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处处开外挂 >

第462章

三国处处开外挂-第462章

小说: 三国处处开外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定派了一个团的兵力,清点武器,接受纳降。
    自此。
    西商帝国进攻河北、企图对华夏国造成南北夹击的计划,彻底告败。所有进攻的部队,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了许定。
    这一日。
    在徐州彭城。
    鲁肃收到了郭嘉的回信。
    郭嘉不允许第一集团军擅自行动,攻打扬州。
    陆逊也在这里。
    他看了眼回信,叹道:“奉孝还是这样小心啊。”
    “也许他说的对。”
    鲁肃道:“现在攻打扬州,时机还不太成熟。如果等樊城之战,与河北之战结束。集合我们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定可取胜。”
    “等到那时,也就没我们什么事了。”陆逊道。
    事实上,这件事情。有鲁肃的责任,也有陆逊的责任。
    刚开始时,是鲁肃异想天开,想要发动一场大战,一举收复扬州。
    他派人给陆逊送信去,想得到陆逊的支持。
    陆逊在谯郡呆的无聊,当然愿意了。
    但是,他不赞成收复扬州全境,因为他和鲁肃的兵力相加,也不足以办到。于是,他建议鲁肃,只收复淮南和寿春。
    只要控制了寿春,敌人就被挡在扬州东境,也更有利于他们防守中原。
    鲁肃听后,当即应允。
    这才紧急送信给郭嘉,准备开干。
    谁料到
    郭嘉并不赞成。
    陆逊道:“寿春的守军,号称五万,实际不到四万。其余的都分散在各地。我们南北两路出击,占尽天时地利,岂能不胜?”
    “你只需要在北面佯攻,吸引他们主力,我亲率一旅,奇袭淮南。”
    对于这一仗,陆逊是有着充足的信心。
    然而
    鲁肃在看了郭嘉的回信后,却是犹豫起来。
    如果贸然出击,打赢了还好,打不赢,责任全在他。
    毕竟劝过,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是鲁肃和陆逊不听劝,才导致的失败。
    “不行!”
    鲁肃道:“这一仗不能打!”
    “为何?这可是你提起的。”
    “确实是我提起的。可是郭嘉不同意。”鲁肃道:“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唉。”
    陆逊还能说什么。
    郭嘉是许定信任的谋士,还是第一谋士。
    在华夏国一言九鼎。
    论官职,也比他们大。
    论资历,郭嘉最早投效许定,他们是后来归降的。
    不管从哪方面说,他们都应该服从。
    陆逊坐下道:“好吧。谁叫咱们是后娘养的呢。”
    “不用把话说的这样难听。郭嘉也是为了我们好。从大局考虑,我们等一段时间再出手,把握会大很多。”鲁肃道。
    这件事情,一来二去,鲁肃和陆逊,终是没有出手。
    但是,没过几日。
    许定从河北传来消息。
    入侵河北的敌军,已经被击败。
    许定正率领大军返回。
    这让鲁肃和陆逊,原本已经死了的心,又活泛起来了。
    陆逊回谯郡。
    鲁肃在彭城。
    两人急忙准备兵力。
    只要许定的兵马一到,就可以对寿春进行围攻。
    一晃半个月过去。
    许定的大军,东渡黄河,经青州、徐州,来到彭城。
    进城之后。
    鲁肃说了与陆逊联手,反攻寿春的事。
    许定听后道:“西商帝国连续遭受大败。前前后后,损失了几十万兵马。他们据守扬州,肯定是兵力不足,后方也调不出来兵。未免今后,他们再穿越虫洞,调集援军,我们要趁着他们后方空虚时,收复扬州,最好一口气打到江东,封住虫洞。”
    “子敬。”
    “在。”
    许定道:“你和陆逊的建议,我采纳了。这次行动,我们要调集十万兵力,让西商帝国看看,我们华夏国,真正的实力。”
    “是。”
    有了许定的允诺,这件事情,基本算是成立了。
    郭嘉反对也没用。
    当然,郭嘉如果在这,也不会反对。因为河北之战结束,许定和贾诩带着大军回来了,已经有充足的兵力,攻打扬州。
    “先把陆逊招来,我们开一次会议。之后再发兵。”许定道。
    “是。”
    自从谯郡之战后,许定对陆逊,十分的满意。
    既要攻打扬州,这样大的军事行动,须得听听陆逊的意见。
    几日后。
    陆逊再次来到彭城。
    参加会议。
    客厅内。
    正前方挂着地图,面前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参加会议的人,都坐在沙盘的两侧。有陆逊、黄忠、鲁肃、贾诩等等。还有刚从下邳回来的刘备、诸葛亮、陈到。
    许定坐下说道:“诸位都看一看地图和沙盘,了解一下徐州、豫州、扬州的地形。如欲攻取扬州,该从何处进兵?”
    陆逊首先站了起来,拱手道:“禀陛下,末将认为,应该兵分两路。一路集中彭城所有兵力,佯攻寿春,吸引敌人大部分兵力。一路从谯郡出兵,横穿淮南,直击寿春。只要速度快,可出其不意,抵达寿春城下。奇兵之效,倍胜于重兵。”
    “嗯。”
    许定点点头。
    不置可否。
    鲁肃道:“陆将军这道计策,之前与臣多次提起过,臣认为或许可行。因为西商帝国,主要防备我们徐州。对谯郡比较松懈。”
    “谯郡只有一个旅的兵力,敌军断然无妨。这样谯郡之兵,更容易成功。”陆逊继续道。
    “和,你觉得呢?”许定问贾诩。
    贾诩道:“臣以为此计有些冒险。”
    “一旦被敌军察觉,很容易便能包围这支所谓的奇兵。在敌境内,我们不可能救援,只要被围,注定死无葬身之地。”
    陆逊说道:“和先生,这话不可像是你说的。”
    “为何?”
    陆逊笑道:“你不是一向主张用奇兵,还说用兵就是用险,无险就无胜。怎么现在反倒顾虑起来了?”
    贾诩确实说过这话。
    而且,就是对陆逊说的。
    这一下把他问的哑口无言了。
    许定只觉得好笑,却没放在心上,又问刘备、诸葛亮:“你们觉得呢?”
    “孔明,你可是自比管仲、乐毅,该有良策献上吧?”
    诸葛亮一愣,挥着羽扇,笑道:“回陛下,臣可不敢自比管仲、乐毅。自与西商帝国交战以来,越是觉得,所学不足以用。导致在下邳,面对敌两个旅的兵力,仍是素手无策。”
    “不过。”
    “陛下要反攻扬州,臣确实有几条建议。”
    “说说看。”许定道。
    在场的人,都看向诸葛亮。
    都想听听,诸葛亮有何计策。
    “首先,臣不赞同陆将军冒险进兵的计策。因为我们不能承受损失。一旦遭受重创,谯郡方面就会受到威胁,敌军可趁胜进兵,攻取谯郡,再入豫兖,后果十分严重。而且,这个计策,早在一个月前,陆将军就已经与子敬谋划,你们敢保证,没有提前泄露消息吗?敢保证,瞒过西商帝国的细作?”
    “一旦消息泄露,不仅谯郡的奇兵被包围,连彭城的大军,也十分危险。”
    “因此,我还是倾向于稳扎稳打。从彭城调集两个师的兵力,前往谯郡。与彭城的大军,同时出击,向寿春压境。如此进兵,虽不能速胜,却也万万不会失败。”
    诸葛亮缓缓道来。
    在场的人,有的一脸鄙视,有的暗暗点头。
    许定在心里想:“诸葛亮到底是用兵谨慎,从不弄险。”
    “唉。”
    连诸葛亮都这也说,陆逊觉得自己没希望了。
    他叹了声,回到座位。
    但是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许定出言支持他。
    “我与孔明的意见相反。因为这次攻伐扬州,我们必须速胜!越早拿下寿春,我们就越安全。如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势必旷日持久,形成僵局。一旦敌军从江东调来几个师,我们就算想取胜,也艰难了。”
    “而且,敌人把持着虫洞,他随时可以从西商帝国,调集大规模的军队,前来参战。”
    说到这里,许定深吸了口气:“我们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必须出奇制胜,收复寿春、以及扬州各郡。如此,才能保住中原。”
    徐定是从大局考虑的。
    诸葛亮是只看到了眼前。从战争的角度,给于建议。
    “陛下英明。”诸葛亮沉思少许,应道。
    “孔明,非是我不知奇兵之险,实在是大局于我不利。扬州之战,必须速战速决。”许定道。
    “是。”
    诸葛亮应道。
    许定站起身来:“伯言,你继续说你的方略。如何奇袭?有仔细想过吗?”
    陆逊走上前来,激动的道:“末将已经细细想过,需要两个步兵团,以及三千骑兵。携带大量手雷,方可攻取寿春。”
    “当然,前提是彭城方向的军队,要攻打的猛一些,把敌人的主力调离寿春。奇兵才能返回作用。”
    陆逊把设计好的方略,给在座的武都讲述了一遍。
    尤其提到,这支奇兵,必须由他亲自率领。
    对于这一点,许定有些不太愿意。
    陆逊之才,旷世罕见。
    论临新军敌指挥,可能连诸葛亮、贾诩,也比不了。
    这样的天才,派去吗,冒险出击,万一死在这一战中,他的肠子都要悔青了。
    就算用整个扬州,换走陆逊,许定也不会干。
    “还是从第一、第二集团军中,选一名旅长,前去执行这项任务。伯言,你就跟着我,哪也别去。正好,我有些事情,还要向你请教。”许定道。
    “陛下,末将不去,谁去指挥啊?”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从第一、第二集团军中,挑选一位旅长前去。他们都是在军事学院毕业的,应该懂得怎样出奇制胜吧。”
    “不行不行”
    陆逊摆了摆手,拘礼道:“回禀陛下,这场战役,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这支奇兵,需要指挥员,随机应变,躲过敌人的搜捕,直插寿春城下除了末将亲自领兵,末将不信任何人。请陛下恕罪。”
    “你实在要去,我把风林火山派给你。”许定朝客厅后面看了眼,喊道:“贾横。”
    “末将在。”
    许定道:“给你个任务。带着风林火山,保护陆逊将军。”
    “陛下,这。”贾横有些不高兴。
    风林火山特种部队,是一支装备精良、立过大功的部队。他们要执行的任务,从来都是别人无法完成的。比如,摧毁几十万大军的指挥部。穿越火线,捣毁敌后辎重等等。现在却派给陆逊,保护陆逊的安全。
    这实在太侮辱了
    “怎么了?”许定板着脸问道:“有问题吗?”
    “没没有”
    虽然不愿意,可他还是不敢当面拒绝。
    特种兵第一纪律,就是服从命令。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无条件的服从上司的命令。许定是特种兵队员的教官,教官的命令,可绝对不能违抗。
    “既然没有问题,就执行吧!”
    “诺。”
    贾横应道。
    “多谢陛下,臣保证,一定夺取寿春!”陆逊道。
    “嗯。”
    就这么着,攻打扬州的计划,基本形成了。
    除了鲁肃的第一集团军中,留下两个旅据守彭城。其余的部队,全部要投入战斗。

第869章 扬州大战(1)
    “陛下,有细作送来急信。”典韦走进书房。
    许定接过信,打开看。
    原来,是益州的细作,汇报益州战局。
    “曹操真是不简单啊,仅凭两三万军,就夺了刘璋的基业。还收复南中,与蛮王孟获,结成了兄弟。”许定道。
    “什么!”
    坐在一旁的贾诩惊道:“曹操既得益州,又收编了蛮军,岂不是有十万大军了?”
    “应该差不多吧。”
    许定想了想。
    在曹操入益州前,约有三万正规军。消灭刘璋后,得降兵数万。现在又收编了孟获的军队,足有十二万!
    这十二万,都可算作正规军。
    随时可以派出益州作战。
    而且
    川蜀之地,有十二个大郡,人口多达五六百万,多年来,刘璋很少募兵。如果现在募兵,召集二三十万人,应该是不难的。
    贾诩的眼眸转了转,拱手道:“陛下,臣倒有个建议。只怕陛下不允。”
    “什么建议?”
    贾诩轻笑了几声,道:“我们与西商帝国相比,最大的缺陷,除了武器,还有兵源。他们有几百万军,我们才二三十万,实在有些少。臣建议待扬州之战结束后,派遣一支部队,前往汉中,与曹操交战,俘虏他新募集的军队。这对我们而言,应该不难。这样,我们就有了充足的兵员,可以组建第三集团军啊。”
    “好主意,不过。”
    许定担忧道:“曹操现在不仅得了益州、西凉,还得了南中,已是今非昔比。一旦交战,我担心我们与曹操,会僵持内耗。不利于正面战场。”
    “哈哈哈。”贾诩大笑了几声。
    “主公啊,曹操的军队,若是放在几年前,还算是一支劲旅。可是现在,我们都使用机枪、大炮,他能取胜吗?”
    贾诩拱了拱手:“请陛下放心,我只需要带一个师前去,就能稳稳的把控战局。俘虏大批的曹军,送往中原。”
    “你去?”
    许定摇摇头道:“不行。你是第二集团军的总司令,理应在正面战场。怎么能跑到后方去筹集兵源呢。这件事情,还是以后再说吧。”
    “陛下。”
    “不必说了。先取扬州。”
    “是。”
    贾诩的建议,许定牢牢的刻在了心里。
    川蜀十二郡,人口众多,粮饷富足。
    虽然他现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取,却可以像贾诩说的那样,派遣一支部队,与曹操交战。以新军的战斗力,应该可以轻易的俘虏敌军。
    这样一来,川蜀十二郡的士兵,不就成华夏帝国的了吗。
    曹操与蛮王孟获结成异姓兄弟,在g都庆贺了数日。
    之后。
    孟获欲返回南中。
    曹操却突然反悔了,切心生歹意!
    他不太信孟获,想派曹家的人驻守和管理南中。
    司马懿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入杀孟获,则与南中结仇啊。时下孟获已然归顺主公,答应必要之时,派遣军队助战。这已经出乎臣的预料。”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蛮族人,看似豁达,实则反复无常。为了一点粮食、军械,都有可能反叛。与其等到那时,不如尽起三军,趁蛮族必备,彻底剿灭。”曹操道。
    “禀主公,南中并不好取。”
    司马懿拿出地图,指给曹操看:“南中数百里,多为山脉、峻岭,蛮族百姓、士兵,都居住在山洞里。”
    “那里的地势,极容易藏兵、伏兵,一旦深入,不管多少军队,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而且,山林中瘴气很严重,我们不能在山林里久持,不然,就有中毒的危险。”
    “主公想想,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武力平定南中吗?”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南中主动归附。主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为何要反悔呢?”
    曹操沉吟少许。
    他觉得觉得司马懿分析的对。
    南蛮确实很难征服。
    而且
    站端一开,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万一华夏国来犯,则大事休矣。
    “好吧。”
    曹操道:“这件事情作罢。你替我去送送蛮王。”
    “最好主公亲自去送,才能显示出诚意啊。”司马懿道。
    “他现在起行了吗?”
    “还没有。”
    曹操与司马懿一起,前去送蛮王。
    一直送到百里外的汉嘉城。
    蛮王感激涕零。
    他不知道,就在前一刻,曹操还想杀他呢。
    蛮王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