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挣开许定的双手,抬头看着许定的眼睛,发现许定并不像是说慌,不由笑道:“许大哥我好像突然有点看不懂你了,你真是一个奇怪的人,那按你的审美标准,我这样的是不是就是丑女了。”
“怎么可能!琰儿很美,美到我现在就想成亲了。”许定右手捏在蔡琰的下吧外,略带调戏的神色,嘿嘿一笑。
“许大哥你变坏了。”蔡琰推开许定,然后小跑着出了房间。
看着小妮子跑出房,许定将刚才捏蔡琰下吧的手支在自己的下吧处,轻轻喃道:“变坏了吗?好像还真有点……”
“什么?袁家勾结四国私吞了进贡给朕的钱财。”灵一听到消息,整个人都快要炸裂了。
竟然还有人敢私吞他的钱。
这让他如何能忍。
张让道:“陛下,此事只风传,尚未证实。”
别看张让说的是实话,但是却比进谗言还要有效果。
灵帝刘宏反而更加确信了。
于是问道:“对了,太尉坐了多久了?”
坐多久了,袁隗当太尉多久了。
张让微微翘了翘嘴角道,如实报了出来。
“这么久了,是不是该让贤了。”灵帝轻声喃道。
张让道:“陛下说久那就是真的久了,相信有不少人喜欢太尉这个职务。”
“是呀,肯定很多人喜欢。”灵帝摸摸下吧,想了想道:“你说六百万钱好还是七百万钱。”
“六百万钱是恩惠,七百万钱是本份。”张让回道。
二人议论的六百万七百万,指是是卖一次太尉这个官职多少钱。
“恩惠!本份,有意思,那一切就由让父去操办吧。”灵帝很懒,懒到钱都不喜欢数,懒到钱都不喜欢放在自己这里,反正他只要知道自己有用不完的钱,有享受不完的快乐就行了。
袁隗正在呵斥手下办事不利,都这么多天了竟然还没有找到传谣者。
结果那一边就有一个小黄门过来传旨。
念完旨小黄门就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嘭!”
小黄门一走,大门一关,袁隗就将书房中心爱的各类典籍与文墨给砸在地上。
“昏君,大昏君,如此卖官鬻爵,大汉迟早会在他手里葬送掉。”如果只是撤了自己的官位,袁隗还没有好么生气,毕竟凭着袁家在朝中的威望,随时都可以在上位统领百官。
但是这个刘宏竟然立即就将他的太尉给拿来卖钱了。
这一下朝堂上全都是一群碌碌无为只会捞钱的人,而非听命他袁家的故吏门生。
天子这样乱搞,对他袁氏夺取朝堂大权明显是一个大阻碍。
这就是乱拳打死师傅,袁隗等人以正常的套路比武,结果对方不按套路出牌,上来就是一板砖。
对这种破坏规则的举动,实在是恼火不已。
他相信不光他恼火,其它各大世家同样肚子里憋着怒气。
不过发完气,袁隗抚须冷静一想,碰上这么一个大昏君未必不是世家之幸运。
因为这样的皇帝才好让世家官员从中伸手窃取国家的利益,挖皇族的墙角。
“四百年了,大汉都四百年了,以经很长了。”袁隗透过窗,看着远外的天空,盯着那变幻的云朵,眸中闪过一丝异光。
第134章 攻打四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攻打四国
对袁家不利的消息,很快从洛阳波折到了各州郡。
尽管所有袁家故吏门徒都在查禁,可是这种东越封就越传得厉害。
并且显得真实。
同时伴随着这个消息,民舆对东北四国的反应也越来越激烈。
既然四国这么有钱,现在又是属于大汉的,为什么不能在他们那里多收点税,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多贡献一些钱财给陛下。
所以对四国的不满也越来越大。
渐渐的人们知道了四国原来一直在积极备战,在不停的修建城池关防。
更过分的是,他们一直在侵蚀着原本属于大汉的乐浪郡。
这哪是归附了大汉,分明是在蚕食着大汉。
于是激进的一派开始上表武力征服。
当然这一方面大都是武将。
这一日朝会,灵帝坐上宝座就问道:“众卿,民间都在议论要不要攻伐四国以显示我大汉天威,今天朕想问问你们,你们认为当如何?”
“陛下四国不臣当伐。”主攻的大臣站出来说道。
主和的大臣则道:“陛下,四国均以臣服,以属大汉藩属,且并无过错,怎么可妄动兵戈。”
“臣服,笑话,他们什么时候真心依附过,不过是表面称臣,暗地里在吞噬我大汉的国土,驱逐残害我大汉的子民,其国富有,却对陛下不恭,只以区区人参野果朝贡,怎么是无错了。”主战的大臣冷笑着说道。
“荒谬,四国何其穷困,怎么到了你们嘴里就富有了。”主和的赶紧出来堵这事,坊间传言袁家跟四人有勾连,吞了天子的钱宝,自然一个个出来否认此事。
绝对不能承认四国富有之事。
不然袁家真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哈哈,这么说你们是肯定了四要有过错,吞噬大汉国土这回事喽。”一个武将站出来说道。
“这个……”
袁系一脉的人被突然转折给打了一棍,知道这事不能在硬顶了,因为两件事总要有一件妥协。
这就是政治。
死道友不死贫道。
保住了袁家名声就行了。
于是纷纷熄火。
“既然众卿都觉得四国有错,那么都是赞成攻伐四国,以示惩戒了。”想到四国富有,拿下四国就有无数的财富搬进西园,灵帝刘宏心头一片火热。
“四国无礼当伐!”一众大臣都回道。
不过同意归同意,但是出兵的问题才是头疼的。
因为众人都知道皇帝是一个吝啬鬼,一个守财奴。
出兵就要花钱,刘宏舍得吗?
一但关系钱,势必要扯皮,然后推诿,最后也只能流于形式,不了了之。
所以主和的袁系一脉才会马上妥协。
果然接着刘宏便道:“那众卿以为当以何人为主率军征讨四国,出兵几何为好?”
“陛下,现在凉州局势不明,尚无军可派,而且军费难筹,如果动用少府的钱粮,应该能征召三万五万的大军。”
“咳咳!众卿,国库艰难朕是知道的,不过少府也透支无力在应对军费了。”刘宏就像是被踩了狐狸尾巴,立即炸毛。
想用他的私房钱,门都没有。
至于三万五万的大军更是吓得他熄灭了动武的念头。
他可不傻,五六万大军吃喝拉撒睡,得花多少钱呀。
“陛下,既然没有军费,这一时半儿怕是征讨不了四国了。”主和的大臣站出来无奈出说道。
那意思是,要不等等,等你皇帝老人家有钱了我们在打仗。
刘宏还是有点不甘,然后扫过众臣,发现都没有人站出来说其它的,这是都准备搁置了。
别看主战的叫得凶,但是皇帝不想出钱,他们也无奈。
上面的这位皇帝什么逼数他们知道呀。
不过等了好一会儿,就在刘宏要打销这个念头的时候,皇甫嵩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宏道:“爱卿请奏。”
皇甫嵩道:“陛下,东莱太守威海侯许定托臣递上一份请战书,请陛下过目。”
“哦!”
刘宏有点意外,没想到皇甫嵩提到许定,这个时候许定送请战书是什么意思,似乎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
于是抬抬手道:“呈上来,朕看看。”
“诺!”
皇甫嵩唱诺完毕,然后递上了许定交给他的东西。
大太监接过,然后呈上去给灵帝。
灵帝拆开一看,脸上顿时显出喜色,看完后按在龙案前,这才傲视着群臣,淡淡的说道:“威海侯真乃朕的忠心臣子,懂得为国分忧。”
群臣茫然,不知道许定搞了什么幺蛾子。
灵帝接着笑道:“就在几天前,威海侯以出兵四国了,他说区区小事就不劳朕来分心了,让朕在京城等着他的好消息。”
“什么?许定出兵了。”
轰的一声,群臣皆惊呀。
许定怎么就出兵了,怎么这么快。
这小子让他去凉州,结果满地图的跑去剿匪,死活不去凉州。
结果这到好,才回东莱没多久就带兵跨海跳攻四国了。
这哪是士兵疲惫,东莱虚弱的样子。
“陛下,臣弹劾威海候,威海候未经陛下准许,未向朝廷报备就擅开战端,此乃大逆之举,臣建议撤除其爵位,免其太守之职。”
“陛下,臣等附议,威海侯此举陷国于不义,使藩篱寒心当诛!”
顿时一个个袁系人马出来喊打喊杀。
大有要把许定定罪消灭的架势。
“陛下,威海侯一心为国,请陛下明查,且现战事以起,当速派增援,等灭了四国在议。”皇甫嵩站出来说道。
接着卢植、法衍、孔融、韩说等人也纷纷赞同皇甫嵩的说活,其它还有点良心,还有点为国着想的大臣也纷纷附议。
战事以开,当然要等打完在说。
嬴了只要有功,一切都是胡扯。
输了,输了就输了在谈。
大汉什么时候会为出兵而责备人的。
“众卿言之有理,威海侯之事那就等灭了四国在提。”灵帝大手一挥定了基调,然后又道
:“忘了跟众卿提了,威海候在奏表上说了,此次出兵的军费由东莱方面一力承担,不需要朝廷府库的钱粮,至于缴获四国的钱物,一半交国库,另一半抵军费以及奖赏前钱厮杀拼命的将士跟随军的大汉义士。”
朕的威海候就是这点好呀,抢来的钱都不要,都要拿来孝敬朕,这才是大大的忠臣,朕太喜欢他了。
第135章 马韩国的野望
第一百三十五章矮哆的野望
许定竟然这般好,不要军费。
而且还愿意将一半的缴获上交给国库。
顿时所有反对意见全被挡了回去。
事以至此,不可为了,只能等着结果。
“好了,无事退朝吧。”
灵帝想到正在高兴头上,懒得在理朝政,直接宣布退朝,然后匆匆的走了。
与此同时,东莱方面以在威远岛上集结好了大量的兵马。
也就是朝堂上还在争议的时候,他举行了誓师大会,拔剑指向东北方。
众军蹬船出征。
正如许定前面跟灵帝提过的一样,本次出征马步军二万二千,水军一万,共四个都尉、一个府卫队、在加上一个三百人的罗马小队与水军组合出动。
正如郭嘉等人预测的一样,四国都没有想到东莱方面会在冬季发动攻势,原本有所准备的沿海防线地区,瞬间被水军攻占。
马韩那可怜的一点水面力量直接就被碾压消灭在了南汉江口了。
站在南汉江南边的马韩国仁城的墙头上郭嘉说道:“主公,只要征服消灭了马韩,三韩之战便可以基本结束了。”
“奉孝所言不错,这辰韩与弁韩大体上是我中华秦时移民与在中原逃役过来难民组成,说起来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一部分,只要一视同仁的宽义对待他们,相信是没有大问题的。”许定点点头,顺着马韩国仁城矮小的城池向南巡视道:
“唯有这马韩必须从肉体与精神上消灭他们。”
所谓的三韩,其实只有马韩一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土著。
“主公英明!”郭嘉也极为赞同的说道。
对于真正的异族,大汉不管是从民间还是朝堂,向来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几个是报有好感。
攻占马韩北边河域,许定留下第六军都尉驻守在这里,然后大军乘船沿海岸南下,
马韩是三韩中实力最强的一个,由54个城邦部落组成,各城有一个主要部落,有一个城主,城主犹如土皇帝。
各城的实力强弱不一,按渗透过来的人员反溃的情报,最强大的城邦也只是堪堪比得上大汉最大的县,人口不超过三四万。
小的可能就是大一点的乡亭,人口在二三千左右。
他们实力不强,征服并不困难,难得是整个马韩都是山地丘陵,道路状况太复杂与糟糕。
好在许定等人不用从北往南一城一城的打,而是沿海而下,从水面蹬陆,很快就攻下平泽城、群山城、瑞山城、黄岛城、江景城,对马韩的王都形成半包围,虎视眈眈。
一时马韩国震动惊慌。
马韩国王召集群臣议事:“各位,大汉的东莱太守威海侯派兵提前来攻打我们了,现在我国以失守六座城池,要如何应对。”
“什么,大汉出兵了。”
马韩的大臣都懵逼了。
不是说明天夏天才会进攻吗?
怎么这个时候出兵了。
实在是没有想到。
更没有想到的是大汉的兵威如此之盛,一下子就拿下了六个城池,灭了六个联邦部落。
“大王跟汉军拼了,立即召集全国兵马对汉作战。”
“没错大王跟汉军拼了,现在不仅要召集全国兵马,还要向弁韩国、辰韩国,同时还有北部的东濊国发出求援,我们四国对大汉的国策可是同气连枝,这个时候需要他们来分担责任了。”
马韩国国王点头道:“好,立即集结全国兵马,同时向其它三国求援。”
等马韩国国王说完,其中一个叫矮哆的大臣站出来道:“大王,光是这些怕是不够,听说汉军强悍,兵力充沛,武器锋利,正面对决,我们根本没有胜算,不如迁都南下吧。”
迁都!
这一下惹了众怒,连马韩国国王也有些不悦,王都才是马韩国王族的根本,只有这里才是王族真正能说了算的地方。
去了别的城邦,势必与之冲突,这会让其它城邦城主们恐慌的。
“大王上次我出使大汉,与袁家人探讨,他们指出一但东莱出兵,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的时候,他们说我国国小民弱,而东莱军在大汉众军来说也是精锐中的精锐。
正面对决我们是挡不住的,想要胜利唯有一个字。”矮哆接着又道。
要知道矮哆可是上次出使过大汉,进过洛阳城,算是整个马韩国最有眼光的人了。
“哪个字?”马韩国国王问道。
矮哆回道:“拖!”
“拖!”众人不解其意。
矮哆回道:“只有拖,耗着东莱兵,让他们久战而不能占我国土,让他们久战而不能灭我国民,使其无法安心在我国境内生活,那么就能拖夸东莱军,让其自行退兵。”
“这样么?”马韩国国王若有所思起来。
这个听起来到也是一个方法。
矮哆接着又道:“大王,现在东莱军占了仁城,控制了北面的大河,怕是有阻断东濊国派援兵救援我国的想法,所以我们的援军只有辰韩国与弁韩国了。”
嘶,听这样一说,众人仿佛开窍了。
是呀仁城被汉军拿下,汉军的水军封锁了北面的大河,东濊国的军队根本南下不了,还怎么支援他们。
“继续说下去。”马韩国国王的不安越来越大了,迁都南下的意愿也越强了。
接矮哆这才又道:“大王,现在平泽城、群山城、瑞山城、黄岛城、江景城,都被汉军攻占,一但汉军派军队深入国境,攻下沃川,那么我们南下的路就封死了,如果他们继续向东部,北面派出一支军队攻下忠城,南面的攻下闻城,那么我们就彻底被封死在了王都。”
众人哑然失色。
矮哆继续又说:“一但被封锁在国都,汉军四面围攻,若坚守等来各邦城军队及两国援军,尚有一线生机,若等不及……”
不用这人在说下去了,众人以经脑补了血染王都,成为阶下囚的场景了。
前面提过,正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