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的甚至提升了足足三成!
这可太好了。
“王大伴做得不错,从这些数据上来看,下一个季度的税收应该也会有所提升吧?”
“那是当然的。”
王承恩看到这个结果也很高兴,“主子爷,如果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相信不到一年功夫,国家的财政就能整体提升三成左右。”
“这就不凑了。只是……”说到这里,朱由检忽然沉默了,脸上的笑意也不觉渐渐消失了,毕竟一想到之后几个月要出现的粮荒、洪水,还有地震和雪灾,他就一个头两个大。
天灾无常,人力难敌。
王承恩瞧出他的变化,不由关切,“主子爷,您怎么了?”
“没什么。”摇了摇头,朱由检把册子放到一旁,“毕自严之前说国库里面还有多少存银?”
“眼下户部能拿出来的,大概八百多万,至于各地方蕃库中……那就要看温相的审问结果了。”
“八百万……”嘀咕了一句,朱由检脸色更加难看了几分,“太少了点,光是让工部准备东西都不够。”
“主子爷要让工部准备什么?”王承恩听着有点懵,“您要动大工了?”
“不,那些都是后话。”朱由检一摆手,岔开了话题,略作沉吟之后,他也有想起一个办法,打算故技重施。
“你还记不记得朕之前推行的皇家商牌?”
王承恩颔首,“当然,陛下前段时间不是又推行过一次吗,您有什么吩咐?”
“朕打算再来一次。”
朱由检说着,目双眼开阖间,两道灵光闪烁,“而且这一回,还要全国推广,你看行得通不?”
“啊?”
对于皇家商牌,虽然王承恩知道这是利国利民之策,只是他也知道那些商人们却绝对不会轻易应承。
之前的两次,都闹出了不少事端,而且还是以单一地方为前提的,皇帝现在要推行全国,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主子爷,老奴说句不该说的。您要推行当然可以,只是全国性的推广怕是不妥,各地衙门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啊。”
“与衙门有什么关系?”朱由检眉头一皱,随即苦笑释然,“你的意思是,各地方衙门上,没有那么多人手镇压是吗?”
“……”
王承恩没说话,但他的沉默就相当于承认了这一点。
对于他之言,朱大皇帝知道是实话,不由得一阵心烦,不断揉搓着脸皮,王承恩见了心里不是滋味,“主子爷,您也不必因此太烦心了,老奴看您要再来推行不妨还是和之前一样,挑选两个地方当作试点,步步蚕食的办法,也没什么不好。”
“蚕食,可是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突然有太监来报,“万岁爷,内阁温体仁、大理寺金世俊二位大人来了。”
“哦?”
朱由检目光一闪,示意王承恩把他们带进来,片刻以后,温体仁、金世俊来到御书房内,月门之前。
朱大皇帝安然端坐,之前王承恩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已经被他收好。
二位大人来到月门之前,一甩袖子跪定当场,“臣,温体仁、金世俊参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两位大人站起身来,朱由检似笑不笑的盯着温体仁,“二位到此,看来是温相已经把案子都审好了?”
“回万岁爷,臣已审毕判完,特将卷宗呈送陛下御览。”
“好。”
温体仁见他点头,赶忙冲外面叫了一声,就看七八个太监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万岁爷,所有卷宗都在这里了。”温体仁一面说,一面又从怀里掏出份简报单册来托在手上,“万岁爷。卷宗太多,臣和金大人特意准备了一份简报给您,上面写着每一个在案官员的审判结果。”
到底还是他心细,知道如何讨人欢心,不像周延儒,判案之后就弄了一个名册通案,不清不楚的。
朱由检拿过简报看了看,嘴角勾出一抹饶有意味的笑容来,“温相你还真是说到做到,那些犯官们盗空了蕃库,你可倒好竟然连一个判死的都没有。”
“万岁爷,您别动怒,请听臣解释。”说着,温体仁把自己之前在香山的那套说出又讲了一遍。
朱由检听过虽然脸色冷漠,但心里却十分高兴,因为这与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一次查点蕃库也不是为了杀人,能把钱弄到手才是真的。
温体仁说完,偷偷瞧了瞧他,见皇帝脸色虽冷却无不悦之色,这才深吸口气,继续往下说,“万岁爷,臣以为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弥补蕃库损失,而且那些犯了罪的官员们还会对您感恩戴德,日后再用,必肝脑涂地,以一颗感恩之心,为您效力。”
朱大皇帝故意沉默了片刻,皱着眉头看他,“话虽然是这么说,可贪心不足,弊病成疾,如果朕此次只是抄没了他们的家产,将其补充蕃库。那这些官员们过惯了奢靡日子,突然变得孑然一身,那面不会心中不平。再让他们做官,怕不会搂的更狠,挖地三尺地来填补亏空吗?到时候百姓才是真正进入水深火热当中。”
“万岁爷。”
温体仁听闻此言,眼中不由闪过一抹寒光,拱手躬身,严肃非常,“您说得一点也不错。所以臣在判词上都加了一句:如有再犯,诛灭九族!”
………………………………
第322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听他这么说,朱由检不觉挑了下眉毛,好你个老温头,真是心狠手辣,不过你这一招还是瞒不过我,置之死地而后生。
你说的再狠,目的也不过是想把那些该死之人救下,不过还真别说,你这一招倒是要比周延儒的杀人灭口高明很多,也不怪你日后能够取而代之。
“万岁爷。您以为臣判的案子,如何?”温体仁问了一句,朱大皇帝假作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温相爷都这么说了。那就照你说的办,不过温相你要记住,这些人的命,算是你保下来的,所以你要为他们负责。”
一听这话,温体仁脸色一变,心往下沉,自己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这一点,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知道没有退路,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臣,遵旨!”
“好。”朱由检说着一笑,目光也转到了金世俊身上,“金大人,既然如此,你们大理寺就按照温相的判词列出希檄文公告天下吧。”
“臣,遵旨。”
随着金世俊领旨,这件事也算有了一个交代,等温体仁和金世俊退出去之后,朱由检脸上不由露出一抹笑意。
“王大伴,这一次看来皇家商牌的事,可以推行了。”
“哦?”
王承恩一怔,随即了然,“老奴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想要利用那些犯官们急于立功的心思,由他们来负责这件事?”
“没错!”
两件事在同一时间得到解决,朱由检不由轻松了很多,因为这样一来,国库的存银就不是问题了,如果加上商牌带来的收益,那么这些钱去应对日后天灾,应该是绰绰有余!
其实原本国库不是没钱,朱大皇帝前几次折腾过后,国库已经充盈了很多,之所以有变得如此羞涩,还是因为山西、辽东双线作战的关系。
辽东,大盘子山!
皇太极中军大帐!
自从上一次他们的军队被孙承宗击溃之后,自己不但伤了阿济格,还损兵将近七千人,这个结果,是他不能接受的。
而且经过这一次他也重新认识到了,大明军队的真正实力。这种局势下,想要强攻辽东三城是不可能的了,山海关无心之间成了吃人的地方。
所以现在的辽东军队,只能寄希望于阿敏身上,如果他能成功进入朝鲜半岛,那么自己的主力部队就可以绕过山海关,直插京师!
“大汗!”
正在皇太极看着沙盘愣神的功夫,就看一个英武少年,大步走了进来,皇太极抬头一看不由笑逐颜开。
因为此人正是他的宝贝儿子,现掌握镶黄旗的豪格!
“儿臣参见父汗!”
豪格到他面前,直接跪倒,皇太极忙把他拽起,“你小子啊,咱们爷俩不必如此,你怎么回来了?”
“父汗,是阿敏大伯让我回来的。”豪格说着摘掉了头盔,“我们在那边听说父汗这里进攻不顺利。大伯就让我回来帮您了。”
“胡闹。”
一听这话,皇太极顿时冷了脸,这让豪格为之一怔,十分的不解,“父汗您为什么要生气?”
“为什么?”
皇太极眯着眼紧盯着他,“豪格,你实话实说真的是阿敏让你回来的?”
“真的是,不信您看,这还有阿敏大伯的调令。”豪格从怀里掏出一封公文来塞给他看,皇太极瞄了一眼,咬着牙把公文撕成粉碎。
“胡闹!胡闹!阿敏简直就是混蛋!他怎么越活越回旋了呢!”皇太极越说越气,眼睛都快瞪红了,“他既然知道我这里攻击不顺利。就更应该明白,朝鲜的重要!这个时候他非但不应该让你回来。最明智的选择是把多尔衮他们也给叫过去!打不开朝鲜半岛,咱们如何进入山海关!”
皇太极的狂躁让豪格心中忌惮无比,这都多少年了,他还为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大发雷霆!
在外人眼中皇太极一向都是个枭雄,对于自己人他虽然严厉,却绝不狂躁,只要能和你心平气和的讲话,他就绝对不会发火。
豪格很清楚,这与他得到皇位的方式有关,可是今天他这样的一反常态,难道只是因为自己回来了?
豪格心里疑惑,犹豫了一下还是冒着胆子来问,“父汗,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动气?弄坏了身子不值得。还有您说打不开朝鲜就进不去山海关?不至于如此吧?”
“你知个屁!”
皇太极深吸口气,冷冷的道:“你们一直在朝鲜不知道。大明军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些新式火炮,威力之大前所未见,你是十四叔多尔衮都在那火炮下铩羽而归,阿济格更是重伤!”
“什么!”
豪格被他的话吓了一跳,“父汗,进入敢这么可怕?”
“可怕?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皇太极冷笑起来,目光如冰,“你知道吗,当时你十四叔可是带着两白旗的精锐部队。又从我这里借走了神武将军炮,如果哪天不是我当即下令撤军,只怕连他也活不成!”
“嘶!”
豪格倒吸了一口凉气,双手紧攥,“父汗大明现在的军队竟然会这么厉害?是谁在指挥?”
“孙承宗。”
“孙承宗?”豪格脸上,疑色更重能够,“他不是您的手下败将吗。”
“今时不同往日了,这一次搞不好是咱们要败在他的手下!”皇太极说话间,两手攥的咯嘣嘣直响,顿了一下,他拽着豪格来到沙盘旁边。
“你看,这里就是我军现在为止,孙承宗的兵马已经压上来了,他们在这里三天没有任何动静,如果没猜错的话。他应该不想和我军开战,或说是为了一步步将我军逼退,之后在建州附近开战。”
皇太极一面说,从旁拿过几面小旗子,插沙盘上,“这些棋子,代表着我军现有的可移动部队,所以我想就在这里和他们对峙,之后把这些兵马都调给你们,你和阿敏猛攻朝鲜,那里只有马世龙一支队伍,突破他们的防线后,再分兵两路,一路攻平壤,一路直插京师,只要你们成功,孙承宗必定回师勤王那个,为父就可以带人偷袭山海关了,现在大名朝廷内部还有争端,相信孙承宗应该在这里撑不太久的。”
豪格点点头,对于父亲的战术他表示认同,“既然如此,父汗,儿这就回去,势必将朝鲜方面突破!”
“好。”
皇太极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啊,这一战能不能成就看你们的了,不过你也不急着走,先去吃点东西,稍后我让你十四叔把兵马点齐,随你一同去!”
………………………………
第323章 调兵遣将!
另外一边,孙承宗大营!
在皇太极撤兵的当天,孙承宗立刻改变之前战术,亲自率领一万五千精锐部队压上,由袁崇焕和祖大寿作为自己的副将随同。
中军大帐!
孙承宗看着地图,眉眼带笑,“我说二位,杨千户,你们看看按照现在的局势看,皇太极的中军应该是一动不能动的,剩下一万多游击也不过都是杂牌而已。只要咱们在这里钳住他,到时候马世龙那边还能挡住阿敏的话,不出三个月,辽东军必退,届时咱们就可以乘胜追击,直接打到他建州老家去。”
“是啊。”
袁崇焕眯着眼睛,嘴角勾着一抹不为人知的笑意,“孙大人,您说得没错。只是那一万多游击虽然只是杂牌军,但还是要小心应付才行,毕竟皇太极是个有胆量的家伙。”
“袁将军说得没错。”
一旁的祖大寿复合着袁崇焕,“之前皇太极就从派人猛攻过山海关,当时他们还没有火炮,完全就是凭人往上堆,那一战,关下横尸足有半墙还高!”
“放心吧这一次他不会的。”
孙承宗非常自信笑了,“眼下他的火炮都在本部军中,他是绝对舍不得这些宝贝的,那些火炮他当作是攻打咱们的神兵利器,却不知道那些东西也是让他丧师落败之物,投鼠忌器,你们就看着吧。”
对于他的说法,没有人给出不同意见,而这个时候,一直沉思的袁崇焕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神变得凝重了很多。
“孙大人,话虽然是这样说的,正面战场没有问题了,可是朝鲜那边只有一个马世龙可不行,他绝对挡不住阿敏他们。”
“袁将军此言何意?”孙承宗问道。
袁崇焕瞧着沙盘上的敌我局势,连连摇头,“孙大人,不是末将危言耸听,我也是刚刚才想到的,您说眼下咱们牵制住了皇太极的主力,这没错,可是您也说了他还有一万多人的机动部队,如果我是皇太极的话。明知道正面战场打不开,那么一定会把主要精力都压在朝鲜上,因为那边只有一个马世龙!”
“对啊!”
闻此言,孙承宗恍然大悟,连呼后悔,“哎呀,我这么就把这点给忽略了,要真是皇太极把主力部队压到朝鲜上,马世龙的确无法承担!”
“不仅如此,马世龙虽然也是名将,但他终究不如毛文龙。孙大人、复宇我好悔啊!”说到这里,袁崇焕尽然哭出声来。
祖大寿,字复宇。
不过对于他此刻的表现,却没有人多说一句话,而且在他们眼里。袁崇焕此时的悲伤,大有一种猫哭耗子的意味。
因为当初毛文龙就是被他亲手斩杀的!
你杀人的时候虽然找了十几条理由,可说到底不还是为了一个“权”字?杀人的时候你倒是痛快了,现在跟这哭,你哭给谁看!
不过这些不满只能藏在心里,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将帅不和,孙承宗老成持重,压下心头思绪,反而劝起他来,“元素,你也不要悲伤了,有些事过去就过去吧,逝者已矣,何必再提?你要是真觉得心中不适,不如这一次就好好打一仗,用胜利来告慰文龙好了。”
“大人说的是,我真是后悔!”
“唉,都说了不要动悲,你看看你。”孙承宗说着拿过一卷手帕给他,“好了从现在开始这件事谁也不要再提。倒是元素你,文龙不在了你可知道还有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