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一度攻入据点,消灭了敌军一部,可最终还是只能撤退。
淘沙村民兵排,准备了两副担架,穿梭在战场上。
十二团撤退后,他们也回到了村里。
陈光华快到村里时,突然问:“关队长,后面是不是还有人?”
关兴文知道,后面是张晓儒和张达尧,但他岂会承认:“后面哪有什么人?快点回去睡觉,明天早上还得训练呢。”
回村后,关兴文去了杂货铺,果然,没过多久,张晓儒和张达尧就回来了。
关兴文在陈光华兄弟面前,表现得沉稳,可心里早就想骂娘了:“三哥,为什么没打下来就要撤?”
张晓儒摇了摇头:“这是人家部队首长下的命令,攻坚战本来就不好打。打到这个程度,我相信,日伪也一定吓得够戗。以后,看他们还敢随便出来吗?从这一点看,还是我们赢了。”
日伪火力强大,又占着地利,没打下来也正常。
不管如何,大枫树的石拱桥被炸断了,以后大枫树据点的日伪,只能往西走。
想去县城,要么涉水过河,要么只能从三塘镇绕。
以后,给大枫树据点送给养,也只能从三塘镇绕到淘沙村,再到大枫树。
第六十章 借调
张晓儒说得没错,昨天晚上大枫树据点的日伪,虽然只死伤十几个,可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
特别是刁骏,他投靠日伪,不就是想滋润地活下去吗?
刁骏觉得,待在坚固的工事内绝对安全。
可这一次,八路军给他上了一课。
一直到天亮,刁骏都不敢离开大枫树据点。
他让老兄弟站岗,可一直到天色大亮,也没睡着。
只要一闭眼,总感觉耳边有子弹横飞,而且子弹是朝他射来的。
天亮后,刁骏派人通知张晓儒,让淘沙村自卫团全部来据点。
张晓儒自然不敢怠慢,带着所有人,背着仅有的十条枪,一个小时之内赶到了大枫树据点。
刁骏都不想离开炮楼一步,把张晓儒叫到炮楼内谈话:“张团总,桥和工事的修缮交给你没问题吧?”
张晓儒摇了摇头:“工事可以喊泥瓦匠来补,但修桥可是个大工程,得皇军才能修复。”
好不容易破坏了,怎么会出力修复呢。
刁骏无奈地说:“也不知道八路军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桥给炸了。先把遇难的兄弟,好好安葬吧。”
张晓儒说:“这倒没问题。”
他正想统计战果,这样的机会求之不得。
张晓儒把张达尧叫来,让他准备草席,给遇难的警备队挖坑。
自从看到蒋思源掩埋陈拯民的方式后,张晓儒觉得,能让日伪入土,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刁骏见张晓儒办事爽快,突然换了种语气,笑嘻嘻地说:“张兄弟,还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
张晓儒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却暗暗警惕:“刁队长尽管吩咐。”
刁骏微笑着说:“昨天晚上损失了十几个兄弟,据点的人手严重不足。我想,能不能从自卫团先借调一个小队如何?放心,他们过来后,完全享受警备队的待遇,兄弟绝对不吃空饷。”
他是老军庄投奔来的,手下人数之多寡,就是他的资本。
虽说他与常建有是老乡,两人是旧识,这次损失的人员,未必会补充。
八路军这样的袭击,再来几次,他就要成光杆司令了。
一旦手下没有了兵,日本人还不一脚把他踢开?
既然张晓儒愿意配合,当然想“借”点人马。
只要人到了据点,以后就是自己的人了。
张晓儒面露难色,为难地说:“这个……”
其实,他心里已经在找小算盘。
让自卫团的人到据点,享受警备队的待遇,这是笔划算的买卖。
只是,他脸上不能有丝毫喜色。
刁骏吩咐一笑,安慰着说:“放心,只是借用,多则两个月,少则十天半个月。你的人在据点训练,与在村里训练一样嘛。”
张晓儒苦笑着说:“此事……,山田太君知道么?”
刁骏打着哈哈:“这是好事,他自然不会反对。”
果然,山田正雄得知,可以借用淘沙村自卫团一个小队,并不反对。
甚至,山田正雄还很高兴。
淘沙村自卫团,在神婆沟主动上山岭搜查,比警备队还英勇,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山田正雄看来,自卫团的战斗力,比刁骏这些土匪收编而来警备队,有过之无不及。
山田正雄和刁骏都同意了,张晓儒不能反对,在心底他也不想反对。
但他提出一个要求,人可以借用,枪支不能借用。
另外,为了补偿自卫团,借用结束后,要送给自卫团两条枪,五百发子弹。
对此,刁骏一口答应。
张晓儒说的是“借用结束后”才给枪给子弹,只要借用没结束,这就是空头支票。
不要说两条枪,五百发子弹,哪怕两百条枪,五万发子弹,刁骏都敢应承下来。
晚上,张晓儒将关兴文单独叫到窑洞。
“兴文,刁骏想向自卫团借人,我想让你带领一小队,趋机打入大枫树据点。”
关兴文惊诧地说:“我?”
张晓儒缓缓地说:“深入虎穴,不但要隐蔽好自己,还不能让同志们露出破绽。最重要的是,你这个宣传委员,要做好敌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不当汉奸,不能替日寇卖命’、‘八路军游击队专杀真正的汉奸’的道理。”
见到关兴文不说话,张晓儒叹了口气,说:“当然,这个任务很艰巨,你要是怕了,就交给达哥吧。实在不行,让陈光华或陈国录带队也行。”
关兴文一听就急了,他只是在默想,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听张晓儒这口气,这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啊。
关兴文急道:“三哥,我怎么会怕呢?没有谁比我更合适这个任务了。”
张晓儒“正色”地说:“不要硬撑,咱们是多年兄弟,不行我可以换人的。”
关兴文坚定地说:“我可没硬撑,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你到七中队后,要多交朋友,每天给你两包烟,自己不抽,可以发给别人。另外,每天带来酱菜来,他们抽了咱的烟,吃了咱的酱菜,自然心就向着咱们。当然,做工作的前提,是不能暴露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为革命工作。”
关兴文问:“知道。如果刁骏反拉拢我们办?”
“借机跟他们交朋友,你要先跟一分队的人打好招呼。他们应该都参加了之前的破路行动吧?”
“他们都很积极,随时可以带他们参加民兵排的行动。”
“另外,要把陈光华给我,你们一小队走了,得赶紧建立第三小队。”
“让他当队长?”
“觉得他行吗?”
“可他还不是党员。”
张晓儒微笑着说:“此事支部研究讨论就可以了吧,每一次战斗后,都可以火线发展党员。”
淘沙村已经成为支部,完全可以自行发展党员,到时向区分委汇报建档就行。
一小队借调警备队七中队后,张家大院并没有因此冷清下来,张晓儒即之组建了第三队。
第三队的队长,由第一小队的陈光华担任。
淘沙村的所有青壮年,都接受过轮训,第三小队组建后,慢慢跟上了训练。
令张晓儒没想到的是,已经搬到张家大院的乔子清,竟然主动要求加入第三小队。
第六十一章 扫荡
乔子清承诺,绝对不会因为加入第三小队,而影响制作酱菜。
张达尧的父亲和关兴文的父亲,都给乔子清打下手,他确实可以抽出时间参加军事训练。
最终,张晓儒同意了乔子清的申请。
自己的队伍多一个人,抗日队伍的力量,就壮大一分。
但他也提出一个要求,乔子清要把做酱菜的手艺,也教给自卫团的人。
乔子清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自从妻子死后,他心里只有一件事:报仇。
除此以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加入自卫团,可以学习杀敌本领,至少可以学会开枪。
乔子清希望,有朝一日,能亲手把仇家除掉。
借调到大枫树据点后,关兴文每隔一天,会回村一趟,不仅是为了照顾家里,更重要的是,向张晓儒汇报。
关兴文会在傍晚之前回来,他得赶在李国新接头前,先向张晓儒报告。
有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传回区里。
借调到大枫树据点后,关兴文才发现,他的任务非常艰巨。
每天就像在化冰的河面走路一般,稍不注意,就会掉进河里。
按照张晓儒的指示,他得摸清大枫树据点的底细。
不仅仅是之前的地形要核对,还要把的兵力、火力、射击孔,甚至人员的军事素质、性格,都要摸清楚。
张晓儒还交给他一个特别任务,如果八路军再次攻打大枫树,得给人家找到据点的软肋。
关兴文苦恼地说:“三哥,我现在晚上睡觉,都得睁一只眼,生怕自己说梦话,一不小心就泄露了机密。”
张晓儒安慰着说:“放心,我跟你在一起那么久,没见你说过梦话。”
关兴文以前没有做过地下工作,也没有与敌人面对面相处的经验,确实很为难。
关兴文松了口气:“那就好。对了,今天接到任务,明天扫荡西村。”
张晓儒缓缓地说:“刘影东死后,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扫荡西村。”
关兴文鄙夷不屑地说:“刁骏胆小怕死,我们一接到任务去西村,他就装病,坚决不离开炮楼。”
张晓儒微笑着说:“这样的人越多,对抗战就越有利嘛。我们要坚决消灭的,是那些铁了心要当汉奸的。”
关兴文担忧地问:“明天怎么办?得早点通知组织才行。”
“大枫树据点明天出动多少人?”
关兴文说:“日军留下两个分队,七中队留下一个班,原来毛占田的人马。”
日军的一个小队,稍稍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6个分队,每分队8人,只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加正副队长,全小队50人。
山田正雄的小队,正是这种新编制,他手下有6个8人分队。
张晓儒问:“据点有没有特别之处?”
关兴文想了想,说:“陈国录发现,炮楼那里,有一个埋在地里的下水口。不知道这算不算特别之处?”
张晓儒问:“人能进吗?”
“只有一尺见方,里面还有个弯道,就算小孩也进不去。”
“出口在哪里?”
“外面的口子在相思河的河堤上。”
张晓儒叮嘱着说:“明天的行动,日本人肯定会让警备队在前面开路,刁骏应该会让一小队走最前面。你让大家小心点,也要趁机告诉其他人,跟八路军作战,想保命令,只要装模作样就行了。”
关兴文走后,张晓儒不停地看着外面的天色,他不知道李国新今天会不会来。
天黑之前,李国新如果不出现,他得亲自跑一趟西村。
幸好,与往常一样,李国新准时出现在杂货铺。
“有烟吗?”
“没有。老李,你可来了,关兴文刚送来一个紧急情报,明天日伪要扫荡西村。”
李国新吃惊地说:“明天?”
“日伪抽调了大枫树四个分队,七中队也只留下一个班。估计,还会从三塘镇据点调制部队”
“这么说,关兴文也要参加扫荡?”
“对,怎么使用他们,等组织决定。”
关兴文回来,要明天早上才回来,上级如果有特别任务,还是可以传达的。
李国新问:“你有什么想法?”
对刘影东的处理意见上,李国新改变了对张晓儒的看法。
张晓儒表面市侩,实际是一位立场坚定的同志,市侩只是他故意表现出来的面目罢了。
刘影东回了趟三塘镇,迷惑了日伪,转移了他们注意力,让淘沙村民兵排得以埋头发展。
张晓儒微笑着说:“这要看上级首长的安排,可以坚壁清野,也可以狙击来犯之敌,还可以暗度陈仓,趁机打掉大枫树据点。”
李国新笑了笑:“你野心还不小。”
敌人扫荡,要转移群众,坚壁清野,一般等敌人疲了累了,再行骚扰。
手里如果有部队,才能反击。
可二分委手里,并没有部队。
张晓儒谦逊地说:“保护区分委和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对根据地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提的意见也不准确。但是,上级没有安排其他任务的话,我们可以在附近制造假象,让日伪退兵。”
“我马上回去汇报,如果上级有特别任务,明天早上我再来一趟。”
张晓儒突然说:“老了,区分委转移,要不要运力?我们有十一头骡马,我准备拿两头运货,其他九头可暂借给区分区。”
李国新高兴地说:“有骡马当然好。”
得知敌人明天要扫荡西村,宋长路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连夜转移群众,把粮食和财产转移。
太岳十二团已经撤回军区,二分区掌握的武装,除了游击小组外,就只有淘沙村民兵排。
这两支武装,狙击日伪,或是攻击大枫树据点,都是不够的。
“宋书计,七零五提出,可以率领民兵排,在敌占区骚扰,减轻我们的压力。”
宋长路摇了摇头:“民兵排战斗力最强的一小队,跟着敌人扫荡,其他两个小队,暂时还没成军。”
宋长路不给淘沙村民兵排派好意,是出于保护民兵排来考虑,可张晓儒却不这么想。
第六十二章 后方空虚
这次扫荡,是川夜濑不逢建议,得到了一零八旅团的同意。
扫荡的兵力,主要来自三塘镇据点和大枫树据点。
毕竟扫荡的目标只有一个:西村。
出兵西村,有多条路线可造反,从淘沙村翻过白云山,再走二三里就到了。
或者从临双公路,沿着小官道,走六里。
双棠县东部是平原,属于上党盆地,西部是山区,总面积占全县一半以上。
白云山正好处于东西交界处,过了白云山往西,全部是山区了。
无论是翻过白云山,还是走小官道,相比东部,道路崎岖。
在西部,没有大车道可言,只能靠肩背骡驮。
山区,骡马是最好的运力。
川夜濑不逢决定,剑走偏锋,从白云山翻过去。
西部不比东部,那里每个村都有妇女儿童站岗放哨,皇军还没进村,村里的人就跑光了。
如果走小官道,大部队的行动,根本没办法隐蔽。
这次扫荡,以三塘镇的小川之幸为指挥官,川夜濑不逢和张有为随队行动。
原本张晓儒也要参加,但淘沙村自卫团有第一小队参与行动,也就不缺带路之人。
出发之前,所有部队在张家大院集合,川夜濑不逢作了战前动员。
自从回来淘沙村后,张晓儒就积极学习日语。
可他没有老师,也找不到人交流,只能抓住每一次机会。
“有为兄,川夜说得什么啊?”
张晓儒只能听懂几个词,更多的是从川夜濑不逢的语气、神情和动作来判断。
他感觉,川夜濑不逢杀气腾腾,不由为区分委和西村的群众担忧。
张有为轻声说:“宣布作战纪律:1、这次作战要全歼二区分委及西村百姓,不问男女老少,全部杀死;2、西村所有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