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的军阀-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饱私囊的改革委员会,不仅引起了帝国中下层的憎恨,也引起了帝国各大势力的嫉妒,这场权利与利益的争夺战,在罗马城是大贵族间的相互妥协,在外省却更多表现为武装械斗,kao近罗马的乌布里亚,改革委员会土地赎买官员与地方贵族的武装冲突从来没有消停过。为了自己的产业,有些贵族选择了屈辱地地投kao赎买官员,以高贵的身份听凭委员会元老派出的家奴使唤,更有些暴躁的贵族选择了铤而走险,指派或者指挥家将、家奴反抗改革派的暴政。
卡提林吃果果地将一个赌注放在亚里米伦人的面前,跟随他争夺改革派的权势,或者被改革派的强大实力碾压致死。
亚里米伦人在为是否投入赌注犹豫的时候,并不知道拉频鲁斯已经赶跑牵制他们的少量卡提林兵力,全向亚里米伦城进军。在他们终于做出选择后,他们觉自己的第一个对手是原本寄予期望的拉频鲁斯和他的军团大队。
卡提林打了个漂亮的时间差,在亚里米伦城的支持下,他的军力达到了五千,更多的部众得到了武器,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城市的话语权。拉频鲁斯的军团大队暴1ou在整个城市的目光之下,他们军力薄弱、立场尴尬,不得不选择撤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军团士兵觉得受到了愚弄,他们拒绝继续为拉频鲁斯战斗。
拉频鲁斯知道自己的行动完全失败了,他还有六百人的兵力,但他已经完全不能与卡提林抗衡,他也不能与卡提林继续对峙下去,用不了多久,上意大利军团的军法官就会过来逮捕他,宣布他的行为非法。
“朋友们,这都是我的过错,你们都回去吧,回到军营,所有责任由我承担。”拉频鲁斯解散军队,拒绝忠心的百夫长陪伴,一个人走进了亚里米伦城。
军团大队的百夫长们争议一番后,最后接受了贝利撒留和马尔库斯的共同指挥,他们选择了撤回军营。正如贝利撒留强调的,他们都清楚,这不是他们的战争,拉频鲁斯的命运,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卡提林对拉频鲁斯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欢迎,仿佛他们昨晚的战斗不存在一般,拉频鲁斯没有拒绝卡提林的好意,他很直接地恳求卡提林放过他那个愚蠢的儿子,作为交换,他愿意以个人的名义为卡提林服务。
卡提林犹豫了一会,最后接受了拉频鲁斯的提议,朗图鲁斯对他来说只有名义上的价值,随着他占领亚里米伦,这点名义作用也剩不了多少。拉频鲁斯的过往战绩完全证明他有指挥一个军团的能力,卡提林正缺乏这样的人才,他需要担心的仅仅是拉频鲁斯的忠诚。
“我没有退路,承担不起私自将一个军团大队带出兵营的罪名;但是,如果能跟随你迫使元老院重组改革委员会,我就有了一线生机。”拉频鲁斯是这样说服卡提林的。
元老院在卡提林占据亚里米伦的问题上表现的极为迟钝,迦太基元老的大量力量被投入了改革委员会,关于如何处理卡提林的问题上,元老们迟迟不能商讨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罗马城对于卡提林则有两个完全极端的看法,主张把卡提林打成帝国叛徒的人和主张把卡提林当成帝国英雄的人几乎一样多。前者大多数是几个月前罗马暴乱的受害者,元老院成功地引导舆论,将暴乱的死难归咎到卡提林的头上;后者则是同样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他们对于改革极为失望,渴望卡提林将他们从贫穷绝望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在这样纷纷扰扰中,拜访林枫的人日渐增多,谁也不知道林枫在卡提林的崛起中挥了怎样作用,由于卡提林的有意误导,以及范尼亚的身影在亚里米伦时隐时现,甚至有人认为林枫是卡提林的幕后指使者。他们渴望从林枫这里得到更详细的情报,为以后的政治下注做准备。
卡提林在占领亚里米伦的第十一天布《告公民书》,书中历数迦太基人冒用帝国的名义对罗马人、希腊人、意大利人的不公正对待和残酷掠夺,历数改革委员会冒用了格拉古的名义,用改革的名义************,侵害公民的利益,书中最后号召人民行动起来,用集体的呼声瓦解迦太基人对帝国的操控,将帝国的权利还给皇帝。
《告公民书》的反迦太基情绪过于强烈,引起了迦太基人的极大惊恐,冷眼旁观的贵族们这次不会再误会林枫是幕后的主使者了,他们将目光投向罗马人,也只有罗马人有这样的魄力,执意要求恢复全盛时期与迦太基人共享帝国权利的时光。至于书中最后要求还政于皇帝,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幌子,一个争取民心趋向的幌子。
“反对迦太基人不反对元老院,对帝国不反对皇帝,这大概就是书中的意思。”林枫有意在他的圈子中散播这个评论,罗马城的人都知道卡里鲁斯公爵对卡提林的反对态度了。只有细心的人察觉到,卡里鲁斯仍然没有让投kao他的伊特鲁利亚人返回各自庄园,这个细节足以让他们揣测:公爵不是幕后指使者,至少也是幕后推动者,不甘寂寞的公爵想通过卡提林取得政治上的地位。
只要卡提林制造出足够的风浪,不论最后卡提林的结局如何,改革委员会不得不重组,重组委员会的机会,哪个贵族势力愿意错过呢?卡里鲁斯公爵上次因为缺乏政治根基不能抓住机会,这次,在罗马城站稳脚跟的他,怎么会放弃这次机会?
p。s:每天两千或三千,尽量每天更新。v
………………………………
第五十三章 卡提林之死(9)
卡提林在布《告公民书》后不久开始了帝国历史上着名的“向罗马进军”,从亚里米伦出的时候,卡提林大军只有六七千人,追随的请愿群众两三千人,进入伊特鲁利亚后,这支混杂着无辜民众、暴民、退伍士兵、地痞流氓的队伍扩张到两三万人。
卡提林的进军迫使迦太基的元老们不得不放低姿态,停止内斗的同时放弃对其它派系的压制,尽最大可能地加强罗马城的武装力量。卡提林大军越过伊特鲁利亚,到达拉丁姆地区的时候,元老院征集的大军也已经整装待。
“公民们,请阻止这场战争吧,为了改革,罗马已经流了很多血,我们怎么能容忍更多的鲜血无意义地流失?”迦太基派系以外的元老们大声呼吁,请求城市的公民阻止元老院的大军出击卡提林。
迦太基元老们对于卡提林的存在同仇敌忾,但是,罗马城的激昂情绪让他们害怕,尽管他们已经召集了一支四万人的大军,却不敢违背人们的呼声,将这支大军派出去,他们担心罗马城里的反对派们会再次起城市暴乱。为了争取大义名分,也为了加强自身的力量,迦太基元老们频繁进出黄金宫,恳请皇帝出动禁卫军协助平叛。
哈斯德鲁巴三世对于当前的局势犹豫不决,罗马城中不仅有迦太基派、罗马派、异邦人、外省派,也有平民派、贵族派、共和派、保皇党,这些人对于卡提林的进军都有自己的看法,提出的建议各不相同。这些派系的领导人,他们的为人,他们对帝国和皇帝的忠诚,都是毋庸置疑的,也因为如此,皇帝不知道该听从谁的建议。
“卡提林武装不足为患,他既不可能打败罗马的守军,也不可能在行省大军的围攻下割据一方。陛下,这是元老院的内讧,不论谁是胜利的一方,他们最后都必须效忠于您和帝国;陛下介入他们的斗争,胜利的一方不会因此更忠诚,失败的一方却可能对陛下您产生怨怼。”凭着公主的青睐和皇后的欣赏,西塞罗很快捕捉到皇帝犹豫背后的思量,在一个早上,趁着皇后梳妆的时候,他恳请皇后将这段话转述给皇帝。
皇后的一个梳妆侍女钟情林枫,她敏感地察觉到了这段话的价值,怀抱着被感激的卡里鲁斯公爵宠爱的美好愿望,她当晚前往公爵的别墅,将这段消息转报给林枫。这位可爱的侍女之所以选择晚上,而不是上午或下午,仅仅因为她希望能在公爵的床上过夜。
林枫已经习惯了女孩子们的**,但是,他的品格还不至于低到因为感激而宠幸某个小侍女的地步,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个侍女是出于爱情向他传递这个消息,他吩咐侍从赏给这位可怜少女一袋金币,就匆匆地离开别墅,召集他的部将商量对策去了。
痴情少女带着满满一袋子足以买下十个强壮奴隶的金币,痛苦地离去。
“卡提林做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不过,他爬的越高,跌的越惨。是谁把他捧上现在的地位并不重要,接下来,关键还得看谁能卖掉他,卖出多大的价钱。”法利乌斯担心林枫的部将们过于年轻,会因为热血而误判形势,在分析卡提林的行为时,语言直白,语气中充满蔑视。
“或许,我们可以帮助卡提林进入改革委员会?”即使长期从事奴隶贩卖的提图斯,也不忍心听凭法利乌斯提出如此不近人情的主题。
林枫对于卡提林略有好感,在他势单力孤的最初时期,卡提林在很多场合表示过对他的支持,甚至出面惩治了几个他不方便出手的谣言制造者。不过,直觉上,林枫总是习惯将卡提林看成是一头猛兽,喜欢安逸的他绝不喜欢在家里养一头狮子。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看着卡提林自生自灭。”林枫叹息道,“但是,我们不能那么做,为了你们,也为了我,都不能放弃这次的机会。卡提林必须消灭,最好让他与改革委员会同归于尽,然后,在他们的尸体上,将诞生一个更广泛的委员会,我希望,至少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林枫做出了决议,接下来,就是部将们各自挥才智,贡献力量,他们制定计划,各自承担计划中的各个环节和任务,直到他们达成那个目标——帮助林枫重掌权利。
“也许,可以要求更多,像市政官、营造官这样的讨好公民的美差,或者凭借当前的威信,扶持几个听命于己的保民官,但是,我没有耐心陪他们玩政治,我想要的无拘无束的权利,这个权利,只有在地方上才能得到。”林枫拒绝了部下们的各种政治建议,他明确地告诉部将们,他的目标是地方大权,而不是罗马城的勾心斗角。
克拉苏、布鲁图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家族的授意下一方面派出使者联系卡提林,情深意重地提醒卡提林不要忘记他们过去的情谊;另一方面竭力扩充派系的实力,与迦太基人争夺局势的控制权。罗马人非常清楚,卡提林存在的时间越长,迦太基要付出的代价越大,当然,消灭卡提林这个帝国叛徒的荣誉,他们将不得不让给迦太基人,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迦太基人正面抗衡。
迦太基人不断抽调地方的实力以加强罗马城的防御,罗马人为的反迦太基势力则不断借机向迦太基不得不放弃的领域渗透。
元老院会议在讨论处理卡提林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争议,迦太基人十分清楚,在他们的力量不足以控制罗马前,他们无法胁迫反迦太基势力接受他们的提案。加强罗马的控制力还是地方的控制力,迦太基人面临着艰苦的协调和选择:他们不能失掉地方的根,也不能失去主干上的叶,任何一方的损伤,在各方反对势力的虎视眈眈下都难以恢复和弥补,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夺回。
在这期间,卡里鲁斯家族传统姻亲的诺里巴尔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迦太基家族这时候对弗拉维斯(林枫)的热情远远大过了与他们作对的帝国**官科尼留斯。他们希望扶持出弗拉维斯来作为对抗卡提林的急先锋,他们不缺钱,不缺兵员,缺少的是领军的将领和出兵的理由。
诺里巴尔家先让特奥尼巴塔以私人的名义恳求林枫帮助迦太基人,在觉林枫尽管宠爱这位表妹,却拒绝为她的眼泪打动后,家主多利亚斯不得不亲自出面了。这两位的见面很有些戏剧性,因为林枫刚刚把他的小儿媳哄上床,或者,他的那个风流的儿媳终于将醉酒的林枫剥光了。
尽管罗马城的通jian不是新闻,林枫私生活糜烂也不仅仅是传闻,多利亚斯还是为这次会面耿耿于怀,最后不欢而散。临走时候,他安排自己的孙女在林枫家住下来,暗地里要求她暂时不要回家了。
迦太基人听闻这次会面的情况,摇头苦笑,他们都知道这是弗拉维斯(林枫)用行动拒绝了他们的拉拢。尽管卡提林是迫在眉睫的威胁,迦太基人仍然不能下定决心为了弗拉维斯向卡里鲁斯家宣战——卡提林损伤的是所有迦太基人的利益,向卡里鲁斯宣战,某些家族的损失太大了——只有诺里巴尔家的那个儿媳成为罗马的笑柄。
p。s:希望读者朋友习惯了我的断更,怎么说呢,最近时日写了不少“公文”,“母文”写不出来了。写了两三千字,把卡提林写死了,然后现不能让他死的太早,否则大纲变动太大,只好从头写。主角的性格设定不是这样的,但是,现在的心态太理智,没法简化大纲中的政治斗争,为了圆满,不得不做些精细的设定,却忘记了不少设定,来回地翻看,搞的心烦意乱。
※1t;ahref=。》。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v
………………………………
第五十四章 卡提林之死(10)
卡提林营地,艾特里克与卡提林爆了进军以来的第六次争吵,他们的激烈程度让卡提林的追随者们都意识到,他们的关系彻底破裂了。卡提林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让周围的人不自觉地信服他的决定,但是,这些信服卡提林的人都知道,没有艾特里克统筹规划、管理后勤,卡提林大军决不能进展如此顺利;没有艾特里克在背后的出谋划策、合纵连横,卡提林大军也不可能展到今天的地步。在信服卡提林以前,他们都是被艾特里克说服,参与到卡提林的事业当中的。
拉频鲁斯冷眼旁观卡提林武装里两个核心人物的争吵,尽管现在卡提林已经扩张到他想象不到的高度,他仍然不看好卡提林的前途。作为勉强接触过帝国上层权利斗争的老兵,他清楚其中有多少的背叛与出卖,卡提林本来还有些被帝国大家族拉拢、扶持、庇护的价值,但是,他的实力扩张到这个程度,谁还能保护他、扶持他呢?
卡里鲁斯公爵(林枫)最后被帝国的大家族接纳,一方面是他们相互的牵制使然,另一方面也因为公爵是带着征服高卢的荣誉进入罗马的,他的崛起没有侵害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卡提林呢,他依kao政治投机得到今日的地位,他并没有为罗马带去新的荣耀,他只能通过侵夺他人的利益来巩固自己的权利,罗马城里,谁愿意将权利拱手让人?或者眼看着眼前空出的权利被一个暴户拿走?
艾特里克黯然神伤地离开了卡提林,他知道卡提林完蛋了,他竭力劝说卡提林继续向罗马继续进军,哪怕成功的机会渺小,也胜过坐以待毙,但卡提林生硬地拒绝了。卡提林自以为强大,自以为有了跟大家族讨价还价的实力,却浑然不觉,他横行的时机正在失去,他在拉丁姆的停留,表面上是与罗马城对峙,实际不过是在等待罗马城对他命运的最后裁判。
离开卡提林,艾特里克不知道该去哪里,从伊特鲁利亚到乌布里亚,到处都是认识他的人,这些人都敬畏地看着他骑马经过,哪怕他身边没有一个随从,也不敢表示丝毫的不敬。这是卡提林的功劳,也是他的建议,卡提林的队伍经过之处,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侵害平民的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