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最强皇帝-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倧摇摇头,把手中的茶杯放下,“不会的,按照大明人的看法,咱们只是他们的属国,所谓属国就是奴隶而已。”
“不会吧。”
申景禛说着,眉头皱在了一起,“听说最近的大明皇帝好像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他们连辽东皇太极都能打败,可见一斑。”
“你错了。”
李倧摇摇头,脸色非常沉重,“正是因为大明皇帝变得厉害了,所以我才说他们不会有任何赏赐,因为这已经成了惯例!”
说着话,李倧眼中闪过一抹凶残,“其实你应该知道的,对待咱们那些大明人一向都是傲然非常,而且把所有咱们给予他们的帮助都当成是了一种理所应当,有了这些作为前提,一个励精图治的君王,更加不会降下颜面来,他需要的是那种左右天下的感觉。”
“……”
申景禛顿了一下,连连点头,“大王说得没错,那咱们不是白干了?”
“倒也不用能这么说,如果这一次不是大明的话,光依靠咱们的边军根本无法抵抗辽东八旗,也更加不会有这些时间来调动兵马。”
李倧说到这里,嘴角勾出一抹苦涩来,“不过你也应该看到了,这一次的大明并没有把咱们当成炮灰使用。”
“的确如此!”
申景禛在得胜之际,曾经代表李倧去前线看望过那些并将,当然了这些都是糊弄人的假把式,他的真正目的还是好好交代一下,要前线的武将们,防着点大明。
“这一次战斗当中,明朝的军队身先士卒,战力非常,大王的几万兵马基本上都是按兵不动的。”
李倧颔首,“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信号。”
“信号?”申景禛心中一闪,其实已经想到了,但是却没有说出口,反而向他询问起来,“大王,你说的信号是什么?”
“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大明强盛了,第二种吗……就是大明已经彻底不行了,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不放心咱们,担心被咱么看出他们的疲弱。”李倧说得非常肯定,而这与申景禛所想一模一样。
话都说到这里,李倧脸上不知不觉的带出几分残忍与阴毒来,“其实咱们已经被大明欺负了好多年,如今正好是一个机会,所以我想……是不是借用这一次战胜辽东的契机,把咱们从大明的属国当中,抽身出来,也该到咱们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大王,要慎重!”
说别的都行,唯独这件事申景禛可不敢有丝毫大意,“在大明有一句老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毕竟这么多年的天朝上国,万一要是有什么不对……”
“没有万一。”
李倧说着,站起身来,似有意似无意地走到剑阁旁,伸手去摸了摸那已经落了灰尘地利刃,“你听着,现在你就马上前往孙承宗的大营,告诉他说我的意思,希望可以继续同大明合兵一处,并且愿意主动让路出来,请他们穿越朝鲜直插建州,这一路上的所有消耗,都由咱们承担,除此之外,我还愿意另外派兵三万人组成敢死部队,作为他们的先锋!”
“大王!”
申景禛坐不住了,“这么大的动静,不说咱们要靡费多少,就是您的态度。大明人会相信吗?这样做真的不太好!”
“表舅。”
李倧忽然这么说了一句,申景禛当时就愣住了,且看他缓步来到申景禛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表舅我当然知道这么做,会被大明怀疑,但却只有这一个办法,能够把他们引到境内,明军的依仗是他们的火炮,所以这一次咱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火炮,主要明军答应入境,一切照办,等到他们行驶到一半的时候,立刻派人截下他们的火炮有了这个东西,难道你还怕脱身不出来吗?”
“……”
对于他的战术,讲真话申景禛心中感到惴惴不安,但也必须要承认,按照李倧所说,这或许真的是让朝鲜拿掉属国帽子的最好时机。
心中一阵犹豫,足足五分钟的沉默后,申景禛十分郑重地跪倒在他面前,“大王,臣知道了,臣马上就去安排,这件事臣会亲自负责。”
“表舅,我知道你劳苦功高,但是按照大明的规矩,我也不过是个王,但只要这一次你能成功,我就把平壤封给你,封你为平壤之王,当中所有的一切军队、百姓还有所有税收,统统归你一个人,让你成为平壤的皇帝!”
李倧这是真的下本了, 一番话说得申景禛心中激荡非常,磕了一个头起身就走。
然而就在他离开不久,忽然之间李倧的房门外,忽然闪出一个人来,悄然进入屋中,“参见大王。”
“你回来了?”
李倧也不抬头,好像是那个人根本就没在屋子里面一样,只见那人全身都穿着类似忍者一样衣服,但却是满嘴朝鲜话,还留着朝鲜那非常厌人的发髻。
“回大王,属下回来了。”
“回来就好,我已经派遣申景禛去办事,你跟上他不要被发现了,等到他把事情办好以后,你就悄悄潜入他的家中,搜集一切有关的证据,到时候转交上来。”
“属下明白。”
李倧点点头,又想了想,继续关照,“还有一件事,除了搜集证据之外,我听说他的夫人在家很是寂寞,而申景禛又常年在外,所以……调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毕竟他们也是皇族,要真是出了什么丑闻,我的脸上没有光彩。”
“属下明白!”
“最后一句话。”李倧说着,终于抬起了头,凝重又深沉的目光直盯着那人,“这一次的事情你办得好,我回复你一切身份官职,办得不好,你也不用再来见我。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夫人和孩子,还有老人,都会得到很好的安排绝不会有任何生活上的困顿、烦恼。”
此言一出,那人顿时身子震了一下,别看他言辞之间满是关切,可傻子都听得出来,他这就是在威胁自己!
………………………………
第356章 老奸巨猾
李倧说完,也不管那个人是什么反应,叹了口气,让他出去了,等到他离开之后,李倧来到全域图前,看着明朝的所在,嘴角不由挂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朝鲜方面都发生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而大明朝廷里面,从山西传来的一份折子,可是让朱大皇帝乐不可支。
“王大伴,瞧见没有,孙传庭还是和高启潜掐起来了。”说着,朱由检把他们两个的折子交给了王承恩。
因为这两份东西都是来源于外省战场,所以是直抵御书房的,王承恩在此之前还没看过。
此时展开扫了一眼,不由苦笑,“主子爷,您说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朕也不知道。”
朱由检摇摇头,叹了口气,“其实要是把高启潜给召回来,他那个小心眼肯定会有想法,但是不召他回来孙传庭说得有一点没错。难啊!”
一听这话,王承恩顿时明白过来,皇帝虽然这么说,但只要脑子没问题的人都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决断。
而眼下朱大皇帝之所以这么说,明显是对孙传庭不够信任,说实话他的矫诏行为,的确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王承恩心中捉摸着,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主子爷,老奴斗胆,敢问主子对孙传庭大人,可是完全相信的?”
“这个……至少现在还是。”
“那老奴就建议您,将高启潜从山西召回来,让孙传庭大人一将而行。”王承恩的语气十分肯定,朱由检听着不由瞟了他一眼,“看来这一次,你是站在了孙传庭的立场咯?”
“主子爷,老奴唯一的立场就是您。”王承恩说着叹了口气,“只有孙大人一将独行,才能保证山西反面统一号令,这样才能打败高迎祥,当然孙大人的确矫诏,不过老奴倒是觉得他这样做,是有理由的。”
“什么理由?”
朱由检故意装作不太高兴的样子,“矫诏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子爷。老奴斗胆猜测,孙大人这样做,怕只是为了拖延,逼走高启潜!”
“……看来这件事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了。”朱大皇帝深吸口气,采纳了他的意见,“那么王大伴你就去拟旨吧,召高启潜回京。”
“如果可以的话,老奴觉得应该把高启潜调到辽东去比较好。”王承恩 说到这里,还从一旁拿过了辽东的布阵图。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静静地看着他,王承恩小心翼翼地将地图摊开,在上面标记出了几个位置,“主子爷您看,这些现在就是军队的部署图。相比于山西的情况,辽东这边兵马更多,而起还是在山海关外,万一有个什么人高凳短不好应付。”
“按照你的意思……是要高启潜去监视孙承宗了?”
“不是监视,而是送兵。”
王承恩笑了一下,眼中精光闪烁,“主子爷,现在京师三大营其实已经满编了,不过按照您的旨意,老奴还在继续招兵买马,所以三大营实际已经达到饱和,而那些操练过的军队,一直留在大营里面也没什么用不如把他们直接拉练出去,给辽东增兵。”
“还是你鬼道儿。”
听完他的计划,朱大皇帝不由一笑,的确,要是直接把高启潜派到辽东去,孙承宗等人会有想法,但是这样中转一下情况就变得不同了。
之前给山西运兵地就是他,所以这一次还让他来做说得过去,再者也是,让高启潜带兵进入辽东,万一有什么特殊的麻烦,他也有能力应对。
老奸巨猾啊!
朱大皇帝点了点头,“好,就按照你说的办,不过王大伴你要注意言辞,高启潜可是小心眼的家伙,别让他带着情绪回来,还有这一次他回来以后,朕不见他,你到时候让张彝宪帮着看他一眼就行,之后再从大内拿出五百金叶子来,其中一百给他,剩下的让他带到辽东劳师。”
“老奴遵旨。”
当天,朱大皇帝的这封圣旨就发了出去,一切又变得安静起来,大概是在两天以后,温体仁突然递了牌子。
朱大皇帝原本正在后宫陪朱慈烺玩耍,当然也是为了陪着孩子他娘,一瞧他的金牌,顿时翻着白眼长叹,心中暗忖,你个老东西是不是克我啊,怎么回回都赶在老子享受天伦的时候来找麻烦!
但是心里不快,他还是要去接见,毕竟温体仁那边还管着很多事情,而且还是和钱有关的!
朱大皇帝耷拉着脸来到御书房,温体仁此刻正在等候,一见他来赶忙跪在地上磕头,“臣,温体仁参见陛下!”
“平身吧,温相此来所为何事?”
“万岁爷,其实臣是不想来的,但后来想一想躲避不是办法,这才冒着胆子担扰您了。”温体仁话说着,还从怀里掏出一封奏章。
王承恩转送上来,朱由检翻开一看,顿时冷了脸色,“温相这件事该不是你做的吧?”
“启禀万岁爷,就是借臣一个胆子,臣也不敢!”
原来这封奏章上面所写的,正是岭南刘涂山自缢一案,是由岭南的官员飞马八百里送进来的。
上面虽然写着是自缢,但朱由检可以肯定,刘涂山一定是被人杀了!
到底是谁!
温体仁跪在地上,这一次他却没有发抖,朱由检冷着眼看了他半天,难道这件事真的与他无关吗?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面上他还是要诈一诈才行,就看他此刻咣的一声把奏章拍在书案上,寒声质问,“温相,当初这个刘涂山中伤的只有你一个人,而之后又是你来将折子送到御书房的。所以说知道的人绝对不多。他眼下蹊跷死亡,只怕与你这位相爷拖脱不开关系!”
“万岁爷!臣真的不敢!”
温体仁这一次竟然说着说着,猛然把身子挺直了,一脸的凛然,“万岁爷,臣方才之所以说是冒着胆子,就是害怕您会有什么怀疑,但臣还是送来了, 因为原本刘涂山其人就非常重要,此刻又出了人命,而他有关系到了结党之事,综上所述臣以为自己必须要将此奏章面呈于您,所谓心里无私天地宽,这一次的事,绝对与臣毫无关系!”
真的是这样吗……
………………………………
第357章 唐世济
朱由检看着温体仁,这一次竟然选择相信了他,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其实之所以皇帝会做出这种选择,也是因为他彻底对周延儒失望了。
从自己穿越过来,到后来撤销了成基命后,周延儒和温体仁的较量就从来都没有停过,虽然看起来每一次双方都是旗鼓相当,可是真正的去看,每一次还都是温体仁棋高一招。
周延儒无论是在朝政、还是官员之间的权斗当中,都处于弱势,这种人何必要一直放在自己身边呢?
不过朱由检心里也有一个底线就是不会因为周延儒的弱势,而不尊重历史,毕竟这位相爷是个知耻而后勇的人物。
当他二次入阁之后,将会发出的作用,绝对远超其他内阁成员!
所以这一次,把他排挤下去,对于周延儒来说也是一个很好地沉淀自己的过程。
一切先决条件确定,朱由检点了点头,“温相,你起来吧,朕相信你了。”
“臣,谢陛下!”
“那你看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置得好?让岭南的官员调查,还是朝廷派人下去?”朱由检假模假式的询问。
温体仁垂目沉思,片刻之后说道:“臣看,这等大事还是朝廷派员调查较为稳妥。毕竟那个刘涂山在岭南当地也是很有势力的,那么这里面就不能避免地存在利益斗争。”
“你说派谁去比较好?”
温体仁捋着胡子,足足几十个呼吸之后,点出一个人来,“万岁爷,恕臣斗胆,臣要保举之人,乃是外城兵马司无名武官唐世济!”
“唐世济?”
提起这个人来,朱大皇帝飞快地在脑子当中找到了关于他的记载,不由露出几分疑色,“温相,虽然这一次朕相信你了,但你也不能蹬鼻子上脸,唐世济是一个罢员,还是你的学生,你这么做,太偏私人了!”
“万岁爷,臣绝没有那个意思!”
温体仁说着,竟然又跪在了地上,十分郑重地看着他,“万岁说得没错,唐世济的确是个罢员,而且就连他现在的差事都是臣想办法安排的,可是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当然臣保举他的主要原因,还是他罢员的身份,因为他需要机会。所以如果万岁爷给了他这个机会的话。难道他还不懂得知恩图报吗?”
“……温相,说真的你这些话讲得和之前一模一样,朕严重怀疑你这是不是提前编排好了!”
嘴上这么说,可是在心里朱由检却对温体仁反而生出了几分赞许,毕竟他虽然和周延儒都是一路货色,可是他的手段却要高级多了。
就算是买卖人情方面,也做得叫人那么舒服,这才是成大事的路子。
温体仁对皇帝也算是十分了解,所以此刻听他这么说,非但没有一点畏惧,反而又替唐世济说好话,“万岁,不是臣多话,更不是偏私,当初唐世济因何被罢官您是知道的,美承两次罢官,第一回是因为对抗阉党被魏忠贤矫诏,第二次他是弹劾了自己的上官,且不论对错,这两件事就能看得出来。他是个极其富有斗争心态的人,有了这样的人去办事,臣觉得应该是最放心的。”
说到这里,温体仁顿了一下,紧接着一句话,如同炸雷一样响彻御书房,“而且臣还要再多说