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是一个小骄傲。
难怪这么狂,敢情这小子是公子哥。
“叮!发现武将人物田宇,收服加魅力3!”
“嗯!小二你说他能加3点魅力值?”许定不由好奇。
小二回道:“是的主人,此人潜力挺大,目前收服加3,以后可能加35或者4!“
小小田宇顿时激起许定的兴趣,迟疑了一下道:“你能打得赢我这三个都尉,我就收你为弟子。”
在东莱,在青州,私下里人们都称许定为世家杀手,众将以为许定是有意想赶走田宇,顿时个个收敛神变得肃穆起来。
“好!”田宇一口应下,然后先走到黄忠那里:
“这位将军请赐教!”
黄忠哼了一声,不想理他。
接着田宇走到赵云那里:“这位将军,请赐教!”
“你不是我的对手,如果你最擅长的不是手中的武器,我会给你一次机会!”赵云很委婉的拒绝道。
田宇也不气馁,接着走向太史慈。
本以为会拒绝,结果太史慈跳下马,将手中的长枪一指天道:
“赶紧的,打完好赶路。”
“呃!”
这到让田宇一愣,接着田宇抱拳便道:“冒犯了。”
语声刚落,田宇也握枪刺出。
太史慈黄枪一挡。
田宇变招一扫,接着虚幻一枪又改刺。
不过太史慈从容面对,挺枪都挡了下来。
“锵!”
金鸣交错,二人闪过而过,回身均是一刺,太史慈枪花一抖,田宇收枪一甩,枪尾流星锤甩砸而去。
铁链破了枪花,与之一起交缠,田宇想借势带走太史慈的枪,不过太史慈握住枪杆中部,逆向一扭,长枪顿时变成了两杆短枪。
原来太史慈的枪法与众不同的是连环枪,他的枪是特制的,由两杆短枪组合而成,既有长兵的优势,也有短兵的特色。
显然田宇为之一愕。
没想到太史慈的武器也有些特别。
忙甩解了铁锤,横枪挡下太史慈的别一杆枪。
别说田宇了,就是许定、赵云、黄忠、徐晃等人也有些意外。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太史慈的枪还能如此使用的。
细想一下,太史慈可谓是长、中、短兵器都能上手,有向全能型发展的趋势。
看着小小田宇竟然在太史慈手里走了这么多招,一直未发话的军正夏侯兰道:“主公,此人武艺到也不差,是个好苗子。”
许定道:“怎么,子蓝没信心打赢他。”
男人不能说不行,夏侯兰顿时高声回道:“主公要胜这小子不难,不过需要费点时间。”
许定没有说话,继续看着二人的较量,很快二人打了三十个回合,田宇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这小子是有不错的底子,在渔阳可能真没有对手,但是碰上三国里能排在前面的太史慈还是弱了一些。
二人又交手四个半回合,终于田宇被击败了。
“承让!”
虽然赢了这小子,不过能挡自己三十多个回合,也不是易与之之辈了,所以太史慈持礼说道。
“多谢赐教!”
田宇眼中闪过一丝失落,抱拳回礼,同样持着武者的品性。
太史慈返回军阵,这时许定撇了一眼夏侯兰,夏侯兰会意然后催马出阵道:
“田宇你败了。”
言下之意,你可以离开了。
并不符合君侯的条件。
第169章 田宇的抉择
第一百六十九章田宇的抉择
不过田宇此人心性极高,并未就此甘心,而是持礼问道:
“敢问这位将军,刚才与我交手的是何人,在东莱据何职?”
夏侯兰回道:“刚才跟你交手的是出身东莱黄县的太史子义,他挡任我东莱第三军都尉正都尉。”
“原来如此。”田宇听明白后露出一个了然的表情。
正都尉在东莱应该算是最高一层的将领了,强将手下无弱兵,许定武盖天下,手下大将正当不俗。
“所以你是不是应该让路了。”夏侯兰噙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笑意,盯着田宇。
田宇闻言主动让出了身,许定看了他一眼,出声道:“继续赶路!”
大军继续前行,队伍缓缓前行。
等骑队从田宇身前都走过去后,田宇做了一个古怪的举动,迈步默默跟在后面。
“主公,这小子还是不甘心呐!”夏侯兰笑着说道。
许定朝后看了一眼,然后道:“加快行军速度,天黑前天到达荏平城!”
天黑前大军到达荏平城!
而田宇还继续跟在后面,不过以经气喘吁吁,跟着骑队一路奔跑,他没有掉队就算好的了。
大军没有进城,就在城外宿营。
东莱军虽然带了随行的肉菜,不过还是差人进城采买了一些,白天吃干粮,晚上还是要吃顿热的,以便保持战斗力。
准备好了晚膳,盛了碗热汤,小口吸入,涌进胃里暖洋洋,许定对正在大口灌的夏侯兰道:
“把人叫过来。”
夏侯兰一愣,尔后明白了过来,起身找到营地外正在搭草棚的田宇。
“田子轩带上你的东西,我家主公叫你过来。”说完夏侯兰就往回走。
田宇闻言大喜,一手拿起包袱,一手握枪,兴奋的一跳,将好不容易搭起的草棚给挑塌了。
夏侯兰听到声响扭头看了过来,田宇脸色尴尬,摸摸后脑勺强行解释道:这个…………咳咳,没搭稳自己塌了!”
自己塌了,你解释什么?
为什么看你很虚的样子。
很快夏侯兰带着田宇到了许定这里,许定指了指一个空位道:“坐吧,喝口汤。”
“谢君侯。”
田宇寻了位置坐下,见众人都是自己给自己盛汤,于是也学着给自己盛了一碗,喝了一小口,他发现这汤极为好喝,不由又连续饮了几大口。
“君候,这汤太好喝了。”田宇忍不住赞道。
虽然田家是渔阳的世家,吃食自然也不会太差,但是田宇发誓,从没有喝过如此美味的汤。
就是一锅平常的汤,为何东莱军做的这般好喝。
“好喝你就多喝一点。”许定笑道。
得益于许定的原因,东莱方面不仅有英雄楼推出好菜品,就是军营也有一帮天赋极好的厨子整日里在研究改善军粮,所以东莱的整个体伙食都比较好,每日的吃食也更为丰富营养。
光是汤就研发了不止数十种,而且都是简单易做,方便行军就地取材的。
“是君侯!”
田宇应道,然后继续盛汤大口喝了起来。
用完晚膳,田宇起身告辞,夏侯兰起身,一手揽着他的胳膊道:
“走吧,去我的营帐过夜,你那个草窝棚就不用搭了。”
田宇也不矫情,感谢道:“多谢夏侯兄!”
夏侯兰带着田宇来到自己的那顶营帐,田宇问道:“夏侯兄,不知道你在军中担任何职?”
夏侯兰骄傲的挺胸说道:“军正!”
田宇有些微愕,重新打量起了夏侯兰。
仿佛有些不敢相信。
夏侯兰一点也不意外,笑道:“是不是有些意外,像我这种嘻嘻哈哈的人竟然会做这种要板着脸,严肃到要得罪人的事。”
田宇点点头。
夏侯兰耸耸肩无奈道:“没办法,谁叫我的武艺差,打不过那些家伙,只能担任军正了,其实我最想当副都尉的,那样就能痛快的冲锋陷阵了。”
夏侯兰的的语气有些失落,田宇看得出来,夏侯兰没有半分虚掩的样子。
为了避免尴尬,田宇转移话题道:“夏侯兄,你说我还有机会拜君侯为师吗?”
夏侯兰扭回神秘一笑道:“你猜?”
“……”田宇。
“早点睡吧,希望明天你还能跟得上在想这个问题。”夏侯兰由衷的提醒道。
田宇点头,然后自喃自语道:“明白了,我不会掉队的,像我这么聪明又天赋极高的人,应该还有机会。
毕竟我还年轻,夏侯兄都能当军正,我相信我也能当副都尉,我知道君侯肯定要考究我一下,拜君侯这样的人为师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毕竟君侯名震天下,如果随便一个人都能拜他为师,那君侯会有无数的烦恼,所以条件一定要严苛,嗯,我会努力的。”
夏侯兰脸抽:“……”
你丫想多了!
………………
………………
翌日起来,大军继续启程,然后田宇还是跟在后面。
这一次许定的行军速度又加快了一些,田宇跟得更加辛苦,甚至到了傍晚,跟丢了队伍。
好在他以经知道许定等人这次的行程目的地,入夜之后,东莱军准备休息了,田宇这才姗姗来迟,找到了宿营的东莱军。
“田子轩过来过来,我这里还有一锅没有吃的百家荟萃,过来尝尝。”夏侯兰招招手热亲的叫着田宇。
田宇也不拒绝,进了营跟着夏侯兰去了他的营帐,果然那里支起一口小锅,里面煮着一锅大杂烩,有冬春的各种野菜,也有肉食,还有白米粥混合一起。
“多谢夏侯兄。”
田宇也不客气了,盛着就吃了起来,很快眼眸一亮:“夏侯兄,这里面还放了生姜跟人参?”
“吃出味来了,怎么样,这可是我亲手煮的。”夏侯兰迷着眼笑着拍了拍田宇。
煮这东西简单,就是把一切能吃的都倒进去,然后就是倒水,加点盐调味增鲜。
“嗯!太好吃了,没想到这样一锅炖出来的东西也能如此美味,当真是神奇。”田宇不吝惜赞词的说道,接着不等夏侯兰回话又问:
“夏侯兄,这人参是不是有些浪费?”
用人参当粥汤来煮,东莱这么富有了吗?
夏侯兰道:“你以为我们餐餐都会放人参吗,这还不是主公照顾你年龄小,特地吩咐加的,所以小子,你别让我家主公为难了,目前来说他不会收你为徒的,为了让你能跟上我军,主公放慢了不少行军的速度。”
说完夏侯兰盯着田宇的反应。
要知道这人参都新四郡产出的,其实收购价很便宜。
果然田宇这家伙脸上先是一喜,有些激动,但是接着又神情一凝,脸色讪讪。
然后也不说话,闷头大吃,不一会儿就风卷残云般的吃完了。
吃完后一抹嘴冲夏侯兰道:“夏侯兄请替我向君侯道谢。”
说完田宇就迈步出了营帐。
夏侯兰看着田宇出去了,不由有丝失望,不过下一秒营帐帘幕被挑开,一张稚嫩的脸又重新出现。
“夏侯兄,能问一下,你们是要在延津渡河吗?”
夏侯兰下意识的点头,正想说什么,帘幕一晃动,田宇的脸又消失了。
待到回过味来,夏侯兰走出去,便发现田宇的身影出了营门,在火把暗弱的映照之下,不一会儿消失了踪影。
“这小子,有点意思了。”夏侯兰转身将发生的事情告诉许定。
第170章 曹操的打算
第一百七十章曹操的打算
延津!
最近变得热闹了起来,不断有人来到这里。
原因是有人在这里公然树起了招集义士的大旗。
周围郡县的豪杰闻听了,三五成群而来。
“不知道伯康他们会不会从这里过河?”
原来在这里树起大旗的赫然就是曹操,他听说了朝廷的征讨令后,从谯县带着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人还有曹氏的门客数百之众北上并州。
当然有人会问,曹操不是在青州济南国当国相吗?
怎么会回谯县?
原来是曹操学习许定的方法在济南国大行其道,自然同样将那里的世家全给得罪了。
这些世家表面顺从,暗地里串通一气,联合洛阳的权贵,一齐向曹操施压,明里暗里给他找麻烦。
要知道曹操当年在洛阳棒杀权贵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这一搞曹操没多久就扛不住了,有些心灰意冷,做了小半年的济南国相就辞职回家了。
回到曹家,曹操开始学习许定的做法,大肆扩展曹家势力,积极发展曹氏武装,所以大量招收食客游侠,聚集精英。
而在延津的这一招,同样学自许定,他听说许定每到一地就寻访人才,礼贤下士,于是也打着为国出力,北上伐虏的名号招收起了陈留郡与梁国的人才。
“主公,想来威海侯从此处过河是八九不离十的,如果他从高唐可者仓亭过河必然要走冀州,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一个年青的文士接着话说道。
曹操看向此人,这人叫程述,表字维安,今20岁,乃是梁国人士,是他半路收的谋士。
听其言,观其人,曹操发现此人虽然年轻,却腹有韬略,所以对其比较重视。
于是问道:“怎么你也研究过伯康,了解他的行事风格?”
程述半咪着眼道:“主公,威海侯行事向来有谋划,从不做无打算之事,世人皆称其谋略无双,战无不胜,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曹操微微颌首,等着程述继续说下去。
其它人也静听程述的分析。
“威海侯有一样东西是天下人无法比拟的,这成为他无往不胜的利器,那就是博学。”说到这里程述又停顿了一下,其它人若有所思,不过还是有些疑惑,接着程述又道:
“威海侯博学,所以能诗文赛天下;威海侯博学,所以力盖天下;威海侯博学,所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威海侯博学所以通晓兵法;威海侯博学所以能治理好地方,复有方略。
就拿火烧长社来说,如果威海不通天文地理焉知风向之变,不识兵法焉能料敌于先屡斩敌将。
有言常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威海侯这般会提前布局的人,一定会从河内郡进并州,因为冀州他去过了,对那里有过基本的了解,所以他不会在去那里平白浪费机会。”
面对程述的侃侃而谈,众人不由大服,貌似说得好有道理。
曹操自己也频频点头,尤其是会意到了程述最后那一句话的意思。
脑子子突然冒出来一个名词。
收集地理情报。
程术的所有重点,其实是在讲这个。
这点才是关键,他断定许定必然会走延津渡河的目的,是提前收集河内这一块的地理情况。
如果许定在这里,听到程述这番话,必然要叫声好。
肯定想不到三国里还有这么一号没在历史上留名厉害的人物,竟然能猜到他的用意。
为将为帅者最忌讳地图炮了。
战场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组合一起的,每一个地方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对地理的了解,可以帮助为将者提前做好规划。
别说后世某党第五次反围剿的血教训,就说说三国跟战国,就有马谡、赵括之流纸上谈兵,地图炮,祸害不浅吧。
所以许定自然喜欢行万里路,走遍大汉千山万水,将各地的地理情况了解清楚。
没错,冀州他去过了,对那一带的情况也有过基本了解,所以这才选择延津渡河从河内走壶关进并州,这样可以了解河内郡、上党郡,太原郡等地的情况,为以后谋划做参考。
甚至悄悄画地图。
“原来如此,难怪伯康如此厉害。”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人这才恍然大悟。
然后一个个目光又期待的看向曹操。
作为他们的大哥,曹操从不缺胆略与气魄,更不缺气度与智慧。
许定能做到的,相信自己的大哥也能。
程术分析得很到位,但是曹操还是有些不太自心的说道:“天下只有一个伯康,即使有人能模仿,也终成不了他,伯康的东西我们要学,但是有一些我们还是要因人而异,择其而选。”
“大哥所言甚是。”曹家夏侯家众人闻言回道。
程术等人则道:“主公英明!”
既然许定有九层的机率会在延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