
其实,按最初计划,这个时候应该有两艘航母,而且多半是在白止战的率领下,去攻打图克要塞。
两天多前,也就是1月10日的凌晨,接到白止战的电话后,刘长勋想都没想,直接就答应下来,让白止战不要有什么顾虑,放手去做就是了,不需要瞻前顾后,出了问题都由他承担。
到第二天,海军司令部还发来了更多的好消息。
刘长勋已经批准两艘“旭海”级编入“横江”号战斗群,并组建第一特混舰队,由白止战担任司令官。
桅樯港那边随后就发来消息,本土舰队将派两支重巡分队支持白止战,包括由卫军率领的四艘“武州”级。
这可是“条约最强”的重巡洋舰。
至于“第一特混舰队”这个番号,其实是白止战占了小便宜,这是改革之后首次按照新的编制体系为舰队安排番号。
等到流黄岛那边的战斗打响,刘向真指挥的特混群将暂编为第二特混舰队。
主要就是,怎么分配新番号,海军司令部还没确定下来。
不出所料,还是以方向来分,比如东望洋这边的舰队用单数,梵炎洋那边的舰队则使用双数。
此外,本土舰队还将派四艘轻巡洋舰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